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信心。目前,全省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凝心聚力,一鼓作气,乘势而上,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5日,福建省“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举行,漳州市作专场发布推介。漳州素有“花果之城”“鱼米之乡”美称。近年来,当地立足资源优势,用工业化理念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持续创新联农带农机制,以产业扶贫带动农户共奔小康。
28日,福建省“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九场)举行,南平市作专场发布推介。作为山区、苏区、老区,南平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立足丰富的生态资源,发挥“绿”的优势,做出“创”的特色,用绿色擦亮脱贫攻坚底色,提高全面小康成色。
“苏区红、生态绿,是建宁的底色和亮色,也是建宁开展脱贫攻坚的底气。”建宁县委主要领导说,近年来,建宁县扎实推进三明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制定“1+N”系列扶贫政策,以“五抓五送”为载体,实施七大产业扶贫工程,推行“456”工作法,推广的量化折股扶贫模式获评全国“2017精准扶贫十佳典型”。
彭家洋村地处福安市城区西部,2018年,在村党支部牵头下,彭家洋村成立仙岫峰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入股分红和就业方式,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
这几天,在位于罗源县的福州台商投资区松山片区,4栋厂房顶上的蓝色多晶硅组件闪闪发亮,持续将阳光转化成电能;与此同时,远在10公里外的北山村里,无劳动能力贫困户于再望着头顶的阳光,心情也因为那些多晶硅闪亮起来。
在南靖县和溪镇,有不少党员是当地花卉苗木种植大户,他们指导并带领村民发展壮大花卉苗木产业。如今,和溪镇种植花卉苗木面积超2.6万亩,年销售额超10亿元,并带动5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宁德实行医保扶贫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从完善可持续筹资政策、提高贫困人口待遇水平、推进医保改革发展、优化基层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医保扶贫,确定“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分类救治策略
长汀策武、河田、三洲、涂坊和濯田等5个水土流失重点乡镇,有贫困户2664户9071人。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他们都像戴永恒一样,在水土流失治理中迈出脱贫致富步伐,实现生态治理和脱贫致富双赢。
在澳头成为厦门首批“美丽乡村”示范点后,澳头人围绕海港文化、海防文化、海鲜文化和侨乡文化底蕴,巧打“侨乡牌”,念好“三海经”,把曾经荒落的小渔村打造成了“闽南最美海港侨村”,成为返乡青年创业的新热土。
硬化公共道路四通八达,格桑花沿途绽放,汽车穿梭乡间,现代公寓拔地而起,厂房菜地毗连成片……今年,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显得格外美丽,连多年干旱荒芜的山坡上,也因为丰润的雨水缀满了绿意。
” 福州·定西东西部扶贫协作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林)项目选址在安定区的南面,当地人称为南山。经过四期建设,福州与定西东西部生态扶贫协作的标杆项目——安定区南山生态林,植树造林10641亩,栽植各类苗木160.56万株。
近年来,漳州市各级关工委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开展励志、创业、技术、信息、助学五项帮扶工作,培育新型农民和致富带头人。漳州市关工委主任李天森说,市关工委把“种子工程”作为服务脱贫攻坚的关爱工程,将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金融扶贫,如何扶在关键上?作为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的山区县屏南,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小额信贷促进会+风险资金池”方式,建立完善“放得准、用得好、收得回”的金融扶贫机制,让有劳力和劳力弱的家庭都能享受到金融活水带来的可持续扶贫效益。
“大师指导技术、收购茶叶,不仅带来立竿见影的经济收益,也开拓了自己种茶的思路。”近日,安溪县剑斗镇云溪村贫困户郑连城在听了安溪铁观音大师王清海讲解后,感觉摸到了种茶的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