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建经济 > 正文

乡村游,不只是玩玩土、吃吃菜——两岸乡村旅游圆桌会议观察

2014-09-09 08:55:0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9月9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储白珊)

7日,两岸乡村旅游圆桌会议在厦门举行,两岸乡村旅游交流合作平台上线。

会议由第十届海峡旅游博览会组委会主办,大陆9个省旅游协会和台湾9个协会(学会)共同联办。这是两岸首次共同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也是两岸首次整合乡村游专家资源共建网络咨询平台。

观点

两岸乡村旅游圆桌会议,是迄今为止两岸业界联办单位最多、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一次两岸乡村旅游交流合作论坛。当天,两岸共有500多位乡村旅游业者及专家参会,现场更是出现专家台上授课、业者现场学习、当场对接的局面。

“乡村旅游的总体风格应是‘外土内洋’。它需要相关产业支撑,更需要突出‘农’字,进行简洁协调、贴近自然的规划。”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分会秘书长程新元是当天会议的开场嘉宾,他的观点一抛出,就让不少乡村游业主陷入深思。

一名台湾旅游业者连连点头:“其实,我们可再大胆一点,发呆、睡懒觉、捉害虫都可拿来卖。比如我们的小渔村,发动游客一起捉害虫,捉到的害虫还可拿来食用。乡村游不仅是观光,更是休闲和体验。”

“以前觉得乡村旅游就是圈一块农田,让城里人玩玩土、吃吃菜。”来自河北承德一家农庄的负责人对记者说,“今天听完专家的演讲,才发现发展乡村旅游挺讲究,里头大有文章。”

窗口

不少省外的乡村游业者,在请教完台湾专家后,会跑到福建乡村游业者身边聊几句。他们坦承,“福建的乡村旅游景点,比我们做得精致”。

据悉,今年初以来,我省陆续构建起乡村旅游规划策划、乡村旅游产品衍生开发、乡村旅游新业态技术、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乡村旅游市场营销、乡村旅游人才等六大合作平台。透过这些平台,福建乡村游业者能随时借助台湾专家的帮忙。

永泰县嵩口镇是首批11个闽台乡村旅游试验基地之一。今年3月,该镇聘请台湾打开联合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进行规划,用台湾创意嫁接福建乡村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

“台湾专家团队为我们提供旅游规划、景观提升、项目推进、业态引进、试点改造、运作模式、品牌营销、人才培训、技术辅导等一条龙服务。他们的方法可谓‘节点式整治、针灸式疗法、渐进式推进’,让我们大开眼界。”参加圆桌会议的嵩口镇镇长鲍瑞坊说。

厦门翔安区小嶝休闲渔村,整套管理模式都是从台湾借鉴而来。管理团队将海洋渔业资源深度开发,设计了游船、餐饮、客房、水上休闲、户外拓展等项目,将原本一个普通小渔村,打造出集旅游、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度假区。

漳州福友生态农场,引进的则是台湾休闲生态农场的先进经营模式。这里有百香果园、樱花园等30个花果园,让游客自助采摘香草并以此做成特色烤鸡,亲手制作手工香皂、明信片、手工风车,去年一年接待游客8.3万人次,被大家称为“中国第一个慢客村”。

“闽台地缘相近,人文、气候条件相仿,合作起来特别无障碍。”台湾乡村旅游协会理事长郑健雄说,“福建是两岸发展乡村旅游的示范窗口,将给大陆更多地区的乡村游业主带去经验。”

方向

乡村旅游方兴未艾。两岸如何在互补互利的前提下,建立大陆旅游资源市场与台湾管理经验的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两岸农文创产业融合发展?

“台湾有一家休闲农场,将100元新台币的酒改造包装,在酒里放置一枝梅花,工艺加工后变成梅花酒,一瓶卖到350元新台币。”

台湾休闲农业学会创会理事长陈昭郎现场支招,“农产品如果论斤卖,卖不了多少钱,但如果把农产品变成商品,再变成伴手礼,价格就能卖高,如果再把伴手礼变成文化创意产品,价格就更高了。”

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司长彭德成认为,闽台乡村旅游产业的推进,应在增加客源互送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在乡村旅游规划、建设、营销等方面的合作,吸引更多台湾人才、技术,在福建打造一批一流的乡村旅游精品景区。

此外,两岸不少专家还提出,乡村游要发展,须打通“任督二脉”:一是深度挖掘当地人文历史故事,二是进一步加强游客体验环节。

永春县五里街镇大羽村村主任郑培鑫现场收获了灵感:“我们村被誉为‘咏春拳第一村’,我觉得在发展乡村游方面可主打‘功夫文化’。下月,我就去台湾实地参观,学习如何打造‘功夫客栈’。”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