简/繁 体

 

昨晚10时10分,厦门至北京西K308次列车正缓缓驶离厦门站,这是火车站封闭施工最后一趟始发列车。(本组图 本报记者 王协云摄)

 
  火车站小白鹭服务台工作人员正在拍照留念。

 
  乘坐最后一班列车的旅客正通过检票口。

女孩拿出最后一趟车车票来拍照留念。

 
  工人正搬走火车站候车室的座椅。

厦门网-厦门日报讯 (记者 徐景明 通讯员周溶冰)昨日22点10分,随着厦门-北京K308次列车从厦门站缓缓发出,该站结束了当天的旅客发送任务。今日开始,它将暂时“闭门谢客”,封闭改造,直至明年1月中旬才恢复部分客运。火车站提醒:这段时间里,无论是买票还是搭车还是托运行李,都别去厦门站了。

工作人员再次提醒广大旅客,今日起,厦门站始发的动车移至厦门北站、普速列车移至高崎站。厦门北站开行动车达86对,高崎站开行普客13对(相关服务信息详见本报昨日、前日报道)。

“客运业务已经有57年啦!现在这个站房,撑了31年,不容易!”昨日,一位已退休的老铁路人站在火车站广场上,感慨地说。

1956年鹰厦铁路通车,1957年4月12日,第一代厦门站建成,当时还是个小木棚,总面积1000多平方米。1983年5月,第二代、也就是即将拆除的这个厦门站建成,总面积8000多平方米。随着改扩建的进行,第三代厦门站的建筑面积达到2.76万平方米。

厦门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厦门站这次封闭改造,要持续到明年1月15日。封闭施工结束后,即2015年春运前,厦门站南站房开通客运,恢复部分铁路客运。到明年底,新厦门火车站完全投用。

除了站房,施工人员还将进行市政配套工程建设,使未来的厦门站功能更全、更强。比如,其中的市政道路工程由站平一路(东浦路-文屏路)、4条站垂路和金榜路等6条道路组成。这些道路大多以下穿形式建设,形成站区立体交通格局。值得一提的是,地铁进车站预留工程将与车站主站房同步施工。


【同步】

   动车不进岛 长途车忙加班

   部分常坐动车出行的旅客考虑调整出行方式

厦门网-厦门日报讯 (记者徐景明)厦门站的动车今日起全部转移到厦门北站,也就是说,所有动车都不再进岛。这让许多常坐动车出行的旅客开始思考:是不是要重新选择长途汽车出行?

“动车不进岛,我从福州乘动车到厦门北,还要再花四五十分钟乘公交进岛,很不划算。”经常来往福厦两地的张先生昨日算了一笔账,“总时间和坐长途车差不多了,而且还折腾。”

考虑到改造后旅客出行新需求,昨日,厦门公交集团负责人表示,他们已经提前布置,加密了福厦和龙厦间的长途汽车班次,并准备了不少应急车辆。


【现场】

   再见时刻 依依不舍

  火车站封闭改造前夜,旅客和工作人员真情流露

本报记者 吴耀东

昨晚的厦门火车站,依然繁忙,只是这繁忙里有些不一样的“情绪”——有人忙着搬迁,安检设备、办公设备、候车椅、消防设备等等,站内大小设施,大多得搬走;有人忙着拍照留念,比如在此工作多年的工作人员,比如对厦门站有深厚感情的市民。

昨晚10点05分,厦门火车站工作人员林利明说了声“结束了”,缓缓拉上最后一个安检口的围挡线,对很多人来说,一个时代结束了。

座椅连夜搬家 工作人员分流

昨晚的火车站,搬迁是主题,无数车辆来往于厦门火车站和高崎火车站之间。

在站内,搬迁公司的人员不断将一箱箱、一件件的物品往外搬。火车站工作人员说,2月28日晚上送走最后一趟车之后,“大件”比如候车室里的座椅将开始拆除、送往高崎站安装,售票设备、安检机等也将抓紧时间送往北站、高崎站。

晚上8点,安检口减少到2个,技术人员开始分拆安检设备,在这个晚上,火车站的6台安检设备将全部转移到厦门北站和高崎火车站。而售票窗口在昨天下午已经被清空。就连附近的许多便利店店员也忙着打包,他们中的不少人也将搬往高崎火车站。

随后,工人进驻,开始将候车室里的候车椅搬走。这个晚上,10名工人要搬走520个座椅,送到高崎火车站的候车室,再排列好。第二天早上8点,这些座椅就要在新的地方迎接乘客。搬候车椅的是搬家公司的工人。跟以往的工作相比,这次的工作“神圣”了些。一名工人开玩笑说,以前搬的是小家,这次搬的是大“家”,“可能这辈子只有这么一次为火车站搬家的机会。”

厦门站的工作人员也要“搬”,其中,有80人分流到厦门北站工作,72人分流到高崎站,还有的人员要到“五一广场”的临时售票处工作。


有人专程前来 只为拍照留念

昨晚的火车站,有太多 “不舍”,很多人都在用自己的方法向火车站告别。

有市民,在即将赶不上动车的情况下,还坚持要取票,本来她刷身份证也能进站,但昨晚的票有特殊意义——“这是最后一班动车,一定要取票。”

