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刘健:在医疗领域体察群众疾苦
2013-01-29 07:37:58 来源:东南快报 责任编辑:黄丽红 黄丽红 |
分享到:
|
委员关注 身为医务工作者,刘健在今年两会上关注的议题仍与百姓健康有关。这一次,他期待能进一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他还希望建立健全大病救助体系,呼吁社会爱心人士关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困难群众,为省红十字城乡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救助基金扩大筹集渠道。 省、市层面进行基金统筹 2005年实施新农合以来,农村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已有较大提高。但刘健坦言,由于人口庞大,保障体系建设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任重而道远。在调研中,刘健发现,现有的基金筹集由各个县区自行统筹,这就存在一个问题:财政收入困难的县区在新农合的投入上往往力不从心。“能否将目前的县区统筹上升到市级甚至省级统筹?”刘健解释,实现更高层次的统筹后,富裕与贫困地区能更灵活地进行调节,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资源。 同时,针对新农合制度中的固定缴费标准,刘健建议可以进行灵活调整,“根据地方财政的能力,设置不同的档次。”他提到,目前实行的政策是全省每人每年缴费50元,政府拨款240元,2013年还将提高到280元,能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但对于财政富有的地区和个人,可以提高缴费额度,享受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以满足百姓的不断增加的健康需求。此外,外出务工等流动人员常常出现错过缴费期限的情形,刘健也呼吁可设置一定的补缴期,确保这些人员当年能得到保障。 此外,针对大医院“人满为患”的情况,刘健也建议培育有特色的专科“小医院”。以眼科为例,他提到,东南眼科医院就是很好的模式,若对这些特色医院进行扶持,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减轻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压力。 设置牵头部门统筹救助 今年两会上,针对省红十字城乡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救助基金的筹集,刘健的提案提到,省政府每年下拨1个亿作为救助基金,随着救助的施行,社会反响越来越大,申请的人数也越多。据他介绍,2011年全省申请救助的大约有6000多人,到了2012年,人数飙升到2万多。 “这些救助款对于困难群众而言是救命钱。”在走访救助对象中,他发现,一名困难群众罹患胃癌,手术后再也无法支付后续治疗的费用。及时得到救助款后,他可以顺利接受化疗了。如果没有救助基金的帮助,很多低收入家庭患者的治疗就不得不被迫终止。 但是,随着需要救助的群众越来越多,救助基金入不敷出。“2011年有5522个家庭得到救助,每个家庭平均获得1.66万元,1个亿救助基金刚好够用。2012年需要救助的家庭攀升到近2万个,如此算下来救助基金至少有1个亿以上的缺口。”刘健算了一笔账。 如何扩大基金的来源渠道?刘健建议“政府增加拨款,发动个人、集体、企业募捐,协调、合并各慈善机构的相同救助项目”,“同时严格审核申请家庭的经济收入,让救助基金真正发放给最需要救助的群众”。 |
相关阅读:
- [ 01-29]委员建议福建企业应该开放成为学生实践基地
- [ 01-29]省政协委员建议:保障体育课引入运动损伤险
- [ 01-29]省政协委员呼吁:给学生减负避免“过度教育”
- [ 01-29]福建省委书记尤权给政协委员出“考题”
- [ 01-28]三明市省政协委员参加审议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