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九龙江新桥段江面上,龙舟竞渡热闹非凡

东南网6月6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杨艳娜 张韩丰 张伟华 文/图) 天空中,烈日炎炎,烟花璀璨,鞭炮隆隆;江面上,龙舟竞渡,歌舞助兴;江岸边,“下三层上三层”万名市民抢位观赏。昨天14时许,在漳州芗城区九龙江新桥头段江面上,时隔15年后,新桥头龙舟赛再次精彩鸣锣!

来自龙文东坂顶社、东坂下社、霞峤社、浦口村、圳头村下铺社、泊洲宫,龙海颜厝马洲村、下洋社、丹州村、曾社村、紫泥镇浒茂巽玉村等共10余个村落22艘龙舟,两两对决,激烈对战,引得岸边上千名观赏者欢呼不断,喝彩不停。

迎接:皇旗穿桥 人车让行

龙海市颜厝镇马洲村位于九龙江下游,距市区新桥头约7公里。

昨天8时30分,龙海市颜厝镇马洲村的龙舟桨手就开始陆续登上龙舟。

10时许,马洲村的400多名桨手分乘8艘龙舟,100多位村民及工作人员搭乘4艘工作船随队吉时出发,前往新桥头。沿着九龙江,逆流而上,每艘船的船头,都站着一个人,用力挥动手中的“黑地白月旗”。和着振奋人心的鼓声铜锣声,在指挥船的带领下,8艘龙舟浩浩荡荡在九龙江上“劈风斩浪”!

10时20分,马洲村的龙舟队,顺利通过九龙江大桥。11时5分,鞭炮声声作响,一艘来自新桥头的船只挥舞着旗帜前来迎接,马洲村第一艘龙舟通过漳州大桥,约3分钟龙舟队全部通过。11时10分,龙舟队陆续抵达新桥头。此时,江岸江面烟花绽放,近10艘龙舟开始进行“游江”,引来众多市民围观。

值得一提的是,在马洲村的龙舟队通过两座大桥时,新桥头正德宫的工作人员在桥上进行了临时交通管制,挡住两边的车辆及行人,为龙舟队让行。

“马洲村的龙舟比较特殊,插的‘黑地白月旗’是明朝皇帝御赐,数百年来留下的传统,旗帜通过桥下时,正上方的桥面是不能有车辆和行人经过的,否则视为不敬。”正德宫管委会张先生解释说。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赛况:两两对决 喝彩阵阵

午后一过,江滨公园一带,人流车流慢慢多了起来,不一会儿功夫,两岸已挤满了前来观看的市民。

14时20分许,随着烟花璀璨绽放,新桥头龙舟友谊赛拉开了序幕。一时间,黑色、黄色、绿色、蓝色、粉红色的身影活跃了起来,整个江面顿时沸腾。

瞧,马洲村的“船王”与身披粉红战衣的霞峤社龙舟,展开了激烈的追逐战,双方“咬”得很紧。到了最后50米冲刺,“啊,超过去了,超过去了,这边龙舟的势头好啦!”围观的市民喊道。马洲村龙舟队一鼓作气,超越了对方个船身,抵达终点,胜利啦!

首战失利的霞峤社没有气馁,这不,又和荧光绿战队东坂下社“开战”了。此次,重振士气的霞峤社死死咬住对方,在接近终点时,以微弱的优势取胜。可东坂下社不服气了,双方立即进入第2回合的对决,这次,胜利女神眷顾了他们,东坂下社告捷。

而一袭黑衣的浒茂巽玉村龙舟队,则派出了民兵营,两艘龙舟挑起了“内战”。

一场接着一场的“对决”,让岸边的市民大呼过瘾,喝彩不断。比赛一直持续到下午4时许才结束,围观的市民方慢慢散去。

花絮 15年了,又看到新桥头龙舟赛

83岁的蔡娇家住新桥头,15年前的龙舟赛,她也到现场观看过。这次不同,岁数大了,她的腿脚不便,不得不由女儿女婿搀扶来现场。早上9点多,蔡娇就来助阵,坐在塑料凳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说:“我对新桥很有感情啊,十多年没看龙舟赛了,今天这场,一定要从头看到尾。”

60岁的杨天木说,新桥头是他从小生长的地方,大家半年多的心血,都是为了这一天。“30年前,我见证了那场72条龙舟的比赛;15年前,我又见证了6条龙舟的比赛;看到今天的比赛,我高兴,因为下一次是什么时候,谁也不知道。”

东南网6月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郭钦转 通讯员 陈佳平 林艺谋 黄阿彬 文/图)6月2日,端午节,华安县仙都镇大地土楼群二宜楼内龙凤井旁,抽水机突突作响,几位楼民忙着对古水井进行清淤、冲洗。每年端午节给古井“洗澡”,这是他们延续200多年的习俗。

