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首届“闽台两岸出入境卫生检疫合作交流论坛”在福州举行

东南网6月20日讯(本网记者 王帅)19日,作为第十三届“6.18”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整体活动之一,首届“闽台两岸出入境卫生检疫合作交流论坛”在福州举办。此次论坛由国家质检总局港澳台办、福建检验检疫局主办,海峡两岸的众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以“闽台两岸·旅行卫生保健”为主题,共叙两岸情谊,共话学术盛事。

本次论坛是全国质检系统举行的第一次对台口岸出入境卫生检疫交流活动,引起台湾方面有关权威人士和机构的浓厚兴趣,以台湾有害生物管理协会理事长徐尔烈为团长的台湾有关卫生检疫方面的知名专业学者11人应邀出席。北京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赵彤言教授等大陆质检系统内外有关卫生检疫方面的权威和专家20人,也出席了会议,作学术交流报告。

随着台胞来往大陆免予签注等利好政策的相继出台,闽台商贸往来、文化交流、乡亲互访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容易,而频繁的交流,离不开健康、卫生、安全的环境,更加需要两岸卫生检疫、公共卫生的专家、学者们密切沟通与交流,互通传染病疫情信息,共享卫生检疫经验,为海峡两岸建起安全畅通的虹桥。此次交流活动通过“6.18”平台,充分发挥福建区位优势和口岸检验检疫专业特色,加强两岸卫生检疫工作者的交流,对于推动两岸一线检验检疫机构互动交流,从而最终达成基层单位间相应措施的实施,对落实质检系统对台交流合作成果具有现实意义,也必将推动更加安全、更加务实、更加高效、更加便利的口岸通道建设,推进《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落地生根,促进闽台经贸和人员往来更加便捷,更快发展。

据悉,随着闽台两岸人员往来日益频繁,出入境卫生检疫合作交流特色鲜明,并且具有很好基础。福建检验检疫部门每年检疫出入境交通工具约3.1万艘(架)次、检疫出入境集装箱逾60万标箱、检疫出入境人员230余万人次、检出输入性传染病确诊例数100多例、捕获各类医学媒介生物30余万只。近年来,福建检验检疫部门率先对对台小额贸易船舶实施简化检疫监管模式;采信了台湾认证认可结果和检测结果;对平潭进口的台湾水果、原产于台湾的预包装食品化妆品、台湾地区输往自贸区内的食品农产品等推出了一系列快速通关模式。同时,每年派出十余个调研组赴台进行交流、沟通,与台湾国立中兴大学共同开展了两项科研课题研究,与台湾环境有害生物管理协会、台湾国立中兴大学、台湾防疫学会,以及台中病媒生物防治同业公会等,建立了科研合作长效机制,成效显著。

 

 

这台设备可以快速检测食品中致癌物的含量

东南网6月20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文 王帅/图)环保和食品安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本届6·18展会上,一些我省自主研发的科技产品,能够有效地帮助执法部分破解当前监管的难题,让监管更给力,生活更安心。

食品致癌物检测仪

当场可快速检测4种食物中主要致癌物

在展会的8号馆,记者见到了一台家用打印机大小的机器。别看这看似普通的机器,它的功能却十分强大。它可以快速检测出食用油和饮用水当中的致癌物的检测。在工作人员的演示下,记者看到,只需在机器的左侧放入需要检测的物品,轻轻一按右侧的按钮,液晶显示屏上就会显示出,该产品中苯胺色素、丙烯酰胺、溴酸盐和黄曲霉素等四种致癌物质的含量。食品中致癌物是否超标,便一目了然。

“以往要检测这些致癌物的含量,需要对产品进行取样再送到专业部门进行成分分析、检测,流程较为繁琐。”该项目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样一台机器十分便捷和便携,执法人员可以携带它上门执法,当场就可以检测并立即得到结果,可以让监管更有力。