有市民,专程晚上从集美赶来,就为临关闭前拍几张厦门站的照片。这个摄影爱好者说,这样就没有遗憾了。

市民小林花11.5元买了张到漳州东的车票,实际上他没有上车,买票只为可以进候车厅走走,可以上站台拍照。在小林看来,虽然厦门火车站相比其他大城市的火车站来讲,比较破旧,但是这样比较有味道。

依依不舍的还有那些工作人员。昨晚6点多开始,就有不少即将下班的人与他们的工作岗位合影。

在小白鹭服务台工作的王晨斌,也在最后回到外勤岗——安检口的检票员,这是他刚到厦门站工作的岗位。他说,这样有熟悉的味道。

在厦门火车站工作20多年的王警官看着一个个设备被拆除,一台台机器被搬走,眼里写满不舍:“火车站这些年一直在不断变化,但从没有像这次这样,直接关闭。”

女孩拿出最后一趟车车票来拍照留念。

工人正搬走火车站候车室的座椅。

厦门网-海西晨报讯 今天起,高崎站将有13对普速列车开行。厦门站将分流72人到高崎站工作,另外还将增加公安人员、保洁人员等近百人。

人员增加了,设备当然也要跟上。高崎站为此新建了一个766平方米的雨棚、一个250平方米的售票厅、一个30平方米的简易行李房,两个候车大厅同时提前投用,时间为5:00-23:00。

配套设施方面,高崎火车站小广场对面新建了4850平方米的公交场站,今日投入使用。

今天起,高崎火车站始发和途经的公交线路共计23条(岛内线路6条、进出岛线路17条),包括:高崎站内始发公交线路3条(59路、93路和125路);途经线路20条(27路、44路和432路、651路、655路、658路、659路、840路、941路、942路、943路、950路、951路、952路、953路、954路、956路、959路、994路、996路)。

厦门网-海西晨报讯(记者 张婷婷)今天起,厦门火车站不再办理客运业务。取而代之的,全部动车移到厦门北站发车,届时在厦门北站始发终到的动车将有48对,路过经停的有38对;普速列车则移至厦门高崎站,共有始发终到的普速列车13对。今天,从厦门北站发出的第一趟动车是7时15分厦门北至福州的D6202次,厦门高崎站开出的第一班普速列车则是7时08分发往龙岩的K8712次。

一年后,在厦门火车站的南侧,新建好的南站房将先行投用。2015年底,厦门站全站开通客运。届时的火车站将由目前的一座变为南、北两座,呈分离式结构;同时由目前的“单进单出、进出混杂”变为“高进低出,进出分离”,跟厦门机场的模式差不多。

厦门网-海西晨报讯(记者 张尚初)今天起,动车移至厦门北站始发,昨天已有不少客流涌到了厦门北站。昨日15时30分,记者来到厦门北站看到,售票大厅开放了10个售票窗口,每个窗口前都排起了长龙,甚至有些人已经排到了大厅门口。

记者将上述情况反映至厦门北站,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根据具体情况增设售票窗口。此外,北站将增加安检仪器,最多可同时开通5个安检口。

据了解,北站新建的BRT场站也投入使用,BRT出站口与入站口已经分开,相距50米左右。记者从BRT场站公司了解到,BRT增加售票窗口和进出站闸机,多项措施保障北站客流输送。

厦门站新建的7、8、9股道正在施工中。(本版图 本报记者 王协云 摄)
高崎站新建人行天桥正在加紧施工,预计明日投用。

提醒一:始发动车全部移至北站,13对普速列车移至高崎站

提醒二:厦门站停止售票,五一文化广场开设24个售票窗口

改造分三步

>>第一步

2012年初到现在,在不影响客运的情况下,南站房完成主体结构,广场、道路、设施建设进展顺利

>>第二步

明天开始,续建南站房,翻建北站房,到明年1月15日南站房完工,恢复部分客运

>>第三步

明年1月15日到明年底,续建北站房、翻建北广场,直至全部完工投用

厦门日报讯(记者 徐景明 通讯员 铁志杨锦强)明日起,厦门火车站就将全面封闭施工;明年1月15日,厦门火车站铁路客运部分恢复,南站房开通客运,部分动车进岛。昨日,厦门交通运输局全面介绍了封闭施工进展、公交配套服务方案、北站与高崎站客运服务措施等三大方面情况,本报特将这些信息详细梳理、盘点。

厦门站

改建对客运的影响被降至最小

昨日,厦门火车站新建的南站房雏形初现、主体结构已经完工;南广场地下层施工繁忙有序。3月1日起,现有火车站旧站房将拆除重建,逐渐变成新火车站的北站房。

“将来的火车站,是南北站房分离,即新建南站房,翻建北站房。”厦门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总建筑面积2.76万平方米,高进低出、进出站客流分离,高架候车室面积7449平方米。”可以想象,未来的厦门火车站规模的确不小。

