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福州市委员会委员调整名单

(2015年1月11日福州市政协十二届委员会第16次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

(按姓名笔画顺序)

增补严立武、张文春、陈存枫、陈峰、周宏、林光龙、郑善福等7位同志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

朱晓南、庄严、苏畅、吴勤、陈加自、罗恩平、高国富等7位同志不再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福州市委员会委员。

共同绘就宏伟蓝图

市领导与市政协港澳台委员、特邀委员和列席人士座谈

福州新闻网1月12日讯 昨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岳,市长杨益民与出席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港澳台委员、特邀委员和列席人士座谈,畅叙桑梓情谊,共谋发展大计。

“年年岁岁人相似,岁岁年年情不同。”座谈会上,杨岳感概地说,每年看到各位老朋友,越来越感受到大家关心支持福州发展的真情厚谊和倾力回馈家乡的强烈愿望。他代表市四套班子和734万福州人民,向大家长期以来对家乡建设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和诚挚敬意。杨岳指出,过去的一年成绩令人鼓舞。福州市致力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厚爱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跨越发展呈现新态势、新区建设取得新突破、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改革开放增添新活力、民生事业取得新改善、队伍作风得到新转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当前,我们面临的机遇千载难逢。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发展、平潭综合实验区优惠政策辐射、福州新区开放开发、福州自贸区建设、海丝枢纽城市建设以及举办全国首届青运会等,推动福州进入了黄金发展期和战略机遇期。希望大家抢抓机遇、共同努力,在积极投身福州建设发展事业中履职尽责、献计出力,携手共商发展大计、携手共聚发展合力,共同绘就福州发展的宏伟蓝图。

座谈会气氛热烈,陈清泉、何一心、吴换炎、吴林、陈秀容、高玉鼎、翁声锦、林民盾、林明海等委员先后发言,充分肯定了近年来福州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并就所关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建议。他们表示,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团结带领更多的海内外乡亲回乡投资兴业,同心协力为福州发展贡献新力量。

杨益民在会上介绍了去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今年工作思路。市领导周振华、周宏、黄忠勇、郑建闽、林雄参加座谈会。市政协主席方清海主持座谈会。

(福州日报记者组)

福州新闻网1月12日讯 昨日,市政协十二届委员会第24次主席会召开,市政协主席方清海主持会议,副主席雷成才、范美先、郑建闽、林治良、张献勇、林雄、王长鹰、林绍彬,秘书长吴建成出席了会议。

会议审议了福州市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调整名单(草案)和部分常务委员候选人名单(草案),决定将该草案提请市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16次会议审议。

(福州日报记者组)

福州新闻网1月12日讯 昨日,市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16次会议召开,市政协主席方清海主持会议,副主席雷成才、范美先、郑建闽、林治良、张献勇、林雄、王长鹰、林绍彬,秘书长吴建成出席了会议。

会议审议通过了福州市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调整名单和部分常务委员候选人名单(草案)。

(福州日报记者组)

福州新闻网1月12日讯 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今日开幕。

本次会议议程为:听取和审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福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福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十二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福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并讨论市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听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福州市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关于十二届四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审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福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决议;表彰2012~2014年度优秀提案、提案办理先进单位和提案办理先进工作者;选举事项。

以上议程将提交今日上午的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

(福州日报记者组)

共同谱写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篇章

——热烈祝贺市“两会”隆重开幕

新年伊始,严寒尚在,但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肩负着全市人民的信任和嘱托,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再次聚首榕城,分别出席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和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我们对市“两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致以崇高敬意!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福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福建、福州考察指导,对福建、福州发展提出了重要要求,极大地鼓舞了全市干部群众;这一年,福州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风政风和干部队伍建设得到新的加强;这一年,福州新区开发建设取得突破,福州自贸区正式纳入福建自贸区并获批,“海丝”战略枢纽城市建设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这一年,福州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全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这是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下,全市干部群众抢抓机遇、锐意进取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团结拼搏的结果,也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凝心聚力、建言献策的结果。

刚刚过去的一年,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落实市委提出的“坚持党的领导、树牢法治思维、服务发展大局、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围绕全市工作大局,依法行使立法、监督等职权,为全力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发挥了积极作用。市政协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和改革发展大局,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积极作为,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事实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人民政协在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加快福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工作,需要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坚持稳中求进,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加速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自贸区建设和打造“海丝”战略枢纽城市为重要平台,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持续改善民生,推进依法治市,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努力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作出新贡献。

宏伟蓝图催人奋进,伟大实践任重道远。我们坚信,参加市“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定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大局履职尽责,集思广益共商大计,真正把这次市“两会”开成民主、团结、务实、鼓劲的大会,进一步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真抓实干,开拓奋进,共同谱写省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篇章。

预祝市“两会”圆满成功!

