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东庠”的前世今生
捕鱼归来,一群人迎上前准备分拣鱼虾。
肖成林对自己和渔村的未来有点困惑。
东南网8月6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徐占升 实习生 林娜 施静婷 文/图)
整个平潭东庠乡孝北村,就数林君财家离海最近,只要走到窗前,或者坐在家门口,就能把渔港内外的一切看得清清楚楚。
这个渔港叫孝北港,原本只是个海湾,现任孝北村党支部书记的林恩平1978年刚当选村委主任时,带领村民修了一条堤坝,将它和大海隔开,才形成了现在的避风港。
65岁的林君财已经很久没看到一艘渔船停在那里了,这让他有时会怀疑记忆中那个人声鼎沸的渔港是否真的存在过。
“金东庠”风光不再
在平潭,旧时有“金东庠银塘屿”的说法,足以说明这两个地方渔业的地位。
在东庠乡8个建制村中,孝北村最小,目前有户籍人口571人,因为依山傍海的地理条件,这里曾经是周边最重要的水产品集散地。“当年全乡10对双拖渔船中,有5对是孝北村人买的,那时候大大小小的渔船停在海上,真是壮观!”林君财指着渔港外面的海面,现在那里空荡荡的。当年,那些300匹马力以上的渔船从这儿开到台湾海峡,开到钓鱼岛去捕捞马鲛鱼、鲳鱼、带鱼。
在林恩平的印象里,当时全村都是渔民。“渔船都是木壳帆船,靠人划桨,但每天不管多累,也要把渔网渔船拖回家,如果不这么做,渔船可能半夜就被风浪冲走了。”林恩平说。
因此,林恩平当选村主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建避风港,这被认为是孝北村走向辉煌的开始。
1984年快入冬,林君财从一个亲戚那里得知,上海渔业公司要卖一艘旧船,便找到林恩平,说服他组织村民把船买回来。最终,全村包括林恩平、林君财在内,共有32个人入股收购这条250匹马力的双拖渔船,每人出资7000元,这在当时绝对是个不小的数字。
“为了凑钱,我把集体分的小船卖了,得了500元,其余的钱向亲戚借的,其他人也大抵如此,还有人借了高利贷。”林君财回忆说。
春节的时候,林恩平带人到上海将渔船开回村子,“当时村民还没见过这么大的船,那船停在海上,如同一座小山”。
“拖网船捕鱼就是厉害,一网下去几百担,每次返航都有上万斤鱼。”林君财说,“而且不愁卖,平潭流水镇那边很多买鱼的船就在码头等着。”几个月之后,这批人成了全乡最早的万元户。
之后,这种大马力双拖渔船在孝北村不断增多,最多时达到5对,如今的福建国航远洋集团董事长王炎平当年也入股买过1对双拖渔船,后来他将渔船改成货船跑运输,最终成为航运界举足轻重的人物。
和弟弟王炎平一样,王安平在孝北村度过了少年时代后便涉足海上运输业,如今已是天津畅明航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旗下有3家经营水路运输的子公司。
“当时村里的小青年,很多在王炎平的船上当水手。”林恩平说。
但林君财不爱多提王氏兄弟,他认为正是他们转型去做运输,抢走了渔船所需要的船长、轮机长、船员,导致孝北村捕捞业的衰落。“那时,就是在货船上做普通船员,赚的也比在渔船上多。1996年我买了1艘船,才捕捞了2个月人就走了,害得我只能把船亏本卖掉。”林君财说。
渔船卖掉后,当时为了大干一场而花费2万多元购置的2张新渔网就搁在门前的大石头上,每次林君财出门看到那个大包裹都会心有不甘。“我一直想把渔船再开起来,但是你知道现在造船贵、人工贵,海况也不如以前好。”
停在孝北港的渔船越来越少,从海坛岛那边过来买鱼的客商也渐渐不来了。孝北村成了“空壳”,很多房子除了过年过节,平时都没人住。“现在连吵架声都听不见了。”林君财摇摇头。
