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厦门北站。

  2007年9月,厦门北站建设场地处于场平阶段。

本版文/本报记者 应洁 郭睿 通讯员 陈跃生

本版图/本报记者 王协云(除署名外)

厦门日报讯 以今年3月1日为“起点”,偌大的厦门北站由空旷变得热闹起来:本月起,厦门火车站封闭施工,厦门所有动车都在厦门北站到发。动车拉来的“大部队”,使得日客流量原本在四五万人次的厦门北站,每日承接量陡增为8万至10万人次。涌动的人潮,给北站交通、治安、服务配套等各方面都带来极大考验。

作为进出厦门的“第一站”,厦门北站自然成为美丽厦门建设的重要窗口,全天候接受市民游客的检阅,其建设管理、服务保障也折射了一个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广泛征集建议 让出行更舒适

在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行动中,由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成立的合资子公司——厦门北站枢纽中心管理有限公司,受市政府委托,负责管理运营厦门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资产,其中就包括目前已投用的北站站前南广场及其地下停车场、餐饮配套以及国际茶港城等。

在管理单位看来,动车“出岛”的近一个月来,天天都是“大考”。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保障北站及周边顺利运转,这个月以来,厦门港务控股集团积极配合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从治安、交通、配套、服务等多方面入手,努力提升北站管理服务水平,为旅客提供方便、舒心、满意的出行环境。

为了更好地提升北站周边配套服务,厦门港务控股集团还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意见建议,推动有益的“金点子”尽快实施。

200多个摄像头全方位监控

今年初备受关注的北站“黑车抢客”现象,在各相关部门的严控之下,现在已经基本“绝迹”。在北站站前南广场,集美公安分局、集美区交通管理综合执法大队等执法部门都加强了警力,有力保障了站前广场的治安交通秩序。

今年以来,在市交通运输局和市铁路建设指挥部牵头协调下,厦门港务控股集团对北站周边及出站重要位置的交通指引标志标线进行了提升,并增设了监控设备,200多个监控摄像头形成了一张全方位、无死角的“安全网”。



  2008年9月7日,厦门北站主站房建设现场。


  2009年5月3日,福厦铁路厦门北站片区段开始铺轨。

加急赶工建成公交专用场站

今年1月底以来,北站站前广场有一个大变化:在站前广场西侧,原本是BRT、普通公交车共用的停车场及乘车点,为了避免拥挤和混乱,在市民的建议下,BRT和公交车站现在实行空间分离——广场东西侧仍作为BRT站点,在广场东侧,另辟一块场地作为普通公交车站。

据了解,这块场地有4.3万平方米,是建设单位在一个月内“加急赶工”才完成的。旅客出站后,可经由一个带遮雨棚的钢结构天桥来到公交场站,场站拥有8个公交车道,旅客可方便地在这里找到要乘坐的公交车。

针对停车难 调整收费方式

本月以来,骤增的客流量让本来“清闲”的北站南广场停车场突然“一位难求“起来,北站站前广场地下停车场只有777个车位,十分“抢手”。记者调查发现,停车场内有不少车辆是过夜车。而之所以有这么多过夜车,一部分原因在于北站停车场现有收费标准低于普遍水平——每天最高收费不超过10元,而且过夜车不增加收费,按月停车的标准也仅为每车位200元。

为此,厦门港务控股集团已经向物价部门提出申请,本月内就将实施新的收费标准,旨在用“价格杠杆”撬走长期停放车辆,提高车位周转率,改善停车难。

据了解,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由南广场、北广场和长途汽车站三部分组成,共规划了近2400个停车位,待长途汽车站和北广场建成投入使用后,北站“停车难”将彻底得到改善。



  2009年10月19日,厦门北站及南广场建设现场。


▲2009年12月31日,福厦铁路全线通车。(本组图由厦门北站枢纽中心管理有限公司提供)

北广场建成后 吃饭问题将改善

客流增加以后,北站的餐饮、商业配套凸显不足,尽管目前南广场地下层已经引进了不少商家,仍不能完全满足需求。

“北站餐饮配套确实需要提升。”相关负责人坦言,原本北站的餐饮配套全部布局在北广场,因各种因素,北广场目前还未投入使用,而南广场的功能规划为国际茶港城项目,并不主打餐饮,因而没有配备相应的排污、排烟、排水设施,目前只能利用有限条件引进部分餐饮企业。

这位负责人表示,等到北广场建好后,北站餐饮规模和档次都将有所提升,“至少不输于原来岛内火车站。”

名片

厦门北站枢纽中心

管理有限公司

厦门北站综合交通枢纽总用地面积约36公顷,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0亿元。该项目除北站主站房部分铁路部门占60%股比外,其余投资均由厦门港务控股集团代市政府融资。

厦门北站枢纽中心管理有限公司是厦门港务控股集团于2009年成立的合资子公司,受市政府委托负责管理运营厦门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资产,包括北站南北广场、后溪长途汽车站的公共设施和配套商业。

北站北广场和后溪长途汽车站尚处于建设阶段,南广场已于2010年投入运营。南广场商业部分面积约3万平方米,以茶叶专业批发市场为主,配套部分旅游、通讯、银行等公共服务业态。

厦门北站大事记

●2007年9月27日 厦门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008年7月10日 厦门北站主站房开工建设。

●2010年4月26日福厦铁路动车组正式投入运营,厦门北站及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的南广场部分正式启用。

●2012年6月29日 龙厦铁路通车运营。

●2013年12月28日 厦深铁路通车运营。

●2014年3月1日  厦门站封站改造,进出厦门的所有动车组全部迁至厦门北站。

●预计2014年5月份后溪长途汽车站可建成通车。

人物故事

搬来旧式火车头 让北站更有味

建设者齐聚一堂讲述北站成长故事

上周六,厦门北站枢纽中心管理有限公司在厦门北站组织了一场特别的“茶话会”——十多位曾经参加厦门北站建设、看着厦门北站“成长”的建设者以及因为北站建设被征地拆迁的后溪村民,受邀来到北站国际茶港城品茗座谈。这些和厦门北站有着深刻关联的贡献者,回忆着北站建设过程中的点滴往事,还为北站片区积极“出谋献策”。

市药监局副局长、原新站指挥部副总指挥牛天禄

把家搬在工地 与沙尘黄土作伴

回眸:“初到还只有钢筋框架的北站,工程车从身旁经过,拖着长长的黄土尾巴”

寄语:“北站要提高服务能力,真正让游客体会到宾至如归的感觉”

“2009年10月25日!”牛天禄脱口而出第一次到北站的日子。当时,从海军部队退役的他,已在家写了799篇赋闲日记,第800天,他接到了新任务,成了原新站指挥部的副总指挥。“因为我是工程兵出身,领导就让我去北站,说这里需要。”牛天禄兴冲冲就来了,来到还只有钢筋框架的北站,工程车从他身旁经过,还会拖着长长的黄土尾巴。

接过工作,牛天禄就把家搬在工地。“工程量大,大家都在这里吃这里住。”牛天禄说,他时常坐土车查工程,下来连眼睛都看不清。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牛天禄自己这样解读:“也不知道为什么,当时就是很有劲头,觉得这样一份有意义的工作到了自己手中,能出多少力就一定不能少半分。”就这样,他看着这片土地一点点发生变化,和这片土地一起历练,终于见证了北站正式通车。

即便离开了原来的岗位,牛天禄也并没有真正离开北站这个综合交通枢纽。“有事没事都会来看看,毕竟把感情都留在了这里。”牛天禄想了想,给他热爱的北站提出新期许,“硬件设施建设完成后,最需要紧跟步伐的就是管理能力。”牛天禄说,未来的北站应该会吸引大量人流、物流,这就需要工作人员提高服务能力,各类指示牌做到清晰实用,进出站秩序有所保障,让游客和市民遇到困难都能找到服务台,真正在这里体会到宾至如归的感觉。他说:“等到那时候的北站,一定更让人欢喜。”


市交通运输局铁道处处长、原新站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朱文彬

讲述时加入精确数据 就如图纸摆在眼前

回眸:“北站不应只有绿化作装饰,所以就把烧煤炭的旧式火车头搬到北站”

寄语:“让这座崭新的交通枢纽有更多人文味道”

