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泉州市鲤城区,当地计生协会联合早教机构,开展亲子游戏活动。(本组图片为资料图片) 东南网6月13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谢婷) 近日,记者来到南安市洪梅镇洪溪村,遇见村民刘倩牵着3岁的女儿媛媛在村道上走着。前方一辆垃圾车上滚落一个塑料瓶,媛媛顺手拾起,小跑着将它投进车里。 “自从早教老师进村后,孩子的变化真大。以前她不爱说话,现在会主动给我们背唐诗、讲故事;以前身上黑乎乎的,现在不仅自己注意卫生,还会提醒我们餐前便后要洗手。而且,讲文明,懂礼貌。”看着女儿一天天进步,刘倩高兴得合不拢嘴。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人口早教工作,省、市各级计生协会积极联合教育、卫生、民政等部门,大力推进“早教进农村、进社区”活动,弥补了3岁以前儿童公共服务的空缺,使其成为广受家长欢迎的民心工程。 漳州市龙文区为家长们开办早教培训班。 早教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当务之急 2012年,洪溪村将一所停办的小学改造成早教基地,投资8万元,配齐设施,还引进泉州红黄蓝早教机构。早教机构每个月两次派志愿者到村里开展早教,教孩子们唱歌、做游戏、使用文明用语,指导家长开展亲子活动。“现在,全村的幼儿都在早教基地上过课。孩子们个个都和媛媛一样,大方自信。”村里的计生员刘婷婷说。 村里许多家长惊喜地看到早教给孩子带来的变化,与此同时,不少人开始意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我现在才知道,孩子小时候被耽误了。”村民王美香有些遗憾地说。王美香的儿子现读小学五年级,从三年级开始,他就记不住老师布置的作业,也不爱做作业,文化课成绩总是排名倒数。老师反映,孩子上课时大部分时间像一摊软泥,时而趴在桌上,时而歪在椅上,感觉他总是走神。后来,老师在家访中发现,孩子的这些毛病虽是暴露于小学阶段,却是在学前就埋下的。这孩子幼时是由奶奶带大,天天待在家,没事就是看电视,几年都是如此。由于长期接受被动信息刺激,没有主动学习意识,他的注意力、记忆力、阅读能力、书写能力、计算能力的养成,都错过了婴幼儿这一成长关键期。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在不少农村地区,父母外出打工,孩子大多由老人照顾。这些儿童缺少父母的亲情关怀和启蒙教育,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省计生协会副会长陈奎说,这些年,我省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农民的生活也得到很大改善,但要彻底改变落后面貌,还要从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抓起。而在城市,在早教方面也存在不少认知误区。因此,早教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是当务之急。
省蓓蕊人口早教中心向家长们剖析隔代抚养问题。 早教进农村,重在补缺,各地农村依据实际探索出各种早教模式 2009年起,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下,省、市各级计生协会联合各地教育、卫生、民政等部门,启动“早教进农村”项目。截至2013年,全省示范乡镇、村都已建起不同级别的早教示范基地。如今,我省各地农村依据实际摸索出各种早教模式,力争让农村幼儿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基本的早教服务。 在晋江、福清等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当地通过组织对在职教师的育婴师资格培训,建立了以幼托机构为依托的早教模式,在乡、村幼儿园内部开设早教基地。 在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计生管理员、计生协会小组长经过培训后,携带早教随访包,定期上门为婴幼儿进行早教辅导。随访包内配有仿真娃娃、塑料摇铃、镜子、软尺、体温计、0至3岁婴幼儿家庭早期教育服务手册、0至3岁婴幼儿早教游戏方法手册等。 在大量劳动力外出的一些村庄,针对许多婴幼儿的父母不在身边,看护人大部分为隔代长辈的情况,则依托老体协、村老人协会等群体,宣传普及早教的基本常识。 “我省有800多个乡镇,1万多个村子,当前普及幼儿园教育都还有不少困难,更不用说早教。但农村早教工作依然可以因地制宜来做,而且要尽快落实。因为孩子不能被耽误,重要成长期的教育不能错过。而从目前来看,各地的早教尝试已经初显效果。”陈奎说。
福州市台江区开展“早教进社区”活动。 早教进社区,重在纠偏,为每个家庭送去正确早教观念和科学方法 “奶奶,到医院玩。”自从5月21日在福州市台江区宁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疫苗后,两岁半的余晓薇就常要求奶奶带她去那里。 许多孩子很怕上医院,晓薇为何反常?原来,在宁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门开辟了亲子游戏区,摆上了滑梯、海洋球等玩具。这一切正是缘于台江区推行的“早教进社区”活动,孩子们可以聚在一起高兴地玩耍,而家长们也可以在此观看早教宣传片。 日前,记者来到该卫生服务中心,只见在播放宣传片的电视屏幕前站着许多家长,还有不少孕妇,大家都在聚精会神地观看。宣传片中,不仅指导如何训练孩子触觉、视觉、听觉及手眼协调,还有情绪沟通、育儿安全等常识。有的家长看后恍然大悟,明白早教不只是让孩子早早地学会背书写字,更要侧重于孩子情感社会性发展、健康人格塑造等;有的家长则产生了新的疑惑,不知该如何修正自己不科学的育儿方式。 “涉及医学范畴的疑惑,由医院医师解答;涉及亲子沟通方面的,则由我们志愿者来回答。”