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1月1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谢海潮 林丽明 本网记者 张朝辉 图由《昌吉日报》摄影记者提供)10月16日至22日,随“重走林公路·传承民族魂”采风团走进新疆,发现林则徐留在这里的记忆依然鲜活——在乐土驿·新疆驿站文化博物馆,广场立着林则徐披斗篷的雕像,馆内蜡像为父子戍边场景。伊犁林则徐纪念馆内,那尊高约3米的林则徐玻璃钢塑像,出自厦大教授李维祀之手。昌吉回民小吃街摆的铜像,是林公正与回族同胞一道品尝“九碗三行子”。 昌吉回民小吃街,与回族同胞一道品尝“九碗三行子”的林公铜像 仅所到过目而言,新疆的林则徐塑像之多,让我们这些“小老乡”惊诧于“见所未见”,这也印证了《昌吉日报》回族摄影记者马瑜的一句话,“新疆人民从未忘记过林公”! 大西洋最后一滴泪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十一月初四日,林则徐抵伊犁所辖的四台。俗称“四台”的呼苏图布鲁克台,为清代察哈尔营驻军防守的一座驿站,通常设兵14名。在这里,伊犁将军布彦泰、参赞庆昌俱遣戈什哈(侍从护卫)来迎,给予了林则徐“前所未有”的礼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