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东南网9月30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郭若冰)记者昨日从省教育厅获悉,我省将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实行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负面清单”制度,今年起允许对产业急需的艰苦专业降分录取。在本科三、四年级,专科二、三年级,允许学生根据紧缺产业的人才需求转专业或调整专业方向。

今后,我省将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试行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招生办法,逐步建立高等职业院校注册入学制度。开展中职、专科、本科以及专业学位研究生贯通培养试点,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招收中职毕业生试点。到2020年,应用型本科高校招收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比例将达15%,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将达30%。

有关负责人表示,2016年3月前,我省将出台中等职业学校与技工学校统筹发展的指导意见。2017年,实现中等职业学校与技工学校同政策、同待遇、同发展。

东南网9月2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永珍) 近日,我省安排设区市民办职业教育以奖代补专项资金3000万元,其中,支持民办高等职业教育以奖代补专项资金2000万元,支持民办中等职业教育以奖代补专项资金1000万元。专项用于支持民办职业院校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特色专业、紧缺专业(群)建设,重点包括电子信息产业、石化产业、机械装备产业、传统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互联网经济、服务业、特色现代农业、海洋经济等九大产业工科专业(群)建设。

产业急需的艰苦专业 可降分录取

福建省政府出台实施细则,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东南网9月28日讯(海峡导报驻福州记者 杨文)今年起,我省允许对产业急需的艰苦专业降分录取。上周,福建省政府向全省正式印发了有关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若干意见实施细则,明确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增强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2015年年底前,出台推进职业院校专业群对接产业群的意见,启动实施服务产业特色专业建设工程。到2020年,建成10个对接产业的专业群和350个服务产业的特色专业,其中应用型本科专业150个、高职专业100个、中职专业100个。中等职业学校与技工学校同待遇

根据细则,我省各县(市)至少要办好1所中等职业学校;每个设区市办好至少1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若干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2016年3月前,出台中等职业学校与技工学校统筹发展的指导意见,统一招生政策、学籍管理、教学管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统一安排专项资金、培训项目及经费,统一学校设置标准、评估标准和教育质量监控制度。2017年,实现中等职业学校与技工学校同政策、同待遇、同发展。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省政府明确,2015年年底前,我省开展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工作。

与此同时,全面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2016年3月前,制定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试点实施方案;2016年秋季学期起,在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试点工作。

我省强调,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实行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负面清单”制度,加大产业急需专业扶持力度,2015年起允许对产业急需的艰苦专业降分录取,提高生均拨款系数。在本科三、四年级,专科二、三年级,允许学生根据紧缺产业的人才需求转专业或调整专业方向。千万奖励示范性公共实训基地

在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我省确定依托学校、县级职教中心、行业企业建设一批产业技工培养基地、县级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安排经费给予每个基地不少于50万元、技能大师工作室5万~10万元补助。

2015年,启动公共实训基地培育建设项目遴选工作。2016年3月前,制定示范性公共实训基地认定标准,对经认定的示范性公共实训基地给予每个1000万元的奖励。

  陈议忠工作照

东南网9月1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文/图)近日,记者走进陈议忠维修电工大师工作室,技能大师陈议忠正手把手地指导两名刚入职的大学生电工。

陈议忠是福建龙溪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动力车间主任。从业30余年,他从一名普通电工,成长为全国机械工业职业技术创新先进个人、省技术能手。可当初成为一名技术工人,陈议忠实属无心插柳。

1982年,高考落榜的他进入漳州职业技术学校,在与自己心仪的园艺专业失之交臂后,他误打误撞与电工专业结缘。“当电工不就是修修机床拉拉电线?凭学校学的知识,足够混口饭吃。改造创新,不是我该考虑的。”

后来参加工作,尽管先后尝试过电气线路安装、高低压变配电运行等多个岗位,但他始终缺乏学习动力。

1991年的一次出差经历,改变了他的观念。因两台设备的控制系统出现故障,陈议忠被派往石家庄的设备厂商维修设备,顺便学习相关技术。

“那时,厂家间技术保密性很强,对方背着我们就把机器修好了。问题是解决了,但我们仍云里雾里,更别说向其取经了。”陈议忠的感触是,只有自主创新,才能避免受制于人。

从那时起,陈议忠就开始白天上班、晚上挑灯夜读的生活。彼时,国内自动化设备改造刚起步,可编程序控制器等是一线工人的技术短板。为此,他购买书籍,先后自学了自动化设备的相关从课程。

