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福建省出台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

2023-12-15 08:56:17 作者:储白珊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12月1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储白珊)落实“双师型”国家标准,优化职教类型定位。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福建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近日出台,我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有了具体的认定标准。

“双师型”教师,是指职业院校中具有企业相关工作经历,或积极深入企业和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岗位实践的教师。他们充分理解所教授专业(群)与产业的关系,了解产业发展、行业需求和职业岗位变化,能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学。

《实施办法》将我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设置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级,可参加认定的人员既包括所有在职专业课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公共课教师、校内其他具有教师资格并实际承担专业课或实习指导课教学任务的校内专业课教师,也包括经学校正式聘任且承担专业课或实习指导课教学任务的校外兼职教师。

根据《实施办法》,校内专业课教师申报各层级“双师型”教师时,必须同时满足教育教学和专业实践两个方面的具体条件。尤其在专业实践方面,要求满足“主要成员参与地市级以上产教融合项目建设与管理工作”“担任地市级以上教学创新团队、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等主要成员”“获本专业相关的国家授权发明专利”等条件,申报中高级“双师型”教师的人员还必须具有2年以上企业相关工作经历,或近5年累计6个月以上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等条件。对于申报“双师型”教师的校外人员,《实施办法》要求,除满足相关条件之外,还必须参加教师职业道德、基本教学能力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

值得一提的是,《实施办法》对在闽台胞教师积极参与我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予以支持,鼓励台胞教师提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对他们在职称晋升、培训、评先评优等方面给予倾斜。

此举得到我省职业院校台胞教师的一致好评。“好政策将激励更多好教师快速成长。”黎明职业大学新材料与鞋服工程学院副院长、台胞教师李宗其告诉记者:“黎明职业大学的课程安排‘理实一体’特色鲜明。身为‘双师型’教师,我们将不断增进自身的理论知识层级,随时关切职场的需求变化,用更宽广的视界引导和影响学生。”

目前,我省各地各校已经开始着手制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及作用发挥情况,作为职业教育相关建设计划及基地平台、人才团队建设等工作的重要指标。各地各校还将积极搭建平台,为教师提供教育教学、岗位实训、继续教育、企业实践等条件,推动“双师”能力提升。

手记

下功夫补职教短板

福建日报记者 储白珊

作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比例一直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仍是薄弱环节,迫切需要更多职教教师打造核心课程,及时把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引入教育教学实践,促进职业教育的“专业群”与区域经济的“产业群”无缝对接。

今年,省教育厅联合省财政厅组织实施福建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三年行动计划,提升职教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此次又出台《福建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实施办法(试行)》,细化了分级评价标准,设计了“双师型”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路径,还建立了认定结果动态调整机制,将进行“不超过5年一周期的复核”。

实施这些政策措施,是希望广大职业院校教师深刻把握提升“双师”能力新要求,紧跟产业发展趋势,把生产一线作为专业发展的另一所大学,出实招、下功夫,提高真本领。

职业院校亦迎来新挑战——不仅要重视培养专业教师个体“双师型”,也要重视打造教学团队“双师型”;不仅要重视挖掘校内资源打造教学团队“双师型”,也要重视以开放的视野有效利用校外具有“实践教学指导能力”的教育资源,为学校人才培养服务。

期待在好政策的激励下,我省涌现出一大批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带领学生掌握更多本领。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