南北两个站房、股道在中间,地面、地下还有6条道路纵横穿过,未来的火车站外观现代,布局立体。厦门站的建设分三步也显得从容不迫:2012年初到现在,在不影响客运的情况下,南站房完成主体结构,广场、道路、设施建设进展顺利;3月1日开始,续建南站房,翻建北站房,到明年1月15日南站房完工,恢复部分客运;明年1月15日到年底,续建北站房、翻建北广场,直至全部完工投用。

“按照这个‘三步走’的施工流程,真正对铁路客运带来影响的时间,只有今年3月1日至明年1月15日,影响被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该负责人说。


高崎站

新建雨棚售票厅迎大考

高崎站在3月1日起,每日迎送13对普速列车,小站点迎来大客流,预计日客流量将达2万人次。

3月1日起,厦门站分流72人到高崎站工作,另外还增加公安人员、保洁人员,共增加人员近百人;站方新建一个766平方米的雨棚、一个250平方米的售票厅、一个30平方米的简易行李房;两个候车大厅同时提前使用,开放时间为每日的5:00-23:00。

高崎站小广场公厕已投入使用;新建的4850平方米公交场站、新建公交场站内的公厕、新建人行天桥将于明日投入使用;高崎站区将再增设交通标识,在近日完成。

厦门北站

自动售票机增至20台

3月1日后,厦门站始发的动车移至厦门北站(始发终到48对、路过经停38对),每日客流量将从每日四五万人次猛增至八万至十万人次。

首先是人员调动,明日起,厦门站分流80人到北站工作。

其次是设备增加,自3月1日起,北站将增加11台自动售票机、5台自动换票机,使总量达到20台自售机、10台换票机;3月1日起根据需要最多可同时开通5个安检口;增设检票口提示灯箱,并对现有的标识进行补充完善;拟将小白鹭服务台由候车大厅移至进站大厅;对整个站房进行绿化美化;南昌铁路局拨出80万元用于改善北站候车厅公厕抽风设施,解决厕所味道较重的问题。

保洁和其他配套也将完善,比如全站每天增加10名保洁人员,并投入新的保洁设施;增开3家餐饮店等等。

另外,北站新建BRT场站智能系统昨日开始试运行,乘降秩序得到改观;北站进站层停车位取消,进行车道渠化并实行即停即走规则;后溪长途汽车站正在进行消防验收工作,可在3月初移交公交集团建设配套设施,投用时间待定;进出厦门北站的道路标识将新增9个,分别在东渡、环岛干道、集美大桥、成功大道等处,往北站的标识总量增加到近200个。


【链接】

关注公交微信 去北站更方便

 

添加方式:

1、微信通讯录搜索公众号“xmgjjt”直接添加;

2、扫二维码。

针对厦门北站公共交通出行新需求,厦门公交集团已经对厦门公交资讯微信平台进行改版,增加下栏菜单,并在菜单中增加“北站出行”、“北站公交微调查”等栏目。公交集团介绍,市民可直接通过微信平台分区域查询北站出行攻略,同时欢迎市民通过厦门公交968828服务热线对北站公共交通出行发表意见建议。

同时,厦门公交集团将在厦门公交集团网站、厦门网发布厦门北站公共交通出行攻略,开辟专栏征求市民群众对北站公共交通出行的意见建议。另外,“无线城市掌上公交”查询系统也将于近期在模块中增加“长按感应北站”模块,市民可以直接查询前往厦门北站的公交线路。


【温馨提醒】

全市开设43个火车票代售点

北站新建BRT站投入运营。

●3月1日起,厦门站所有售票窗口停止售票,“五一文化广场”开设24个售票窗口(含9台自动取、售机),可办理售票、改签、换票、退票等业务。

●高崎站增加5台自动售(取)票机;增开4个售票窗口(含1个退、改签窗口),售票时间为7:30-23:00。

●除了“五一文化广场”售票处、厦门北站、高崎站售票外,在全市还开设有43个火车票代售点。

20条公交线路可达北站

●厦门站点

现厦门站始发和途经的公交线路共62条(始发37条、途经25条)。3月1日起,该片区的公交线路暂不调整,届时会根据客运需求适当减班。

●高崎站点

3月1日起高崎站始发和途经的公交线路共23条,其中始发和途经嘉禾路(高崎站)20条,高崎火车站小广场始发的公交线路3条。

●厦门北站点

3月1日起,厦门北站共配套线路20条(2条直达快线,1条BRT快线,17条常规公交线路)。

以上线路服务区域覆盖岛内火车站、第一码头(轮渡)、思北、厦大、SM、东渡、前埔、曾厝垵、软件园二期等主要片区,并可通达岛外各区。具体车次信息请登录公交集团网站http://www.xmbus.com/或公交微信查询。

另据记者从公交集团获悉,因金榜路铁路道口施工围挡,从2月28日23点至3月2日24点,50路及130路临时调整,方案如下:

往火车站(小广场)方向,停靠金枫园站后,改经东坪山路、厦禾路、凤屿路、禾祥东路、湖滨东路、厦禾路到达火车站小广场,返程不变。

单向减停:东坪路口站、警备区医院站、金榜公园东门站;单向增停:东坪山路站。

东南网3月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詹文 通讯员 杨锦强/文 吴晓平/图)3月6日起,厦门北站、高崎站的配套公交首末班时间将调整。

