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福州新区滨海大通道 三沙湾至北澳路段竣工验收

福州新闻网9月22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郭立锋/文 黄立新/摄)城市发展,建设是动力,交通是命脉。记者昨日获悉,福州新区滨海大通道长乐段三沙湾至北澳路段近日竣工验收,目前,滨海大通道长乐段已建成通车43.2公里,在建的21公里路段(新琅岐大桥至三沙湾段和外文武围垦堤至下沙段)将确保在2017年底建成通车。

昨日上午,记者乘车行驶在三沙湾至北澳路段,眼前的滨海大道就像一条丝带,跟着海浪一起舞动,蜿蜒伸展、铺向远方,一路碧海蓝天绿树,犹如穿行在绿色的观光走廊中。据介绍,三沙湾至北澳路段全长9.2公里,主车道双向6车道,总投资6.21亿元,已于本月中旬竣工验收。

福州新区滨海大通道长乐段是长乐市自筹资金、先行启动建设的路段之一,起点在三分洲(琅岐大桥北端),终点在松下镇与福清交界处,全长64.2公里,目前已建成通车43.2公里,在建的21公里路段将确保在2017年底建成通车。该项目的建设将长乐机场、动漫产业园区、大鹤森林公园、湿地保护区等景点联系起来,形成滨江滨海旅游线路,对完善长乐道路网络、促进旅游资源开发、加快新区开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福州三区叠加迎机遇 专家建议琅岐争取成免税岛

  马尾新区快速发展的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道。

福州新闻网9月22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邱泉盛 石美祥 通讯员 林颖 许琳晶 文/摄)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州三区叠加,马尾有哪些机遇与挑战,又将如何改革和创新?专家建议,琅岐作为国际生态休闲岛,可以申请海关特殊监管,使其成为免税岛。

专家建议

琅岐岛成免税岛

福州新区总体方案明确初期规划中南北三片区,北部片区提到琅岐岛建成宜居宜业生态旅游岛,围绕交通枢纽布局,重点发展滨海休闲度假、航运物流、特色都市农业等产业。琅岐岛依托旅游、生态产业开发建设,建成以旅游休闲度假、生态设施农业、滨海生态产业小镇为主体的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生态旅游岛。

福建省南方科技经济研究院院长王开明认为,马尾是目前闽江口地区发展最好的区位之一,产业优势和生态优势明显,将其纳入福州新区作为重点建设对象,从而带动整个大福州,乃至福建北部的发展,其定位是准确的。“马尾的对台优势不仅表现在区位条件的优越,也表现为血缘、文化上对台的相亲相近。例如马尾与马祖就有十多年来的文化交流往来,同时船政文化也作为沟通两岸的纽带。”

王开明提出,马尾作为两岸交流的承载区,琅岐要承担“大责任”、有“大作为”。“我建议琅岐作为国际生态休闲岛的同时,可以申请海关特殊监管,使其成为免税岛。将来,作为‘一带一路’重要的门户,琅岐还可以吸引东南亚国家的产品和商家入驻,以此来带动人气。”

王开明还表示,马尾在获得机遇的同时也要加强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目前,马尾的弱势在于人气不足,发展机遇到来后,要进一步完善教育、卫生、交通、供水等配套,如此才能做好核心区的大文章”。

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马尾新城建设当前既有自贸试验区政策,又在两岸合作交流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现在又作为福州新区的核心区,这些利好叠加,是马尾新城建设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谈起在福州新区建设中马尾区发展优势时,福建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林翊这样表示。

林翊认为,福州新区最大的特色是海峡两岸交流合作、“一带一路”的线路支撑、自贸区的建设,而马尾处于新区建设的核心地位上,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发展空间大。

林翊认为,马尾要力争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基地。“下一步,福州新区的政策不断注入,将打开马尾这一块‘黄金重地’,马尾新城建设应该‘腾笼换鸟’,结合‘一带一路’、对台贸易等方面,腾出发展空间,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林翊建议,福州新区要发展高附加值的产业,配合跨境电子商务园区等自贸区产业,积极利用临海优势,另外可借新区政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记者了解到,福州新区的初期规划,将除琅岐岛以外的马尾区划分为中部片区,该片区(还包括仓山、长乐部分区域)为新区核心区。而琅岐岛划分为北部片区,重点发展滨海休闲度假、特色都市农业等产业。

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福州:“三区”叠加蓄势勃发

日前,福州新区获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福州因此成为全国首个集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三区”叠加的重点开发区域。

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福州市今年迎来了政策叠加期——3月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4月自贸试验区正式揭牌,8月底国务院同意设立福州新区。

福州市委党校副校长游伯笙认为,自贸试验区是桥头堡,新区是支点,“一带一路”是战略。自贸试验区是体制机制创新改革试验区,目的是创新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国家级新区的任务是再造一个经济增长极,实现辐射周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一带一路”属于国家战略,福州新区作为一个支点,支撑这个战略的顺利实施。

国家级新区是个诱人的经济引擎,对各地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力。以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三大新区为例,浦东新区成为全国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滨海新区的GDP已占天津GDP总量的大部分,两江新区的发展速度也非常迅猛。福州市城乡规划局局长陈勇表示,福州新区的设立将有利于实现沿海经济洼地全面提升,进一步增强福州对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支撑作用,形成福建省与长三角、珠三角“三足鼎立”的开放新格局。

