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不按时脱贫 党政主官要脱帽
漳州市委全委会审议通过《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全面小康”决胜阶段总要求
![]()
漳州城市中心将实现从“沿江到环湾”的跨越式发展
东南网12月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晓琪 张伟华 实习生 戴宇涵 文 /图)到2018年,漳州实现全面脱贫,不按时脱贫,党政主官要脱帽。昨日,漳州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召开,会上,《中共漳州市委关于制定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讨论稿)》(以下简称《建议》)获审议通过,《建议》对即将制定的“十三五规划”划定了建议性大纲。
根据《建议》,“十三五”期间,漳州市经济将保持较快增长,全市经济保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的增长,力争“十三五”中后期发展更快更好些,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经济增长相适应,提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从“沿江到环湾”跨越式发展
《建议》提出,实施重点突破、重点带动,加快建设古雷、厦门港南岸新城、漳州高新区、环东山岛经济区等四大经济增长极。
其中,厦门港南岸新城将坚持“港口、产业、城市、生态”四位一体,突出湾区新城、都市岛群,加快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和公共配套服务体系,努力建成践行“五个发展”理念的示范区,精心打造“对外更加开放、与台湾深度合作、与周边地区联动协调发展”的新兴生态港口工贸城市,实现漳州城市中心东移、从“沿江到环湾”的跨越式发展。
打造“海丝”先行示范区
《建议》提出将传承月港辉煌历史,凸显漳州在建设福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中的布局、分量和贡献,努力将漳州打造成为闽南文化生态示范区。
同时,开展针对“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招商、投资与贸易合作,支持本市企业到“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合作等。
3景区捆绑申报世界地质公园
《建议》提出,将推动滨海火山地质公园、灵通山、乌山捆绑申报世界地质公园。
同时,推进旅游观光产业品质化,突出土楼、滨海、文化、田园、青山、温泉等旅游特色,提升发展东部滨海休闲、中部花果茶生态、西部乡村世遗三大旅游带,加快建设土楼文化生态旅游区、生态海岛旅游区、山地人文旅游区、滨海火山度假区、康体运动休闲区等五大旅游集聚区,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升精品景区。
此外,将加大营销宣传,吸引更多游客到漳州登山、观海、戏水、看楼、泡温泉、赏名花、尝鲜果,打响“清新福建·花样漳州”品牌,促进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型,打造世遗品质和原乡情怀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东山、长泰实现全域城镇化
在推动城乡一体协调发展方面,《建议》提出,将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实施“大城关”战略,做大做强县城。
持续推进省市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和杜浔(古雷)、角美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培育一批特色小城镇。深入开展漳浦、东山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推动东山、长泰实现全域城镇化。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引导整村搬迁集中建设新城镇。
此外,加大户籍、就业、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配套改革,实施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工程,引导就地城镇化。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2018年实现全面脱贫
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领导要求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在昨天的会议上,漳州市领导也对扶贫工作做出部署。会上,漳州市委书记陈家东介绍,漳州市有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7个欠发达乡镇和183个贫困村,至去年底,全市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有11.74万人。漳州提出比全国、全省提前两年,在2018年实现全面脱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方面,《建议》提出,要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建立健全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对低保户、五保户、扶贫户等实施差别化新政策。
陈家东更提出,要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不按时脱贫,党政主官要脱帽。
贫困高中生有望免学费
教育方面,《建议》提出,将前瞻考虑一对夫妇可生育二孩政策对教育影响。发展学前教育,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建立政府购买普惠性民办园服务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完善资助方式,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同时,办好特殊教育,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市职教园区,争取创办1-2所综合或工科为主的大学。
建市医院、中医院高新区分院
医疗方面,将推进健康漳州建设。《建议》提出,将重点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基层运行机制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新体制,优化医疗卫生资源的规划布局,建成市医院、中医院高新区分院。
同时,加快发展养老养生、养心养性产业,创新生态健康产业平台,扩大政府购买基本健康养老服务。
打好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
会上,陈家东说,生态好是漳州最大的资源和资产,也是漳州最宝贵的形象和品牌。要坚持走绿色发展新路,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陈家东提出,开展重点污染源专项整治,全力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建议》也提出,要着力绿色发展,率先建成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完善主体功能分区,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和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相关新闻】
未来五年实现漳州城市中心东移
漳州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会昨审议通过《中共漳州市委关于制定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重点发展四大区域
东南网12月2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周杨宁 戴江海 文/图)下一个5年,漳州会是什么面貌?漳州人的生活水平,会有怎样的提高?