3月1日厦门站封闭施工、动车搬迁至厦门北站、普速列车搬迁至高崎火车站后,公交集团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网络征求意见等形式,征求广大旅客、市民对厦门北站、高崎火车站公共交通出行的意见建议,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突增大客流。

根据旅客、市民的意见建议,经3月1日-3日的客流跟踪调查,公交集团将在明天起调整配套公交服务。

首先是延长末班服务时间。每日21:00后,厦门北站客流量少,因此适当拉大末班服务时间延长段的发车间隔,后续根据客流情况适时做调整。往翔安方向的792路每日末班服务时间延长至23:20;往海沧方向的898路每日末班服务时间延长至23:20。

调整后,从厦门北站始发的公交线路末班时间在22点后的有943大站快线、950路、953大站快线、790路、792路、690路、898大站快线、快1路等8条线路。

同时,提前首班服务时间。调整943路(厦大-厦门北站)每日厦大站的首班服务时间,提前至5:50。高崎火车站的始发线路93路每日首班服务时间提前至6:00。

调整BRT快1路(第一码头-厦门北站)每日第一码头站的首班服务时间,提前至6:00。并在早晚高峰期采取各种调度方式及时有效疏运客流,如:采取即到即走的高密度发车方式;适时从起点厦门北站放空车至中科院站、华侨大学站上下客,方便途中站点乘客出行;及时调配BRT各条线路运营车辆,实现运力的互相支持,快速输送客流。

目前,往厦门北站方向首班时间在6点半之前的线路有快1路、943大站快线、950路、901路、905路、907路、936路、980路、790路、792路、690路、691路、692路。

高峰期,BRT售票窗口前常排长队。

明日起,BRT快1路(第一码头—厦门北站)第一码头站的首班服务时间,将由原来的6:10提前至6:00。如果你觉得乘坐BRT赶不上首趟动车,也可以选择公交换乘的方式。岛内乘客可以乘坐651路到孙厝路口后,换乘901路公交车,651路从会展中心的首班发车时间是早晨5:30。

海西晨报讯(记者 张婷婷 通讯员 杨锦强)昨日晨报报道,3月1日动车移至厦门北站到发后,不少乘客反映,BRT趟趟爆满,挤不上车,而且BRT发班时间赶不上首趟动车。记者从厦门市公交集团了解到,明日起,BRT快1线从第一码头发出的首班车时间将提前,同时多趟涉及北站的公交车也调整了首末班运行时间,以方便乘客乘车。

据了解,3月6日起,BRT快1路(第一码头—厦门北站)第一码头站的首班服务时间,将由原来的6:10提前至6:00,并且早晚高峰期公交集团还将采取各种调度方式及时疏运客流,包括:采取即到即走的高密度发车方式;适时从起点厦门北站放空车至中科院站、华侨大学站上下客,方便途中站点乘客出行;及时调配BRT各条线路运营车辆,实现运力的互相支持,快速输送客流。

不过,即使提早了首班车的时间,如果不是已经换好车票,或是直接刷身份证乘动车的乘客,也许还会觉得有点赶。除了乘坐BRT,通过公交换乘也可以在首班动车发车前到达厦门北站。岛内乘客可以乘坐651路到孙厝路口后,换乘901路公交车,651路从会展中心的首班发车时间是早晨5:30。

除此以外,943路(厦大—厦门北站)厦大站的首班服务时间也将从3月6日开始提前至5:50。

目前,往厦门北站方向首班时间在6点半之前的线路有快1路、943大站快线、950路、901路、905路、907路、936路、980路、790路、792路、690路、691路、692路。

首班车提前了运行时间,部分末班公交的服务时间也会延长,以保证末班动车的乘客疏运。公交集团方面表示,根据这几天客流情况的调查,每天晚班21:00后的厦门北站客流量少,因此将适当拉大公交车末班车的发车间隔,后续也会根据客流情况适时做调整。

具体为:往翔安方向的792路每天末班服务时间延长至23:20;往海沧方向的898路每日末班服务时间延长至23:20。届时,从厦门北站始发的公交线路末班时间在22时后的有943大站快线、950路、953大站快线、790路、792路、690路、898大站快线、快1路等8条线路。

 
厦门北站地下一层的餐饮店,人头攒动。
火车站和世贸大厦间的店铺全部关闭。

厦门火车站地下通道里,人流量锐减。

厦门日报讯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厦门站封闭改造,动车全部迁移到厦门北站,两个商圈的店家们尝到了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滋味。昨日中午,厦门站已是闸门紧闭,曾经的繁华已是明日黄花;北站的无人问津则变成人流如织,营业额暴涨三倍多。

厦门站商圈

地上

便利店生意差,店主不想补货

昨日的厦门站,紧挨着广场的绝味鸭脖和饮品店,只剩了招牌,卷闸门关得严严实实,对面的餐厅拆得只剩了空壳,吓到了恰好经过的小陈:“几天没来,怎么冷清成这样?”