以往一些地方新区建设以工业化推进为主,生活配套设施薄弱,部分生活居住功能丧失。实际上,没有完善的城市功能作为依托,工业化很难持续深入推进。而福州新区建设在此之前已做足功课,《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 - 2020年)》先于福州新区获国务院批复实施,新区布局纳入其中,并明确了各区域的城市功能和未来的产业布局。

福州新区位于福州市滨海地区,初期规划范围包括马尾区、仓山区、长乐市、福清市部分区域,规划面积800平方公里。作为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核心区、先行区、示范区,福州新区区位条件优越,生态环境秀美,产业基础坚实,与台湾地区交流合作紧密,战略地位重要。

据介绍,福州新区集聚了机械装备、石油化工等八大重点产业集群。依托国家级、省级重点园区,正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培育发展海洋新兴产业,着力打造东南沿海现代产业重要基地。

福州新区办常务副主任陈继鹏表示,目前福州新区聚集了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整车进口口岸等一大批开放平台。在“三区”叠加创造的政商环境中,各种先行先试的便利化举措,让福州新区站在了对外开放的最前沿。未来福州新区在榕台合作、财政税收、金融贸易、海关通关项目布局等方面将得到国家政策支持,更重要的是,“三区”叠加各种优惠政策将相互支持,形成政策合力。据透露,今年福州新区建设共安排了336项重点项目,力争完成年度固定资产投资2000亿元。

(通讯员 陈坚 记者 陈强)

  东南网9月20日福清站讯(本网记者 林秋明)继中国政府网公布《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福州新区的批复》后,9月18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福州新区总体方案》,明确了福州新区初期规划中部、南部及北部片区建设范围。其中,南部片区包括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江阴工业集中区、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元洪投资区、福州保税港区。

据了解,《福州新区总体方案》明确了福州新区区位及总体布局,标明新区位于福州市滨海地区,初期规划范围包括马尾、仓山、长乐、福清部分区域。《方案》还提到要形成各具特色的功能片区,初期规划建设范围主要包括中部、南部及北部片区。

南部片区将建成重要现代海洋服务业集聚区。按照港城模式组织内部空间布局,发挥港口优势,通过基础设施和疏港干线建设,整合港口和岸线资源,依托江阴、松下港区建设,重点发展临港重化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新能源、航运物流产业。其中:


——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推动海洋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形成以海洋文化创意、海洋信息服务、海洋科技服务为主导的现代海洋服务业发展体系,建成重要的现代海洋服务业集聚区;

——江阴工业集中区。依托规模化的集装箱、散货深水港区,建成港口、产业、城市互动发展的现代港口城市;

——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以开发区光电科技园为基础,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依托,加快完善和延伸电子信息上下游产业链,构建产业循环式组合,壮大电子信息产业规模;

——元洪投资区。依托粮油食品、纺织化纤、轻工机械、能源精细化工等优势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打造以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研发、港口物流为主的产业基地和集产业、港口、生活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滨海新城区;

——福州保税港区。重点以汽车整车进口口岸为依托,积极打造汽车进出口贸易、汽车物流、整车改装、汽车配件以及相关金融、保险服务等汽车产业链,以福州外贸集装箱航线下移江阴为契机,充分发挥区港联动和港铁联运优势,实现港口、航运、物流和加工贸易联动发展。

福州新闻网9月20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邱泉盛)继中国政府网公布《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福州新区的批复》后,国家发改委在网站9月18日正式发布《福州新区总体方案》,明确了福州新区战略定位、重点任务及发展目标等。今后,福州市如何更好地在全省发挥省会城市龙头引领作用?福州新区与福州其他区域形成怎样的互动和带动?昨日,福州市相关部门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解答民众关心的问题。

问:福州新区获批及《方案》公布后,福州市今后如何更好地在全省发挥省会城市龙头引领作用?

答:根据国务院的批复,福州新区战略定位为“三区一门户一基地”,即两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区、扩大对外开放重要门户、东南沿海现代产业重要基地、改革创新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先行区。

在设立福州新区相关文件中提到,福州新区要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开发,以深化海峡两岸交流合作为主线,以开放合作、改革创新为动力,率先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把新区建设成为深化海峡两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区,为全面带动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及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发、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问:在发展规划上,福州新区与福州的其他区域,在产业、基础设施、民生等方面,可以形成怎样的互动和带动?

答:福州新区通过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新兴海洋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长平高速、滨海大通道等交通项目建设,构建更加便捷的内外交通网络体系;规划建设综合管廊系统、供水系统、电力燃气设施、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进一步完善市政公用设施;均衡教育资源,升级改造新区各级医疗机构,优化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完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和民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不断提高社会化保障水平。

福州新区还将着力于提升中心城市服务功能,发挥科技、人才、金融、资本等方面的聚集效应和资源整合能力,为闽中、闽东北发展及全省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此外,统筹各功能区规划建设,实现新老城区协调发展、整体提升,推动新区与西部山区开展山海协作,促进周边地区一体化发展,打造福州大都市区,进一步增强省会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和龙头引领作用。

紧紧围绕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目标,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区域协同发展,开展跨区域口岸合作,带动内陆省份开放发展,搭建内地城市与台湾投资机构的合作平台,探索“产业飞地”新模式,与中西部地区共建进口资源加工基地和出口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对接珠三角、长三角,构建东南沿海联动发展格局。

