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京剧《赵武灵王》

  莆仙戏《魂断鳌头》

东南网12月18日报道 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文 林双伟 王毅 游庆辉/图

八闽的风里散发音乐的味道,舞者的衣襟搅动闽江的清流,展馆的空间张扬福建的神韵……11月23日至12月15日,第六届福建省艺术节如约而至。

这是艺术的盛会。近百场文艺演出和展览、展示,全省2万多人次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参与,百花争艳,流光溢彩,规模空前。

这是人民的节日。数万观众热捧,各类活动免费、低票价接待,艺术水准却没降格,艺术节成了没有围墙的舞台。

历时20多天的艺术节,我省广大文艺工作者用文艺引领新时代的新风气,为我省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写下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汉剧《百姓镇轶事》

  杂技《花旦小趣》

1.

异彩纷呈

耳目一新

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演出、展览展示,是艺术节的核心与灵魂。“三年来,这一届的艺术节让我们看到了我省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演出的积极、努力,涌现了一大批用有筋骨、正能量传递的优秀作品。”省文化厅负责人表示。

本届艺术节荟萃全省音乐、舞蹈、杂技、曲艺、美术、书法、摄影等多个门类的精品力作,戏剧会演的34台剧目和展演的15台剧目轮番亮相,参演剧种不仅有本土剧种,也有京剧、越剧等外来剧种,高达18个,涵盖面比往届扩大。

“尤其难得的是各地市各剧种都来参演,连快失传的漳州竹马戏也来了,大家克服困难、费尽心思,挖掘地方题材,把地方戏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把福建戏剧大省的潜在东西、历史根基展现出来了,充分展示了多元与创新。”福建京剧院院长金于贤说。

不仅剧目丰富,题材上也多样,较往届实现了突破和超越。有反映“海上丝绸之路”题材的如越剧《海丝情缘》、莆仙戏《海神妈祖》、杂技舞蹈诗《海峡情缘》等,有反映现代题材传播正能量的如芗剧《谷文昌》、现代戏《生命》等,有反映地方艺术特色的如表现朱子文化的南词戏《朱子之歌》……

“戏曲方面,我省过去古装戏突出,现代戏较弱,而今年现代戏出现好的苗头,水平大大提升。可喜的还有,一些民营剧团也积极参与到戏剧会演。”省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本届艺术节评委、省文化厅原艺术处处长练向高说,长乐市大众闽剧团闽剧《双龙梦》还拿了会演一等奖,非常不容易,福建的民间剧团数量比国营剧团多,是满足群众需求活跃的力量。

“这次不少地市县党政领导亲自来看汇演,而这在过去是很个别的。各市县组织人力、投入资金,打造特色精品。”练向高说,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强调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支持戏曲传承发展,出台相关文件政策,推动了我省各地对文化发展的重视。

“在舞台呈现上糅合了高科技艺术,在艺术本体上强调技术性并兼顾可观赏性,本届艺术节整体剧目质量高,演出异彩纷呈,剧剧令人耳目一新。”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的专家说,近年来,我省通过挖掘传统、继承传统、固本开新,扶持优秀剧目的创作和生产,开拓和丰富了艺术创作的新题材,广大文艺工作者将新思想、新观点,生动、自然、巧妙地融入文艺创作中,向全省人民群众奉献了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木偶戏《龙山情缘》

  杂技剧《逐梦山水间》

2.

文化大餐

人民节日

福建省艺术节一向以“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为宗旨,对自身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有着清醒的自觉。为了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文化艺术发展成果,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艺术节组委会采取了免费、低票价等一系列措施,降低了老百姓欣赏艺术的门槛,拉近艺术与观众的距离。

“我们的福建凤凰剧院在艺术节期间就承接了9个院团的演出,免费接待观众,剧目艺术水准高,让群众享受到了福建文化的传播。”金于贤说。20多天里,省属及福州市属国有院团场所演出不断、红红火火、热闹非凡,戏剧会演和音舞杂曲演出几乎场场爆满。

与此同时,艺术节期间各种社会文化及文博展览活动的免费开放,让群众以各种形式享尽身边的艺术大餐。

省图书馆、省博物院、省美术馆、省非遗博览苑各类展览、展示、讲座、讲堂活动丰富多彩,福建省非遗精品展、《福建文化记忆》数字影像展、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信息平台展示、海上丝绸之路七省联展、华侨华人奉献展、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展等,精品多、看点多,群众争相参观。

