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红色革命火种捍卫地

来源:长城网 | 作者:杨泽 | 时间:2021-04-27

大埔县 公安星火的点燃地

顺着汀江,一路向北。沿途是飞速倒退的群山,沿着蜿蜒的山路,大概40分钟就能到达大埔县三个中心镇之一——茶阳镇。

茶阳镇的历史,在东晋义熙九年便有存于史书的记载。在这里,汀江、小靖河、漳溪河交汇在此,流入韩江源头三河。在广州的地图上,茶阳镇很小,如果不努力找很难找到,但正是在这小小的镇子里,却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所“公安局”。

大埔县中国红色政权公安局。长城网记者 杨泽 摄

走在茶阳镇的百年老街,镇里的客家老屋在阳光下散发着岁月透出的柔和。家家户户都在为晚饭做准备,不知道哪里传来一阵锣鼓声,声声入耳,表现着客家儿女的精气神。也让我停下了脚步。

时空回溯,时光穿越回1927年,南昌起义之后,起义军挥师南下,准备在潮汕、东江建立工农政权,同时,中共广东省委按照中共中央指示,迅速制定了《关于暴动后各县市工作大纲》,以全力在东江潮汕、梅州地区接应起义军。

红色公安局旧址里的历史展览。长城网记者 杨泽 摄

9月16日,起义军进入大埔县城,县党组织发动了“茶阳暴动”大埔县人民革命政府成立了。19日革命政府改名为大埔县工农革命政府,并指导成立了公安局,并任命了被起义军从当地监狱解救的中共党员李卓寰为公安局长。

南昌起义和八七会议之后,中共在全国各地举行暴动,建立了14个县以上的红色政权,其中,5个政权设立了公安局,全部在东江潮汕、梅州地区,而大埔公安局是最早的一个,因此,这是中国红色政权首个公安局,开创了人民公安的先河。

红色公安局内景。长城网记者 杨泽 摄

站在大埔红色公安旧址之前,时光又一次回到现实,虽然在白色恐怖的绞杀下,红色公安局并没有支撑多久,仅仅15天,许多政策规章也没能得到完整实施,但它却是红色政权下第一个人民公安局,一切就像是黑夜之中闪过的流星一样,但有流星划过的地方,就会有光的照耀。哪怕是星星之火,也有可以燎原的可能,大埔公安也跟随斗争形势改编成了游击队,离开了自己的家乡,跟随工农红军建设瑞金,参加长征,南征北战。仅茶阳镇就有28个战士最终长眠在了革命的道路上。在茶阳,随处都能看到破败的昔日革命标语,虽然时光会将标语淡化,抹去,但书写下革命红色精神,却在全梅州,全广东,乃至全中国生根发芽,成长为参天大树。

情景还原朱德向红色公安局赠枪。长城网记者 杨泽 摄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