在他看来,技术钻研与创新不是无用功。它不仅能让技术人员实现自身价值,更能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

2003年,陈议忠参与“中频感应加热自动下料‘一火锻造’生产线的设计应用推广”项目。为改善传统设备高污染、高劳动强度的弊端,他通过技术创新,别出心裁设计出来新型电气控制系统,实现自动控制下料节拍和加热温度。根据测算,这套系统能提高生产效率1.6倍。项目推广至今,为企业节省生产成本5000万元。

技术带来效益还不止于此。几年来,他参与的“带保护气氛辊炉生产线”取得经济效益197万元;“轴承性能试验机”项目可节省费用120万元;对机床设备进行电气升级改造,为公司节省费用150万元……

2013年,陈议忠维修电工大师工作室成立,这也成为他技术传承的大本营。

   这里有个“宝马班”

  福建工业学校学生在宝马福州培训基地进行实操学习。(资料图片)

东南网9月15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郑璜)

26岁的陈勇,已在福州玖玖丰田4S店技术总监的位置上待了4年。2009年,才走出中职校门的他,如今是名副其实的“镀金蓝领”。

其迅速提升的职业生涯背后,是一连串闪光的荣誉:2010年全国一汽丰田服务技能大赛上,从467名优秀选手中脱颖而出,夺得一般维修科目组冠军;2011年,被聘为全国中职汽车技能大赛评委,成为国赛评委中最年轻的裁判……

管理着30多号人,其中不乏比他年长资深的,陈勇靠的是过硬的技术。

有一回,客户送来一台无法启动的车辆,所有常规检查都做了,也没找出原因,连经验丰富的师傅都束手无策。最终,陈勇想到书上看到过的案例,通过示波器,捕捉到防盗系统的信号传输波动异常,顺利解决了问题。

“谁都是从递扳手开始的,我不过是比别人多了一分坚持。”陈勇常在给员工培训时说。现在,他依然坚持每天晚上花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看书,还读了船政交通学院汽车检测专业的函授大专,“技术更新太快,不学习很快就会落后”。

陈勇认为,自己的成功不仅是个人努力的结果,更是佐证了福建工业学校瞄准品牌汽车企业,进行紧密型人才培养合作,发挥优势取得的双赢成效。而“宝马班”师弟们的学习条件更是让他羡慕不已。

在宝马的福州培训基地里,配备了八台宝马车型。这些宝马和MINI的发动机,都是宝马提供的教学工具,供学员拆装实训用的。

“20天在学校进行理论和实操的学习,两个月在企业生产实践,一年当中,经过三轮这样反复的教学过程,学员毕业后还能取得宝马全球体系的技术认证。”福建工业学校宝马BEST培训基地主管杜绪超介绍,2011年,学校和宝马中国培训学院、宝马经销商合作,三方共同招生组班,成立宝马福州培训基地。这个订单班采取德国的双元培养模式,学校提供专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标准,挑选优秀学生,以宝马经销商的员工水平为参照,结合宝马最新技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就是培养与世界接轨的金蓝领。毕业学生将获得宝马颁发的技术等级证书,全球通用。

与企业的紧密合作,让学校的汽车班不断发展壮大,2005年开办至今,已经扩大到二三十个班级。

8月24日,福建工业学校2014级新生报到首日,报到人数逼近1800人,远远超出预定招生指标。为确保优质教育,该校不得不在三天后提前“鸣金收兵”,在校园网发布了停止招生的紧急通知。

“只要找准了改革方向,贴近社会、企业的需求,职业教育一定大有可为。”福建工业学校校长陈礁说。

东南网9月15日讯(海峡导报驻福州记者 林芹) 昨日,省教育厅就加快推进多元投资主体共建职教集团下发通知,引导行业企业积极参与或举办职业教育,力争到2020年,建设10个左右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和一批省级、市级职教集团。

对职教集团培育建设项目,省级将视情况给予100万-500万元经费补助,经认定的示范性职教集团,将安排专项资金予以奖补。同时,给予政策支持,把职教集团培育建设项目列为国家级骨干职教集团重点培育对象,在招生政策、贯通培养试点重点项目安排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将建设情况作为中央“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分配的重要因素。

根据要求,职教集团要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推动校企双主体育人、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教学,明确学徒的员工和学生双重身份,签好学生与企业、学校与企业两个合同,努力实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