省蓓蕊人口早教中心林老师告诉记者。该中心是由福建省和福州市计生协会、台江区委区政府以及三木幼儿园共建的早教机构。目前,除了开班授课外,该中心还承接了台江区“早教进社区”的服务工作,在社区医院驻点是其中一项内容。 “一方面,蓓蕊中心举办育婴师(员)职业技能培训班,组织区、街道、社区计生协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另一方面,中心的育婴师们通过视频教学、亲子活动、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进社区开展宣传服务。”台江区计生协会杨浩明副会长表示,相比农村,城市的早教硬件条件较好,但早教中的认知误区仍不少,依托专业早教机构传播科学观念,有助于矫正种种误偏认知。 据杨浩明介绍,近年来,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少城市家长热衷于送孩子上各种培训班,而儿童教育专家认为,早教应重在使孩子在一种情境中体验到一种快乐,萌发一种兴趣,其最好途径莫过于父母言传身教,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早期教育必须立足于家庭。我们送服务进社区,最终送达每个家庭,本质上是送正确观念和科学方法上门。”杨浩明说。 推进早教工作仍有长路要走,要靠家庭、社会、部门多方面的合力 “早教的宣传只是在家长的心中种下一颗种子,要真正让孩子们接受优质的早期教育,还需要家庭自身的努力。”在福清市江阴镇从事了3年早教工作的志愿者陈晓敏说。在长期志愿服务工作中,她发现由于当地出境人员较多,大部分婴幼儿都是由隔代长辈抚养,而不少看护人由于自身文化等素养所限,即使对其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也很难达到效果。 “这是我们目前工作开展中遇到的难点之一。一些留守儿童长大后发生的问题,都与早期教育的缺失分不开。但这个问题的解决要靠家庭、社会、部门多方面的合力,仅靠一方的推动很难达成。”省计生协会会长黄贤模说。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反映,除了家长的观念影响外,目前阻碍早教工作推广的还有场地、人员等因素。不少公办幼儿园由于师资、场所限制,无法开展早教工作;民办机构则由于办学资质良莠不齐、收费较高、公信度不高等原因,阻碍了家长送孩子接受早教的热情。该业内人士说,当下需要政府加大投入,一方面尝试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推进优秀早教资源进农村、进社区,另一方面要加强民办机构师资管理培训,进一步规范早教机构办学条件和标准,对早教机构进行星级评选,从而推进人口早教行业加强自律。 “未来,我们将继续联合政府相关部门,寻找有资质、能提供专业早教服务的民办机构,尝试通过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方式,为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早教服务。同时,对困难家庭提供免费的公益服务。”黄贤模说,目前省蓓蕊人口早教中心除了提供日常社区服务外,今年还为40名计生困难家庭提供免费服务,这种方法值得在全省推广。 应尽快制定早教管理办法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邓木林 单独二胎政策实行后,每年将新增不少新生儿。为此,提升出生人口素质显得尤为迫切。政府应尽快制定早教管理办法,并规范引导早教行业健康发展。 首先,应尽快明确主管责任部门,尽早制定针对社会力量创办0至3岁婴幼儿早教机构的相关规定,以此来对各类早教机构的教育质量进行科学评价,切实落实监管职责。同时,建立0至3岁婴幼儿早教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为政府和企业之间“双向服务”的桥梁作用。在开展行业规划、倡导行业互助、进行行业自律、维护市场秩序、反映企业诉求、推进技术进步、拓展产品市场、完善社会服务以及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其次,主管部门应研究制定0至3岁婴幼儿早教课程的评价体系,规范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应从0至3岁婴幼儿的全面发展出发,关注婴幼儿生命的整体性,不仅能满足其智力的发展需要,也要促进婴幼儿在体力、情绪、审美等方面的发展。同时,在教学中不仅要把婴幼儿作为教育对象,还要注重对家长养育能力的提升,向其传递正确的教育观念,示范正确的教育方法,纠正家长在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中的偏差,使科学的早期教育延伸到家庭中去。 此外,应定期组织全省范围的早教机构专项检查,对于那些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或服务质量低下、不具备相关资质以及没有经过审批的早教机构,做出整改甚至关停等程度不同的处理。同时,应面向社会设立举报电话,打击早教领域里的违规行为。会同发改委等部门对早期教育市场的各种服务价格进行全面调查,并根据实际情况核准基本服务的价格。 |
相关阅读:
- [ 11-07]发布“行业品牌第一”虚假广告 连江一早教中心被罚千元
- [ 11-06]福州50所公立幼儿园试点早教服务 有望破解市场乱象
- [ 03-13]三明:早教迎来首位男育婴师 “阳刚之气”受宠
- [ 12-12]邵武推行早教进社区公益活动
- [ 12-09]鼓楼区组织“早教机构进社区”活动 讲解育儿方法
- [ 10-25]福州一早教中心无证办学两年 频改名老会员抱怨
- [ 10-10]福州一“早教中心”要赤脚上课 2岁男童脚被划破
- [ 09-28]福州早教机构多无证办学 家长想退款却遭拒绝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