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民生 > 正文

上杭连四村园墩塘安置小区:村民的生活,变得像蜜水

2014-08-01 09:03:2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上杭县连四村曾是革命基点村,生活生产条件十分困难。受益于造福工程,105户村民搬进了新居。同时,村里引导村民发展五大特色产业和红色旅游产业——

村民的生活,变得像蜜水

上杭连四村园墩塘安置小区村民在散步。

东南网8月1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黄如飞 通讯员 林斯乾 文/图)

7月15日,记者来到上杭县稔田镇连四村园墩塘安置小区。走进村民赖永添的新家,只见一大家子人正围桌吃午饭。见有客人来,赖永添热情地起身相迎,招呼我们到一旁的客厅,拿出冲泡蜂蜜的矿泉水招待我们。

赖永添的家,原在连四村一处山沟里,两年前,他与所在自然村的乡亲们搬迁到园墩塘安置小区。“住在深山里时,大家生活都挺困难。我们一家住在一座土坯房里,一起住的还有4户人家。房子不但拥挤,而且破旧,老漏雨。下大雨时,里面快成池塘了。每到大雨天,我们心里总不踏实。多亏了造福工程,我们一家才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今昔对比,赖永添感慨万千。

据了解,连四村现有人口900多人,辖下7个自然村都位于大山深处。该村曾经是革命基点村。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这里是红军游击队的根据地。其中的严坑自然村是闽西“游击大王”刘永生将军的故乡,是闽西南军政委员会旧址所在地,也是瞿秋白、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从上海进入苏区的红色地下交通线的重要一站。在革命战争年代,连四村群众为革命做出了重大牺牲。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拨款扶助老区恢复建设,在严坑自然村兴建楼房,安置居无定所的烈军属村民。

然而,连四村还有不少村民留在大山深处,一直居住在土坯房里。连四村党支部书记刘军荣说:“由于群众大都居住在土坯房里,很多房子已成了危房,下大雨时,镇、村干部都很担心,要分头到7个自然村挨家挨户排查险情。”

如今,连四村7个自然村的村民都像赖永添一样,在造福工程中受益。2011年8月开始,连四村开始实施整村搬迁、危房改造项目,把7个自然村的群众分两批集中安置在园墩塘安置小区。村主任黄生辉介绍说:“省、市、县共同出资,按每人7000元的补助标准扶持村民搬迁。另外,我们享受革命基点村政策,每户再获补助1万元。安置区内的征地、三通一平等资金,大多由村里争取上级资金给予解决,减少了村民负担。”上杭县还把连四村作为全县9个新农村党建综合示范点之一,由县财政给予300万元的项目建设补助经费。截至目前,全村105户群众都住进了每户占地面积90平方米的新房,实现了多年的安居梦。

站在赖永添的新家门前,记者看到,园墩塘安置小区里的房子红瓦灰墙,错落有致;省道309线就从村子中穿过;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健身广场已经建成;水泥路已通到每家每户,村道路灯已经安装完成;将军公园、村庄绿化带等建设项目正在施工中。

搬离老房,住进新房,村民靠啥致富?这些年,连四村在发展生产上也是亮点纷呈。

连四村在守护好全村2000多亩竹林的基础上,又因地制宜不断拓展红肉蜜柚、蜂蜜、石潭鸡、淡水鱼、名贵药材五大特色产业。现在,全村已种植500多亩红肉蜜柚,成为“一村一品”专业村;村里有30多户人家养蜜蜂,去年注册成立了连四村养蜂协会;去年,该村还成立了石潭鸡专业合作社;不少村民利用边远荒田荒地砌水坝养殖淡水鱼,增加收入;村里还建立了百亩党员创业基地,种植佛手等珍贵药材。

刘军荣是村里致富带头人,他在党员创业基地种植的15亩葡萄、50亩佛手药材今年开始有收成。前几年种植的50亩红肉蜜柚今年也开始挂果。他笑着为我们算了一笔账,今年仅红肉蜜柚一项纯收入就将达25万元。“原来村里没有产业,村民生活贫穷,现在家家户户都是种植户、养殖户。生活好了,不少村民都购买了小轿车。”刘军荣说,村里除了五大特色产业,还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现在正规划发展红色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届时,将为村民带来更大的收益。

在赖永添家里,我们喝着冲泡蜂蜜的矿泉水,耳闻目睹这个有着光荣历史的村庄发生的巨大变化,一点一滴都甜到了心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