福州新闻网1月12日讯 随着人口和经济的不断增长,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热岛效应等一系列“城市病”应运而生。目前,福州正处于地下空间发展阶段,但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今年,首届全国青运会将在榕举办,福州的城市空间容量将迎接一场“大考”。如何有效利用地下空间,提高城市空间容量,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不少政协委员向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提交提案,为开发地下交通空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开方子”。

现状:

地下空间面积

相当于266个五一广场

委员陈玲玲介绍,福州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现有建设总量约1199.60万平方米,其中,经营性地下空间43.44万平方米,地下停车场/库1097.96万平方米,单建式人防设施38.89万平方米,其他类型地下空间约19.31万平方米。

目前,地下空间主要分布在旧城鼓楼、台江及仓山区的金山、建新附近,此外,马尾、晋安也有一定规模的地下空间。“可以说,福州市现有城市地下空间总量较大,面积相当于266个五一广场。”陈玲玲说。

虽总量足够,但地下空间的利用却不太尽如人意。调查表明,除单建式人防工程以外,福州市纳入城市管理的现状地下空间为1160.7万平方米,其中地下一层建筑总面积1090.8万平方米,约占地下空间总建筑面积的93.9%;地下二层建筑面积60.7万平方米,约占5.2%;地下三层、四层建筑面积合约9.2万平方米,仅占总面积的0.8%,地下空间利用效率显著偏低。

福州城区地下空间的另一弊病是:现有地下综合体数量少、规模小,多作为地面商业设施的依附部分,与其他地下空间缺乏连通,不能产生规模效益。“现有地下空间的主要建设类型功能单一,基本上是地下停车场,忽视了地下空间对地上建设的功能弥补作用。”陈玲玲认为,目前停车用途的地下空间建设量(含人防空间中平时用作停车功能的)占绝大多数,约占地下空间建设总量的91.5%,这样并不利于地下空间网络的形成和居民活动空间多元化的趋势。“地下城市”如何才算有效利用?委员们对此积极建言献策。


远景:

15年分“三步走”

委员陈硕在《关于福州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的建议》中提出,近期(2015年)应以轨道交通建设为契机,以开发建设三江口公共服务中心、火车南站交通枢纽中心、奥体公共服务中心、宝龙万象城和闽江北岸商务中心、晋安公共服务中心为重点,加强地下空间与公共中心体系的衔接;中期(2020年)要完善地下空间管理和城市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建成中心城区地下空间骨架;远期(2030年)要建设高水平城市地下基础体系,完善地下空间建设经营管理,实现地上地下协调发展。

开发:

“一纵、一横、一环、多中心”

打通地下空间

如何规划“三步走”战略,构建完善的“地下城市”?委员们建言,开发“一纵、一横、一环、多中心”,打通地下空间。

“一纵”:即借地铁1号线纵向地下交通主轴发展地下空间,与福州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纵向发展轴一致。地铁1号线纵向地下发展轴线自北向南串接新店秀峰路公共服务中心、火车北站商业服务中心、东街口商业服务中心、五一广场公共服务中心、则徐广场商业服务中心、火车南站交通枢纽中心及三江口公共服务中心等多个城市公共服务中心。

“一横”:即以地铁2号线横向地下交通主轴发展地下空间,自西向东经过大学城共享区公共服务中心、金山展览城公共服务中心、宝龙万象与闽江北岸商务中心、东街口、五一广场公共服务中心、晋安茶会公共服务中心等多个城市公共服务中心。

“一环”:即指由地铁4号线和5号线构成的城市地下轨道环路,环路与地铁1号线、2号线和3号线均形成换乘站,形成福州市重要的地下交通输配环。环路串接晋安茶会公共服务中心、金融街商业服务中心、奥体公共服务中心等多个城市公共服务中心。

“多中心”:指在中心城区规划期内重点发展的各级地下公共服务中心,包括市级地下公共服务中心、片区级地下公共服务中心与重要公共服务节点3个等级。其中,市级地下公共服务中心包括火车北站商业服务中心、东街口商业服务中心、五一广场公共服务中心、火车南站交通枢纽中心以及三江口公共服务中心;片区级地下公共服务中心包括新店秀峰路公共服务中心、晋安茶会公共服务中心、奥体公共服务中心、宝龙万象与闽江北岸商务服务中心片区公共服务中心等;重要节点包括金融街商务中心、则徐广场商业服务中心、海峡国际会展中心、金山展览城公共服务中心、金山浦上大道商业服务中心、上街南屿南通组团公共服务中心与青口组团公共服务中心等。

陈硕认为,片区级公共服务中心应结合地铁站点与地上商业服务业用地布局。

“对有条件的地下空间进行提升,着力改善其环境;对新建地区,地下公共服务中心开发可与地面建、构筑物统筹考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委员汪波建议,在建设中,还应借鉴国内外地下空间建设的优秀案例,打造出环境良好、富有魅力的地下空间。

(福州日报记者组)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