几年前,村里的小学被撤并,很多人举家迁到平潭城关,打零工或是进工厂。林君财的几个儿子也搬到了城关,家里只剩下他和老伴守着一栋三层楼房。林恩平也不在村里住,前几年他将房子卖掉,到城区买了新房。
“户口上有571人,实际上住在村里的不到100人。”林恩平说。
渔村渔民面对转型
不仅孝北村,如今拥有全乡最多渔船的东霞村,渔船数也比数年前少了很多。
曾担任村干部多年的东霞村村民林在福说,现在全村共有39条船,其中19条属于浙江人,挂靠在村民林在芳的和冠渔业公司名下,因此也归东庠乡管理。
“浙江的渔船大多在300匹马力以上,适合远洋捕捞,船上都有冷冻设备;本村的多数是灯光围网渔船,只在近海捕鱿鱼。”东庠乡渔业执法中队队长林智国告诉记者,灯光围网渔船马力一般在150匹左右,出海时需要2个小时才能到达渔场,而且得晚出早归。建造灯光围网船也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因为鱿鱼的经济价值高,可以卖得好价钱,而且捕捞时间不长,资源还算丰富。
东庠乡东风村渔民肖成林今年45岁,皮肤黝黑、体格健壮,自称是整个东庠岛最年轻的渔民。“不管是船老大、船工,还是分拣工,都找不出比我更年轻的了。”
每天,肖成林的渔船满载而归,码头上等候多时的妇女们就围上来,承担分拣鱼虾的工作。
他的渔船是东风村13条定置网渔船之一,共有4个股东,另外又雇了2个船工。“今年船工的价格涨到1万多元,还是找不到合适的人。”肖成林摇头说。7月15日开海,有3个四川小伙子表示愿意到船上工作,每月工资9500元,肖成林满心欢喜,结果没想到三人只出了一趟海,就打了退堂鼓,连工钱也不要了。“一张渔网600公斤重,每天都要撒网拉网,我们是习惯了,其他人未必受得了。”
和肖成林当年一起下海捕鱼的伙伴们,如今都不再捕鱼,甚至留在岛上的也没有,“有的上了运输船,有的开店了,还有出国的”。
肖成林的儿子今年17岁,马上就要到平潭城区读高中,在他看来,无论儿子以后读书成绩好不好,应该都不会再上渔船接自己的班。“我们的捕鱼技术都是上一辈教会的,但是现在后继乏人,一想到这,心里就觉得挺遗憾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在多数人的观念中,能够赚到更多的钱养家糊口才是最重要的。老渔民陈道惠的儿子从运输船上最基层的杂活做起,现在已经在一艘船上担任大管,这个相当于轮机长助手的岗位,收入不错,每月将近3万元。“唯一的不好,就是要常年在外面,直到过年才能回家。”陈道惠说。
在东庠乡乡长林勇看来,东庠岛的际遇正好反映了海洋捕捞业的转型升级,传统的生产方式正在被专业化、机械化所代替。“不论是安全,还是效率,大马力钢质渔船,显然要比小马力木质渔船更具优势。我省从2011年开始引导渔民把小型或木质渔船改造为大马力钢质或玻璃钢渔船,这样既提高了渔船安全性能,也有效保护了近海资源。”
他认为,走向深海是一种发展趋势,当然并不是每个渔民、每个渔村都能适应这种转变,“专业化、机械化程度提高了整个行业的门槛,所以必然有剩余劳动力要离开这个行业”。
就拿65岁的陈道惠来说吧,如今,他每月靠拉载游客为生,收入约2000元。“东庠岛风景不错的,每到周末,有不少人来玩儿。”
林恩平又有了新想法——将此前渔船停泊的海域打造成一个乡村旅游项目。
流水镇小庠岛与东庠乡孝北村隔了一条海峡,是当年渔民们捕鱼的必经之路,海水流速快,可以开发一些水上游乐项目,比如快艇、漂流,还可以海钓。
“到时,在家的渔民可以开办家庭旅馆,或者小饭店,总比背井离乡打工要好。”林恩平说,只是现在没有启动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