福州新闻网9月20日讯(福州日报见习记者 吴隽 记者李夏薇)连日来,一直在关注、热议福州新区的,还有福州市统一战线的各界人士。近日,市委统战部召开福州新区建设征求意见座谈会,听取福州市统一战线参政议政专家顾问、高层次特约信息员对福州新区建设的意见、建议。市统一战线“智囊团”认真调研、踊跃献策,齐心共绘“大福州”建设的宏伟蓝图。

增强对台对外引力

福州是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省会中心城市,是对台工作的前沿平台和重要窗口。福州还是全国重点侨乡,海外乡亲达400万人,旅居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少专家和信息员指出,相比其他新区,侨台优势是福州新区的最大特色,要发挥、用足优势,助力新区发展。

“福州新区与台湾北部隔海相望,已抢占地缘优势。福州应先深入分析自身情况,梳理现有的对台优惠政策,再根据榕台产业实际,创新推出对台的倾斜政策。”福建省智达企业经营管理体系评价中心主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伟明认为,只有从榕台产业的实际需要出发,才能引来更多台商,提高新区土地、人力等资源利用率。

“台湾健康产业发展较成熟,福州可在新区尝试两岸医疗合作的创新机制,促成榕台健康产业‘联姻’。”农工党福州市委会副主任丁毅黎说。来自职教行业的邹晓霞和蔡开祺同时建议,加强两岸高职院校间交流与互动,通过两岸职业技能赛等形式,创新两岸职校师生合作交流的方式。

福建万和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福建省人民政府立法咨询专家叶道明建议,利用海外华文媒体加强对福州新区的宣传,扩大新区在海外侨胞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新区可出台海外人才引进的特殊优惠政策,以侨引智、以侨引资,特别是闽籍榕籍留学生,鼓励他们回家乡参与新区建设。

“大交通”铺开“大福州”

“福州新区获批,开辟了福州发展新热土。新区布局沿江向海,‘大福州’格局初见形态。”福建省地方志学会理事方琪认为,要建设新区、带动“大福州”规划,前提是着眼快速通道、搭建“大交通”网络。

“在福州市区和新区内,应科学规划地铁、有轨电车等便捷交通设施。同时,加快建设以高铁、高速公路为主的快速主通道,辐射福州周边城镇和省内的南平、莆田、宁德等地,缩短福州新区与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地区距离,连起沟通台湾的对外快速主通道。”方琪说。

规划先行打造绿色新城

“福州新区拥有绵长的海岸线、丰富的湿地资源、肥沃的土壤等,为打造富有个性的生态文明新区提供了天然优势。”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凯松认为,新区建设应先做好全面、长远规划,要带着前瞻意识考虑城市发展、产业布局、生态建设等各项工作。

“新区建设,必须要有良好的配套设施打底,就像新房装修时,硬装是基础。”张凯松说,生态建设也要提前谋划,做好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加强护绿植树,布局污水处理厂、垃圾转运站等生态设施,打造既宜居又宜业的绿色新城。

福州新区总体方案公布

  福州新区总体布局图。

福州新闻网9月19日讯(福州晚报记者邱泉盛)继中国政府网公布《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福州新区的批复》后,昨日下午,国家发改委网站正式发布《福州新区总体方案》,明确了福州新区七大重点任务及发展目标,到2020年,新区城市框架、高端产业、基础设施及生态体系初步形成,马尾新城区基本建成,重点产业园区、重要城市组团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与平潭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确立,形成海峡两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区。

发展目标:到2030年实现重大跨越

《方案》明确了福州新区区位及总体布局,标明新区位于福州市滨海地区,初期规划范围包括马尾区、仓山区、长乐市、福清市部分区域,规划面积800平方公里,2014年常住人口约155.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041.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1.3亿元。

《方案》提出发展目标,到2020年,新区城市框架、高端产业、基础设施及生态体系初步形成,马尾新城区基本建成,重点产业园区、重要城市组团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与平潭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确立,形成海峡两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区。

到2030年,新区开发开放实现重大跨越,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影响力显著提升,基本建成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生态优美的现代化新区,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显著提升,实现“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战略定位:三区一门户一基地

两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区。发挥福州独特的优势,构建两岸对接的前沿平台,积极开展先行先试,推进对台合作政策机制创新,强化对平潭发展的腹地支撑作用,承接、放大平潭综合实验区功能,加强与台湾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深度对接,促进榕台交流合作向纵深拓展。

扩大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积极参与、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打造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中心城市。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探索新形势下对外开放的新模式。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等平台,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推动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东南沿海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培育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壮大临港产业,实现新区建设与产业升级“双轮驱动”、协同推进,打造东南沿海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

改革创新示范区。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国家关于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部署,加快制定新区创新发展顶层设计,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探索落实创新驱动各项改革举措,在创新型人才吸引、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激励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发挥新区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模式,为全国城乡管理体制改革提供经验和示范。加快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打造更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公平、统一、高效的营商环境。

生态文明先行区。强化生态文明理念,按照绿色循环低碳模式指导新区开发建设。全面优化新区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大力推动城镇化绿色发展。加快推进新区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循环化布局,对现有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重点推进生产与生活系统的循环链接,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加大新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提升生态文明建设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新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生态补偿制度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推进新区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


