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代表一种信仰,一种文化。人们赋予她诸多神奇的传说,她的信众从莆田迈向世界,她就是妈祖。妈祖文化肇于宋、成于元、兴于明、盛于清、繁荣于近现代。“灵妃一女子,瓣香起湄洲”,妈祖仙去逾千年,但她留给人们的更多是教化和启迪—— 妈祖文化:走向世界的福建名片
湄洲岛祖庙山上的妈祖石像。 王鲁闽 摄
人来人往的湄洲岛妈祖祖庙大殿。曲利明 摄 东南网5月13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树红霞 陈荣富 卞军凯)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 3月28日,莆田湄洲岛妈祖祖庙。 一大早,信众三三两两拾阶而上,在妈祖圣像前,焚香跪拜。 人群中,既有拄着拐杖的老者,又有稚气未脱的孩童,更有不同肤色的外国友人。其中,一个四五百人的台湾进香团格外显眼。 当日,台湾宜兰县15家妈祖宫庙联合前来谒祖进香。其间,举行了隆重的祭拜仪式,信众向妈祖行“三鞠躬礼”“三献之礼”,祈求平安。 湄洲岛是妈祖文化发祥地,也是海内外妈祖信众朝拜的圣地。千百年来,无论白天夜晚,无论晴天雨天,虔诚的脚步都不曾停歇……尤其是每年的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纪念日和九月初九妈祖羽化升天纪念日前后,这里更是人山人海,一批又一批妈祖信众踏海而来,进香祷祝、寻根谒祖。 “去年,前来朝拜妈祖的民众多达200万人次,其中,台胞占到十分之一。今年春节期间,每天都有几千辆车载着香客从四面八方赶来。”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董事长林金榜说,今年6月,台湾妈祖联谊会将组织一个1.2万人的团前来拜妈祖。 妈祖,被称为“海上和平女神”。在航海技术不发达的年代,乡土观念浓厚的出海人,主要信仰妈祖,常携带妈祖神像随行保佑,从湄洲祖庙请来的妈祖像更被视为妈祖分灵,妈祖信仰就这样随着我国海外交通贸易的发展和华侨出国人数的增多而传遍世界各地。据记载,明朝时,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每次都要祭拜妈祖。 经过历代传播,扎根莆田大地的妈祖文化,枝蔓伸延到海峡两岸及五大洲的34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拥有妈祖宫庙5000多座、信众接近3亿人,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 “妈祖大学堂开讲、电视剧《妈祖》热播、‘天下妈祖回娘家’等活动风生水起……这些都为妈祖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创造了条件。”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兼学术部主任周金琰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她的传说从一个海岛传开。
湄洲岛妈祖庙天后广场,这里经常举行重大典礼活动。 阮任塾 摄 妈祖化身使者情牵两岸 在台湾,大大小小的妈祖庙随处可见。妈祖文化深深植根于台湾,许多小孩子从小就 跟着父母朝拜妈祖,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 定居莆田涵江区的台胞刘春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3月29日,周六,刘春风像往常一样,趁晨练间隙,到附近的妈祖庙里上炷香。 “我之所以选择这个住所,也是考虑了妈祖庙的因素,觉得这样离妈祖更近些。”刘春风说,拜妈祖已成为他雷打不动的习惯。 刘春风是台湾苗栗县苑里镇人,一家人都信仰妈祖。1990年,他随大甲镇澜宫进香团踏上湄洲岛这片心仪已久的热土。近距离目睹妈祖金身尊容后,刘春风迟迟不愿离去,当场决定余生要在莆田工作、生活。3年后,他如愿以偿。如今,莆田成了刘春风的第二故乡。他的儿子接过了其在莆田创办的工厂,并在当地娶妻生子;他的女儿也把事业选在了莆田。 湄洲妈祖祖庙工作人员李少霞告诉记者,她在祖庙工作了17年,接触过不少台湾信众,他们都把亲临妈祖祖庙,看作人生一大幸事。 “1981年,台胞蔡辅雄来到祖庙进香。一年后,他以台湾北港朝天宫董事的身份,带经商的台湾信众来祖庙进香,并号召大家向祖庙捐款。1986年,以台湾北港朝天宫董事为主体的进香团抵达祖庙,这也是第一个以宫庙名义组织的进香团。”李少霞说,蔡辅雄现已过古稀之年,每年还往返两岸十几趟,组织信众到祖庙进香祈福,但他乐此不疲。 “台湾信众来了不仅仅上香,还认捐、授课,帮助我们解决工作上的问题。”李少霞说,台湾屏东人赵敬诚,20多年前从这里请回去一尊妈祖像,后来他把邻里乡亲捐赠的香火钱都捐给湄洲岛上金山寺的孤儿,他太太还收集了很多旧衣服消毒后寄过来。 在祖庙工作的这十几年里,李少霞碰到很多这样让她感动的事情,也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不断进香和捐建亭台楼阁的过程中,同根同源的台胞们在心理上找到了慰藉。”