观者踊跃,八闽各地的群众还以各种形式参与到艺术节。

全省“激情广场大家唱”合唱比赛通过合唱的形式,推动全省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来自全省各设区市选派的9支优秀代表队共540名参赛者的歌声,让听众赞不绝口。

艺术盛会彰显福建精神、福建力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工作,本届艺术节展示了我省文化艺术风采,打造了我省文化艺术品牌,推动了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们有理由期待,3年后的福建,第七届福建省艺术节将携更多具有福建特色、福建风格、福建气派文艺精品,为人民群众献上精美的艺术盛宴。

东南网12月1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李珂)15日晚,为期20多天的第六届福建艺术节在福州圆满闭幕。省领导李红、刘可清出席闭幕式。

本届艺术节是由省政府主办的全省性艺术盛会,主要有开幕式和闭幕式、专业艺术活动、群众文化活动、社会文化及文博展览展示等四大系列活动。艺术节期间,全省有2万多人次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参与艺术节各项活动,观看各类专业演出和展览、展示的观众达数万人,充分体现了“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办节宗旨,立体展现了第五届福建艺术节以来我省文化艺术工作取得的显著成就,打造了我省文化艺术品牌,推动了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闭幕式上,还举行了颁奖仪式。南音剧《凤求凰》等5个剧(节)目获第3届音乐舞蹈杂技曲艺类一等奖、福州市文化艺术合唱团等2个合唱团获全省“激情广场大家唱”合唱比赛一等奖、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高甲戏《大稻埕》等12个剧目获第26届戏剧会演一等奖;省歌舞剧院大型舞剧《丝海梦寻》获第六届福建艺术节突出贡献奖。

颁奖结束后,举行了综艺晚会。晚会凸显了“福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题,集中展示本届艺术节所涌现出来的精品佳作及新人新秀。


同题新闻:

第六届福建艺术节在福州圆满闭幕 观众达数万人

第六届福建艺术节在福州圆满闭幕 观众达数万人

  本届福建艺术界剧目——南音《传承》。

福州新闻网12月16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吴晖/文池远/摄)昨晚,第六届福建艺术节在福州圆满闭幕,省市领导李红、刘可清、陈晔等出席闭幕式。本届艺术节由省政府主办,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文联、省广播影视集团和福州市人民政府承办。

本届艺术节,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荣获优秀组织奖,福州市群众艺术馆文化艺术合唱团荣获激情广场合唱比赛金奖。福州闽剧院的原创闽剧《林则徐与王鼎》荣获优秀剧目二等奖,杨帅与吴则文凭借在剧中的出色表演荣获优秀演员奖。

本届艺术节荟萃全省音乐、舞蹈、杂技、曲艺、美术、书法、摄影等多个门类的精品力作,戏剧会演的34台剧目和展演的15台剧目轮番亮相,不仅有全省的国有艺术院团倾情献演,还有民营剧团积极参加。参演剧种不仅有闽剧、高甲戏、梨园戏、木偶戏等本土剧种,也有京剧、越剧等外来剧种。整体剧目质量高、演出异彩纷呈,令人耳目一新,演出几乎场场爆满。

艺术节期间,全省共有2万多人次文艺工作者参与艺术节活动,观看演出、展览和展示的观众达数万人次。

福建艺术节开幕 50台剧目上演将持续到12月15日

  昨晚,福建艺术节开幕式后上演了大型舞剧《四海梦寻》。

福州新闻网11月24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张笑雪 吴晖/文 张人峰/摄)昨晚,第六届福建艺术节在福州开幕,全国人大专委会领导黄小晶,文化部副部长董伟,省领导李书磊、陈伦、刘群英、李红、刘可清,副市长陈晔等出席开幕式。李书磊宣布艺术节开幕,董伟、李红致开幕辞。

本届艺术节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文联、省广播影视集团和福州市人民政府承办,其余八个设区市政府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协办。本届艺术节主题为“精彩六艺节同圆中国梦”。

