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为何这么火?
——第十三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观察
东南网6月22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王永珍 谢贤伟 李珂)
一年一度的“6·18”,再次火爆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五天盛会,累计进馆人数达25.5万人次。除参展、参会的企业和科研人员外,还有一拨拨饶有兴趣的社会公众。
用来种菜的直升机、精确灵活的机械手、可潜入海底7000多米的“蛟龙号”、拥有萌萌笑脸的福州地铁列车模型……连日来,不少人的微信朋友圈,不断被来自“6·18”的新鲜事和科技新品刷屏。
创新元素,夺人眼球
“并联式机械手”飞快、灵活地摆弄着10多枚大号的骰子,一会儿按颜色不同分类,一会儿摆成整齐的队列,一会儿又一层层码起来……其精准程度,丝毫不亚于人手。泉州微柏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带来的这台机器人,令人啧啧称奇。
“6·18”上,福建工业馆和机械装备馆格外吸引眼球,皆因智能制造。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重点推介“6·18”虚拟研究院机械装备分院孵化的多个“国内首台/套”智能项目;9家台湾企业带来与台湾工研院合作的技术产品,设立台湾工研院智能制造装备合作专区,达成项目对接共2.5亿元;百冠自动拨料一体机、日冠双面冷染直印机、中海创集团未来互联工厂、九牧五星定制等新成果,引人关注。
此外,“6·18”上还凸显其他元素——
“互联网+”刮起旋风。中国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福建省纺织产业会企协作创新联盟签约成立,将与我省10多家纺织服装龙头企业合作推进“互联网+”,打造按需定制、货物快交和零库存智慧工厂;从窗户擦洗到抽油烟机清理,从生鲜购买到快递收发,从老年人护理到心理咨询,只要点点手机屏幕,“海都公众U我”就能帮你实现;全省加快发展互联网经济推进会,更是唤起企业借力“互联网+”加快转型升级的热情。
创新创业活力迸发。青年人才创业大赛,一批来自各大高校的青年创客围绕互联网创意、营销和管理现场比试,赢取跨境电商公司股份和产品订单;一批“草根”发明成果亦在“6·18”上找到转化应用的途径,第十届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共签约项目90项、达成协议98项,第二届“6·18”发明竞赛则有28个项目实现对接。
海丝元素格外抢眼。一批近年来经“6·18”平台对接的项目,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海上丝绸之路“6·18”投资合作论坛上,新布雷顿森林体系委员会与海上丝绸之路投资基金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而海上丝绸之路“6·18”产业投资基金成立,更凸显“6·18”海丝战略高端对接平台的功能。
有了这些“新味道”,“6·18”能不火吗?
创新平台,彰显磁力
连日来,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大厅和各个大大小小的签约台,是最热闹的地方:
25个院士专家项目现场签约之际,又有16家新设立的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授牌;13个海外华侨华人高新项目牵手福建,总投资额约11.9亿元;厦大、福大等17所高校与省内企业、地方政府签下34项合作协议……
“海马大规模人工养殖的世界难题刚突破,我们就找到开发深加工产品的技术合作方,太及时了。”作为东山绅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代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张东与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安发(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益槐签约,启动海马深加工项目。
福建南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福海峡(平潭)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三方合作,开展高紫杉醇红豆杉良种选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今后,我们不用再每年花费数千万欧元进口红豆杉,而是每年数亿欧元的出口,将改写世界红豆杉产业格局。”身兼南方制药、平潭发展两家上市公司董事长的刘平山说。
历经10多年的发展,“6·18”已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本届“6·18”,共征集、推介项目成果1.2万项,筛选入库项目成果6500多项、技术需求620多项。展会之前,已成功对接合同项目3227项,总投资920亿元。
作为透视中国前沿科技与新兴产业发展的窗口,“6·18”展会上,一批领先中国乃至领先世界的自主创新技术和重大科技成果登台亮相,显示了中国创造、福建创造的新高度。
如,福建爱得瓦照明电气有限公司带来的世界首条“超量子LED灯泡高速自动生产线”项目,开启了低碳绿色照明时代的新篇章;福建星网锐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展台上亮相的“切片引擎智能检索技术”,有别于传统录像检索常用的快进播放方式,可实现将一天24小时录像文件仅仅通过3次鼠标点击,迅速定位到使用者想寻找的秒间事件图像片段,开启高效检索时代。
站在创新驱动的最前沿,“6·18”不能不火!
创新机制,品牌发力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带着几天前刚刚上线的中国航天云网参会,倾力打造“互联网+智能制造”产业化创新服务平台;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两大核企携联合研发的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亮相,展示出中国核电技术发展与“一带一路”产能合作的乐观前景。
今年“6·18”主办单位增至25家,越来越多的国家部委、央企、行业协会加盟,“6·18”的影响力持续提升,品牌化、市场化全面发力:
本届“6·18”首设总冠名,新美集团拔得头筹。借助“6·18”,这家创新型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进行了全产业链展示,一时名声大噪。“入驻‘6·18’虚拟研究院,与品牌合作方签约,与慕名而来的客户签订单,还为即将入驻福州的宅配计划好好做了一次广告。”新美集团董事长宋美妹说。
虚拟研究院建设快速推进,协同创新氛围更浓厚。“6·18”虚拟研究院社会创新分院挂牌,加上已设立的海洋、机械装备、建筑建材、现代农业、食用菌等,产业技术分院已达6个,目前正在筹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石化和旅游等分院。
从政府搭台到市场化办会,现场更火爆。“6·18”吸引了一批有实力的社会团体、产业组织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办展办会,培育了一批科技经纪组织和经纪人队伍。今年展会总面积10万平方米,比上届扩大20%,展览规模创历史纪录,除8个展馆外,开幕大厅、前门广场、过道走廊等统统派上用场,其中市场化布展面积达80%以上。
从财政扶持到社会投资,吸引力更大。初始资本6亿元的海上丝绸之路“6·18”产业投资基金正式启动,成为我省第一支以市场化机制为抓手的产业发展基金。此举改变长期以来财政拨款设“6·18”示范项目扶持资金“撒胡椒面”的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加入,共同孵化、投资、培育高科技、创新型项目。
而福建省招标采购集团出资成立的福建省六一八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将在新一届“6·18”替代政府当主角,按市场化模式承接“6·18”展会、网上“6·18”等日常项目对接,抓好“6·18”项目示范,为新常态下的广大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
新常态下有新作为,“6·18”将越来越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