功能分区:初期规划中南北三片区

《方案》提到要形成各具特色的功能片区,初期规划建设范围主要包括中部、南部片区及北部片区。

中部片区为新区核心区,与福州主城区构成市域双核。重点发展现代商贸、金融、科技研发、总部经济等高端服务业。三江口(城门片)不断完善行政办公、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职能和商务办公、总部基地、商贸会展等生产服务业功能,建设形成马尾新城区中央服务区(CSD);福州保税区重点发展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城市物流配送、冷链物流、进口商品展示交易和总部经济,促进区域资源盘整和产业升级发展;福州临空经济区重点发展制造业、总部经济、保税物流、创意产业和航空配套服务业,适度发展商务会展、休闲旅游、酒店购物等产业,形成符合产业规划、布局合理、航空产业集聚突出的综合产业园区;滨海工业集中区形成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以轻纺、化纤、高端信息技术为主体的千亿产业集群基地;长乐瀛洲炎山片建成三江口南岸具有滨江滨海特色,以商务旅游居住为主要功能的福州开埠区、长乐门户区。按程序申请设立福州空港综合保税区,推动形成集口岸通关、出口加工、保税物流、文化创意、综合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海峡西岸国际空港物流核心枢纽。

南部片区将建成重要现代海洋服务业集聚区。按照港城模式组织内部空间布局,发挥港口优势,通过基础设施和疏港干线建设,整合港口和岸线资源,依托江阴、松下港区建设,重点发展临港重化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新能源、航运物流产业。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推动海洋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形成以海洋文化创意、海洋信息服务、海洋科技服务为主导的现代海洋服务业发展体系,建成重要的现代海洋服务业集聚区;江阴工业集中区依托规模化的集装箱、散货深水港区,建成港口、产业、城市互动发展的现代港口城市;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以开发区光电科技园为基础,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依托,加快完善和延伸电子信息上下游产业链,构建产业循环式组合,壮大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福州市元洪投资区依托粮油食品、纺织化纤、轻工机械、能源精细化工等优势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打造以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研发、港口物流为主的产业基地和集产业、港口、生活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滨海新城区;福州保税港区重点以汽车整车进口口岸为依托,积极打造汽车进出口贸易、汽车物流、整车改装、汽车配件以及相关金融、保险服务等汽车产业链,以福州外贸集装箱航线下移江阴为契机,充分发挥区港联动和港铁联运优势,实现港口、航运、物流和加工贸易联动发展。

北部片区围绕交通枢纽布局,重点发展滨海休闲度假、航运物流、特色都市农业等产业。琅岐岛依托旅游、生态产业开发建设,建成以旅游休闲度假、生态设施农业、滨海生态产业小镇为主体的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生态旅游岛。


明确七大重点任务

总体方案明确了新区的七大重点任务。

构建两岸交流合作

重要承载区

强化两岸文化纽带和感情基础,深化民间交流,提升科教文化交流水平,积极培育具有持久影响力、广泛参与度、各方认同感的两岸交流品牌。以榕台青年交流为主题,精心组织举办青年交流活动,进一步做强船政文化等文化交流品牌,发挥新区作为海峡两岸经贸交流的重要平台和对台经贸政策先行先试的重要窗口作用。

充分利用福州与台湾之间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的优势,通过建设对台航运中心、对台航空联系枢纽、对台信息交流中心,努力将新区建设成为两岸交流往来、直接“三通”的便捷高效的综合枢纽。

拓展产业合作平台,把握台湾地区最新产业发展动向,推进与台湾产业深度对接、融合发展,推动榕台商业、金融、物流、通信、环境、旅游、文化等行业扩大市场开放、加强交流合作。

推进与平潭一体化发展。探索建立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的合作共建发展模式,加强基础设施网络对接,推动生态环境共建共护、公共服务合作共享,联手打造生活工作便利、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建设扩大对外开放

重要门户

服务福建省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战略目标,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重点推进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港口城市的交流合作,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合作联动,探索建设经贸合作示范园区,推进友好城市建设。

整合资源、优化分工,充分发挥新区港口优势,加快港口及集疏运体系建设,提升港口综合服务能力,建设较为完善的国际航运物流网络,充分发挥港口对城市及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以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经济体为目标,深化涉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建高效营商服务体系,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

打造东南沿海重要现代产业基地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总部经济、金融业 、服务外包、高端商贸、电子商务、专业会展、特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发展高端电子信息制造、新能源装备、新材料、汽车及配套产业、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等产业。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高端海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食品、海洋工程材料等产业。

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动漫游戏、信息服务、数字出版、文化娱乐等产业。


探索全面创新

改革路径

推进对台合作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设立营商服务专职机构,创建良好的营商环境,推动金融、航运、商贸、通信、文化等服务业扩大对台开放,支持台湾公益机构在新区设立服务平台。

完善自主创新体系,构建区域创新联盟,打造创新平台,探索创新发展政策机制。推进城乡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城乡一体化管理格局,按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要求盘活存量闲置建设用地,率先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强镇扩权改革。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提升福州中心城市服务功能,发挥新区科技、人才、金融、资本等方面的聚集效应和资源整合优势,提升公共设施服务能力及现代化城市管理水平,全面增强在全省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为闽中、闽东北乃至全省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推动罗源、连江等区域开发建设,促进周边地区一体化发展,实现新老城区协调发展、整体提升,推动新区与西部山区开展山海协作,打造福州大都市区,进一步增强省会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和龙头引领作用。

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进一步深化区域协作,推进新区与内地城市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对接,支持新区与内地城市开展跨区域口岸合作,搭建内地城市与台湾投资机构的合作平台,探索“产业飞地”新模式,鼓励和支持新区与中西部地区共建进口资源加工基地和出口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带动内陆省份开放开发。深化与珠三角、长三角合作,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产业合作发展为平台,以统一大市场建设为重点,构建东南沿海联动发展格局。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科学组织城镇空间布局,统筹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商业区等功能区规划建设,推进功能混合和产城融合。