李红说,本届艺术节坚持“节俭办节,突出特色和质量”的办节理念,荟萃各门类艺术作品,充分展示近年来福建建设文化强省、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新成就。相信通过举办本届艺术节,不仅将为广大群众提供一场艺术盛宴,而且将有力推动我省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和优秀文艺人才培养。希望全省文化系统和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打响福建文化品牌,用真善美引领社会风尚,凝聚同圆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董伟说,近年来,福建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推出一大批优秀作品和人才。特别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创排了大型舞剧《丝海梦寻》,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希望通过本届艺术节的举办,集聚各方力量,打造艺术精品,大力实施文化惠民,让广大群众共享艺术发展成果。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生产出更多体现时代文化成就、代表国家文化形象的艺术精品。

开幕式后上演了大型舞剧《丝海梦寻》,该舞剧曾多次在国内外获奖,讲述了古代泉州刺桐港边一个普通水手人家传承远航梦的故事。

本届艺术节汇集全省戏剧、音乐、舞蹈、杂技、曲艺、美术、书法、摄影等多个门类的精品,参演作品在剧团、剧种、题材等方面比往届实现了突破和超越,将持续到12月15日。50台剧目近期在福州上演,本报将送出近3000张门票。

第26届全省戏剧会演、第三届全省音乐舞蹈杂技曲艺类优秀节目展演、全省“激情广场大家唱”合唱比赛等,将在本届艺术节闭幕式上颁奖。

  大型舞剧《丝海梦寻》在开幕式上献演。 记者 林双伟 摄

东南网11月2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文 林双伟/摄) 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23日晚,由省政府主办,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文联、省广播影视集团和福州市政府承办的第六届福建艺术节在福州开幕。全国人大专委会领导黄小晶,文化部副部长董伟,省领导李书磊、陈伦、刘群英、李红、刘可清,老同志袁启彤、郑义正、王美香、叶继革出席。李书磊宣布第六届福建艺术节开幕,董伟、李红致开幕辞。

李红说,本届艺术节坚持“节俭办节、突出特色和质量”的办节理念,荟萃各门类艺术作品,充分展示近年来福建建设文化强省,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新成就。相信通过举办本届艺术节,不仅将为广大群众提供一场艺术盛宴,而且将有力推动我省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和优秀文艺人才培养。希望全省文化系统和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打响福建文化品牌,用真善美引领社会风尚,凝聚共圆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董伟说,近年来,福建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推出一大批优秀作品和人才。特别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创排了大型舞剧《丝海梦寻》,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希望通过本届艺术节的举办,集聚各方力量,打造艺术精品,大力实施文化惠民,让广大群众共享艺术发展成果。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生产出更多体现时代文化成就、代表国家文化形象的艺术精品。

开幕式后举行了专场文艺晚会,以反映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为题材的大型舞剧《丝海梦寻》精彩献演。

据悉,本届艺术节荟萃全省戏剧、音乐、舞蹈、杂技、曲艺、美术、书法、摄影等门类艺术精品力作,将有2万多人次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在全省参与各项活动。艺术节将持续至12月15日。

东南网11月20日讯(海峡导报驻福州记者 杨文)昨日上午,福建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以“精彩六艺节、同圆中国梦”为主题的第六届福建艺术节,将于11月23日至12月15日隆重举行。据悉,今年的福建艺术节,规模更大、参演艺术作品和文博展览更多,全省各地将举办近百场文艺演出和展览、展示活动,有2万多人次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参与艺术节各项活动。

今年艺术节上,我省有34台剧目参加第26届全省戏剧会演,有15台剧(节)目参加第三届全省音乐舞蹈杂技曲艺类优秀节目展演,参演作品在剧团、剧种、题材等方面比往届实现了突破和超越,共有18个剧种,既有闽剧、高甲戏、芗剧、莆仙戏、梨园戏、木偶戏等本土剧种,也有京剧、越剧、赣剧等外来剧种。

导报记者获悉,来自厦门歌舞剧院厦门乐团的交响乐《厦门交响曲》、厦门市南乐团的南音专场《清曲雅乐》、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的高甲戏《大稻埕》、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的歌仔戏《渡台曲》等,都将参加艺术节的会演展演。

第六届福建艺术节23日在榕开幕

18个剧种49台精品剧(节)目将登场

东南网11月2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记者从19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第六届福建艺术节将于11月23日至12月15日在福州举行。

