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为失独家庭夫妇免费办理计生意外伤害保险。(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义工送暖,抚慰精神创伤
“年轻生命的飘逝,带走了年迈父母的寄望,留下了无尽思念。”
对于不少失独家庭来说,精神上的打击可能会导致接下来的生活一蹶不振。如何抚慰他们的精神创伤,成为帮扶者们面临的一道难题。
“失去亲人的巨大悲伤,外人很难劝解。”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富强是泉州计生协会心理辅导队的一名义工,他说,失独家庭的心理帮扶对于很多同行来说都是新命题,自己最初面对时也常充满无力感。
然而,对于专业心理咨询师来说,这是对受助者的不负责任。针对这些问题,泉州市计生协会为义工们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培训,通过对失独人群的案例分析、心理规律的了解,让他们掌握不少实用的心理援助技术。
“培训后,我们心里有底了。”刘富强说。现在,他会先从打开失独者心中的“顽结”着手,在开解中和受助者交流一些能起到安慰作用的生死观。譬如,刘富强会开导受助者:“人生有风有浪,有离有合。孩子已经去世了,但他并没有离开,他只不过完成他在世上的工作。你们能勇敢
地、好好地生活下去,相信也是孩子的最大愿望。”这会让失独者们感觉到温暖,让其可以慢慢接受与亲人分别的事实。
此外,义工们还发现,不同的家庭在失独后,面临着不同的困难。有的家庭担心养老没有着落,有的家庭经济陷入困境,有的家庭有生育或领养需求。在此情况下,一对一帮扶显得尤为重要。
泉州师院应用心理学专业主任林永乐为当地失独家庭建立了一个心理辅导中心,为每个家庭配备了一对一的辅导专家,并且专家至少要到失独家庭走访3次。“失独者普遍心理脆弱,敏感、自卑。在他们看来,每提起一次自己的遭遇,就像是在他们的伤疤上多划了一刀。专人辅导帮扶,可以建立信任感,有助于心理疏导的成功。”
此外,林永乐还打算创办“沙龙服务”。“这样可以为失独家庭提供一个倾诉平台,让他们抱团取暖,相互表达,吐露自我内心的伤痛,同时相互鼓励安慰。这有助于失独者与他人接触,增加其社会交流,并通过团体力量来使失独者得到心理上的寄托。”
“抱团取暖”的方式,在三明市取得了成功。三明市的欧女士,是该市计生协会心理疏导服务队黄晓梅医师的辅导对象之一。几年前,欧女士的孩子因见义勇为牺牲,中年丧子让这个家庭陷入极大痛苦。夫妻两人无法沟通,最后导致离婚。黄晓梅医师引导欧女士积极倾诉,还让她参加群体公益活动,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寻找自己的存在感。现在,欧女士走出心理阴影,还能现身说法劝导别的失独家庭渡过心理难关。
在帮扶不同对象的过程中,义工队伍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一方面,他们将政府的各项帮扶政策及时传达给失独者,让他们遇到问题时可以有效求助;另一方面,也将失独者的诉求反馈给政府,为政府出台帮扶政策提供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