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月底,三明市三元区莘口镇柳城村的110多户村民都将拿到新房的钥匙,整体搬迁到造福工程溪口安置点。他们对新村赞不绝口,因为 新家建在公路旁 打工就在家门口
![]() 三明市三元区莘口镇造福工程溪口安置点 东南网6月20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李烈 陈亮 通讯员 王丽明) 近日,记者来到三明至永安国道旁的溪口农场大山头,看到一栋栋居民小楼拔地而起,新种上的绿化树整齐排列,整个小区已初显规模。这就是三明市三元区莘口镇造福工程溪口安置点。下个月底,柳城村的110多户村民都将拿到新房的钥匙,搬迁到这里。 柳城村一整个村的村民为什么要安置到这里?事情还得从2010年6月说起。 “当时正值雨季,连续下了好几天大雨,很多地方出现了险情。”柳城村村民邓友胜告诉记者,柳城村依山而建,在大量雨水的冲刷下,山体出现土壤松动现象。 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极端天气,村民们都不以为意,但作为当时的村主任,邓友胜十分忧虑:“乡亲们住的都是上世纪90年代建的砖混房,房子和山距离这么近,万一出现泥石流或山体滑坡,后果不堪设想。”他将情况向镇里反映,经镇、区以及三明市相关部门协商研究后,决定将柳城村整村搬出。等天气稳定了,再作长久打算。 于是,全村500多位村民,除一部分借住到亲戚家外,其余的都住进了市里三元区的宾馆。“我们住宾馆的费用,全都由政府买单。”邓友胜说。 人搬出来了,可家禽、牲口等搬不出来。于是,村干部和莘口镇派出所的民警几乎每天都要回到村里,帮村民们干活,如喂鸡、喂猪、喂兔子、收笋干等。 虽然当时柳城村并未受灾,但村干部们不敢掉以轻心,因为谁也说不准,下一次极端天气会在何时到来。依山而建的柳城村,随时都可能面临危险,亟需寻找搬迁之策。 既然是整村搬迁,那就必须征得全村村民的同意。“年轻人都比较赞同,可长期生活在村里的老人们,就不太乐意了。”邓友胜说,“比如,有一位叫余秀娥的老人,当时已经80多岁了,她的儿子、孙子都愿意搬出来,可她就是不愿意,因为她舍不得住了一辈子的老宅。” 舍不得归舍不得,为了人身安全,村民们最终还是同意搬迁。 2012年3月21日,莘口镇造福工程溪口安置点动工建设。当年8月底,居民小楼封顶;9月,搬迁户的安置房开始进行室内装修,管网、挡墙、地面、围墙等附属工程也在加紧建设。“今年7月底,所有村民都将拿到新房的钥匙。”柳城村现任村主任邓文华说。 搬迁之后,柳城村村民的生活,将面临怎样的改变?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过去,柳城村村民长年以种养毛竹为生;搬离山村后,他们将如何谋生,这成了村民们最关注的问题。造福工程安置点在选址之初,区、镇、村就充分考虑到村民今后的生计,经过多番商讨,最终择优选址,将“馒头山”作为安置点集中建设,现称柳城新村。 柳城新村位于三明至永安国道旁,周边聚集着多家效益良好的企业,如福建汇华集团东南汽车缸套有限公司、三明市丰润化工有限公司等。村民在农闲之余,可以到企业打工,增加收入。这将改变村民原来单一性的收入模式,拓宽村民的收入渠道。 “村里现在就有好几位村民在汇华集团工作,搬到新村后,他们还可以走路上下班了。”邓文华说,搬到新村后,肯定会有更多村民到新村周边的企业工作,很多原先在外地打工的年轻人,肯定也会选择回家就近就业,这日子也一定会越过越滋润。 柳城新村靠近公路,“乡亲们搬到新村后,若要进城采购,可以乘公交车或骑摩托车,几分钟就能到镇里。闲暇时,还可以到三明、永安市里转转。”邓文华说,这还都只是小事,对于村民们来说,更大的方便还是看病、上学。安置点离乡镇卫生院比较近,老人们平时看个小病,自己就可以去卫生院,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从深山老林里走出来了。小孩到镇里上学,也不用走山路了,乘坐公交车,既方便又安全。 |
相关阅读:
- [ 06-16]罗源庭洋坂造福新村: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是搬迁最大动力
- [ 06-13]建阳:告别“夺命溪”,搬迁户的日子安稳又踏实
- [ 06-09]长汀县三洲镇小溪头村:花果山依然飘香 搬迁户天地更宽
- [ 05-29]福建造福工程走过二十年:造就一番新天地 福到农家感党恩
- [ 08-19]三明市5500农户将获造福工程危房改造补助
- [ 07-08]福建省造福工程危房改造工作进展顺利
- [ 06-16]闽侯推行“造福工程” 搬迁群众人均补助6000元
- [ 04-17]全省最大的造福工程安置区在武平动工建设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