本届艺术节由省政府主办,以“精彩六艺节、同圆中国梦”为主题,主要活动包括开幕式和闭幕式、专业艺术活动、群众文化活动、社会文化及文博展览展示等四大系列。其中,专业艺术活动由第26届全省戏剧会演、第三届全省音乐舞蹈杂技曲艺类优秀节目展演、中外精品剧(节)目交流演出等活动组成;群众文化活动是在各地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上,举办全省“激情广场大家唱”合唱比赛;社会文化及文博展览展示由福建省美术书法作品展、福建省非遗精品展、《福建文化记忆》数字影像展、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信息平台展示、《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七省联展》、第六届海峡两岸少年儿童美术大展等8项展览组成。

本届艺术节参演剧(节)目数量多、剧种涵盖广、题材丰富,分别有34台、15台剧(节)目参加第26届全省戏剧会演、第三届全省音乐舞蹈杂技曲艺类优秀节目展演,剧种达18个,既有闽剧、高甲戏、芗剧、莆仙戏、梨园戏、木偶戏、闽西汉等本土剧种,也有京剧、越剧等外来剧种。

艺术节期间,福州市和全省各地将举办近百场文艺演出和展览、展示活动。这些活动将免费或低票价接待社会公众。

发言人: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林仙元

第六届福建艺术节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文化强省战略、提升福建综合竞争力的具体举措,对于推进我省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服务福建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企盼记者朋友予以高度关注聚焦,加大宣传报道力度,为第六届艺术节成功举办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东南网11月19日讯(本网记者 郑晓丹)第六届福建艺术节将于11月23日至12月15日在福州举行。今天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就第六届福建艺术节主要情况进行发布。会上,有关领导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请介绍举办第六届福建艺术节的意义?

省政府副秘书长赖碧涛:为深入学习并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化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在《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公开发布不久,我省迎来了第六届艺术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时代高度,对文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从第五届福建艺术节以来短短3年,我省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文化为民惠民,在地方戏曲传承发展、艺术精品创作生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艺院团改革、对台和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福建艺术节是由省政府主办的我省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文化艺术创作演出展示活动。举办本届艺术节,是全省人民的一件喜事盛事,是福建文化工作的一次集中检阅,是八闽文艺成果的一次立体展现,是文化强省建设的集中体现,是广大人民群众享受艺术成果的一次嘉年华。艺术节的举办,必将为推动我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和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提供坚强的文化支撑。

记者:请介绍第三届全省音乐舞蹈杂技曲艺类优秀节目展演的相关情况?

省文化厅副巡视员赵建宏:全省第三届音乐舞蹈杂技曲艺类优秀剧(节)目展演,是本届艺术节的重要展演项目。这次共有15台优秀音乐、歌舞、杂技、曲艺作品集中展演,这些节目是在各地各单位组织创作排演的基础上择优选拔出来的,多为近三年新创作排演的作品。展演的门类更加齐全,既有大型歌舞、杂技,也有民乐、交响乐,还有南音、评话、伬唱、舞蹈诗、民俗歌舞、交响诗剧等,比较集中地展示了我省音乐、舞蹈、杂技、曲艺创作演出的新面貌、新成就。它与本届艺术节舞台艺术活动相辅相成,共同组成了艺术节一道亮丽风景线。

记者:请介绍本届艺术节社会文化及文博展览展示的相关情况

省文化副巡视员赵建宏:本届艺术节社会文化及文博展览展示活动有福建省美术书法作品展、福建省非遗精品展、福建文化记忆数字影像展、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信息平台展示、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七省联展、绿叶对根的情意——华侨华人奉献展、博戏——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展、第六届海峡两岸少年儿童美术大展等。其中,“福建省美术书法作品展”主要展现近年来我省美术、书法艺术的创作成就。“福建省非遗精品展”主要展现近年来我省工艺美术方面非遗保护成果。“福建文化记忆数字影像展”主要展示《福建文化记忆》各专题资源的数字影像,展现近年来省图书馆数字文化资源建设成果。“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信息平台展示”主要再现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及“海丝”文化新貌,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供文化商贸新渠道。“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七省联展”主要通过历史文物展示,反映“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程,再现古代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图景。该展览曾荣获全国博物馆界最高奖的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第三名。 “博戏——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展”主要展示中华源远流长的体育历史和文化,该展览获全国首届青运会组委会的高度评价。“第六届海峡两岸少年儿童美术大展”主要以“玩”为主题,展出来自海峡两岸四地200余件精彩的少年儿童画作。


记者:请介绍本届艺术节福州市方面准备工作情况?