据悉,这套设备是我省自主研发,一台设备的价格为20多万元,价格仅为国外进口的相同功能的设备的1/6。目前已有相关省市的食药监部门对这一设备进行采购。


污染源检测设备

有效破解环保执法难取证难

看了致癌物检测设备,再来看一看环保监测设备。这套名为污染源检测设备服务系统能够能够破解环保执法中取证难、执法难等问题

“企业污染物偷排、篡改排污监控设备数据等这些环保造假案例屡见报端,我们这套设备可以很好地破解这些问题。”福建省计量院工程师苏秋锦告诉记者,污染物偷排、自行修改排污设备数据等这些手段往往十分隐蔽,环保部门取证难、执法难,

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记者了解到,这套设备可以在企业的排污口安装高清摄像头,并与监测传感联动,执法部门就可以远程可以看到现场的实时图像。设备运用图像自动识别技术,对排污监控视频进行自动识别,当发现排污异常后,会自动抓拍、自动提醒,自动截取视频,即使是在光线很弱的夜间,设备也能十分清晰地录下现场的画面。此外,监控设备停电、企业的排污数据恒定不变或排污数据超标时,系统会自动抓拍、自动提醒,自动截取相关视频,作为以后的执法依据。

福州新闻网6月20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张笑雪)记者从昨日召开的海上丝绸之路6·18投资合作论坛上获悉,为加快实现“6·18”市场化运作,根据省政府决定,福建省招标采购集团有限公司于昨日正式发起设立“海上丝绸之路6·18产业投资基金”,简称“6·18基金”,同时成立“6·18”公司,承接“6·18”展会和日常对接工作。

“6·18基金”首期规模10亿元,初始资本6亿元,其中由福建省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出资1亿元、福建省招标采购集团出资2亿元、海上丝绸之路投资基金出资3亿元。“6·18基金”将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运作,实行滚动发展,并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通过政府引导,预期近年内吸引社会资本500亿元人民币。该基金的运作将实现6·18对接成功项目的孵化、产业化,还将充分发挥福建的优势与特色,以实际行动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6·18”公司的主要任务包括:办好“6·18”展会、办好网上“6·18”、抓好“6·18”项目对接、抓好“6·18”项目示范。

厦门日报讯(特派记者 张珺 通讯员 李春妮)厦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招商环境推介会昨在榕举行。市经信局和厦门信息集团一起向参加“6·18”的客商重点推介厦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据市经信局介绍,2014年,我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达749亿元,增长24.3%,形成了以软件园二期、三期为核心的软件园区载体,并在软件园三期打造现代信息产业体系。

“与其他城市相比,厦门信息化发展水平领先,城市发展成熟,城市规模适中,这些都有利于厦门发展“互联网+”,市发改委表示,优质的软硬件条件有利于互联网在厦门“+”起来,并形成成功的可复制经验。

作为厦门发展“互联网+”的主战场之一,厦门软件园三期项目受到不少企业青睐。厦门信息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软件园三期意向投资企业有430家,意向面积289万平方米;通过入园审核企业397家,核准面积230万平方米。未来可容纳2000家企业和20万人才,形成2000亿产值。

昨日的推介会也向与会客商推介了厦门国际动漫节。今年第八届国际动漫节已经明确参展的知名企业包括微软、智冠科技、腾讯游戏、土豆等。

东南网6月2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永珍)“海马人工养殖的世界难题刚突破,我们就找到开发深加工产品的技术合作方,太及时了!”18日,在院士专家项目签约仪式上,代表东山绅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台签约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张东说。

6月2日,东山县“海马大规模繁育技术研究”通过专家组验收,标志着海马“游”出实验室成功实现大规模生产。

“一年间两次成功对接,与其说自己运气好,不如说‘6·18’效率高。”张东表示。

海马功能神奇,是名贵中药材,国内外市场需求量极大。但因易染病害和繁育能力低,海马养殖业一直无法实现突破,野生资源日益减少。

去年5月,绅蓝生物成功对接张东的专利技术,从美国引进400只灰海马进行人工繁殖,成活率由以往的不到30%提高到80%以上,今年海马数量可增至40万尾。企业又新征地30亩,明年养殖规模将达600万至1000万尾。