端午节当天中午12点后,清洗者先是拆开古井的地面部分,清洗一片井盖和两瓣副井盖。接着抽干井水,由一人下到4米深的井底,清除淤泥、杂物等。清理完后,还要往井内撒放5斤盐,以清除异味,接着封上井盖。

根据习俗,第3天凌晨5点,井盖由一个生肖属龙的人开启,并打上一桶井水,寓意着该口水井日后泉源不断,泉水源源而来。

早期由于条件限制,清理一口水井共需16个人,使用铲子、畚箕、水桶、井绳等工具,3个小时才能完成一口井的清理。如今使用抽水泵抽井水,一口井只需3人,1个多小时即可清理完成。

东南网6月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张韩丰/文 张伟华/图)他头戴王侯之帽,身穿龙袍,脸圆须长。是漳州市区镇安庙祭祀的主神水仙尊王。端午这天,他被请上龙舟游东湖,保佑风调雨顺。他的身份扑朔迷离,是屈原,是李白,还是大禹呢?街坊们众说纷纭。

水仙尊王 每年端午上龙舟

镇安庙坐落于市区九龙公园南门,面朝波光潋滟的东湖。它坐东朝西,始建于明末清初,供奉的主神为水仙尊王,庙宇占地638平方米,1995年重建,2007年扩建。

若不是昨日的阵雨,精彩的一幕将在九龙公园上演:教子桥一带的青壮汉子们,纷纷来此,奋力划桨;岸边挤满了围观的群众,呐喊助威。

连日来,难得安静。昨日午后,四艘彩绘龙舟停靠在岸边,微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镇安庙便在湖边,盘龙石柱,彩瓷剪粘,好不华丽。

镇安庙管委会副会长李先念说,端午时节,街坊们会请主神到龙舟上游一圈。而到了农历五月廿五,便是神诞日,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传统的龙舟赛,在庙前水域举行,八支队伍一决高下,年年如此。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身份成谜 原型竟是大禹

然而,水仙尊王究竟是谁?这里的街坊们,围坐在茶桌前,争得面红耳赤。老王说:“当然是屈原啦,不少香客都是到端午节这天,前来烧香,也只有到了这天,才会请水仙尊王上龙舟。”不少街坊对此表示赞同。

水仙尊王,是中国海神之一,以贸易商人、船员最为信奉。在漳州市政协海峡文史资料馆馆长江焕明看来,镇安庙正殿主祀水仙尊王,其原型是治水之神夏禹,凡有水患之处,往往奉祀大禹神。

至于为何在此祭拜大禹,江焕明认为,镇安庙与东湖唇齿相依,古时,庙边的教子桥与接官亭毗邻,且这里是水陆的交叉口,行人、货运川流不息,当然成了设庙供神的理想场所了。“当年,我们的先辈分别在东湖的东、南两侧设置两座水仙尊王庙宇,一座是禹王庙,另一座便是镇安庙了。它们互为犄角,庇佑湖水为万民造福。”

水仙尊王的神格,随历史的发展而呈现丰富多样,爱国诗人屈原、初唐少年才俊王勃、盛唐诗仙李白,这三位才学盖世的爱国爱民诗人,均魂归水泊,因而也被尊崇为水仙王。

尽管这几位伟人都与水有密切关系,但最早建庙奉祀的则是大禹。对禹王的信仰,甚至早于妈祖。“如今,东湖仅剩残存的一点了,而最早供奉的神明大禹,也给淡化了。”

东快讯(记者林茜通讯员温泉综)前日凌晨,温泉所民警在五四路开展查酒驾专项行动时,一辆由南往北直行的奥迪SUV驶近时突然右转,向旁边商场的地下车库开去。民警见状心生怀疑,难道是酒驾做贼心虚?

于是,民警尾随奥迪车一同下了车库,刚到车库便见驾驶座上下来一位30多岁的男子,该男子下车后摇摇晃晃地朝保安走去,一边走一边口中大喊“代驾在哪里?我要找代驾。”

民警立即上前盘查,得知该男子姓王,三明人,他矢口否认自己为小车驾驶员,并辩称由于自己喝多了不能开车所以特意到保安处找代驾。当民警告知王某自己亲眼看见其从车上下来,并且车库内还有电子监控时,王某才低头承认,自己当晚朋友聚会喝了两瓶啤酒,心想端午节应该没有查酒驾便抱着侥幸心理开车上路。当远远看到前方在查酒驾,王某急忙掉转车头来到地下车库,企图找代驾掩盖酒驾的事实。现王某已被依法处理。

海西晨报讯(记者 吴斯婷 雷妤 通讯员 周溶冰)到达游客最多的十大城市是:上海、北京、杭州、厦门、苏州、南京、青岛、香港、广州、成都。其中,厦门位居第四。

3天的端午小长假过去了,记者发现,端午小长假虽然高速公路不免费,厦门的天气也不时有雨,但对国内外游客来说,厦门仍然魅力不减。在中国旅游研究院、携程网昨日发布的2014年端午旅游人气排行榜上,厦门位居到达游客最多的十大城市第4位,仅次于上海、北京、杭州。

