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建经济 > 正文

厦门推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宽进严管,激活市场主体

2014-04-14 08:2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厦门在推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放宽市场主体准入的同时,基本构建起事中事后监管体系——

宽进严管,激活市场主体

东南网4月14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谢贤伟 通讯员 陈孔霖 何一萍)

上月,厦门皇格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明华在工商部门申请取得了新企业“格拉帝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计划主营希腊风味小吃。

按以往行政审批流程,黄明华接下去要先去办理多项前置许可审批,再去申领工商营业执照。但现在一切倒过来了:由于和新企业相关的许可审批事项都由前置改为了后置,公司不仅可以省去名称预核这道程序,而且还可以先申领营业执照,再向卫生、消防、环保等审批部门申请相关经营许可。

今年1月1日,厦门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揭幕,经清理后的保留前置、前置改后置许可审批事项目录同时向社会公布。大幅缩减的前置许可审批事项,给市场主体松了绑;而“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让各部门将监管“一竿子插到底”,建立了权责明确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

告别“鸡与蛋之争”

去年底,厦门对商事登记涉及的182项前置许可审批事项进行清理和梳理。最终,保留前置的仅12项,“先照后证”的制度改革亦由纸面步入实践。

“改革对任何一家企业而言,都将大大缩短设立、运营的整个流程。”八十五度(厦门)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工商、法务课长陈权说。

一“照”一“证”,曾长期陷在“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困扰纠葛之中。

一年前,由皇格进出口公司任主要出资人的一家蜜柚深加工企业,因审批程序间的推诿扯皮,“被许可”了整整一年。

“没有拿到各类食品生产相关的许可审批,就拿不到营业执照,只能先申请《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后,再去申请许可审批。”黄明华说,“但是企业只有取得了营业执照,才是合法成立的市场主体,后续才可以刻印公章,申请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到银行开设对公账户。”

根据规定,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前,齐备的生产设备、场所不可或缺。“可是连正规的对公账户都没有啊!要是拿私账买设备、租厂房,肯定走不通。尤其是国外合租伙伴,会认为你的企业运作不规范,可信度不高。”

到底该哪个程序先?当时的黄明华没有答案,只有碰壁。

一来二去,《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六个月的有效时限就快到了。要延期,只能申请一次,黄明华实在等不及,只好听了一位朋友的建议,先登记设立一家食品咨询公司,再以此作主体进行许可审批,待审批通过后,再作相关变更,登记设立计划中的企业。

如今,食品生产许可证核发改为了后置许可审批事项,市场主体登记设立的路径终于“截弯取直”,告别了“鸡与蛋之争”。

“审批许可前置改后置,理顺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不仅实现了政府的简政放权,而且为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先审批向注重事中事后监管奠定了基础。”厦门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协调管理处负责人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