林金榜说。 1987年10月,在妈祖千年祭日,大甲镇澜宫董事会绕道第三地前来参加,并请回若干湄洲妈祖像供奉。这一举动,引爆了台湾老兵的乡愁,潮水般“想家”、“回家”的呼声,使得台湾当局终于开放台湾老兵返乡探亲。 海峡两岸妈祖文化交流,从绕道到直航,影响越来越大;从分散到组团,次数越来越多;从单向到双向,互动越来越频;从单一到多元,范围越来越广,渐渐进入最热络的发展 期。值得一提的是,1997年1月,湄洲妈祖金身首度跨海赴台,受到台湾1000多万人次的顶礼膜拜,成为海峡两岸间影响极其深远的民俗交流活动。 从民间信仰到非遗文化 “妈祖文化内涵丰富,在传播之初,其神祈功能比较单一,主要是航海保护。随着信仰范围不断扩大,其神祈功能扩展至江河护航、助漕、助战、消灾、解厄、赐福、送子、祈雨等。”周金琰说,妈祖信仰从民间扩及官方,妈祖从信仰趋向文化,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 “妈祖羽化后,人们感其恩、念其德,就在湄洲岛建庙奉祀,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妈祖庙。湄洲妈祖庙建成后,人们用海祭、舟祭、宫庙祭等不同的方式进行祭祀,形成了早期的妈祖信仰,但影响力仅限在莆田等沿海地区。直到100多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妈祖信仰才得到当时朝廷的认可。”周金琰说。 传说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路允迪出使高丽,途中遭遇大风大浪,“八舟七溺”,眼看就要全部葬身海底。在无可奈何之际,莆田人保义郎李振建议祈求妈祖保佑。路允迪遂祈求妈祖保佑,果然就风平浪静,平安回程。路允迪返朝后奏明圣上,宋徽宗随即为妈祖庙赐额“顺济”。 “这件事使妈祖实现了几个跨越:从地方性神祇变为全国性的神祇;从民间崇拜变为朝廷承认的信仰;从此统领四海龙王,确立海神地位。”周金琰说,妈祖经过宋、元、明、清不断的演绎发展,经历代皇帝30多次褒封,封号从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圣母,各地纷纷建庙祭祀。清代皇帝还颁诏各地“春秋谕祭”,编入国家《祀典》,妈祖祭典成为国家三大祭典之一。 “妈祖信俗是以崇拜和颂扬妈祖的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为核心,以妈祖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习俗和庙会等为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莆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唐炳椿说,妈祖虽属中国民间信仰之一,却不是凭空想象的神类,而是确有其人其事,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完美化身。传播妈祖文化,实际上也是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2009年9月30日,“妈祖信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我国首个信俗类世界级遗产,标志着妈祖文化正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今天,湄洲岛上的妇女在祭祀妈祖的节日里,还保留着梳妈祖发型和着妈祖衣装的习俗。历经千年传承下来的远不止这些,更多的还是妈祖的慈悲和仁爱。 “妈祖文化对研究中国的航海文化、社会经济、外交、移民文化、宗教文化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唐炳椿说,当下要充分挖掘妈祖文化内涵,保护和传承妈祖文化,把福建特别是莆田打造成为世界妈祖的朝圣中心、交流中心、学术研究中心、文化创意中心,充分展示妈祖文化的魅力,发挥妈祖文化在增进台湾同胞以及海外华侨华人中文化认同的应有作用。 文化化·链接 ◎妈祖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据资料和研究表明,妈祖姓林,名默,昵称默娘,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廿三出生于莆田湄洲岛。 林默从小聪慧过人,事亲至孝,又急公好义。16岁时,传说她因“窥井得符”,遂灵通变化,能为民预测吉凶、驱邪救世。后来,兄长在一次出海中遇难,林默立下夙愿,从而以拯救海难为己任。宋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九月初九,28岁的林默因救助海难殉难,被百姓传说为羽化飞天。此后,更被尊为“海上女神”。 妈祖在羽化升天之后,仍屡显威灵,拯救危难、广施仁爱、普度万民,终成至善、大爱的女神,千百年来广受世人敬仰。 ◎妈祖庙 妈祖逝世时,乡人感其生前治病、救人的恩惠,于同年在湄洲岛上建庙祀之,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湄洲妈祖祖庙。 