朱文彬把北站的建设看成一场战役,而并肩奋斗的同伴就是他的战友。作为来到这里的第一批的建设者,他讲起北站往事,时间就要拨到更早的日子。

“我是2006年进入北站建设,先进行前期工作。其实,北站最早的选址不是在后溪这里,而是另一处。”朱文彬从背后的故事讲起,讲了很多看得见的工程背后,很多看不见的努力,譬如筹款、譬如前后五轮的协议谈判。谈到具体工程建设时,尽管回忆里的工作已完成,但他还是因严谨的工作习惯,在讲述中不自觉加上一些精确数据,就好像图纸还摆在眼前。

在“战友”眼中,朱文彬工作起来不仅认真,还常常能提出自己的设想。如今,很多人都对北站广场前的“火车头”很感兴趣。说起这个老物件,还真得感谢朱文彬的贡献。最初,是他和几位同事先提出这个设想。“大家吃饭的时候讨论出来的,就觉得这里不该只有一些绿化作装饰,既然是火车站何不来个火车头呢?”朱文彬还真就这样,和同事一起两度去杭州洽谈,最终把这个烧煤炭的旧式火车头搬到北站,让这座崭新的交通枢纽多了历史的气息,也平添些许人文味道。想必,这也是他对北站发展的期许。

厦门港务控股集团北站项目部经理钟平南

日夜奋战在工地 小山坡变大枢纽

回眸:“北站通车那天,我自己买票,最早坐上了从厦门北开往福州的动车”

寄语:“希望更多企业看到北站的商机,齐力推动它的发展”

北站还没动工前,钟平南就为它奔波在路上。身为厦门港务控股集团北站项目部的一员,他和同事从2007年开始就在为这片土地奋斗。“当时我们公司参与了北站建设,开始做些前期准备,像方案设计、工程可行性研究,包括和铁道部、南昌铁路局讨论相关设施。”钟平南还记得,第一次来到规划用地,他眼前就是乡间的小山坡,稀疏长着树木。如今看着一张张记录北站发展史的图片,他不禁一遍又一遍重复着“真的太快了。”

钟平南真正感受到这片土地上的激情,是2008年港务集团开始做南北广场的工程。“眼前都是黄土地,条件很艰苦。特别是2009年我们做地下室,周边没有路,车都开不过去,大家全都步行。”钟平南回忆说。

让他最难忘的是2010年北站正式通车前的20天倒计时。“因为主站房、广场还有地铁都由不同工程队施工,最后时间我们要完成衔接,特别是出站口的位置,要做到保证大客流还要考虑公交、BRT、社会车辆的分流。”钟平南说,当时为了赶工期,他们几乎24小时都在干活。北站通车那天,他自己还买了票,体验了从厦门北开往福州的动车。

钟平南说,周围的房地产也在悄然发展,希望更多企业看到北站的商机,能够齐力推动它的发展。

声音

后溪镇后垵村党支部书记王聪明:

早日完成北站配套

后垵村原来贫穷落后,2006年,后垵村因为北站建设开始征地,都说一张白纸“好写字”——现在的主站房,当年是成片成片的龙眼树。几年过去,北站变化太大了,以后地铁也经过我们家门口,希望北站的配套能尽快完善,给村民带来收益。

后溪镇岩内村村民林建陆:

让北站留住更多客人

2005年,听村里说确定要在这里建北站的时候,想到小村庄要变成大城市,我还真是挺激动的。希望接下来北站配套建设可以加快速度,让北站留住更多客人,相关部门也可以多关注农民思想意识转型,引导更多本地村民来这里投资。

原新站片区开发建设指挥部招商组组长杜兴宇:

大力完善交通设施

2008年北站还在建设期,我们招商组的工作就开始了。虽然一开始也面临招商困境,但这几年入住北站片区的商家越来越多,我们还会继续努力。我觉得日后北站还需大力完善交通设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

大型施工机械进入厦门火车站站区拆除老站房。

厦门日报讯(记者 徐景明 通讯员周溶冰)昨日,随着厦门火车站运转车间信号楼搬迁工作的完成,厦门站站房搬迁工作全部完成,当天,新铺设的厦门站7、8、9股道启用(封站期间股道供列车整备使用),标志着厦门站站改第一阶段工作顺利完成。

为确保厦门站站改顺利推进,客运业务良好衔接,厦门站拟定了搬迁工作推进表,就人员分流、岗前培训、搬迁工作等进行仔细的安排,按站改时间进度,3月1日厦门站开始停办客运业务,原有业务、客运人员及时转到厦门北站与厦门高崎站,同时他们加强现场作业巡查与客流分析,以便调配各岗位人力、设备,完善管理,确保站改期间旅客运输平稳过渡。

目前,大型施工机械已经进入厦门火车站站区,开始拆除老站房,厦门火车站站改全面进入第二阶段。

东南网3月6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许茵茵 通讯员 林艺静)大家都知道,坐火车时有些东西是不能带的。那么具体是哪些,你清楚吗?

随着厦门站改造,厦门北站的客流量飙升。昨日,厦门铁路警方特发出提醒:尽量提前进站安检;不要携带各类危险、违禁品进站上车。

昨天13时许,在厦门打工的南昌人王先生带了一桶玻璃胶,准备乘坐动车回南昌。玻璃胶是他之前帮别人做装修剩下的,正巧老家也在装修房子,便打算带回去用。不料,在厦门北站,他一安检就被民警拦住——这桶玻璃胶可是违禁品。

厦门北站民警说,自3月1日厦门站封站改造后,北站日客流量由1.5万人飙升至5万人左右,每天查获的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的危险、违禁品有50多件,相比之前多出一倍,而查出的危险品中,最多的是发胶水、玻璃胶等工地上的工程用品,由一些从事建筑装修行业的旅客携带。

为此,厦门北站派出所副所长黄小勇提醒广大旅客,到站安检时请注意看好行李并分清各类违禁品:

1.多人同行,每样行李应分专人看管;

2.过机后,先拿随身小包和装贵重物的包,不要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拿取;尽量整合行李,小件容入大件行李;

3.不要将自己所携带的提包放在他人行李上过安检机;

4.客流量大,尽量提前一个小时到达车站接受安检;

5.严禁携带物品包括:易燃、易爆、毒害性、腐蚀性、放射性物质等,如:天那水、玻璃胶、油漆、毒蛇、毒蝎子;管制刀具、枪支、弹药,以及乙肝病毒、艾滋病毒等传染性病原体。管制刀具以外的菜刀、餐刀、大型水果刀、工艺品刀、剪刀、钢(铁)锉、斧子、锤子等利器、钝器,一律托运,不得随身携带;

6.限制运输物品、妨碍公共卫生的物品、动物以及损坏或污染车辆的物品(如:鸡、鸭、鹅、狗、猴、猫)都不能带入车内。

但在保证安全和卫生的前提下,可携带下列物品:安全火柴20小盒,气体打火机5个。不超过20毫升的指甲油、去光剂、染发剂。不超过100毫升的酒精、香水、冷烫液。不超过300毫升的家用卫生杀虫剂、空气清新剂。


□相关新闻

厦门北站和高崎站 配套公交时间调整

东南网3月6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薛辉 通讯员 杨锦强)3月6日起,厦门北站、高崎站的配套公交服务将得到调整。

自厦门站封闭施工后,公交集团已通过微信等形式征求了广大旅客、市民的相关意见,并在3月1日至3日进行客流跟踪调查,之后作出如下调整:

首先,延长末班服务时间。

往翔安方向的792路和往海沧方向的898路,每日末班均延至23:20。这样,22点之后,从厦门北站始发的公交就有943大站快线、950路、953大站快线、790路、792路、690路、898大站快线、快1路等8条线路。

另外,提前首班服务时间。

943路(厦大—厦门北站)每日厦大站的首班提前至5:50;BRT快1路(第一码头—厦门北站)每日第一码头站的首班提前至6:00,并在早晚高峰期采取各种调度方式及时疏运客流,如“即到即走”,或从起点厦门北站放空车至中科院站、华侨大学站上下客,方便途中站点乘客出行等。

高崎火车站的始发线路93路,每日首班提前至6:00。

这样,往厦门北站方向、首班时间在6点半之前的线路就有快1路、943大站快线、950路、901路、905路、907路、936路、980路、790路、792路、690路、691路、692路。