东南网9月15日讯(海峡导报驻福州记者 杨文)今后,我省将试行对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招生政策。导报记者昨日获悉,福建省政府日前出台有关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将大力扶持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应用型专业,同时全面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根据意见,我省将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的重要抓手。到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含技工教育)在校生50万人左右,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25万人左右,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模不少于70%,研究生层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达到65%以上;技能劳动者达到700万人。

值得关注的是,我省还要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本科层次及以上职业教育,贯通职业教育内部体系人才培养通道,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试行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招生办法,逐步建立高等职业院校注册入学制度。

福州新闻网9月12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张笑雪)省政府日前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我省将大力扶持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应用型专业,同时全面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意见》提出,加快推进职业院校专业群对接产业群,重点规划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光电、创意设计等10大类产业急需的专业群,提高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大力扶持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应用型专业,引导和推动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独立学院原则上转设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探索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在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方面,将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试行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招生办法,逐步建立高等职业院校注册入学制度。

建立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制度。全面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推动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改革试点,促进学历证书考试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标准对接,逐步实现两考合一。

促进职业教育与行业、产业、企业深度融合,重点之一就是加快推进职教集团建设。健全校企合作基本办学制度。积极推行“校中厂”“厂中校”,扩大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培养规模。学生到企业实习3个月以上的,可享受就业见习补贴3个月,补贴标准每月300元~600元。

支持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培训和参与补贴培训,面向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外来务工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失业人员等,开展就业技能和创业培训。2016年起每年培育100万名新型产业工人和新型职业农民。

加快推行现代学徒制。这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一项育人模式,教育对象既包括学生,也可以是企业员工。对他们而言,就学即就业,一部分时间在企业生产,一部分时间又在学校学习。因此,学生和员工都可以从企业领取相应的工资。对于实行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在校生由企业给予生活补助。

《意见》支持企业与学校共建产权明晰的实训基地,按照实训基地仪器设备值的3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东南网9月1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郑璜) 日前,省教育厅就加快推进多元投资主体共建职教集团下发通知,引导行业企业积极参与或举办职业教育,力争到2020年,建设10个左右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和一批省级、市级职教集团。

职教集团的主要特征是以资本为纽带、以行业为龙头成立法人实体,由行业企业高管担任董事长,积极推行招生即招工、校企联合培养,校企共建实训中心,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在集团内部完成教学过程和实习实训环节。对职教集团培育建设项目,省级将视情况给予100万-500万元经费补助,经认定的示范性职教集团,将安排专项资金予以奖补。同时,给予政策支持,把职教集团培育建设项目列为国家级骨干职教集团重点培育对象,在招生政策、贯通培养试点重点项目安排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并将建设情况作为中央“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分配的重要因素。

根据要求,职教集团要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推动校企双主体育人、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教学,明确学徒的员工和学生双重身份,签好学生与企业、学校与企业两个合同,努力实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

福州新闻网9月2日讯 (福州晚报记者 张笑雪)一向遇冷的中职招生今年突然“回暖”,记者日前获悉,我省多所中职学校今年招生报名人数爆满,不少学校不得不提前停止招生。

省教育厅数据显示,截至8月22日,我省中职学校已完成全日制招生93081人、同比增加12768人,招生计划完成率同比增长11%,特别是福建工业学校、福建第二轻工业学校、福建经济学校、集美轻工业学校等办学基础较好的中职学校,学生还需通过学校临时组织的入学考试,生源情况持续爆满,招生形势总体好于往年。

“原本今年计划招生1000人,因为报名人数超出预期,实际招收了1310人。”福建第二轻工业学校招生就业负责人黄老师称,该校去年招生960人,今年比去年增招近四成,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学校只好在8月24日停止招生,以控制学生人数。

今年6月,福建第二轻工业学校服装设计专业的柳杨青毕业后进入了福州一家知名服装公司,从事打版工作,月收入6000多元。柳杨青说,她当时中考成绩也可以上普通高中,但是担心高考考不上好大学,因为喜欢服装设计,就打算早点学个一技之长。“我们班除了四分之一的同学继续读高职,其他都直接工作,大家的工资都不低。”柳杨青说。

近年来,我省初中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减,中职校报名人数不减反增原因何在?据了解,良好的就业前景和可观的收入是最大的吸引力。近年来,我省职业教育院校办学以职业需求为导向,重视实践能力培养,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仿真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7%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