“目前,我们已带动东山发展海马养殖户25家,东山成为国内最大的海马养殖基地。因局限于卖原料价格低,且市场有限,亟须启动深加工项目。”张东说。

在省科协的牵头下,在这次“6·18”上,企业成功对接拥有深加工技术优势的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安发(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益槐。“高院士已尝试从海马中提取一些成分,但因原料跟不上且价格太贵无法产业化。我们一拍即合。一旦精深加工取得突破,将带动上游形成300亿元产业链,推动福建水产业转型升级。”张东表示。

垃圾可成绿色煤炭2015-06-20 08:14

东南网6月2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把垃圾热解、气解化发电,用垃圾生产一种燃料棒,把垃圾可能产生的污染气体成分去掉,减少污染气体排放,垃圾变成绿色煤炭。在本届“6·18”院士馆,一个全国最先进的垃圾处理系统的模型展示,吸引大批观众驻足。

这个生态环境修复工程项目,落地大田县鸭蛋山垃圾填埋场。项目由中国环境科技研究院院士刘鸿亮与大田威斯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核心技术“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整治与资源化再利用技术、装备”全套成果经权威鉴定,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科技部、环保部、住建部及相关重点院校一致建议推广应用。在“6·18”上,双方签署了总投资2.7亿元的合作协议。

据悉,威斯特原来在大田建设的垃圾处理系统,符合现代热解气化,但燃烧的残渣做出的砖不合格,排出的二恶英等有害气体没能处理。去年6月,以刘鸿亮领衔的威斯特院士工作站落户大田,打造全国首个固废全过程处理实验室和中试、工程应用研发平台。

据介绍,项目运行后,预计两年内可把大田的鸭蛋山垃圾填埋场100多万吨的垃圾处理掉,同时把堆放的垃圾修复,实现土地再利用。

东南网6月2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静雯)19日,海上丝绸之路“6·18”投资合作论坛在福州举行。副省长郑晓松出席。

论坛上,由福建省招标采购集团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的“海上丝绸之路‘6·18’产业投资基金”启动。基金首期规模10亿元,初始资本6亿元,其中由福建省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出资1亿元、福建省招标采购集团出资2亿元、海上丝绸之路投资基金出资3亿元;将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运作,实行滚动发展,为“6·18”实现市场化运作和进一步提升“6·18”品牌提供资金支撑。当天,有关企业进行了“6·18”产业投资基金首批投资项目签约。

同时,福建省招标采购集团有限公司出资的福建省六一八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宣布成立。公司将在省发改委的领导下,按市场化模式承接“6·18”展会和日常工作。

东南网6月2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郑璜) 19日,依托省全民终身教育促进会的“6·18”虚拟研究院社会创新分院举行挂牌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群英出席。

社会创新分院将按市场化机制运作,以开放合作、虚实结合为原则,广泛集聚和整合境内外社会创新智力资源,形成特色明显、资源共享的协同创新平台,为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当天还举行第二届“6·18”闽台社会治理创新智库论坛。来自两岸的专家学者、村民代表,围绕“凝聚两岸智慧促进社会创新”为主题,就打造社会创新动力及加强两岸乡村建设合作、提升养老服务品质等开展探讨和交流。

东南网6月2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郑璜)19日,为深入贯彻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和省政府加快互联网经济发展十条措施,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省政府召开加快发展互联网经济推进会。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志南出席会议并讲话。

张志南强调,互联网经济已成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形态和创新先导,要勇于追赶“风口”,找准切入点,抢占制高点,拥抱互联网新的“钻石十年”,积极在电子商务、物联网、大数据、云服务、互联网金融、文创媒体、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农业互联网等领域,抓住未来,抢占市场。