这一切,在昨天漳州召开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会上,有了新的蓝图和展望。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漳州市委关于制定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漳州十三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奥林匹克公园,未来漳州高新区将建成宜居宜业的新城区]()
奥林匹克公园,未来漳州高新区将建成宜居宜业的新城区
会议提出,未来5年漳州GDP年均增长1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提前实现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从宏观上的城市发展定位、区域发展布局,到与市民息息相关的健康、教育、公共服务等方面,都提出了建设性的发展建议。
【区域发展】
重点发展四大区域
实现漳州城市中心东移
漳州四大经济增长极,即古雷经济开发区、厦门港南岸新城、漳州高新区及环东山岛经济区域,是漳州未来5年发展的重点区域。
古雷港经济开发区,要举漳州全市之力推进开发建设,全面提升规划布局与安全环保,完善设施功能配套,逐步建设世界一流的石化基地,用全市1%的土地创造50%的工业产值。
厦门港南岸新城,要加快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和公共配套服务体系,努力建成新兴生态型港口工贸城市,实现漳州城市中心东移,从“沿江到环湾”的跨越式发展。
漳州高新区,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发展文化创意和休闲健康产业,加快建设两岸高新产业合作重点区、闽南文化生态产业展示区、产城融合宜居宜业新城区。
环东山岛经济区域,要努力建设环东山城镇组群、国际高端旅游目的地、闽粤跨界产业合作示范区、对台产业深度合作区。
同时,各县都要建设一个标准化工业园区,用全市5%的工业区土地创造90%以上的工业产值。
【新型城镇化】
城乡统筹发展
让城镇化拉动经济增长
漳州市委书记陈家东说,城镇化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要拓展和延伸城市空间,加快市内同城化步伐,实现中心城市城镇组群的同城化、现代化,适时推动行政区划调整,使行政区划与发展战略相适应。要加快推进东山、长泰两个县全域发展,建设台投区、古雷两个新市镇,加快发展各县大城关和一批特色中心镇。
按照2020年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计算,漳州城镇户籍人口约229.5万人,未来5年有86万人要在城镇安家落户。解决这些人进城和进城后的生活问题,意义重大,关键要加大户籍、就业、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配套改革,学习重庆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和地票做法,探索进城农民的相关政策,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交通与市政】
打造中心城区“30分钟交通圈”,天然气“县县通”
加强漳州开发区、古雷开发区等核心港区连接中心城市和山区县互联互通的快捷通道建设。推进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干线公路网建设、强化高速公路与城市交通主干道的有效衔接。
提升农村道路等级和水平,下大力气解决边远地区和海岛居民出行难问题。强化城市道路网络建设,打造中心城区“30分钟交通圈”。优先发展城乡公共交通,推进城市公共停车场(停车楼)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绿道、慢行交通系统。
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加强供水、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加快天然气管道建设,实现天然气“县县通”。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生态环境】
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共治体系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强化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和敏感脆弱区保护。严格环境准入,落实减排许可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
坚持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实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建立污染防治区域联防机制。
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
实行环保信息公开、环境信息举报、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落实重大项目、环保设施布局建设决策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共治体系。
【教育与健康】
促进教育公平,全面实施二孩政策
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突出办好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事业。重视解决学校合并后贫困山区孩子入学难、入园难问题。前瞻考虑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二孩政策对教育影响。发展学前教育,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建立政府购买普惠性民办园服务机制。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完善资助方式,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市职教园区,争取创办1至2所综合或工科为主的大学。
优化医疗卫生资源的规划布局,建成市医院、中医院高新区分院。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鼓励和支持“医养结合”,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
加快发展养老养生、养心养性产业,扩大政府购买基本健康养老服务。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二孩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社会保障】
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
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和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办法,建立社会保障待遇调整机制。
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鼓励发展职工互助补充保险。健全失业保险标准调整机制和失业保险金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推进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
推行以公租房为主要保障方式的新型住房保障制度。
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