关门的,还有世贸大厦和小广场间的那排店面。就连日日“驻扎”在那条通道里的出租车和私家车,也没了踪影。以厦门站为中心,歇业之风由内至外逐渐递减。记者走至BRT桥下时,终于看到了仍在营业的便利店。

可能是无人光临,店家和一个朋友正在聊天。货架上饮品占了主要位置,空着的那个货架,店家说没打算补货。“人少了近一半,今天只卖了几瓶水,零食之类的压根没动。”店家说,“不进货了,把库存卖完了再看要不要搬走。”

地下通道

客流锐减,店员闲得无聊

厦门站附近人流量的锐减,影响的不仅是地面,地下也被波及。在记者记忆中,无论什么时段,中闽百汇地下商场总是人潮汹涌。若要赶时间,必须在人群中闪转腾挪。这个技能在昨日完全没了用武之地,从梧村汽车站入口到火车站出站口的入口,在整个商场里,记者可以大摇大摆随意穿行。

地下通道的一家饮品店,除了记者光临,没有其他顾客。这种情况在店员的记忆中,就是这几天才出现。“老板暂时没说搬,一年后就会恢复正常了,那就坚持嘛。”店员说。“坚持”和“观望”是不少店家的态度。尽管这两天客流量足足减了一半,罗宾森购物广场二楼一家快餐店的老板还没动过搬走的念头。

昨日中午12:30,理应是就餐高峰的时段,快餐店里包括记者在内,只有四个食客。清闲无事的店员慢悠悠收拾完桌子,转身侍弄起了店外的花草。“来吃饭的旅客少了,逛街时来就餐的人群倒是没减。”店主说。但那些较大型的连锁餐饮店,依然爆满。


厦门北站商圈

候车厅外

餐饮店家家爆棚

员工没空吃饭

厦门站往日的繁华,在厦门北站重现。昨日中午12:30,记者站在厦门北站南广场地下层的入口,听着喧闹的人声竟有了气温回升的错觉。“人多的时候,就像地震一样。”在入口处摆摊的叶小姐眉开眼笑。源源不断的客流,让她的日营业额暴涨三倍——从三四百元升级到一千多元。

十个卖厦门特产的摊子,每家都有人光临。“老板,这个怎么卖?”、“厦门本地的特产哪个比较特色?”……询问声此起彼伏,摊主们应接不暇。叶小姐告诉记者,最受欢迎的莫过于厦门馅饼。提着行李的旅客们,基本直奔特产摊而去,让那些卖工艺品摊子的老板很是“眼红”。

摊位若称红火,地下层的餐饮店绝对叫火爆。记者一走进餐饮店集中区,就听到店员热情嘹亮的吆喝声,嗓音高的总能多招去几个旅客。原计划吃碗咸饭,记者却被店员告知,客人太多,咸饭早就没有了。

幸好餐饮类型众多,记者转战至一家港式套餐店。店门口的20多张桌椅被旅客和行李占满,点餐窗口前已有十多人排着队。切菜厨师们的手像上了发条,根本停不下来。负责舀菜和煮面的店员,更是连头都没抬过,任凭细密的汗水流下。店员们的中饭,只能站着扒拉两口了事。“太忙了,恨不得有三头六臂。”一位店员说。

候车厅内

客流量媲美春运

肯德基一位难求

二楼的候车厅,算是厦门北站商家的另一个“战场”,聚集了便利店、精品店、茶叶店和书店等好几家店铺。记者在便利店外大概待了五分钟,就看到了35个旅客先后进去。收银的店员说,昨日的客流量可和春运媲美。说句话的功夫,又有三名顾客等着结账。

厦门站“闭门谢客”的消息,店家们早就知道,也事先做足了准备工作。预计会热销的饮品和方便面等商品,便利店提前增加存货。“目前没出现断货的情况,提前订的货还算够。”店家说。

若你不爱吃泡面,想在站内吃个快餐,那你就得有足够耐心。候车厅里的肯德基一座难求,足足排了五列队伍,每队都有十多人,不少旅客只能外带食物,去旁边的候车座位上吃饭。餐饮店的火热,越发让茶叶店和书店显得冷清。但茶叶店店员却充满信心:“虽然今天店里的客人和以前差不多,但接下来客流一定会越来越多。”

文/图

本报记者 张明蕾

实习生 陈淇淇

不少自助设备出现故障。记者 马晨 摄

现在,厦门北站承担了大部分的客流量,售票系统和岛内至北站的BRT承受了不小压力。20台自助售票机一半都出现故障。而BRT首班车时间不够早,导致首班动车上座率下降不少。

海西晨报记者 马晨

昨日是厦门火车站封闭后第一个工作日,厦门北站到发的客流量达到6万左右。与前两天相比,这个数字略有下滑。但是,厦门北站的售票系统和岛内至北站的BRT仍承受了不小压力。

机罢工

不少乘客误了车次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厦门北站出发层,南售票处的队伍已经排到了人行广场上。“太多人了,我排了一个小时也没买到票。”不少旅客十分焦急。

记者注意到,除了12个人工售票窗口,现场有20台自助售票机和5台网络取票机。相比前两天,自助购票换票的设备数量已经翻倍,尽管如此,自助售票机和取票机前还是排起了长龙,甚至有不少旅客因排队耗时太长而错过了乘车时间。