优先发展绿色社区,合理规划建设社区立体绿化网络,倡导绿色生活和绿色消费模式,建立完善的社区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高水平推进小城镇发展,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增强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引导有条件的城镇加快建设,形成支撑新区发展的次中心城市。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以服务城市、繁荣乡村、美化城乡、富裕农民为导向,建立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挥都市农业生态功能,建设新区绿色生态屏障。

建设绿色新区

编制实施新区环境总体规划,明确新区基本生态控制线,确保基本生态控制线控制范围面积不低于新区面积50%,森林湿地面积得到扩大。科学规划新区生态功能结构,形成“生态屏障—生态绿核—生态廊道—生态节点—城市绿地”的生态安全和景观格局。

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坚持开发服从保护的用地原则,合理安排新区建设用地规模,科学引导各类用地结构和布局。高度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保护滨海湿地、滩涂、河口、海湾,禁止在重要的滨海湿地、福清湾等重要海湾开展可能危及生态系统功能和安全的开发建设活动。

划定河道管理范围,加强对新区河湖水域的保护、治理和恢复,防止侵占河湖水域、滩地等行为。合理利用河湖水域和海洋岸线资源,确保完成海洋功能区划确定的自然岸线保有率,科学设计岸线功能整合和开发利用方案,确保自然岸线比例不低于59%。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按照临海工业和港口仓储业的总体布局,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下,适度开展围填海。坚持民生优先,保有不低于7%的农渔业岸线,加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加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力度。

优先保护环境,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强化节能减排强制约束机制,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确保新区工业达到清洁生产先进标准。加强新区噪声污染控制,通过合理规划布局和隔离带建设,预防和减少噪声污染。

福州新区这样定调2015-09-19 09:49

福州新区这样定调

福州新闻网9月19日(福州日报记者 卓文俊 孙漫) 东海之滨,海峡西岸,迎来国家新区。

古老的福州因为福州新区得以沿江向海跳脱出老城区,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城市功能得以疏解,产业布局得以拓展,从而构建起一座更富魅力的现代化大都市。

福建因为福州新区串联起福州与平潭,构建起省域中心,在更高起点上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从而辐射带动闽东北乃至全省发展。

中国因为福州新区支撑起海峡西岸经济区快速发展,连接起长三角及珠三角,使东南沿海联动发展,带动辐射中部地区,并进一步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形成多极化协同集聚的发展效应。

昨日,福州新区总体方案公布,国家如何定调福州新区建设,且看本版详解。

福州新区5大战略定位

两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区

发挥福州独特的优势,构建两岸对接的前沿平台,积极开展先行先试,推进对台合作政策机制创新,加强与台湾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深度对接,促进榕台交流合作向纵深拓展。

扩大对外开放重要门户

积极参与、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打造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中心城市。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探索新形势下对外开放的新模式,加快融入国际经济一体化。

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等平台,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推动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东南沿海重要现代产业基地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新区建设与产业升级“双轮驱动”、协同推进。

深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培育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壮大临港产业,打造东南沿海重要现代产业基地。

改革创新示范区

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国家关于区域创新体系的部署,加快制定新区创新发展顶层设计,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发挥新区示范带动作用,探索落实创新驱动各项改革举措,在创新型人才吸引、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

积极探索城乡发展新模式,为全国城乡管理改革提供经验和示范。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打造更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公平、统一、高效的营商环境。

生态文明先行区

强化生态文明理念,按照绿色循环低碳模式指导新区开发建设。全面优化新区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大力推动城镇化绿色发展。

加快推进新区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循环化布局,对存量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重点推进产业与生活系统的循环链接,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利用。

加大新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提升生态文明建设能力。

建立健全新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生态补偿制度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推进新区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福州新区这样布局

福州新区位于福州市滨海地区,初期规划范围包括马尾区、仓山区、长乐市、福清市部分区域,涉及26个乡镇,规划控制范围约800平方公里。

按照规划功能划分,福州新区分为中部、南部及北部三大片区。

北部片区:

生态旅游岛

琅岐约88平方公里,将围绕交通枢纽布局,依托旅游、生态产业开发建设,重点发展滨海休闲度假、航运物流、特色都市农业等产业,建成以旅游休闲度假、生态设施农业、滨海生态产业小镇为主体的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生态旅游岛。

中部片区:新区核心,与主城构建市域双核

面积约330平方公里,包括马尾及仓山、长乐三个县市区部分区域,重点发展现代商贸、金融、科技研发、总部经济等高端服务业。

覆盖区域:

马尾区:罗星街道、马尾镇、亭江镇

仓山区:城门镇、盖山镇

长乐市:鹤上镇、古槐镇、文岭镇、湖南镇、金峰镇、漳港街道、松下镇、江田镇、文武砂镇

细分定位:

三江口(城门片):不断完善行政办公、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职能和商务办公、总部基地、商贸会展等生产服务业功能,建设形成马尾新城中央服务区(CSD);

福州保税区:重点发展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城市物流配送、冷链物流、进口商品展示交易和总部经济,促进区域资源盘整和产业升级发展;

福州临空经济区:重点发展制造业、总部经济、保税物流、创意产业和航空配套服务业,适度发展商务会展、休闲旅游、酒店购物等产业,形成符合产业规划、布局合理、航空产业集聚突出的综合产业园区;

