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6月2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谢贤伟)一台叫作“并联式机械手”的机器人,飞快、灵活地摆弄着十几枚大号的骰子,一会儿按颜色不同分类,一会儿摆成整齐的队列,一会儿又一层层码起来……其精准程度,丝毫不亚于人手。
这是泉州微柏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在“6·18”福建工业馆展出的三台机器人之一。
“并联式机械手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电子等行业的小件产品贴标、拾取、装配等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公司总经理助理吴雪华说。
在“6·18”上,福建工业馆和机械装备馆的“热度”一直名列前茅,皆因智能制造。
今年5月,国务院正式公布《中国制造2025》,提出中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在新常态下,中国制造转型升级要抓住当前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与产业变革互相交融的机遇,从提高效率入手,打造规模与效益更优化的制造业。”在19日举行的“福建制造2025”研讨暨项目成果推介会上,苏州大学机电学院院长孙立宁说。
智能制造,被确定为中国制造的主攻方向。在福建,以泉州制造为试点和突破口,智能制造已蔚然成风,悄然改变着制造业生态。由嘉泰、微柏、百冠、达宇等领衔的泉企,亦成为“6·18”上智能制造的代表。
“今年,微柏计划研发7款轻工、食品、水暖卫浴和石材领域的智能装备,到现在已成功推出4款。”吴雪华说,算上此前设计开发的,总共已有13款产品上市,提升了相关行业的智能制造水平。
2014年,微柏产值约5000万元,而泉州智能装备产值达1124亿元,开发出新产品40多项。这些智能装备,已让传统制造业焕然一新。
在福建工业馆,日冠针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带来全球首创的双面冷染直印机。“在常温下就可实现双面同时印染,按一天工作8小时、染布2万米计算,所需人工可从20个减少到3个。”董事长纪荣康说,由于用类似于印刷的技术取代了传统的染整工艺,配合自主研发的环保染料,不仅染料利用率达97%,节约了大量水、煤资源,还实现废水的清洁排放,其中6项指标达到直排标准。
从单台设备到整体解决方案,“6·18”上呈现的智能制造,让人敏锐捕捉到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力。
中海创集团的“未来互联工厂”,将不同工业控制系统都整合到IAP通用控制技术平台上,实现系统控制层面智能、透明、协同的互联互通,做到工控领域外企“大腕”都做不到的事;
九牧的五星定制项目借助O2O模式,打破传统,围绕前端客户订单和后端设计生产进行全产业链的智能布局,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卫浴空间设计和产品定制需求;
……
智能制造,闽企借力发力。
在机械装备馆,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展区格外引人注目。截至目前,机科院已拿到16项工信部智能专项,超过总数的1/10。其中一项,就由海西分院承担,落在三明汇华集团的国内首套离心铸造气缸套智能化示范生产线及数字化示范车间上,其水平属世界先进。“截至目前,我们还孵化建成拥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类全自动智能生产线共9条。”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海西分院副院长姜超说。
借助“6·18”,闽台两岸亦积极谋求智能制造对接。在台湾工研院智能制造装备合作专区,9家企业带来与台湾工研院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和产品,覆盖机床、机械自动化两大项。在18日举行的台湾工研院技术专场对接会暨智能装备与工业机器人项目对接会上,签约项目总额达2.5亿元。其中激光技术自动绕线机、龙门高精度数控机床等对接项目,对我省精密机床产业发展有巨大促进作用。
乘智能制造之势,福建制造业正重塑转型升级的新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