“我排得好好的,机器突然就坏了。换了一台,正要买票时又坏了。”面对自助售票机的“喜怒无常”,游客章女士哭笑不得。记者数了一下,现场有10台自助售票机出现故障,有的显示“设备维护中”,有的显示“暂停服务”。

“只要少了一种面额,就必须补充,才能继续售票。”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购票旅客比较多,找零金跟不上,才导致自助售票机出现故障。“我们会派工作人员去现场维修,也将增加补充找零金的频率。”

发车晚

首班BRT赶不上首趟动车

“这边BRT还没进站,那边动车就已经开走了。”来厦门出差的陈先生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为了尽快赶回福州的公司总部,他一大早就坐上了首班BRT,以为可以坐上首班动车,没想到最终还是误点了,不得不改签车票。

“到了车门口又被挤下来了。”家住文灶的蔡女士好几次都与首班BRT“失之交臂”。经过几次努力,她终于坐上了一趟BRT。可是,望着车窗外的“壮观”场面,她还是惊呆了:“车上一堆人在挤,站台上还有一堆人在挤。”

据了解,BRT快1线从第一码头始发的时间为6:10,抵达北站大约需要70分钟,而北站始发的首班动车是7:15。这意味着,旅客就算坐上了首班BRT,也可能赶不上首班动车。据厦门北站相关工作人员反映,首班动车的上座率因此下降不少。

对此,厦门市快速公交运营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已向上级领导反映了相关情况,是否对首班BRT的始发时间进行调整还要等进一步通知。

厦门日报讯(记者徐景明)昨日,承担厦门火车站改造期间动车客流的厦门北站,继续迎来高峰客流,日迎送旅客约8万人次,比昨天多出了1万人次。在巨大客流的重压下,北站和连接岛内外的公共交通系统迎来挑战,市交通部门出动大量工作人员紧急应对,维持疏运秩序。

BRT赶不及首班动车好冷清 市民建议调整发车时间

北站站内的客流秩序维护是第一大难题。昨日,有近半数旅客对厦门北站不熟悉,对站内各功能区域位置也不了解。“虽然站内已经增设了足够的标识和功能图,但有的旅客看到这么大的车站,还是会蒙,会四处询问该怎么走。”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考虑到旅客的这种不适应,我们紧急与市有关部门联系,除了工作人员加班加点之外,还请来了刚刚撤下没几天的春运志愿者帮忙。”

据了解,增配工作人员、志愿者,在大客流到来时,能够帮助旅客购票、取票,指引他们准确前往各个功能区域,还能帮助一些老弱病残孕的特殊旅客。

另外,连接厦门北站与岛内外各区的公共交通系统也迎来重压。厦门公交集团分析,目前厦门北站共配套线路20条(2条直达快线、1条BRT快线、17条常规公交线路),目前BRT是压力最重的线路,1条BRT线,至少承担了日客流量的一半以上。昨日记者在北站BRT站点看到,上下车的旅客非常多,购票队伍整日长龙不断;即便是一次来两趟BRT车,也难以迅速消化巨大的客流量。

“BRT也有自身的疏运极限,目前这条线路已超负荷运转。”公交集团表示,“我们希望广大旅客多选择乘坐普通公交车和北站快线,目前这两种运力比较充足。”记者了解到,旅客喜欢选择BRT,主要是考虑到速度和票价两个因素:相比BRT,普通公交车较慢,而北站快线票价较高。但论乘车舒适性,北站快线和普通公交都要比BRT好一些,至少能够保证大部分旅客走得了、有位坐。

提醒:从北站下车往鼓浪屿的旅客,不妨选择乘坐898路,从海沧嵩屿码头坐船去鼓浪屿,这条线路要比先到轮渡、再到鼓浪屿快得多、舒适得多。

入夜,乘出租车离开北站,乘客排长队。(郭航 摄)

厦门晚报讯(记者王绍亮)厦门北站“迎考”首日的数据显示,1条BRT线以482班运送到达旅客18655人次,而17条常规公交线812班运送到达旅客14275人次。这样一对比,你就知道最近BRT有多挤了。

昨天公交集团微信公共平台发布乘车指南,用淘宝体开头:“亲们,到厦门北站您还是选择挤着BRT去吗?北站公交进出岛怎么走,巴叔为您来指路。”

厦门北站配套进出岛常规公交线路5条、岛外各区线路12条,直达快线2条。

5条进出岛公交线路分别是950路(理工学院—厦门北站)、949路(前埔公交场站—厦门北站)、953路(梧村车站—厦门北站)、957路(思北—厦门北站)、943路(厦门北站—厦大)。其中953路、957路、943路是大站快线,沿途停靠站点均较少,如果从舒适性和节省时间的角度考虑,可以选择这三条线路。

据介绍,常规公交出行的高峰时段在早上七八点和下午六七点,可考虑错峰出行,更轻松。高峰期四五分钟一班,平峰期七八分钟一班。

在现有公交、出租、BRT等交通方式的基础上,选择直达快线出行,也是个好办法。目前开通的有直达梧村汽车站和曾厝垵的快线,沿途不停靠,直奔终点站。


【相关新闻】

高崎站

到嘉禾路坐车

公交线路有20条

高崎站始发和途经常规公交线路共23条。在小广场始发的有3条(125路、93路到火车站、59路到湖里公交场站),其他20条在嘉禾路高崎火车站(中埔站)乘坐,可以到第一码头、火车站、会展中心、轮渡、厦大等地。中埔站距离高崎站还有些距离,出了高崎站,步行到嘉禾路,右转前行150米就可到达。

小广场公交站点的站务人员介绍,小广场只有3条公交线路始发,主要是途经湖里一带,方便外来务工人员出行;而要去其他地方,最好到嘉禾路中埔站坐车,那里线路更多。


比比看哪个好?