滨海工业集中区:形成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以轻纺、化纤、高端信息技术为主体的千亿产业集群基地;

长乐瀛洲炎山片:建成福州三江口南岸具有滨江滨海特色,以商务旅游居住为主要功能的福州开阜区、长乐门户区。

按程序申请设立福州空港综合保税区,推动形成集口岸通关、出口加工、保税物流、文化创意、综合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海峡西岸国际空港物流核心枢纽。


南部片区:打造港城

福清市范围内约382平方公里,将按照港城模式组织内部空间布局,发挥港口优势,通过基础设施和疏港干线建设,整合港口和岸线资源,依托江阴、松下港区建设,重点发展临港重化、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新能源、航运物流产业。

覆盖区域:

高山镇、海口镇、城头镇、龙田镇、江镜镇、港头镇、三山镇、沙埔镇、东瀚镇、江阴镇、新厝镇

细分定位:

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推动海洋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形成以海洋文化创意、海洋信息服务、海洋科技服务为主导的园区现代海洋服务业发展体系,建成重要的现代海洋服务业集聚区;

江阴工业集中区:依托规模化的集装箱、散货深水港区,建成港口、产业、城市互动发展的现代港口城市;

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以开发区光电科技园为基础,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依托,完善电子信息上下游产业链,构建产业循环式组合,加快推进电子信息产业链延伸,壮大电子信息产业规模;

福州市元洪投资区:依托粮油食品、纺织化纤、轻工机械、能源精化等优势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打造以高新产业、科技研发、港口物流为主的产业基地和集产业、港口、生活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滨海新城;

福州保税港区:重点以汽车整车进口口岸为依托,积极打造汽车进出口贸易、汽车物流、整车改装、汽车配件以及金融、保险等汽车产业链;以福州外贸集装箱航线下移江阴为契机,充分发挥区港联动和港铁联运优势,实现港口、航运、物流和加工贸易联动发展。

福州新闻网9月19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张旭 邱泉盛)《福州新区总体方案》昨日正式对外公布,引起省内外专家学者关注。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唐兴夏认为,福州新区建设应利用“三个好”做好“两篇文章”。

“‘三个好’指的是福州地理区位好、生态环境好和基础设施好。”唐兴夏说,福州新区临江靠海、交通便捷,海港空港兼备,高铁高速纵横,是东南沿海的海陆联运中心,也是辐射台湾、连通东盟的交通要冲。福州新区地处长三角与珠三角之间,可以串联两地区域经济,同时具备加强对台合作、协同东南沿海发展和带动中西部地区的良好条件。除此之外,福州新区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风貌独特、景色宜人,7月和8月福州空气质量均位列全国第三,良好的环境也是吸引众多投资者的亮点。

唐兴夏认为,福州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需要做好对台文章和关于海的文章。

“福州在对台交流方面目前在全国最为突出,新区直面台湾,可以构筑直接往来新通道,探索两岸交流新模式,建设两岸交流合作承载区。”唐兴夏说,福州新区不仅要延续和拓展与台湾地区常年的经贸往来,而且还要利用新区获批的机会,全方位拓展交流合作领域,涵盖不仅限于科技、文教、旅游等领域。

由于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州又是省会城市,福州新区应该做好做足海的文章,努力承担起新区的“支点”作用,为实现国家战略发挥积极作用。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黄茂兴表示,该方案给福州新区建设确定了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福州新区建设迎来多重机遇。福州新区不仅发展腹地扩大,而且通过新区的虹吸效应,大量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生产要素在此聚集,经济加速发展,产业加快转型,经济总量势必会做大做强。各项政策利好也将助推福州新区成为东南沿海区域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在“三区叠加”的利好政策影响下,也将进一步吸引台商和外国投资者来榕投资兴业。

“福州新区的发展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要提上更紧要的议程上来。”黄茂兴说,福州要借助新区的一个新开放平台和国家新政策安排,进一步加快福州的产业布局和产业转型升级,为福州新一轮改革开放释放新的动力和活力。

对于福州新区的未来,黄茂兴认为,福州新区发展要有大格局、大战略,要注意吸纳周边区域联动发展,这样才能产生大效应,带动福州在经济载体、空间经济舞台上实现跨越发展。

东南网9月1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静) 国家发改委日前发文,正式公布《福州新区总体方案》。

根据总体方案,新区位于福州市滨海地区,初期规划范围包括马尾区、仓山区、长乐市、福清市部分区域,规划面积800平方公里,2014年常住人口约155.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041.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1.3亿元。

总体方案明确,到2020年,新区城市框架、高端产业、基础设施及生态体系初步形成,马尾新城区基本建成,重点产业园区、重要城市组团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与平潭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确立,形成海峡两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区。

总体方案指出,福州新区初期规划建设范围主要包括中部、南部片区及北部片区部分区域。中部片区为新区核心区,与福州主城区构成市域双核,重点发展现代商贸、金融、科技研发、总部经济等高端服务业。南部片区按港城模式组织内部空间布局,通过基础设施和疏港干线建设,整合港口和岸线资源,依托江阴、松下港区建设,重点发展临港重化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新能源、航运物流产业。北部片区围绕交通枢纽布局,重点发展滨海休闲度假、航运物流、特色都市农业等产业。

根据总体方案,新区有七大重点任务:一是构建两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区,二是建设扩大对外开放重要门户,三是打造东南沿海重要现代产业基地,四是探索全面创新改革路径,五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六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七是建设绿色新区。