乘动车要去北站,乘普通列车去高崎站

海西晨报讯(记者张婷婷)明日起,旅客乘动车得去厦门北站,乘坐普速列车则去高崎站。记者昨日从火车站站改施工情况通气会上了解到,厦门火车站主站房改扩建分成三个阶段施工,从3月1日起,火车站全站封闭施工,站改进入第二阶段施工,一直持续到2015年1月15日结束。

为了应对站改期间厦门北站和厦门高崎站的客流,从3月1日起,厦门北站将在现有9台自助售票机、5台换票机的基础上再增加11台自助售票机和5台自动换票机,合计20台自售机、10台换票机;同时增加安检仪器,根据需要,最多可同时开通5个安检口。

同时,3月1日起,厦门站所有售票窗口停止售票,厦门岛内的售票点改在文化艺术中心五一文化广场,现场将开设15个售票窗口,并设置9台自助售票机,可办理售票、改签、换票、退票等业务。

高崎站也将增加5台售(取)票机,增开4个售票窗口(含1个退、改签窗口),售票时间为7:30-23:00。

需要提醒的是,五一文化广场和厦门北站都发售18天预售期内的车票,但高崎站由于场地限制,仅发售当日普速列车的车票。除了五一文化广场售票处、厦门北站、高崎站售票外,全市还开设了43个火车票代售点。

另外,火车站封闭后,厦门站也将停止办理行包业务。火车站方面提醒,近日内有到达厦门的包裹,请市民尽早在3月5日前及时前往厦门站行包房处领取。

公交配套

114辆BRT运营快1线

海西晨报记者 张婷婷

去厦门北站和高崎站有哪些公交车可以乘坐呢?昨日上午,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召开厦门站封闭施工情况通气会,公布了3月1日起涉及北站和高崎站的公交调整情况。

厦门北站

3月1日起,厦门北站共有配套公交线路20条(2条直达快线、1条BRT快线、17条常规公交线路)。

其中,BRT快1A路(原终点站为中科院站),将延伸至厦门北站,与快1B路合并运营。北站开出的首班时间为6:10、末班为23:15;第一码头开出的首班时间为6:10、末班为22:15。据了解,合并运营后,总共有114台BRT车辆为快1线服务,大大增加厦门北站BRT快线疏运能力。

同时,3月1日起将新增692路、792路,790路则调整延伸至厦大翔安校区,943路调整延伸至厦门北站始发。

高崎站

3月1日起,高崎站始发和途经的公交线路共23条,其中始发和途经嘉禾路(高崎火车站(中埔))的有20条,高崎火车站小广场始发的公交线路有3条。公交集团方面表示,将根据高崎火车站时刻表,调整部分线路的发班密度及首末班时间,以便及时疏运列车的到站旅客。

厦门站

目前厦门站始发和途经的公交线路共62条(始发37条、途经25条)。3月1日起,该片区的公交线路暂不调整,但可能会根据客流情况适当减班。

去高崎三种交通方式任您选

厦门日报记者 吴海奎 实习生 胡薇

3月1日起至明年1月,日常主要用于货运的高崎火车站将承担前所未有的任务——每天到发普速列车13对。届时,高崎站预计日均旅客出发量将达到9400人次,是此前的近20倍。

新建临时候车雨棚、新建售票厅、增开公交线路、新建人行天桥……昨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高崎火车站的配套设施建设正紧张进行中,一些商家把生意从厦门火车站搬到了高崎火车站,周边的店租水涨船高。

新建售票厅候车雨棚 实行分时分车次候车

昨日,记者实地探访了高崎火车站站内设施。据悉,高崎火车站有两个候车室,第一候车室面积约2000平方米,设置座椅700多个,第二候车室面积约2500平方米,座椅1000个。刚建成的站前广场临时候车雨棚面积达766平方米,可成为临时候车场所。届时,工作人员将从厦门火车站搬运600个座椅到临时候车室。此外,高崎火车站将采取分时、分车次候车的方法,能基本满足旅客候车需求。

记者看到原有售票厅一侧又新建一个250平方米的售票厅。车站计划增开5个售票窗口、1个制证兼咨询窗口、新增5台自助取票机和2台自助售票机。

高崎候车站仅有三个站台。铁路部门将作调整,尽量错开发车。记者了解,3月1日起,从高崎火车站开行的最早一班车是7点08分前往龙岩的K8712,最晚一班是22点02分前往北京西的K308。


精明商家把生意搬来 周边店租水涨船高

在高崎火车站附近,目前的商业业态集中在零售和餐饮,以小店为主。

记者了解到,有些商家是刚从厦门站搬过来的,为的就是3月1日之后的生意。“这边好几家店都是原来在火车站做的,有一家人一下子租了四五间店面。”一位店主透露,目前,高崎火车站附近的店面几乎都租出去了。

不管是开便利店的,还是开小餐馆的,大部分经营者都对3月1日的客流大军表示期待。“人多了,经营量也自然会上去。”便利店老板郑先生表示,他已经计划多进点货,保证货源充足。

不过,这里的店租也水涨船高。“原来我这个小店,租金才3000多,这次续租,房东开口就是5000。”经营面馆的郭女士说。记者了解到,有几家租期到的店面店租都提高了一大截。

东南网2月2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詹文 通讯员 杨锦强/文 叶允平/制图)3月1日开始,因为火车站改造,动车全部转移到厦门北站。北站交通出行,成为市民关注的热点。

昨天,厦门公交集团公布了北站交通全攻略,4种方式可到北站。公交集团通过增投公交运力、增加公交线路、延伸服务区域、延长服务时间等方式,搭建起四位一体立体式疏运模式。3月1日起,厦门北站共配套公交线路20条(1条BRT快线,13条常规公交线路,4条大站快线,2条直达快线)。同时对照列车时刻表,拟定分时段、分高峰段、分早晚班、分阶段的周密计划,配合做好旅客疏运任务,抽调出租车承担全天候客流疏运工作。

公交还将配合列车时刻表,建立与铁路部门列车晚点联动保障机制。

相关新闻

北站交通公交微信实时发布

东南网2月2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詹文 通讯员 杨锦强)针对厦门北站公共交通出行新需求,公交集团将于3月1日前对厦门公交资讯微信平台进行改版,增加下栏菜单,并在菜单中增加“北站出行”、“北站公交微调查”等栏目。

公交集团介绍,市民可直接通过微信平台分区域查询北站出行攻略,同时欢迎市民通过厦门公交968828服务热线对厦门北站公共交通出行发表意见建议,通过厦门公交资讯微信平台随时随地微心情。微信通讯录搜索公众号“xmgjjt”直接添加。

同时,厦门公交集团将在厦门公交集团网站、厦门网发布厦门北站公共交通出行攻略,开辟专栏征求市民群众对厦门北站公共交通出行的意见建议。

无线城市掌上公交查询系统也将于近期在模块中增加“长按感应北站”模块,市民通过感知所在位置,可以直接查询前往厦门北站的公交线路。

工人们正抓紧时间改建岛内火车站。

岛内火车站南站房雏形已现,封闭施工暂停运营期间,高崎站增加人员设施

厦门晚报讯(文/记者 王绍亮  图/刘东华)今天上午,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媒体通气会上获悉,为应对大幅增加的车次和客流,3月1日起,厦门北站、高崎站在运输组织和客运服务上进行全面提升。

召开通气会之前,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媒体前往厦门火车站南广场参观,记者看到,目前已按计划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施工,即完成南站房主体结构,4和5站台,7至9股道的下穿通道、高架候车平台、站台、雨棚及线路工程,完成金榜路下穿通道20%,南站房雏形已现。

厦门火车站3月1日至明年1月15日期间封闭施工,暂停运营。

3月1日起,厦门站分流80人到厦门北站工作,厦门北站劳动班制由目前的两班倒改为三班倒。厦门北站将增加11台自动售票机和5台自动换票机,这样一来,自售机将增至20台,换票机将增至10台;增加安检仪器,根据需要最多可同时开通5个安检口;增设检票口提示灯箱,并对现有的标识进行补充完善。厦门港务管理公司将在北站新增15个站区交通标识,增加20个保洁人员以及保洁设施,增开3家餐饮店。

同时,厦门站分流72人到高崎站工作,另外还增加公安人员、保洁人员,共增加人员近百人;新建一个766平方米的雨棚、一个250平方米的售票厅、一个30平方米的简易行李房;两个候车大厅提前使用,开放时间为5:00—23:00。