他指出,加快发展互联网经济,一方面企业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尤其要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贴近企业、贴近市场,精准帮扶,有效整合盘活信息资源,完善配套金融服务,营造良好创业环境,共同推动福建互联网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会后,张志南一行还参观了“6·18”展馆互联网经济专题展区。

东南网6月2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谢贤伟)一台叫作“并联式机械手”的机器人,飞快、灵活地摆弄着十几枚大号的骰子,一会儿按颜色不同分类,一会儿摆成整齐的队列,一会儿又一层层码起来……其精准程度,丝毫不亚于人手。

这是泉州微柏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在“6·18”福建工业馆展出的三台机器人之一。

“并联式机械手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电子等行业的小件产品贴标、拾取、装配等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公司总经理助理吴雪华说。

在“6·18”上,福建工业馆和机械装备馆的“热度”一直名列前茅,皆因智能制造。

今年5月,国务院正式公布《中国制造2025》,提出中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在新常态下,中国制造转型升级要抓住当前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与产业变革互相交融的机遇,从提高效率入手,打造规模与效益更优化的制造业。”在19日举行的“福建制造2025”研讨暨项目成果推介会上,苏州大学机电学院院长孙立宁说。

智能制造,被确定为中国制造的主攻方向。在福建,以泉州制造为试点和突破口,智能制造已蔚然成风,悄然改变着制造业生态。由嘉泰、微柏、百冠、达宇等领衔的泉企,亦成为“6·18”上智能制造的代表。

“今年,微柏计划研发7款轻工、食品、水暖卫浴和石材领域的智能装备,到现在已成功推出4款。”吴雪华说,算上此前设计开发的,总共已有13款产品上市,提升了相关行业的智能制造水平。

2014年,微柏产值约5000万元,而泉州智能装备产值达1124亿元,开发出新产品40多项。这些智能装备,已让传统制造业焕然一新。

在福建工业馆,日冠针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带来全球首创的双面冷染直印机。“在常温下就可实现双面同时印染,按一天工作8小时、染布2万米计算,所需人工可从20个减少到3个。”董事长纪荣康说,由于用类似于印刷的技术取代了传统的染整工艺,配合自主研发的环保染料,不仅染料利用率达97%,节约了大量水、煤资源,还实现废水的清洁排放,其中6项指标达到直排标准。

从单台设备到整体解决方案,“6·18”上呈现的智能制造,让人敏锐捕捉到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力。

中海创集团的“未来互联工厂”,将不同工业控制系统都整合到IAP通用控制技术平台上,实现系统控制层面智能、透明、协同的互联互通,做到工控领域外企“大腕”都做不到的事;

九牧的五星定制项目借助O2O模式,打破传统,围绕前端客户订单和后端设计生产进行全产业链的智能布局,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卫浴空间设计和产品定制需求;

……

智能制造,闽企借力发力。

在机械装备馆,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展区格外引人注目。截至目前,机科院已拿到16项工信部智能专项,超过总数的1/10。其中一项,就由海西分院承担,落在三明汇华集团的国内首套离心铸造气缸套智能化示范生产线及数字化示范车间上,其水平属世界先进。“截至目前,我们还孵化建成拥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类全自动智能生产线共9条。”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海西分院副院长姜超说。

借助“6·18”,闽台两岸亦积极谋求智能制造对接。在台湾工研院智能制造装备合作专区,9家企业带来与台湾工研院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和产品,覆盖机床、机械自动化两大项。在18日举行的台湾工研院技术专场对接会暨智能装备与工业机器人项目对接会上,签约项目总额达2.5亿元。其中激光技术自动绕线机、龙门高精度数控机床等对接项目,对我省精密机床产业发展有巨大促进作用。

乘智能制造之势,福建制造业正重塑转型升级的新优势。

东南网6月2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毓健 李珂)

新常态下,如何通过创新创造,助力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6·18”上寻答案。

福建亚南电机集团与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所签订协议,共建伺服电机及汽车驱动控制系统研发平台。