祖庙于宋仁宗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扩建,日臻雄伟。明成祖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航海家郑和两次奉旨扩建庙宇。至清康熙时,已形成具有五组建筑群的“海上龙宫”。近年来,湄洲祖庙进行了大量的复原修建工作,另投资兴建了妈祖新殿。 观点 妈祖体现中国海洋文化特色 徐晓望(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在海洋文化方面,人们重视的是航海人们的信仰和崇拜,其中核心就是民众对海洋之神的崇拜,在中国,则主要是对最高海神妈祖的崇拜。就这一意义上可以说,妈祖是中国古代海洋文化的象征。妈祖所体现出来的神性最主要的是爱,这种爱,不是情爱,而是母亲爱护儿女的无私的爱,只讲奉献,不求回报的爱。在妈祖的身上,人们可以看到东方海洋文化的特征。 妈祖是一个极富有东方文化特色的航海之神,与西方世界的海洋之神——手持三叉戟的海神波塞冬形成鲜明的对照。在海神波塞冬的身上,人们看到了西方海洋文化的冒险、征服、掠夺、欺诈、霸权的特征;而在中国百姓的妈祖信仰之上,人们看到的是中国海洋文化特色——和平往来、自由贸易、平等待人、共存共荣的文化精神。这一文化精神基于中国文化的传统,也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财富,她必将改造人类的海洋文化面貌。 妈祖文化的现代意义 林国良(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弘扬妈祖文化,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首先,政治意义。妈祖是两岸民众共同的信仰,妈祖文化在台湾传播范围大、影响深,是两岸交流最有效、最理想的平台和载体。通过交流,达到相互了解,增进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从情感上抚平历史造成的创伤。同时,妈祖也是海外华侨华人的精神家园、精神寄托,在对外交流中,妈祖信仰可以凝聚侨心。 其次,社会意义。妈祖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妈祖身上所表现的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弘扬妈祖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引领社会、教化人心、构建和谐社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经济意义。妈祖文化增强了海内外华人间文化交流,基于这种文化背景下的华人商贸往来(特别是海峡两岸商贸往来)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妈祖既是一种乡土文化资源,也是一种旅游资源,对于中国文化旅游产业(特别是福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承和弘扬妈祖精神 陈天宇(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研究员):传承妈祖精神,应当树立正确的妈祖文化观,积极寻找妈祖文化与当代社会的契合点,使妈祖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作为普通民众,弘扬妈祖文化,首先应当认知妈祖的道德精神,学习妈祖的慈悲和大爱;培养妈祖那样的道德情感,像妈祖一样常怀悲悯之心;仿效妈祖的高尚道德行为,像妈祖那样广做善事好事;学习妈祖的勇敢和坚毅,像妈祖那样对自己的道德追求持之以恒、终生不渝。 改革开放以来,大陆在妈祖文化的传承、弘扬以及学术交流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台海两岸的人员交往、情感融合、文化认同以及学术研究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作为妈祖文化发祥地的福建,特别是作为妈祖故乡的莆田,只有真正把自己打造成妈祖文化高地,才能为传承和弘扬妈祖精神发挥更大的作用。 (福建日报记者 树红霞 整理) |
相关阅读:
- [ 04-21]“茶帮拜妈祖”仪式昨日预演 吸引众多游客围观
- [ 04-20]福州三坊七巷再现“茶帮拜妈祖”民俗活动
- [ 04-12]台湾车辆载妈祖信徒抵达平潭 首次直接换牌入闽
- [ 02-16]福建拟年内开通黄岐至妈祖航线 争取5年内组建本土邮轮公司
- [ 02-11]福州民间文艺团体鳝溪十番乐团将赴马祖参加演出
- [ 02-02]福建湄洲举行妈祖祖庙祈年大典
- [ 11-05]上下杭会馆见证商业街坊格局 专家回忆往昔繁华
- [ 10-13]福州重阳节重现妈祖飞升 弘扬“敬老孝亲”风尚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