厦门日报讯(记者 徐景明 通讯员杨锦强)根据厦门北站3月1日后的运输新需求,厦门公交集团昨日宣布,市民可选择包括BRT、常规公交、北站快线、出租车等四种公共交通方式前往北站,同时,这些方式纷纷进行了“升级”,保障市民出行。

1 BRT方面

BRT快1A路(原终点站为中科院站)延伸至厦门北站与快1B路合并运营,原有的42台快1A路车辆将全部投入北站疏运,此外还将增加BRT快线车辆37台(12米车辆24台,18米车辆13台),加上BRT快1B路原有的35台车辆,总共有114台BRT车辆在这条线路上运营,这有利于增加厦门北站BRT快线疏运能力。

2 常规公交方面

加密和新增原有线路班次,同时增投运力112台。主要包括:

(1)进出岛线路5条。原有4条线路分别为950路(理工学院—厦门北站),949路(前埔公交场站—厦门北站),953路(梧村车站—厦门北站),957路(思北—厦门北站,2013年12月29日开通)。其中953路和957路是大站快线。3月1日起将原来厦大开往园博苑西门站的943路(大站快线)调整延伸至厦门北站始发。沿途增停杏林湾营运中心、工商旅游学校、厦门北站三个站点。

(2)集美区内线路4条。分别为901路(龙舟池—厦门北站)、905路(龙舟池—北站—兴才学院)、907路 (集美区人才市场—厦门北站)、936路( 杏林仰后—厦门北站)。

(3)对接同安区线路3条。其中原有2条线路分别为690路(同安城东工业区—厦门北站)、691路(方特梦幻王国—厦门北站)。3月1日起,将新增开692路(同安东海学院—厦门北站)以满足孙坂北路、324国道沿线居民往返厦门北站的需求。

(4)对接翔安区线路2条。原来,对接翔安的线路只有790路(新店—厦门北站)一条。3月1日后,将延伸790路至厦大翔安校区始发,增停厦大翔安校区、主校门东侧、主校门西侧、茂林村、后树、后珩、安防学院、海洋学院、文教园、新兴街南、新店站等站点,以满足厦大翔安校区附近旅客的出行需求。同时,增开792路(翔安内厝车场—厦门北站),线路走向为内厝车场经内厝镇路、324国道、巷东路、巷西路、324国道、同集路、天马路到厦门北站。

(5)对接海沧区线路3条。890路 (海沧街道—厦门北站)、898路(嵩屿码头—厦门北站,1月29日开通)、980路(东孚浦头—厦门北站)。其中898路是大站快线。

公交集团将配合列车时刻表,合理安排班次进行衔接,特别是建立与铁路部门列车晚点联动保障机制。加强厦门北站公交现场值班调度,关注到发旅客的公交乘车需求,进一步优化线路班次,延长服务时间。


3 直达快线方面

2013年12月28日已开通厦门北站至梧村汽车站和曾厝垵的接驳专线(简称“直达快线”)。厦门北站乘车地点为站前旅游大巴停车场,梧村汽车站乘车地点为梧村汽车站二楼。票价20元/人。(“直达快线”客服电话:0592-2238787)

4 出租车方面

交通部门将对北站实际客流情况进行预测分析,对照列车时刻表,分时段、分高峰段、分早晚班、分阶段地周密计划配合做好旅客输运任务,抽调出租车承担全天候的客流输运工作。

同时,在北站设立了调度式和现场值班人员,对于客流情况进行实时调控。GPS卫星定位中心会全面配合公交集团,做好出租车调度机制。

编者按

火车站封闭改造昨日正式启动。普通列车、动车分别被分流到高崎站和厦门北站。与车辆一同被带过去的,还有滚滚的人流。第一天,人流突如其来,难免出各种状况。本报记者昨日实地走访三大火车站,希望通过现场走访及时发现问题,促进问题的解决。

“糊涂旅客”犯晕

不知封闭改造 扛箱子要进站

昨日依然有旅客不了解情况,扛着大包往火车站封闭围挡里进。

昨天上午,小叶揣着火车票、拖着行李到厦门火车站时,还以为自己到错地方了——眼前一片“荒凉”景象,不仅没有旅客大排长龙,连座椅、自动售票机都没了。事实上,他真的到错地方了。之前他在网上买了厦门到龙岩的动车票,今天应该到厦门北站坐车。向工作人员问路后,小叶挠挠头,赶紧找车去北站。

昨日上午,在火车站广场执勤的民警说,他们一上午已经接待了近百名旅客,大多数是不知道厦门火车站封闭改造的外地旅客,还有旅客扛着箱子,匆匆赶到火车站进站,结果被告知要到高崎站坐车。

黑车司机  偷偷揽客

手忙脚乱赶到火车站,却发现自己走错了——一群“迷路”的乘客立在警方提示牌前,不知道怎么去北站。有需求,就有商机,一些黑车司机也混在人群里。“去哪儿?去不去北站?”一名黑车司机偷偷上前揽客:“来,大家拼车去,一个人只要80元!”其实一位的哥说,坐出租车打表到厦门北站绝对没有这么贵,走成功大道最多70元。

比起“兴奋”的黑车司机,火车站附近开食杂店的李老板,昨天很郁闷,“平时一个上午就有几十个人来买东西,今天就三四个,肯定要亏本了。”不过,还是有商家抱乐观态度:“火车站搬走了,但依然是市区的中心地段。”

路好走了  的哥点赞

交警部门去年屡次公布的市区十大拥堵路段名单上,厦禾路火车站段不仅次次入围,还屡屡占据排行榜首位。昨天,市智能交通控制中心的监控画面显示对比强烈的一幕:厦禾路火车站段往轮渡方向大排长龙,而反向的站前四车道则空旷许多。这种变化还辐射到与该路段相连接的嘉禾路上,通往嘉禾路莲花路口的莲坂跨线桥一改过去的拥堵,一路畅通。昨天下午3点经过厦禾路的的哥郑先生,对空旷的“新路况”表示吃惊,“这里居然不堵车,真是好消息。”他说,这里不堵车,他载客就少了个堵点。他一个上午已经去了两次北站,“那里客人多,‘单’还大。”

据了解,交警部门将密切监控接下来的路况变化,厦禾路火车站路段的变化会对市区总体路况产生何种影响,下周一将有更明确的答案。

特写

协警小苏:

站了六小时为旅客指路

“为什么火车站没了?”、“我要去哪里买火车票?”、“厦门高崎站就是厦门北站吗?”、“怎么坐车去厦门北站”……一个接一个的问题,都来自着急赶火车的旅客们。在火车站广场的警方提示牌旁,协警小苏忙着为他们指路。

刚回答完一个问题,新的问题就接踵而来,小苏虽然已回答了上百遍同样的问题,但仍然耐心地一遍遍解答。记者得知,小苏早上8点就上岗,这些不断重复的问题,他要回答到下午2点,直到同事来轮班,继续为旅客们服务至晚上9点。

记者在小苏身旁站了近四十分钟,几乎找不到空隙进行采访,因为不断有旅客向他咨询。小苏的嗓音越发嘶哑,摆在地上的矿泉水几个小时内只喝了一口。此时已是午饭时间,但他没办法休息。他说:“等会人少点,我再和同事轮流吃饭,接着上班。千万别耽误旅客赶火车。”


“火力全开”应对

买票进站换乘 统统要排长队

昨日,在厦门北站售票处,购票旅客排起长龙。

“疯狂的厦门北站”,昨日有网友如此评价。厦门站“闭门谢客”首日,动车全部挪到厦门北站,猛增的客流量确实让厦门北站几乎陷入“疯狂”。尽管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随处可见,站内外秩序还算正常,但无处不在的排队长龙让旅客叫苦不迭。

售票窗口爆满 安检高速运行

“太夸张了,这么多人。”市民小刘被南售票处里排队的人流吓傻了。昨日中午11点半,厦门北站人工售票大厅里,人头攒动。16个窗口开放了12个,除了制证窗口,队伍都排到了大厅尽头,有的甚至排到了门外。11台自助售票机前,都有十几人在排队,不过流动速度比人工窗口快了很多。若见识过了售票处的“长龙阵”,四个安检口的状况就不算什么。在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哪怕最长的队伍,通过安检也只需几分钟。

