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0月1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刘必然 通讯员 陈俊毅)漳平市溪南镇大山深处,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村落——东湖村。错落有致的清代民居,青石砌成的古桥、古道都在无声诉说着百年历史变迁。27年前,村团支部发动村里青年成立为村民尤其是老人义务办事的跑腿社。从此风雨无阻,接力传承至今。 不久前,70多岁的五保户张西珍因脚部痛风不适,跑腿社社员张金周听说后,马上开车送老人到漳平市第二医院就诊,未收取分文费用。 “跑腿社人员换了一拨又一拨,但‘不向乡亲收一分钱、不拿村里一分钱’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张金周说,跑腿员的接力“跑腿”,为东湖村“跑”来了良好风气,“跑”来了龙岩市平安和谐村居。 东湖村位置偏僻,过去村民去城里办事极不方便。一些乡亲不会说也听不懂普通话,办一件事要来回几趟。上世纪80年代后期,村里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留下的老人办事更是困难。 1991年8月,时任村团支书的张灶木组织34名青年成立跑腿社。在当年村部里,上墙的跑腿社承诺书依然清晰可见: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急需解决的问题。 令张灶木没有想到的是,这一跑,就跑过了27年。在张灶木看来,当时创办跑腿社的初衷很简单,就是为村民服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今,张灶木依然活跃在跑腿社一线。 孤寡贫弱等困难群体是跑腿社的重点服务对象,主要帮助老人打扫卫生、缴交各类款项、存取钱款等。目前,在东湖1200人口中,常住人口约600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200多人。 跑腿社的管理也与时俱进。经过调整和规范,整个东湖村按莲花扇形划分为若干网格,组建10个跑腿服务点,各扇形点群众从本片区推举一名村干部跑腿员、一名党员跑腿员和一名志愿跑腿员。扇形点内有哪些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每位跑腿员手中都有一本详细“台账”,不用困难群众上门,跑腿员就会主动帮他们往集镇和城里“跑”。 “当时条件有限,服务范围小,做的事比较简单。现在交通发达,生活水平提高了,可以帮大家做更多事。”张灶木欣慰地说。 现在当面对诸如农村建房用地审批、支农惠农资金领取、新农合、民政优抚等事项时,跑腿员可通过微信、电话,第一时间把“菜单”接下,并帮村民“跑”。村民家中有“红白事”,他们也帮忙张罗。目前,跑腿社有近50人。 “有时事情很琐碎,像帮老人充话费,很小的事情,但对老人来说却是大事。”张灶木说。 去年,镇党委将东湖村跑腿社纳入党建工作示范点,“跑腿”的优良传统也从东湖村向周边传递。 |
相关阅读:
- [ 08-14]福建持续推进医疗信息化:让群众少跑腿看好病
- [ 06-22]【“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福州自贸区创新登记制度 多举措实现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 [ 03-01]站在"风口"的"跑腿公司" 能否"御风而行"?
- [ 03-01]"跑腿公司"重出江湖 未必能跑出"新意"
- [ 03-01]“跑腿公司”不能被纠纷撞折了腰
- [ 07-07]漳州检商“两证合一”启动 让企业少跑腿
- [ 04-28]这些审批不用再跑腿!福建取消31项行政许可事项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