   融入全国大格局 打造经济升级版

融入全国大格局 打造经济升级版 

福州新闻网9月19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朱毓松 李夏薇)昨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福州新区总体方案》。“福州新区将成为福州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田’。在国家发展大格局中,福州新区将打造成为省会福州的经济升级版。”获知消息后,我市部分企业、台商代表和产业园区负责人纷纷发表看法,认为建设国家级新区,搭上国家区域经济改革发展战略的快车,福州正逢其时,时不我待。

倍感珍惜

着力打造加速发展的园区载体

在福州新区,一批国家、省、市级园区经过历年的发展,已具备明显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一批特色鲜明、集聚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临港工业园区、高新科技园区、特色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是福州新区未来加速发展的强大平台。

江阴工业集中区就是福州新区的重要承载平台之一。“作为福州新区南翼重要板块的江阴工业集中区,已成为保税港区、整车进口口岸、自贸试验区、江阴港城和省级小城市试点以及福州新区等多项优惠政策叠加的重要发展区域。这对于江阴工业集中区坚持产业支撑,做大做强做优江阴港城具有重要的意义。”江阴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副主任施家雄说,江阴工业集中区将积极融入福州新区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努力打造一个集石油化工、盐化工、煤化工为一体,实现原料互供、内部循环、链式发展的化工新材料专区。

福州台商投资区位于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国最早的国家级台商投资区之一。“福州新区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建设成为两岸合作重要承载区。这将更加有利于突显福州台商投资区在整个新区中的规划定位,即台商投资福州的重要平台和两岸产业交流合作的示范区。”福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主任黄超说。

沈海复线的加快推进,滨海大通道及东部快速通道的动工建设,不仅贯穿起了福州台商投资区三个片区(马尾区、连江大官坂片区、罗源松山片区),而且将台商投资区与城区有机联系起来,产城联动效应进一步突显。黄超表示,福州台商投资区将牢牢把握福州新区建设发展机遇,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将台商投资区建成生态美、产业优的现代化园区、台商产业的集聚区。


倍增信心

促成企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成为国家级新区,除了参与布局国家整体战略及在财税、金融改革、土地、对外开放、海关等予以更多优惠政策,福州新区还将吸引来自于外部的优势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和生产要素加快集聚,迎来更高层次更广领域的战略发展机遇。

“这是网龙一次绝佳的跨越发展的机遇。”福建网龙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刘路远认为,随着多项国家政策在福州新区叠加,企业可望获得更多发展空间,迎来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的绝佳机遇。今后,本土企业还可进一步凭借福州新区的对台优势,获得更多的两岸产业对接与交流合作的机会。

“机会在前,企业应当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刘路远表示,网龙将积极融入福州新区发展大局,发挥自身在移动互联网、互联网教育、企业信息化等领域的优势,持续推进自主创新,构建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推动产业不断升级,为新区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

“福州新区将有力助推企业品牌影响力。”福建网格商用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许长秋认为,作为国家级新区,福州新区必将进一步打响福州的知名度,促进人才等企业发展要素加快集聚。

日前,以网格商软为主体建设的福建省智慧医疗行业创新实验室也刚获批。许长秋说,今后,网格商软将进一步用好用足新区政策红利,加大项目投入,扎根福州新区,打造全国总部,努力集聚全省智慧医疗产业在福州新区发展壮大,尽快形成辐射全国的产业影响力。他还透露,网格商软可望率先在新区范围内建成智慧医疗共享平台,加快推动产业发展成果惠及民生领域。

福州新区的获批,还促进了一批企业迈开加快发展的步伐:东南电化正在以与省能源集团整合为契机,进一步探讨实施产能提升的可行性;宝利特集团公司8月27日刚刚跻身“中国塑料行业(塑料人造革)十佳企业”,公司正加快推进二期新增2条生产线工程建设,争取尽快建成投产;中景石化科技园全面加快项目建设,力争第一套装置年内建成,一期项目明年全部建成……


倍加看好

加快两岸产业对接融合

“有别于其他国家级新区,福州新区最大的特色是对台优势。”黄超说。

福州新区获批的消息,让在榕台商欣喜不已。“前来福州台商投资区咨询的台商明显增多!”黄超介绍,消息传到海峡对岸,不少台商闻讯前来询问,有意入驻福州新区这片投资创业热土。目前,台商投资区已签约项目动工热情高涨,嘉寓门窗福州生产基地等4个项目已在近期动工建设。

“福州新区即将开启‘大福州’时代!”在榕经商多年的福州市台协会会长陈秀容说,福州新区将建设两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区,推动榕台金融、物流、通信、环境、文化等行业扩大市场开放,这些正是两岸互补性很强、前景看好的行业,必将有力推进榕台产业深度对接、融合发展。

对从事贸易的台企福州阿里山食品有限公司来说,新区加快港口和基础设施建设,对贸易、物流企业来说是重大利好。董事长郑德汐说:“福州新区将发挥港口优势,建设对台航运中心和航空联系枢纽,形成较为完善的国际航运物流网络。未来,两岸物流将更加便捷,能给贸易往来节约不少运输时间和成本。”

不少台商还对福州新区寄予了期望。“福州新区已经成为福州对台商的又一巨大引力,不少台企前来询问,有意来福州落地。”市台协会副会长陈奕廷说。

“公司在马尾落地已经24年,今年底将会迁到长安投资区,正好在福州新区范围内!新区获批代表这个区域将会得到更多支持,必将助力企业发展。”福州翁财记食品有限公司协理翁英敏激动不已。他说,作为来榕多年的台资企业,他们期盼,随着福州新区的设立,两岸间经济合作的壁垒能越来越少,比如取消关税、相互承认检验、资金往来自由化等。