以厦门火车站和厦门北站为起始点,本报记者对比BRT、常规公交、直达快线、出租车优缺点,为旅客提供参考。  制图/李甦歆

BRT

性价比最高,带行李不方便

BRT快1线平均2至3分钟一班,最后一班是23:10,比末班动车晚开11分钟。全程时长约45分钟,全程费用票价3.5元,刷卡9折为3.15元。

优点:性价比最高,方便,快捷;缺点:拥挤,舒适度不佳,带行李不方便。

公交车

最省钱但最耗时

以953大站快线为例,从火车站到北站全程时长:1小时7分钟,投币2元,刷卡8折为1.6元。

优点:最省钱,2元封顶;缺点:耗时,比BRT慢20分钟左右。

出租车

时间最短,费用最高

出租车走嘉禾路-厦门大桥-沈海高速-田集连接线-厦门北站,全程不到半小时,费用五六十元。

优点:时间最短,环境最舒适;缺点:价格最贵。

直达快线

带行李方便

直达快线2全程时长40分钟,全程费用20元/人。车内45个座位,一人一座,底层还有专门放行李的区域。

优点:时间较快,舒适度高;缺点:北站半小时一班,乘客上车要稍等片刻。

厦门日报讯(记者袁舒琪)3月1日起厦门站封闭后,动车全数移至厦门北站。动车始发地点更改、客流量激增等问题,给岛内到厦门北站最快速的交通方式——BRT带来一系列考验。

问题1

发车时间晚,赶不上首班动车

“动车转至北站开,首班车如何赶得上?”动车移至北站而带来的不便,常坐首班动车的旅客感受最深。

市民吕先生是在福州工作的“钟摆族”,每周一都要乘坐首班动车返回福州,可自从厦门火车站改造封闭后,他发现要赶这趟动车实在不容易。“BRT是最快的交通方式,可首班BRT抵达北站时间太晚,赶不上首班动车”。市民纪小姐也向本报反映,住在白鹭洲的她想乘BRT赶首班动车,简直就是奢望,无奈之下只好选择乘坐的士,“车费要一百元,太不划算了。”

的确,从第一码头始发至厦门北站的BRT快1线最早出发时间为早上6点10分,抵达北站需要70分钟,也就是说,至少要7点20分首班BRT才能到达北站,但首班动车7点15分就发出了。首班动车的上座率因此受到影响,据铁路部门统计,首班动车在厦门火车站始发时,每天都几乎满座,而如今移至厦门北站,上座率仅有过去的四分之一,一下子直降约75%。

有市民建议首班BRT发车时间能根据首班动车发车时间进行调整,记者已将此建议反馈至市快速公交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行考虑。

问题2

北站始发车人太多,进岛成难事

自3月1日开始,在中科院附近工作的市民小梁回家就成了件难事——由于BRT快1路A、B两线合并,自此以后BRT快1路全部由北站始发。可北站客流量激增,导致每部从北站发来的BRT车上全部爆满。

“想坐BRT回岛,实在太难了。”高峰期时,小梁曾经尝试在不同站点试图挤上BRT,可是都失败了,更别提想找个座位。从前在中科院站上车能有空位坐,成了美好的回忆。他质疑为什么要将快1路A、B两线合并,“从前有的车从中科院始发,有的从北站发出,能达到分流的目的,不是很好吗?”

对此,市快速公交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解释说,过去之所以能把中科院站作为终点站,是因为站点旁有条断头路,可以临时作为停车点,如今断头路通了,车子没法停放,只好把中科院这一终点站取消。公司将积极推出应对措施,如在高峰期加设班次缓解客流压力等等。

厦门火车站封闭改造,普列、动车分别被分流到高崎站和厦门北站,连日来,有不少不了解情况的旅客,稀里糊涂地赶到厦门火车站乘车。梧村派出所民警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特意制作了一块醒目的警方提示牌,并安排人员在每天上午7时20分至晚上9时30分,轮班在厦门火车站广场值勤,提醒不知情的外地旅客,应该乘坐哪一路公交车去厦门北站或高崎站。

(丰晓飞 摄影报道)

火车站广场上的一家餐饮店,如今只剩下“骨架”和招牌。

随着3月1日厦门火车站封闭改造,周边不少商家已不见昔日生意红火的场景,一些商家选择关门歇业,部分商家甚至选择了转让。相比火车站封闭改造前,如今厦门火车站广场上的人流量锐减,附近几家大卖场内的顾客三三两两,一些餐饮店更是拆得只剩下招牌。