BRT站人挤人 密集班次分流

划出不同通道,工作人员全力引导,四个售票点全部开放,昨日的BRT站点“火力全开”。但在一波接一波的人潮前,这点“火力”仍很够呛。带上了E通卡的小刘直呼“幸运”,因为现金购票窗口前大排长龙,而E通卡通道空无一人。

尽管下客处已经挪到新站,但BRT站点上还是人挤人。还好车辆班次密集,乘客不需在站台上等太久。和拥挤的BRT站点不同,东广场上的公交站点不仅划出了下客区和上客区,还有8个乘车分道,宽敞许多。相比之下,出发层的出租车乘车点较为冷清。因为等候区的出租车源源不断,乘客疏散速度很快。

特写

“钟摆族”郑女士:

赶动车早班车 睡不了回笼觉

昨日下午1点40分,在厦门北站一楼候车厅,郑女士百无聊赖地玩起了手机。和步履匆匆的旅客不同,她到得太早,坐下午3点05分去福州的动车,至少还得在候车厅坐1个小时。作为福厦双城“钟摆族”,她第一次掐错了时间。

郑女士的老公在福州工作,因此每周末她都在福厦之间往返奔波。福厦动车从岛内搬到厦门北站,对她来说,最大的影响就是旅行习惯全部被改变,从买票开始。全新的出行路线让她心里有些没底,所以早早就在网上订好了动车票,以前则是随到随买。变化可不止这一个,周一早上的回笼觉也正式和她说“拜拜”。过去,老公出门上班,她接着小睡一觉,不慌不忙地去火车站,下了车直接去上班,这样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

尽管返程票还没买。但郑女士已经预见到下周一的忙碌。7点起床,直接奔赴车站,下了动车,再从岛外折腾回蔡塘。“现在不敢太晚走,万一路上堵车,会耽误上班。”她笑着说。


人气一夜爆棚

人流车流汇聚 中埔路吃不消

刚从高崎站下火车的乘客走在嘉禾路机动车道上。

昨日,乘坐高崎至上海南普通列车的旅客准备上车。

“从没见过这么热闹的高崎站!”昨日早上7点多,随着从西安、贵阳、景德镇等方向开来的列车陆续停靠在高崎站,这里的候车场面重现春运的场景,不过由于新的候车室、公交场站、人行天桥投用,站区总体秩序良好。

新候车室上岗 用上“老站”座椅

火车站封闭改造期间,高崎火车站承担着到发送13对列车的重任,而此前这里每天只有一对客运列车。客流量的大幅上升,对这个小站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为应对,高崎站新建了室外候车厅、售票厅、公交场站、人行天桥等。昨日,从厦门火车站搬过来的座椅已派上用场,售票厅、公交场站也开始运作,但跨越铁轨的人行天桥还在施工中。

车流人流爆棚  中埔路难“消化”

早上7点16分左右,从西安开来的K243次列车进站,拖着大包小包行李的旅客从出站口涌出,黑压压一片,这还只是第一波。15分钟后,从贵阳开来的K945到站,此后一个小时内,又先后有从景德镇、武夷山、广州东等方向开来的列车停靠。

尽管车站工作人员、民警上阵维持秩序,但多股客流汇聚,高崎站外的中埔路一时难以消化,再加上一些私家车、出租车为接客而乱停放,一时间堵得水泄不通。记者了解到,相关部门将结合新情况,出台整治措施。

民警提醒:高崎火车站停车空间有限,站外的中埔路是单行车道,建议前往接送旅客的市民尽量减少驾车,如果要驾车的话,到站后请即停即走。

等车客流拥堵 嘉禾路有点乱

出站客流很快蔓延到嘉禾路。记者在嘉禾路上看到,用护栏隔起来的人行通道人多拥挤,多数是去坐公交车的旅客。有不少人冒险走在机动车道上打车、等车,人群占据了一个车道,而嘉禾路不时有集装箱车、卡车等经过,险象环生。

特写

旅客刘先生:盼家乡通动车 常回家看妈妈

一个单肩包、一只油漆桶、一盒茶叶,这是江西吉安人刘先生回家的行李。

从安溪坐汽车到高崎火车站,再坐火车回老家吉安,如此奔波,刘先生不为别的,只为回家看一看70多岁的母亲。“春运时,我在电脑前刷了五天,可是没买到回家的票。”他说,这次特意向公司请假回家,昨天晚上8点的火车,他提早四个小时赶到高崎站。

油漆桶里装满给母亲买的补品,行李不多,分量很足,他还准备了红包孝敬母亲。刘先生说,他家在吉安农村,十多年前就到福建打工。前几年,他在老家盖了新房,又大又漂亮。不过房子盖好了,平时却没什么人住,“回一趟家太不容易了,要么碰到春运一票难求,要么工作忙抽不开身。”

去年向莆铁路开通,厦门去南昌不到五个小时。不过,这条线路和刘先生几乎没什么关系,“从南昌到吉安还有两百多公里,转车很麻烦。”“我希望动车能开到家乡,那时候常回家看看就不是问题了。”刘先生期待地说。


提醒

杭深线厦深段

持二代证自动检票

昨日起,杭深线厦深段各站开通持二代居民身份证直接检票进出站功能。在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网站使用二代居民身份证购买G、D字头列车车票,乘车站和下车站均具备二代居民身份证检票条件时,未换取纸质车票(学生票、残疾军人票除外)的旅客可凭购票时所使用的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直接通过车站自动检票机(闸机)办理进、出站检票手续。

身份信息核验

化名不能网购车票

昨日起,12306网站对互联网购票进行身份信息核验,这也就意味着用“四喜丸子”、“樱桃小丸子”、“西门吹雪”、“庆丰包子铺”等化名不能购买火车票。铁路部门提醒,用户网上输入姓名时,请按其有效身份证件原件上的姓名准确填写,同时,12306网站不再支持一代居民身份证。

昨日,记者用个人账号登录12306网站,查看个人信息和常用联系人(乘车人)的身份信息,发现核验状态都显示“已通过”,也就是说,12306已经自动核验用户的身份信息。据了解,只有身份信息核验状态为“已通过”和“预通过”的注册用户和常用联系人,才可在12306网站正常办理购票业务。随后,记者分别用“不明觉厉”的姓名及与之不对应的身份证号、无生僻字的真实姓名及假身份证号在12306网站进行注册。在填写相关信息并激活后,均收到身份信息未经核验的提示,需持二代身份证原件到车站售票窗口或铁路客服代售点办理核验。

以往,虚拟一个名字和身份证号码就可以网购火车票,导致“黄牛党”在高峰期间囤票倒票,加剧旅客购票难的情况。此次新规出台,有利于打击网络黄牛囤票倒票行为。

昨日上午,厦门火车站的网络换票处开始拆除。

福州龙岩方向

长途客车增加班次

虽然从厦门北站的总客流上暂时看不出太大变化,但已经有原来乘动车短途出行的旅客改乘长途汽车。

昨日,记者从厦门特运车站管理公司了解到,昨日福州、龙岩方向已经有少量加车,其中龙岩方向多一些,加了3班车,使全天往这个方向的班次达到7班。“不仅加了班次,而且上座率明显提高。”工作人员说。

长途汽车站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服务,吸引旅客乘坐。比如,昨日开始,特运集团鹭岛长运开通了免费接驳车,将需要乘福州方向长途汽车的旅客从梧村车站送往枋湖车站。

接送时间分别是8:00、9:30、12:00、13:30、15:00、16:30。

本版文/

本报记者 何无痕  徐景明 吴海奎  林雯 张明蕾

实  习  生 陈淇淇

本版图/

本报记者 王协云 陈立新(除署名外)

【编者按】

到北站去,哪种交通方式最适合自己?昨日,记者兵分多路,以厦门火车站为起点、厦门北站为终点,分别乘坐BRT、常规公交、直达快线和出租车等四种公共交通工具,对时长、路线、费用等做了详细的体验和记录,为您的出行提供最贴心的参考。

厦门日报讯 本组文/本报记者 张明蕾 何无痕 实习生 陈淇淇

BRT

性价比最高 带行李“举步维艰”

1交通工具:BRT快1B路(第一码头枢纽站到厦门北站,平均2至3分钟一班,站台关闭时间为22时10分)