1

东南网9月19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王林成) 记者昨日获悉,《福州新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已经国务院同意,由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据了解,福州新区初期规划建设范围主要包括中部、南部片区及北部片区部分区域。此次的《方案》明确了各具特色的功能片区,重点发展哪些产业,为福州新区的发展绘出了一张更为详细的蓝图。

福州新区位于福州市滨海地区,初期规划范围包括马尾、仓山、长乐、福清部分区域,规划面积800平方公里。《方案》明确,新区初期规划建设范围主要包括中部、南部片区及北部片区部分区域。

中部片区为新区核心区,与福州主城区构成市域双核,重点发展现代商贸、金融、科技研发、总部经济等高端服务业。

在中部片区,三江口(城门片)将不断完善行政办公、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职能和商务办公、总部基地、商贸会展等生产服务业功能,建设形成马尾新城区中央服务区(CSD)。

福州保税区重点发展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城市物流配送、冷链物流、进口商品展示交易和总部经济等。

此外,按程序申请设立福州空港综合保税区,推动形成集口岸通关、出口加工、保税物流、文化创意、综合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海峡西岸国际空港物流核心枢纽。

南部片区按照港城模式组织内部空间布局,发挥港口优势,通过基础设施和疏港干线建设,整合港口和岸线资源,依托江阴、松下港区建设,重点发展临港重化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新能源、航运物流产业。

其中,福州保税港区重点以汽车整车进口口岸为依托,积极打造汽车进出口贸易、汽车物流、整车改装、汽车配件以及相关金融、保险服务等汽车产业链。

北部片区围绕交通枢纽布局,重点发展滨海休闲度假、航运物流、特色都市农业等产业。琅岐岛依托旅游、生态产业开发建设,建成以旅游休闲度假、生态设施农业、滨海生态产业小镇为主体的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生态旅游岛。

同时,为建设绿色新区,将编制实施新区环境总体规划,明确新区基本生态控制线,确保基本生态控制线控制范围不低于新区面积50%,森林湿地面积得到扩大。

东南网9月18日讯(本网记者 郑晓丹)日前,福州新区获国务院批准设立。今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公布了《福州新区总体方案》(以下称《方案》)。

根据《方案》,到 2020 年,福州新区城市框架、高端产业、基础设施及生态体系初步形成,马尾新城区基本建成,重点产业园区、重要城市组团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与平潭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确立,形成海峡两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区。

而到 2030 年,福州新区开发开放实现重大跨越,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影响力显著提升,基本建成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生态优美的现代化新区,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显著提升,实现“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福州新区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要求,贯彻宜居新区、宜业新区、生态新区的理念,构建分工明晰、联系紧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空间结构,形成各具特色的功能片区。初期规划建设范围主要包括中部、南部片区及北部片区部分区域。其中,中部片区为新区核心区,与福州主城区构成市域双核,重点发展现代商贸、金融、科技研发、总部经济等高端服务业。

《方案》要求,新区建设要围绕构建两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区、建设扩大对外开放重要门户、打造东南沿海重要现代产业基地、探索全面创新改革路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建设绿色新区等重点任务展开。

《方案》要求,福建省人民政府要做好新区保障工作,要切实加强对新区建设的组织领导, 制定出台加快新区发展的实施意见,在有关政策、资金、重大项目安排上重点向新区倾斜。此外,还要对新区加大土地、用海和金融方面政策支持。

本报讯 昨天,福州市委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第三季度座谈会在福清市召开,福州市领导黄忠勇、徐诗文、郑建闽、王长鹰、林绍彬,我市领导陈存枫、何玉金参加会议。

当天,与会人员实地察看了江阴港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详细了解整车进口情况。随后召开的座谈会通报了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建设情况,福州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纷纷就推进自贸区发展建言献策。

据了解,自4月21日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以来,福州片区紧紧围绕《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工作实施方案》和重点试点任务,以制度创新,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平台建设和招商引资,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会议要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要进一步加大对福州新区的关注度,积极在投资贸易便利化、政策机制体制创新,贸易监管等方面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切实提高建言献策的水平与质量,以便在政策宣传,人才引进和法制环境建设等方面,更好地帮助解决可能面临的各项问题,共同推进福州新区建设发展。

福州新闻网9月17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朱毓松)昨日,市长杨益民主持召开市政府专题会议,传达贯彻《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福州新区的批复》和市委常委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加快福州新区建设工作。

杨益民指出,国务院批准设立福州新区,意味着福州新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对加快推动福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意义重大。他强调,全市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战略机遇,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推动福州新区开放开发,切实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的龙头引领作用。一要积极争取中央、省里的政策支持。要结合福州新区建设实际,争取在规划、项目、体制等方面获得更多的支持,为福州新区开放开发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二要加快项目建设步伐。要坚定不移实施项目带动,积极谋划和推动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产业龙头项目、社会民生项目落地建设。三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充分发挥福州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实施产生的叠加效应,抓紧引进一批符合新区产业发展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四要认真落实新区建设配套工作。要建立完善与新区建设发展相适应的工作考核体系,探索创新新区管理体制机制。五要加强新区建设工作研究。要研究新区改革创新的新举措、新办法,大胆先行先试,全面加快福州新区改革开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