□早报记者 丰晓飞 文/图

火车站广场 不少餐饮店关门了

前天中午12时15分许,记者在厦门火车站广场上看到,周边已被铁皮包围,几部工程车正拆除广场上临时搭建的“候车大厅”。广场周边的一些餐饮店、冷饮店,已是人去店空,个别店面只剩下招牌。

“火车站改造,动车都到厦门北站停靠了,普通列车转移到了高崎站,客流也被带走了。”站在自家店门口,在厦门火车站经营快餐生意20多年的孙勇强有些失落。他说,随着厦门火车站改造施工,他租的店面也将被拆除,1年后是否还能回到这个地方经营餐饮生意,还是个未知数,到时如果租不到新店面,只好到别的地方重新开店了。孙勇强表示,不只是他一家,不少昔日在火车站周边经营餐饮店、冷饮店的同行,情况也跟他差不多。

尽管不在火车站改造拆除的范围,在火车站对面经营一家快餐店的龙岩人老李,在火车站改造启动后,也明显感觉到了经营的压力。“尽管没了客源,但房租还是原来的价,由于租期还没有到,只能亏本硬撑了。”老李表示,目前他已经选择转让店面,但转租的消息发出半个多月,却没有遇到任何有意向的客户前来洽谈。而附近一商厦5楼的美食城,如今有近5成的店铺选择了关门歇业。

周边大卖场 商家改变货品种类

前天下午1时许,记者在厦门火车站周边的3家大型卖场转了一圈,发现客流量已大不如前。在厦门火车站地下通道经营玉米汁生意的陈小姐称,目前店里的客流量与火车站封闭改造前相比,不到过去的1/10,3月3日整个上午都没有客人来消费。“照这样下去,我肯定也经营不下去了。”陈小姐说,目前这个大型购物广场里的一些租户,已开始筹划调整商品种类,“过去的商品,都是针对过往的旅客,现在没有了旅客,只能改成面向本地市民消费习惯的商品了,主推米、油、蔬菜等市民购买较多的东西,而旅客消费较多的特产、水、泡面和速食品的进货量相应减少”。

针对目前火车站周边商家所遇到的困局,某购物广场相关负责人黄先生表示,客流量减少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周边3家购物广场的生意,但周边还有许多成熟的小区,居民已习惯前来这些购物广场消费,因此还不至于出现购物广场的整体亏损。“实质上看,只是赚多赚少的事,因此在进行相应的商品调整后,依然可以继续经营下去。”不过,黄先生也坦言,在厦门火车站未来改造的近11个月时间内,购物广场的整体销售量,相比往年同期,或将减少6成。


 

目前火车站周边的大型购物商场内,顾客相比以往明显减少。

一些服装店 搬至别处忙着转让

除了餐饮行业和大型购物广场,厦门火车站周边的不少服装店也遇到了客源严重不足的问题,个别服装店甚至贴出店铺转让和亏本甩卖的标语。

在某地下商场,一些服装店由于没人光顾,有的工作人员干脆玩起手机打发时间,还有的店铺干脆贴出暂时歇业的提示。在某商城,一些服装店为了吸引客源,贴出2折甩卖的标识;4楼、5楼的一些服装店,有的店面关门停业,有的直接清空了店里的商品,在门口贴出店铺转让的牌子。据某服装店工作人员小张介绍,她供职的这家服装店,近日将转移到别处经营,目前老板正在别处找店面,“卖服装都是季节性的,没了客源,衣服卖不出去,过季就亏大了”。

记者拨打了一家服装店转让告示上的电话,店老板刘女士坦言,她早在半年前听说火车站要改造时,就已在别处联系到了合适的店面,并在一周前将所有的物品进行了转移。由于刘女士的店铺,目前还有1个月的租期,她贴出转租的告示,也只是想赚一笔转让费而已。

对于多家店铺忙着转让这一现象,该商城相关负责人透露,在一部分商家选择退出时,已有新的商家趁机前来抄底商铺,“他们看中了厦门火车站改造完工启用后的商机,等到明年年初改造完毕,价格肯定会上涨”。


周边一些商家贴出转让告示

厦门晚报讯(记者 吴笛 通讯员林艺静)随着3月1日起所有动车移至厦门北站,这里的客流量迅速上升。为保证旅客安全出行,厦门北铁路警方增派警力,特警、搜爆犬、巡逻车24小时巡防管控。记者昨日在北站出发层看到,进站口有民警维持秩序、疏导旅客,广场上四五名特警带着一只警犬正在巡逻。

厦门北站派出所副所长黄小勇说,铁路警方抽调50名多警力增援厦门北站,加强对广场、候车室、售票厅、站台和旅客列车的巡查控制,以及对重点可疑人员的盘查。

据了解,除特警带搜爆犬和巡逻的警车实行24小时交叉巡逻外,北站前广场、进站口、安检口、寄存处、旅客列车等,还有“五道防线”实施安检措施,对旅客及携带的行李进行“全覆盖”式安检。厦门北站安装了153个全方面监控探头,监控室内有民警24小时盯控。

需要提醒的是,厦门北站出发层实行即停即走,送客车辆一律不准在出发层停放。旅客出行前要提前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不要携带各项管制刀具、易燃易爆品等危险违禁品进站,并提前进站安检,以免耽误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