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3月27日报道(福建日报 方圳鑫 吴楠) 诏安县秀篆镇龙堀村有一个叫龙镜里的自然村,地僻人稀。由于该村只有56户村民,人口不足200人,不到700米的进村道路一直无法修建。十多年来,村民外出仅靠一条挂在山壁间的小道,路的另一侧就是深达数丈的溪谷。遇到下雨,山路泥泞不堪,骑车出行的村民随时都有滑入溪谷的危险。然而,就是这样一条险象环生的山道,十几年来却未发生过严重的事故。村民们都说,这要归功于“憨人”老王的默默付出。 近日,笔者走进龙镜里村,了解“憨人”老王与路的故事。 刚到村口,笔者就看到一个老人正在清理路边修路剩下的余料。他皮肤黝黑,身穿一件单薄背心,裤子上满是泥土。他就是“憨人”王水兆。老王今年62岁,志愿护路已经有十几年了。 和许多生活在大山里的人们一样,老王一家靠种地和外出打工维持生计。不同的是,只要没外出打工,忙完农活的老王就会扛起锄头,带上畚箕出门护路。 老王有两个女儿,年轻的时候,他成天为生计奔波。女儿长大后,他的担子轻了。有了闲暇的时间,他就琢磨着要把进村的路护一护,让乡亲们进出更方便一些。听说老王要护路,家里人都觉得他多管闲事,但拗不过老王那股“憨劲”,也就由他去了。从此,老王开始了他的志愿护路生涯。 路远了,他会带上米和锅,自己搭个灶煮饭吃。由于当时路面都没硬化,道路很容易损坏,尤其是雨天,还会出现塌方,因此,只要天稍一放晴,他就立马出门护路。几年前,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在秀篆-秀峰线发生倾倒,车上的货物翻到数米深的路基下。在旁边的老王看到了,二话不说,就加入到抢救队伍中,还帮助车主把货物一袋袋地搬上来。亲眼目睹了险情的老王,更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 渐渐地,老王的“工作”得到了家人的理解,起初笑话老王为“憨人”的村民也被他的执着感动。周边认识老王的人,在经过秀篆-秀峰线时常常会随身带上矿泉水或小点心,看到老王就给他送去。笔者问老王,是什么原因让他坚持下来的,老王朴实地说:“人不能闲着。” 去年10月,龙镜里道路建设终于出现了转机。县扶贫挂钩领导在龙堀村开展倾听群众诉求活动,龙镜里村提出的修路要求得到了县里的支持。县里拨出18万元扶贫专款,支持该村修路。村民也踊跃捐款,弥补资金缺口。对修路有着特殊感情的老王更是开心不已,也捐出了全家人省吃俭用攒下的1800元。 几十万元的修路费用,对龙镜里村来说可是一笔大钱。为了节约建设资金,村里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参加道路建设。老王放弃外出打工挣钱的机会,也到工地参加修路,还把村里补给投工人员每人每天60元的务工补助全捐出来,支持道路建设。 1月26日,道路主体工程终于完成了,全村村民欢呼雀跃。春节一过,一些投工投劳的村民纷纷外出打工挣钱,可老王依然独自留了下来,因为路面上的一些剩余建筑材料还未清理。他说,十多年的护路习惯,已经让他看不惯路面上有任何破损或障碍物。 |
相关阅读:
- [ 03-26]姜小鹰:做人比做事更重要
- [ 03-25]永定孝女马石连:“妈妈,我愿做您一辈子的双腿”
- [ 03-24]王永澄:我的世界充满光明
- [ 03-21]柯鸿喜:骑着摩托车下乡找病人
- [ 03-18]林国光:让价格政策惠及百姓
- [ 03-12]陈黎华:特殊的爱给特殊的你
- [ 03-05]王威:将温情留在旅客心中
- [ 02-27]福建:用理想信念之石砥砺青年成长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