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时政 > 正文

福建省委省政府印发明年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方案

2013-12-13 07:01  王永珍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黄晓夏  
分享到:

突出福建三大特色

对台交流合作和闽港澳侨合作是我省的一大优势和特色。《方案》提出,构筑对台交流合作前沿平台,加快在对台文化、教育、贸易、投资、交通、能源、金融等方面交流合作中先行先试,建设两岸经贸合作的紧密区域、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和两岸直接往来的综合枢纽;拓展闽港澳侨合作,加快推进ECFA、CEPA双延伸和闽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创新对侨资企业、海外乡亲的引资引智引技机制,进一步汇聚侨心侨智侨力。

民营经济是我省经济的重要支撑,发展和壮大民营经济,促进其转型升级也是明年改革的重要任务。《方案》提出进一步放开民间投资准入条件,除国家规定的限制和禁止投资领域外,一律对民间资本开放。改革企业投资项目管理,简化企业投资鼓励类、允许类项目备案手续。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和各类产业投资基金投资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产业和社会事业。进一步强化对小微企业的增信服务和融资支持。为有效解决我省基础产业部分领域竞争不充分、社会资金进入难等问题,《方案》专门就推动交通、能源、市政、水利、通信等基础产业领域改革提出要求。

生态优势也是我省的一项重要优势。《方案》着眼于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提出了推动完善流域生态补偿和资源有偿使用机制,推动碳金融、绿色信贷发展,开展排污权交易等市场化补偿试点,研究建立生态红线管控制度,探索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评价考核体系等重要改革任务,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发展,建设美丽福建。

以人为本,减轻基层负担

针对当前基层负担仍然较重的状况,《方案》提出了减轻社区、企业和农民负担的改革任务,包括理清社区工作职责,属相关部门及其派出的所(站)或街道办的工作,不再向社区摊派;不属社区但与居民相关、确需社区协助的工作,必须“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阳光减负”专项行动,继续抓好惠企政策的落实,归并和取消各种重复交叉的服务收费;围绕农民反映突出的乱收费问题开展专项治理,严禁违规要求村级组织赞助捐款,禁止向村级组织摊派发行报刊、图书和音像制品等。

此外,《方案》还提出严格考核检查评比认定类项目,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没有明确要求的一律予以撤销,确须保留的也要尽可能予以合并精简。

注重基础性制度建设

《方案》提出了创新“数字福建”建设机制和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两项改革任务。

“数字福建”是覆盖全局、推动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工程。《方案》 根据“数字福建”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提出重点要建立健全政务信息的共享机制,建立政务信息社会化增值开发利用机制,确立电子文件、电子证照作为法定办事依据和建立民间资本参与社会信息化建设机制等改革任务,推动“数字福建”建设迈上新台阶。

社会信用体系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制度。《方案》 提出,明年我省要开通运行省信用信息交换和共享平台、省法人信用信息系统和“诚信福建网站”,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基础的公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实现全省12个重点行业、领域和试点地区信用信息系统与省信用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同时要出台、实施各行政管理事项的管理相对人 (自然人、法人) 信用信息使用和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实施办法。

最后,《方案》提出,根据中央下一步专项改革的部署,在人大工作、政协工作、纪检监察工作、组织人事工作、政法工作、统一战线工作方面推进政治文明领域相关体制机制建设。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方案》确定的十个重点领域是省级层面推动的重点领域改革。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改革部署,各地、各部门也将相应确定本地区、本部门改革重点,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改革领域。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