“伺服电机是智能工业最主要的标准件,机器人、数控车床的动力都要由它来驱动。在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上涨的背景下,智能化需求将越来越高。随着泉州智能制造浪潮兴起,闽东电机要‘走出去’、要换代,最好的运用市场就在泉州。”福建亚南电机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梁泊山说。

作为闽东电机龙头企业,亚南的电机产品获多个国际认证,并入选联合国采购供应商名录。但梁泊山坦言:“伺服电机是带控制器的电机,亚南虽也生产伺服电机,但只有电机是自主研发生产,而控制器是外购的。”

为提升企业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亚南决定与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所联合研发控制器。泉州装备所将为宁德电机产业发展注入一股新的动力,目前,已有10多位博士、硕士投入合作中。

“大制造面临智能化升级,电机是先导。宁德是电机电器产业的重镇,但创新能力还不强,未来应加强合作,扬长避短。”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顾国彪院士表示。

此外,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省纺织工程学会、闽江学院、泉州海天材料科技公司共同签约成立“中国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福建省纺织产业会企协作创新联盟”。

为了此事,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执行副理事长江建明今年初以来已到福建三次,深入泉州、莆田、长乐等地纺织企业调研。他表示,福建的纺织服装产业较发达,但产业链上还不配套,这势必造成成本的提高。以推进福建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为目标,联盟将建立产业上下游、产学研信息、知识产权等资源共享机制,建立全国学会协同省级学会服务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及项目合作的平台。

联盟已着力推进“互联网+”项目,与我省10多家纺织服装龙头企业合作,让纺织产业与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对接,打造纺织服装智慧工厂、智慧生产。海天副总经理陈力群告诉记者,其直接的效果是帮助企业解决供应销售的问题,让企业实现按需定制、货物顿交快交和“零库存”。

产学研合作推动产业蜕变的案例还有不少:龙岩枭龙汽车有限公司与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签订总投资1.13亿元的高机动特种车车载平台开发项目,打造全国一流的特种车;建宁县福鑫莲业食品有限公司与福建农林大学签订黄花梨冷藏保鲜技术转让合同,将黄花梨保鲜期由10天延长至6个月,今年帮助福鑫莲业保鲜黄花梨1000吨以上……

“6·18”上,一些企业代表还向记者表达了在创新驱动中自身的期盼。

京微雅格(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今年与泉州智能制造研究院合作,为“中国制造”提供核心自主芯片支撑和工厂智能化解决方案。展会上,这个方案引人关注。公司战略项目总监郭上华说,战略核心芯片整机国产化的产业化路子很艰辛,在市场运营机制上,希望有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投入,加强产业整合与技术升级的金融支持。

南平具有发展生物产业的独特优势,今年“6·18”上,南平举行生物产业投资说明会,签约项目75个,总投资达168.8亿元。位于光泽的福建新农兴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此次与广州市味研生物公司签约的合作生产项目总投资达2亿元。总经理李耀表示,公司地处山区,留人能力还不强,研发是借味研生物公司的力量。他认为,南平要打造500亿生物产业,需花大力气凝聚高端人才。

借势“一带一路”战略,大金龙沙特市场再结硕果

创我省近年工业产品出口金额之最,也是今年来中国客车出口第一大单

东南网6月2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在平 林侃 通讯员 赵锋)18日,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大金龙”)1060辆校车出口沙特交车仪式在厦门举行。因涉及商业机密,出口金额未对外公布。但据海关部门确认,这既创下近年来福建省工业产品单笔出口金额之最,也成为今年初以来中国客车出口第一大单。

今年初,沙特教育部为该国中小学统一招标采购校车200辆,大金龙获得其中80辆订单,这是大金龙进入沙特市场以来首次获得校车订单。而正是这80辆校车,让沙特方面看到大金龙过硬的技术实力与良好的售后服务。在此次的1060辆校车招标中,大金龙一举夺得全部订单。

