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时政 > 正文

张昌平:地方政协应当成为密切联系各界别群众的重要平台

2013-11-19 08:19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黄丽红 李艳  
分享到:

密切联系各界别群众,必须充分发挥地方政协的独特优势和作用。要发挥位置超脱的优势,敢讲真话,敢道实情。有一种现象,知识分子、民主党派的同志在政协更敢讲话,老干部和从党政转岗的同志,在政协也更敢讲实话。政协可以既做好各界群众的“代言人”,又当好党委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我们要营造敢讲真话、敢道实情的民主氛围,鼓励委员反映不同意见,倾听不同声音,保持社情民意信息的原汁原味。

要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掌握和反映各层面的意见和建议。省政协的32个界别基本涵盖了社会各个阶层、行业和领域,全省2万多名各级政协委员深深根植于各界别群众,既联系“大众”,又联系“小众”。我们要发挥这一优势,促进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为社会各界所把握、接受,并形成共识。同时,要深入了解群众期盼、汇集民意,把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转化成党委、政府民主决策的重要民意基础。

要发挥渠道畅通的优势,做到“下情上达”。政协委员遍布各行业、各领域,“耳聪目明”,政协的提案、信息、委员的意见建议,都有直达决策的“直通车”。今年初以来,我们已报送了1200多件社情民意信息专报件,涉及民生问题的信息就占了500多件次。我们要发挥这一优势,把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纳入关注的视野,设身处地感受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怨所盼,了解和掌握其他渠道不易掌握的民情民意,获取其他形式不易反映上来的意见。

要发挥人才荟萃的优势,提供高质量的对策建议。政协委员中聚集着具有深厚专业造诣的人才和丰富领导经验的骨干。上半年,我们围绕省委提出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有机统一的要求,组织委员通过深入调研,撰写了38篇有分量的调研报告,为党委、政府正确决策提供高层次、跨学科、多领域的咨政建言。我们还要继续围绕全省改革发展建言献策。最近,在经济发展上研究深化民营经济投融资体制改革、在重大民生上研究机构养老、在文化建设上研究扶持民间博物馆发展、在生态环境建设上研究加强湿地保护,以及围绕落实宗教房产政策遗留问题等,开展专题调研,提出对策建议,为党委、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更多有益参考。

密切联系各界别群众,需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来提供保障。地方政协组织是一个有机整体,专委会联系着委员,委员联系着各界别群众,共同构成了政协联系各界别群众的网络和节点。省政协机关要以委员为主体,以服务为职能,以制度为规范,不断增强密切联系群众、做好群众工作的实效性。要建立完善委员密切联系群众机制。鼓励和支持委员立足本职岗位,密切与本界别群众联系,认真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建议。把委员活动日办成社情民意收集日,定期邀请委员到政协当面反映情况和建议,并汇编社情民意专报。要建立完善便于委员知情明政机制。及时向委员传达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精神,通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为委员了解民情、掌握民生、把握民意提供帮助。要建立完善专委会联系委员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委员的专长和优势,选择界别委员密切相关的课题,组织开展调研视察和委员小组活动,激发委员履职热情。要建立完善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机制。深入研究信息化、网络化条件下,开展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特点规律,提高舆情汇集、分析、研判能力,及时、全面、准确地反映群体的愿望和要求。要建立完善与各界群众互动机制。改版政协门户网站,把网站建成委员履职的平台、展示委员履职风采的平台。改版《政协天地》月刊,每期至少50%以上的内容发表委员意见建议,真正把刊物办成委员发表言论、献计献策的论坛,让委员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履职中,感受到责任感和荣誉感。要建立完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机制。有针对性地邀请界别群众代表列席或旁听政协会议,面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拓宽社会利益诉求表达渠道。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一项关系人民政协事业兴衰的重大任务。地方政协在联系各界别群众中,有责任,应当尽心尽责;有优势,应当做得更好。我们一定要团结广大政协委员,共同努力,切实把我省政协打造成密切联系各界别群众的重要平台。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