2全程时长:约45分钟(8:15上车、9:00到终点站)。抵达终点站后步行2分钟到北站大厅

3体验路线:第一码头 文灶 火车站 卧龙晓城 东芳山庄 县后中科院 厦门北站

4全程费用:票价3.5元,刷卡9折为3.15元

记者尽管提前了近一个半小时,但要赶上9点25分从厦门北前往福州南的动车,依然吃紧——重重“关卡”,让记者前往厦门北站颇有些“任重道远”。

安检,是第一道“关卡”。安检人员两个一组,记者的双肩包被要求打开做检查。如果携带行李箱,还需要在桌上摊开,得花去两三分钟。

拥挤的车厢,是考验你的第二道“关卡”。从第一码头站出来,还没等过几站,座位已全被抢光,车厢拥挤。对于携带着两件以上行李的乘客来说,路途更是难熬,人一动行李得跟着挪,在人缝里穿梭,可谓是“举步维艰”。

到站后换票,是最后一道“关卡”。大部分在网上购火车票的乘客,需要经历换票步骤,才顺利进入出发大厅。售票大厅都是排队的长龙,若要顺利换取车票上车,还得等上一会——这也是计算提前量必须考虑的因素。

>>提醒

提前20分钟到BRT站候车

上车难,是昨天很多坐BRT赶火车的市民最深的体会,要想坐BRT去北站,得提前20分钟候车。一是因为车厢拥挤。“人已经满啦,不要上啦。”这是快1B路司机到每个站点的“开场白”——若离始发站较远的站点,往往等来车子,却是满员,只能眼睁睁看着车子驶离,再等下一辆;二是因为上下车秩序。到站了,下车的想快下,上车的又想抓住先机挤上,进退不得,影响了上下车的效率。

对此,厦门市快速公交运营公司的工作人员回应称,为了应对这次情况,已增加了车辆运行的班次和工作人员,根据接下来几天的情况,还会再做调整。


的士

时间最短 费用最高

1交通工具:出租车

2全程时长:全程34分钟(11点16分出发,11点50分抵达)。抵达终点为进站口,步行1分钟到达

3体验路线:梧村汽车站(地下站)经SM城市广场 嘉禾路 厦门大桥沈海高速 集美大道 厦门北站

4全程费用:66元

打的可能较为省时,12点20分的从厦门北到福州的动车,记者昨日提前了约1小时出发。

11点16分,出租车从梧村汽车站出发,在厦禾路和湖滨东路口调头。厦门站“闭门谢客”的第一天,路面上的车流明显减少,路况顺畅了很多。“我以前都得从湖滨东路去绕路,今天车少,才能直接在路口调头。”的哥刘师傅说。

从厦禾路驶上嘉禾路,直到嘉禾路和湖里大道的交叉口,出租车共经过了7个红绿灯和4个地铁施工路段。因此在路上的等待时间较长,尤其是莲花路口和吕厝路口,大概等待了一分多钟。这一路段,出租车共行驶了16分钟。

上了厦门大桥后,路况明显好转,可以说是畅通无阻,路面车辆也不多。上午11点50分,记者顺利到达厦门北站,全程22.67公里,车费为66元。

与公交车和直达快线相比,出租车能直接抵达厦门北站二楼的进站口处,节省了寻找进站口的步行时间。

>>提醒

要考虑等车堵车时间

虽然记者提前1小时出发,抵达后时间还有富余,但还得特别提醒大家等车和堵车的时间,也得考虑进去。

昨日,记者来到梧村汽车站外的出租车专用道等车时,已有不少提着大包小包的乘客在焦急等待。由于这个地方不用排队,一位刚来等车的小伙子眼疾手快地拦下了一辆空车,坐上车后扬长而去,而在这名小伙子拦车之前,许多已经站在专用道旁的乘客,却没有坐上的士。看来,要在火车站拦到出租车,并不容易。

中午时段车流还不算太多,据刘师傅介绍,早晚高峰路况会更差,需要耗费的时间很难估计。


公交车

最省钱却最耗时 出门最好提早2小时

1交通工具:953路

2全程时长:1小时7分钟(10:00上车、11:07到站)。抵达终点站后步行8分钟到北站大厅

3体验路线:梧村汽车站(地下站) SM城市广场 马垅高崎火车站(中埔) 集美长途汽车站 理工学院 厦门北站

4全程费用:投币2元,刷卡8折为1.6元,没有分段计费

昨日,记者打算搭乘12时厦门北到福州南的动车,于是提前两小时来到梧村汽车站。昨日上午10点整,953路公交车开进梧村汽车站,算上记者在内,共有8个人上了车——公交司机孙师傅说,选择始发站,行李好放置,也容易找到位置坐。

孙师傅还说,高峰站点在高崎火车站。果然,到站后一大波提着行李的乘客涌进了车厢。此后的行程中,车厢里一直很拥挤。

11点07分,记者到达厦门北站。沿着提示牌的指引,穿过一条长廊,就到了厦门北站的出发层。进站,过安检,当记者到达指定检票口时,时针指向了11点18分,离12点出发那趟动车的检票时间还有26分钟。

记者乘坐公交车到厦门北站,花去了1小时7分钟,并且是在全程基本没堵车的情况下。因此,若您选择乘坐公交出行,建议至少提前两个小时。

>>提醒

953路比950路更便捷

从厦门火车站到厦门北站,若选择公交出行,有950路和953路。950路从理工学院思明校区始发,经停20个站点后到达厦门北站;953路从梧村汽车站始发,只经停11个站点——如果从舒适性和节省时间的角度考虑,953路更好。

953路候车点在梧村汽车站地下,记者根据提示牌进入,先过坡道再下电梯,即使提着大件行李,路也不算难走。站点入口处的墙壁上,贴着醒目的线路图。每个候车安全岛上也有停靠路线的标志牌,记者很快找到953路的停靠点。

公交司机孙师傅提醒:953路公交车人流的高峰时段在早上六七点和下午五六点,可考虑错峰出行,更轻松。


直达快线

乘客不多 行李有“专座”

1交通工具:直达快线

2全程时长:40分钟(10:00上车、10:40到站)。抵达终点站后步行5分钟到北站大厅

3体验路线:梧村汽车站 文屏路 成功大道 厦门大桥 沈海高速孙坂路 集美大道 厦门北站

4全程费用:20元/人

记者预计搭乘厦门北至泉州的动车,发车时间为11点18分。昨日早上9点35分,记者便到达了梧村汽车站。

梧村汽车站一楼入口的墙壁上,蓝底白字的“厦门北站直通车请上二楼”指示牌很醒目。从二楼入口处前行不到十米,记者一眼看到了设在咨询台旁边的北站直达车售票窗口。

记者注意到,直达快线的售票窗口门可罗雀。售票员小卢说,10点出发的班次只有四个乘客,而9点出发的首班车则只有一人。10点整,在售票员的带领下,记者和其他乘客一起坐上了直达快线。车内的45个座位可随意入座,行李可放在底层专门的行李箱里,算是有专门“座位”。

在行至中埔路段之前,路况很好,没有堵车,只在文屏路和厦禾路交叉口的红绿灯前停留了20秒。10点24分,直达快线驶入中埔路段,车速明显放缓。短短200米,走了5分多钟。直到上了厦门大桥,车速才恢复正常。10点40分,直达快线抵达厦门北站,全程用时40分钟。

直达快线的停车点设在北站外的小广场边,除了一个“岛内直通车上车点”的指示牌,别无他物。如何从停车点到厦门北站进站口,没有任何明确指示牌。从停车点到进站口,记者步行约花了5分钟。

>>提醒

班次较少,需踩准时间

直达快线相对便捷,但停班较早、班次较少——从梧村车站发车的班次,是从早上9点到下午2点,仅有6个班次。与此相对应的是,从厦门北站发车的班次,是从早上8点半到晚上7点,每半小时一班。值得注意的是,从梧村汽车站始发的直达快线是整点发车。有乘客认为固定的发车不太方便,若能适当调整班次时间会更好。

厦门站昨日平均每分钟有两个人询问。记者彭怡郡 摄

海西晨报讯(记者 彭怡郡)昨日是厦门火车站封闭的第一天,售票处外的绿色围挡让很多赶来买票乘车的旅客傻了眼。现场民警介绍,昨日平均每分钟就有两个人前来询问,其中不少人错过了自己所乘的班次。