专家们全面研究分析了今年端午节期间主要城市和旅游目的地的酒店、机票、旅游度假产品预订出行状况,并结合攻略社区的网友搜索查询情况,得出的市场盘点和人气排行榜,包括出行人气城市、到达人气城市、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内旅游目的地等排行榜。

排行榜显示,十大出发城市排名依次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杭州、重庆、西安、厦门、昆明;而到达游客最多的十大城市是:上海、北京、杭州、厦门、苏州、南京、青岛、香港、广州、成都。

人气旺盛,垃圾自然也不少。记者昨日从思明区环卫处了解到,3天的端午小长假里,15万游客在鼓浪屿制造了155吨垃圾。

又讯记者从厦门火车站了解到,今年端午假期厦门铁路客流从5月30日开始增多,5月30日至6月2日4天共发送旅客25.5万人,其中动车旅客21.5万,总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6万人。

火车站提醒,今天厦门到汉口、深圳、南京的动车票紧张,到广州、昆明只剩无座票,上午厦门到上海、杭州、南昌、福州、龙岩的动车票紧张。

草药师黄砍制作药丸。  

 

村民帮忙包装制好的药丸。

厦门日报讯 正值端午节,翔安新圩镇金柄村的草药师黄砍一早就忙活开了。每年此时,他都要亲手特制10多斤治疗骨伤的药丸赠送附近的村民。这一善举已做了近30年。

当归、车前草、怀牛七、白芷等四十一味中药研成粉,与熬煮了一个小时的蜂蜜、茶油混合后做成药丸。“治疗跌打损伤,也对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骨病很有效。其中二十四味药必须上山才能采得到。”黄砍说,过去,上山谋食的村民经常摔伤,却苦于无钱看病。医者仁心,他经常为家境贫困者免费医治。从18岁开始,他就在端午节这天免费赠药,直到现在。

前来领药的村民陈远资是草药师黄砍的莫逆之交。三年前,75岁的陈远资接连四次从二楼跌落,导致下半身麻木。心灰意冷之际巧遇黄砍,服用药丸后,还真可以行走了。

农历五月,酷热难当。黄砍建议,金丝草(闽南语:笔仔草)煮水可有效预防、治疗中暑。这是非处方药,可在药店买到。除了赠药,黄砍还定期在QQ上发布中草药知识和中医防病治病小常识,并义务解答市民们咨询的问题。有需要的读者可加黄砍的QQ号:1059820314。

出生于1967年的黄砍13岁拜师学医。十八岁开始看病行医,上山采药,足迹踏遍厦门及周边人迹罕至的山区。数次遭遇毒蛇、野猪,险象环生中积累了不少躲避意外的经验:在山间行走,不慎摔倒滑下,要及时将伸直、敞开的双腿盘起来,否则身体要害部位很容易被砍树后剩下的木桩划伤。

又是一年端午至。昨日,仙游木兰溪南门龙舟训练基地溪段,水中鼓声阵阵,彩旗猎猎;溪岸人潮涌动,人声鼎沸,木兰溪沿岸鲤城地段龙舟队在这里举行龙舟预热赛,从而拉开马年仙游县龙舟竞渡活动的序幕。

据了解,今年端午节仙游木兰溪上龙舟竞渡活动只是全县龙舟赛的热身赛,2014仙游龙舟赛正式开赛为6月13日-6月16日,为期4天,地点在仙游木兰溪大济三会溪段。届时将有6支队伍12部龙舟参赛。仙游龙舟赛在每年“端午节”后举行,船长一般为20—30米,每艘船上约26名水手。仙游鲤城会仙宫龙舟竞渡活动负责人黄赞辉介绍,为了满足群众在端午节看到龙舟竞渡情况,每年端午节,鲤城几支龙舟队都会下水在龙舟训练基地训练,这也是全省首个龙舟训练基地。该地段全长1200多米、宽200多米,水域内水流平稳,是训练龙船和举行龙船比赛的天然之道。基地设立了龙舟码头,总投资10多万元,与木兰溪南岸公园连成一体,成为当地一景。

据介绍,在仙游龙舟竞渡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但是一项传统民间群众体育赛事,而且有着比体育竞技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是集竟技、娱乐、协作、交流与一体的项目。仙游木兰溪沿岸目前有12支龙舟队,运动员有一万多人,每遇有闰年,仙游县都将举行群众性的龙舟竞赛活动,而正常年份的每年端午节,木兰溪沿岸的龙舟队都会将龙舟下水进行竞渡演练,并配有腰鼓队、十音八乐队,以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莆田晚报 李金春)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