福州市副市长陈晔:第六届福建艺术节主场地设在福州,我们深感任务光荣、责任重大。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与省文化厅密切合作,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主要开展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宣传氛围营造。在五一广场悬挂宣传标语,在承担比赛、展演的活动场所及全市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窗口悬挂活动标语,营造社会氛围;加大媒体宣传力度,组织市属媒体对艺术节活动情况进行宣传报道。

二、做好演出场馆修缮提升。对参加艺术节展演的福州闽剧院、马江剧院,以及长乐市、闽侯县的相关场馆,并对场馆设施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修缮、升级。

三、全面部署后勤保障工作。重点加强第六届福建艺术节活动期间演出展览场馆、接待酒店及周边区域环境卫生、消防安全、治安防范、交通疏导、食品监管等各项保障工作,确保艺术节活动顺利进行。

四、精心组织参赛参演工作。为在本届艺术节上取得佳绩,我市提早谋划,精心组织,认真创排和选拔一批作品参演。一是组织闽剧《林则徐与王鼎》、闽剧《柳暗花明》、闽剧《申己殊途》和闽剧《双龙梦》等4部作品参加第26届全省戏剧会演。参赛单位既有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等专业艺术剧团,也有连江县艺昌闽剧团这样的优秀民间职业剧团,代表了我市目前闽剧艺术创作和演出的最高水平。二是组织音乐剧《啊!鼓岭》、曲艺《风雨苍霞人》等2部作品参加第三届全省音乐舞蹈杂技曲艺类优秀节目展演。。

图为第六届福建艺术节新闻发布会

东南网11月19日讯(本网记者 郑晓丹)记者上午从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六届福建艺术节(以下简称“艺术节”)将于11月23日至12月15日在福州举行。本届以“精彩六艺节、同圆中国梦”为主题,将秉承“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办节宗旨,体现文化惠民。

本届艺术节主要有开幕式和闭幕式、专业艺术活动、群众文化活动、社会文化及文博展览展示等四大系列活动。艺术节期间,福州市和全省各地将举办近百场文艺演出和展览、展示活动,将有2万多人次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参与艺术节各项活动。

文艺展示项目丰富多彩

与第五届艺术节相比,本届艺术节规模更大、参演艺术作品和文博展览更多。其中,专业艺术活动由第26届全省戏剧会演、第三届全省音乐舞蹈杂技曲艺类优秀节目展演、中外精品剧(节)目交流演出等活动组成。为了贴近群众文化活动,艺术节在各地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上,举办全省“激情广场大家唱”合唱比赛。

此外,社会文化及文博展览展示由福建省美术书法作品展、福建省非遗精品展、《福建文化记忆》数字影像展、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信息平台展示、《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七省联展》、绿叶对根的情意——华侨华人奉献展、博戏——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展、第六届海峡两岸少年儿童美术大展等8项展览组成。

参演剧目数量多 题材丰富

本届艺术节有34台剧目参加第26届全省戏剧会演,有15台剧(节)目参加第三届全省音乐舞蹈杂技曲艺类优秀节目展演,参演作品在剧团、剧种、题材等方面比往届实现了突破和超越。

本次艺术节,参演剧种共有18个,既有闽剧、高甲戏、芗剧、莆仙戏、梨园戏、木偶戏、闽西汉剧、梅林戏、潮剧、北路戏等本土剧种,也有京剧、越剧、赣剧等外来剧种。题材包含了抗日抗倭、革命历史、福建“海丝”等。

在内容上,将表演有根据谷文昌事迹创作的芗剧现代戏《谷文昌》,还有表现朱子文化的南词戏《朱子之歌》,有反映现实生活、传播正能量的现代戏《生命》、《录取通知书》《四喜临门》等,还有追溯历史风云的新编历史剧《赵武灵王》、《冯梦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