昨日上午,记者在厦门火车站看到,有很多拖着行李、背着大包的旅客焦急地寻找售票、乘车处。看见火车站封闭,有些旅客还不死心,站在围挡外向里面张望了好久才离开。

准备回永安的小邱说,他和姐姐来厦门旅游,来的时候是在厦门站下车的。之后,两人买了昨日10时的返程火车票。昨天早上,小邱和姐姐提着行李在火车出发前10分钟赶到厦门站,却发现火车站封闭了,无奈下只好乘大巴回家。

在厦门工作的杨先生本想趁着周末回龙岩老家,提前购买了动车票。昨日上午,杨先生习惯性地来到火车站,却无法乘车。他拿出动车票一看,上面写的乘车站是厦门北站。

提醒:

旅客若是错过了动车,可持车票改乘票面当日的其他班次动车。而乘坐普速列车的旅客,只能在开车前退票或是改签。

海西晨报讯(记者 张婷婷)昨日起,13对普速列车全部移至厦门高崎站始发。高崎站并未出现客流井喷的现象,上下车秩序井然。

首趟车仅51名乘客

根据新的列车运行图,从昨日起,高崎站每天发送13对普速列车,早上只有两对,分别是往龙岩和往上海南方向的列车,首趟车K8712次仅有51名乘客。记者从高崎站方面了解到,昨天预计发送旅客3700人,客流主要以到达旅客为主。与春运时日发送最高峰1.4万人次相比,高崎站昨天的客流相对平稳,旅客乘车秩序井然。

公交场站正式启用

不少旅客都很关心如何乘车到高崎站,或是出了高崎站以后怎么转车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记者看到,高崎站对面新建的宽阔公交场站昨天起正式启用。记者发现,相比几天前的高崎站,一路上多了几个指示牌,指示旅客可以去哪里乘坐公交和长途车等。记者了解到,近期,高崎站还将设立更大、更清晰的乘车指引牌,方便旅客一出站就能找到自己需要乘坐的车辆。

昨日,厦门北站南售票处爆棚。记者 陈理杰 摄

昨日凌晨,厦门火车站正式封闭施工,厦门北站和高崎站接过了输运旅客的重任。厦门北站昨日到发的客流量达到6万多人次,和春运差不多;高崎站发送旅客近4000人次,远低于春运时日发送最高峰的1.4万人次。另外,昨日北站购票的乘客排起了长队,而五一文化广场售票处却冷冷清清。提醒广大旅客,现在网购火车票需要核验身份证,出行前请提前购票,以免耽误行程。

海西晨报讯(记者 张尚初)“黑压压一片,到处都是人!”昨日凌晨,厦门火车站正式封闭施工,所有的始发动车转移到厦门北站。据了解,厦门北站昨日到发的客流量达到6万多人次,和春运差不多,前往北站乘车购票的旅客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购票队伍排到广场上

网购全价车票的旅客可直接拿身份证通过检票口

昨日9时许,记者来到厦门北站出发层看到,人行广场上已是黑压压一片,到处人头攒动。“吓我一跳,来过几次北站,从没见过这么火爆的场面。”来自深圳的旅客郭先生这样说。

在售票大厅,记者看到,开放了12个人工售票窗口,每个窗口前都排起了长龙,甚至有很多旅客已经排到了广场上。“好多人啊,票好难买!”郭先生说,他排了一个多小时都没买到当天的票,不得不改变行程计划。

记者注意到,现场已增加到14台自助售票机和5台网络取票机,但是每台自助售票机和取票机前都排起了长队。

“我回家本来只要10多分钟,没想到这次排队就花了半个小时。”从人群中挤出来后,来自漳州的小丽拽着一张动车票如释重负。“多开几个窗口,可能就不会那么挤了。”小丽说。

“到发客流量有6万多人次,一整天都是高峰,和春运差不多。”厦门北站相关负责人黄女士提醒,旅客需要提前做好出行准备,最好不要当天购买车票。此外,网购全价车票的旅客可不用换取纸票,只需拿身份证就可通过检票口。


人多得挤不上BRT

BRT快1A路将至厦门北站

昨日,大部分从岛内前往北站的旅客选择乘坐BRT,但是同样需要面对不小的压力。“BRT半分钟一班还是爆满,我挤了好几次都没坐上。”从金山上车的陈先生说,最后他上了BRT快1A路,可是这路车的终点站是中科院。他等了10多分钟,都没有等到去北站的BRT。为了赶火车,陈先生只好出站后再打的到北站。

昨日下午,厦门公交集团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从同安到北站已新增开了692路公交车,而从翔安到北站也增开了792路公交车。同时,所有BRT快1A路将延伸至厦门北站与快1B合并运营。

很多地方车票都能随到随买

海西晨报讯(记者 张婷婷 通讯员 周溶冰)昨天是网购火车票身份证核验的第一天,12306网站个人信息、常用联系人中显示“待核验”的,需要持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到车站售票窗口或铁路客票代售点办理核验。因此,昨天,厦门北站的售票窗口前排起了长队。

据悉,厦门火车站原售票厅搬迁到五一文化广场,且市区还有不少售票点,这些地方购票基本能随到随买。然而,昨日上午,记者在五一文化广场售票处看到,来这购票的旅客很少,与北站形成鲜明对比。

昨日,旅客全部转移到厦门北站搭动车

昨日上午仍有上百旅客到厦门火车站乘车,吃了“闭门羹” 厦门火车站昨日凌晨开始封闭改造历时近一年,求“转发”

东南网3月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詹文/文 吴晓平/图)昨天,一位从厦禾路途经火车站的市民,突然有点不习惯了。

这里从来都是各种车流、各种人流,要进火车站的私家车、的士混杂,拎着大包小包的乘客来来往往。这一切,在一夜之间“消失”。火车站周边,瞬间静悄悄起来。

厦门火车站昨天开始封闭改造,原本密集的班次和巨大的客流,都转移到了厦门北站和高崎站。这两个站点,昨天迎来了建站以来的最大客流和最密车次。

厦门站 60名工人帮火车站搬家

有着57年历史的厦门火车站,昨天凌晨开始“闭门谢客”,进行封闭改造。

昨天是封闭第一天,一向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车站,第一次如此安静。车站前面的厦禾路,瞬间空旷了,没有私家车、的士在这里徘徊逗留。

站前广场已经拉起了围挡,无关人员被禁止入内。站房内原本都是人的候车区、售票厅,显得空空荡荡。正在忙碌的是搬迁的工作人员,他们在拆除设备、清点物品,打包后一件件地往外搬运。

厦门站的“大搬家”早在2月26日就开始了,搬迁公司派出了60名工人,动用了十几部车。首先要搬走的是厦门站的生产设备,包括安检机和候车椅等。

前天夜里,最后一趟列车发出后,厦门站的800个候车座椅就马上被拆除,当夜运到了高崎站安装。昨天,自动售票机、自动取票机等也被拆下运走,补充到厦门北站。

搬家还要持续几天才能完全结束,随后,既有的厦门站才能拆除改造。

外地旅客坐车请往厦门北站

尽管此前,媒体关于火车站封闭改造的消息有很多,但仍有不少乘客不知情,昨天一大早拎着行李到厦门站想要买票搭车。

火车站有关人士说,一个上午就接待了上百人,大部分是不知道厦门站封闭改造的外地旅客。梧村派出所也派出民警,在现场耐心解释,引导不知情的市民和游客,前往厦门北站、高崎站等坐车。

所以,如果你的朋友还不清楚厦门站已开始改造,请记得转告他们,厦门站将一直封闭改造,直至2015年春运前,厦门站南站房才开通客运,恢复部分铁路客运。明年底,焕然一新的厦门站将再次出现在大伙面前。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站封闭改造后,行李包裹托运业务也暂停。但为了做好衔接,从3月1日到3月5日,厦门火车站行李、包裹领取窗口仍旧照常开放,但行包托运业务一律停止。

受条件限制,厦门站封闭改造期间,高崎站仅办理行李托运业务。


厦门北站客流骤增,售票厅里排长队

昨天开始,厦门的所有动车,都停靠厦门北站。上午,导报记者在北站看到,客流果然骤增。无论是前广场、售票厅还是候车大厅,都聚集了大量旅客。不少旅客还是第一次到厦门北站来乘坐动车。