作为中国客车企业进军沙特市场的先行者,金龙客车的品牌形象在沙特已深入人心,每年都能获得大批量订单。NTC是大金龙在沙特的独家代理商,双方自2004年携手合作,2013年又签下十年的战略合作协议,体现了NTC及沙特市场对大金龙的充分认可。

在沙特,大金龙主要服务中高端客户。2011年,大金龙战胜奔驰等世界顶级客车品牌,赢得沙特最大国有运输公司的150辆豪华大巴订单,这也是该公司首次使用中国品牌客车。此后,该公司连续4年向大金龙购买总计1000多辆的豪华大巴及公交车。

大金龙海外营销总监谢卫国介绍,自2004年以来,大金龙已向该地区出口3500辆大中巴,在中高端客车市场大幅领先于竞争对手。此次1060辆校车订单,是大金龙深耕沙特市场多年取得的新突破。部分校车已装船启航,至6月20日全部车辆将交付完毕。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与推进,亦为包括大金龙在内的“中国制造”拓展海外市场带来更多机遇。“我们要把握国家战略发展的脉搏,借势而为。”金龙汽车集团、大金龙董事长廉小强介绍,在“一带一路”贯穿的亚欧非大陆国家,大金龙外销触角已全面铺开。就在上周,大金龙204辆豪华大巴顺利出口泰国。

据统计,大金龙在亚欧非大陆的销售额约占到其外销金额的80%。而在全球范围内,大金龙产品已累计出口到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海外建立80多家授权经销商和服务机构。自2000年实施海外营销战略以来,大金龙的外销金额与数量均实现年均50%左右的增幅。

近年来,汽车成为我省制造业的领头产业,同时也是重要的出口产品。据统计,去年,我省共出口客车20993辆,同比增长39.47%。

   EZON宜准——第十三届6·18升起的“创新之星”

EZON宜准品牌创始人陈祖元(左一)接受省领导“创新之星”颁奖

2015年是中国经济创新年,本届6·18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以创新领航为核心,开创性地提出“让企业为创新代言”的全新理念,携手各界共同发挥“新”星探功能,挖掘我省各行业具有创新理念的优秀企业,成为6·18的创新代言人。6月19日14:30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106会议室举办“为创新代言,6·18创新领导首届年度之星、创新之星新闻发布会”暨“新技术新服务新经济新模式”发展论坛,推举创新代表企业,在论坛现场分享成功的营销传播之道,让实践者告诉实践者,让“老”问题找到“新”答案。

福建宜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智能运动手表行业优秀企业,荣膺“第十三届6·18创新之星”!在论坛现场,宜准品牌创始人陈祖元先生,就“互联网+时代,智能运动手表新机遇”给出了宜准成为“第十三届6·18创新之星”的三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是“创新意识”。2015年,当“互联网+”给传统行业带来集体思考时,EZON宜准早在几年前以“互联网+传统钟表业”的创新意识实现了弯道超车,开启产业“第二春”。在智能手表垂直领域,EZON宜准选择了运动方向,打造自主品牌,致力于成为中国智能运动领跑者。

论坛现场陈祖元展示的“智能运动解决方案”给出了第二个理由:“创新模式”。宜准智能运动手表,在“互联网+”时代,致力于提供运动数据感知、个人运动管理和运动社区管理的服务,为运动爱好者带来个性鲜明和功能强大的智能运动表和智能运动管理方案。

EZON宜准产品优秀的品质和服务质量,得到了市场和用户的认可,这使得宜准可以交出在京东、天猫等主流电商平台运动手表单月销量第一的成绩单,这也是EZON能够成为“创新之星”的第三个理由,在2016年,EZON宜准将实现用户保有量突破百万。

对EZON宜准而言,获得“创新之星”仅仅是一个开始。EZON宜准将继续以“创新”为内核,以运动管理为核心进行价值链整合,创建“硬件+软件+应用+服务”四位一体的生态体系。同时,EZON宜准将一如既往地为高新技术创新产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