和之前形成鲜明对比,昨天,北站各个售票窗口、自助售票机、取票机前,都排着长长的队伍。现有的14台自助售票机和5台取票机显然不太够用。不过,工作人员说,车站会继续加装6台自助售票机和5台取票机。

按照新的列车运行图,从昨天起,厦门北站将开行86对动车,相比之前增加了30对动车。也就是说,平均每5分钟,就有一趟动车到发。车站方面说,昨天全天发送旅客量达到3.5万人次,相当于厦门北站今年春运的最高峰客流。

不过,昨天的客流还只能算“先锋”,“大部队”将随之而来。根据预测,动车组全部转到厦门北站后,北站每天的客流量将由原来的四五万人次猛增到8万至10万人次。

高崎站迎来建站以来最大客流

厦门火车站原有的普速列车全部转移到了这里,全天共开行普速列车13对。目前高崎站的车次可谓是“史上最密集”,客流也是“史上最大”。

昨天,导报记者在高崎站看到,新增的2台自助售票机和3台自助取票机已经投用。站前广场上,工作人员连夜安装了600张候车椅。部分提前到站的旅客,先在这个临时候车区域候车。列车检票前半小时,旅客可以进入候车室候车。

根据统计,昨天从高崎站始发的每趟列车,上车人数都在300到500人之间。并且,这13对列车的开行和到站时间分布比较均衡,出发客流没有和到站客流重叠。因此,目前高崎站两个候车室还显得相对宽松。尽管昨天是高崎站迎来的最大客流,但分次分区的候车办法,使得旅客检票、上车秩序井然。

昨天全天,高崎火车站迎送旅客1.5万人次,其中出行旅客4000人次,到站旅客1.1万人次。高崎站表示,目前正值春运后的发送淡季,每天的客流量会相对平稳,这也给了高崎站一个过渡适应期。


相关链接

厦门站 从一个小木棚而来

厦门火车站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封闭改造,使得这个车站备受市民关注。

火车站有关人士说,这个站点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1956年鹰厦铁路通车,一年之后的4月17日,厦门站开站营业。厦门人在家门口就能搭上火车了。

不过,当时的厦门站,非常简陋,只有一个小木棚。火车只有两趟,一趟到鹰潭,一趟到福州。几年后,木棚变成了砖瓦房,总面积1000多平方米。

1983年5月,厦门火车站建成,总面积8000多平方米。随着客运发展,1995年该站房进行了加层改造,改造后候车室由一个增加到2个。2003年,站房又进行了立面装修;2010年随着福厦铁路开通,又在站前广场加盖了目前的进站厅、第一候车室与简易售票厅、自助售票区。

随着火车站规模的扩大,开行的车次也迅速增加。1996年,厦门站开行7对旅客列车;2006年,厦门站有图定旅客列车13对;2013年底,厦门站开行普速列车12对,动车组34对。

与此同时,厦门站的客流量也迅速增多,随着福厦、龙厦等动车相继开通,客流到发量呈现爆发式增长。1998年厦门站发送旅客197.3万人,但2013年旅客发送量已高达1085万。

目前的厦门火车站,已经完全无法应对如此之大的客流了。改造扩建成为必须。


◆值班主任目送最后一班火车离开

东南网3月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詹文 通讯员 周溶冰/文吴晓平/图)昨日22点10分,厦门到北京的列车从厦门火车站发出。这是厦门站发出的最后一班列车,今天零点开始,它将“闭门谢客”,封闭改造。

昨晚,导报记者在厦门站看到,这里秩序井然,还看不出即将“大搬家”的模样。事实上,从前天晚上开始,厦门站的一些设备就已经“悄悄转移”。

工作人员说,零点前迎来最后一班南昌西到厦门的列车,厦门站就要封闭。售票站点、设备等,都要搬到厦门北和高崎站,今天就要全部安置妥当。厦门站的工作人员也是,80人分流到厦门北站工作,72人分流到高崎站。

今天起,无论是买票、搭车还是托运行李,都别去厦门站了。厦门站始发的动车移至厦门北站、普速列车移至高崎站。厦门北站开行动车达86对(其中始发终到28.5对,通过56.5对),高崎站开行普客13对。也就是说,今天开始,所有动车都不再进岛。

值得一提的是,地铁进车站预留工程将与车站主站房同步施工。

厦门站这次封闭改造,要持续到明年1月15日。封闭施工结束后,即2015年春运前,厦门站南站房开通客运,恢复部分铁路客运。到明年底,新厦门火车站完全投用。相关新闻旧站台进站,新站台出站

东南网讯(海峡导报记者 詹文 通讯员 黄芳芳 吴晓平)BRT厦门北站启用新站台,旧站台专门进站,新站台专门出站。双站台、多窗口,以确保厦门北站骤增的客流压力。

随着3月1日厦门火车站的封闭升级改造,岛内动车移至厦门北站。为了应对厦门北站骤增的巨大客流,北站BRT启用新站台,增加售票窗口和进出站闸机。通过多项措施保障北站客流输送。

BRT厦门北站启用新站台,同时对客流组织进行了调整。也就是说,新站台只作为出站,原有的旧站台用于进站,并进行了改造扩建,售票窗口从原有的2个增至3个。

新站台采用6台出站闸机,实现闸机6进6出,进出站分流,不仅出站效率比原来增加了两倍,还有效避免了进出站客流交织,提高了乘客的进出站速度。


同题新闻:

厦门站昨晚送走最后一趟列车今起正式封闭改造

厦门网-海西晨报讯 昨日22时10分,K308次列车载着703位旅客驶离厦门站,之后厦门站将不再办理客运业务。今天起,全部动车移到厦门北站发车,普速列车则移至厦门高崎站。厦门站所有售票窗口停止售票,乘客如果要购买预售期内的车票,除了通过网络和电话以外,岛内可以前往“五一文化广场”。受场地限制,高崎站仅售当日车票。  

厦门站改造前最后一列火车K308驶离站台,一对情侣难舍难分。

上世纪90年代的厦门火车站。

 

现在的厦门火车站。

本次改造后的厦门火车站效果图。

晨报记者 张婷婷

本版图片 记者 唐光峰

昨日21时40分,在厦门火车站1号站台,厦门站封闭改造前最后一趟发出的列车———厦门至北京西的K308次已经开始放客。客运员林鹏清了清已经好几个小时没喝过水的嗓子,继续为准备上车的乘客服务。

昨日是厦门火车站办理客运业务的最后一天,今天起厦门火车站将正式封站,进入站改第二阶段。

昨日上午,厦门火车站一如既往地忙碌,迎来送往。只是,在这些忙碌的身影中,多了些和平时不一样的东西。位于火车站售票大厅外的自助换票处,部分自助换票机已被移走,卷帘门放了下来。

记者在火车站看到,工作人员和以往一样,为乘客提供细致、贴心的服务。他们的工作时间会一直持续到23时,等到最后一班列车D6533次到达厦门站。随后,厦门站候车厅里的桌椅将陆续拆除,设备也会打包分运至厦门北站或高崎站等有需要的地方。

客运员林鹏是留守的人员之一,正常下班以后还要留下来帮忙整理、看守设备,直到第二天有人来接班。

2011年12月27日,林鹏清楚地记得自己来到厦门火车站工作的日子。每天在站台上迎来送往,他看着南站房的轮廓一天天变得明显,他觉得离开厦门站的日子也一天天变近,心情变得有些复杂。

“有开心,有伤感。”用林鹏自己的话来说,在厦门火车站工作这两年多,他结识了许多可以交心的朋友,也得到了许多前辈的帮助。眼看着厦门站变得越来越好,他心里十分高兴。

厦门站封站以后,林鹏现在所在班组人员大部分都会去厦门北站,但是会被打乱分进不同的组。

昨日22时08分,铃声响彻站台,林鹏理了理衣服,面向列车站得笔直。22时10分,K308次列车载着703位厦门火车站站改前最后一批出发的乘客,缓缓驶离了车站。

温馨提醒

今日起,厦门站所有售票窗口停止售票,乘客如果要购买预售期内的车票,除了通过网络和电话以外,岛内可以前往五一文化广场。

受场地限制,高崎站仅售当日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