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建经济 > 正文

抱团拓展——“仙作”产业转型升级迎挑战

2014-09-17 08:09:2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龙头带动:整合资源,在创新中发力

9月3日,仙游鲁艺红木园开园。这个占地5万平方米园林式家具体验馆的投用,标志着鲁艺集团探索规模化运作、创新营销模式迈出关键一步。

作为仙游古典家具行业龙头企业之一的鲁艺集团,以鲁艺产业园为依托,率先打破各自为战的生产模式,与400多家小企业建立起紧密型的生产联盟关系,并在生产技术、产品款式、质量把关等方面提供指导与帮助,一跃成为中国红酸枝家具最大供应商之一。2011年,鲁艺集团正式注册成立福建名艺名居古典家具有限公司,强化品牌推广,并在业内率先启动全国招商加盟政策。目前,全国特许授权店总数达50多家。

“此次斥巨资打造鲁艺红木园,旨在为全国各地经销商提供参观、体验及下单的平台,开辟新的销售渠道。”鲁艺集团董事长庄明芳说,这是鲁艺销售模式的升级版,旨在打造中国红木家具第一连锁品牌。

销售渠道受阻,成为今年红木家具市场低迷的原因之一,如何畅通销售渠道?从卖产品到卖品牌,从门店坐商到行商拓展,从卖材质到卖文化,这些求新求变的销售方式,成为“仙作”业界的积极探索。

龙头带动,对外发力。连天红公司以直销模式,在全国设立100多家直营店;由6家企业联合成立的群仙红木文化公司,则以展示“仙作”文化为主,探索出新的营销模式——会所式营销。如今,这个会所式展馆已成为“仙作”文化对外展示的一个窗口,也成为“仙作”产业人才、技术、管理等交流的基地。

7月12日,省红木产业电子商务协会在仙游成立。“网上销售改变了传统的营销模式,电子商务为红木家具销售开辟了一条新渠道。”仙游家更美国际名贵木材交易中心董事长、红木产业电子商务协会会长张鹏说,为了推动红木电商发展,目前协会正筹措建设电子商务总部。

销售模式变化,离不开品质保证。通过多年努力,仙游古典工艺家具企业基本实现了由“贴牌生产”向“自主品牌”的转变。目前,仙游县古典工艺家具共注册商标456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3件、省著名商标12件、市知名商标16件,创建省名牌产品25项,连天红、协立公司获评福建省“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

“抱团发展、分工协作,这是‘仙作’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省古典工艺家具协会会长、三福公司董事长黄福华说,龙头企业要以资产为纽带、以品牌为核心,通过重组、兼并、联合等方式,做大做强,引领产业整体提升。

据了解,近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红木家具精品品鉴会上,山中古典、三福、大家之家、贡品轩、凯丰里、怀古等17家“仙作”龙头企业抱团参与,成为品鉴会的一大亮点。其中,仙游怀古木业有限公司的丝翎檀雕系列作品获得“神品奖”,三福古典家具有限公司的雕云龙纹宝座家具获得“逸品奖”,贡品轩古典家具有限公司的花鸟灵芝沙发十三件套获得“精品奖”,群仙红木获得“消费者最喜欢的红木家具品牌奖”。

□记者手记

文化是“仙作”发展的灵魂

“过去,红木家具企业大部分利润是从木材涨价中来,一旦市场行情出现波动,缺乏工艺特征、缺少文化内涵的古典家具就不具备市场竞争力。”近日,在仙游古典工艺家具行业发展态势座谈会上,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说。

的确,文化是红木家具的灵魂。“仙作”之所以占据全国红木家具半壁江山,关键在于它较好传承了传统文化。比如,工艺上继承了镶嵌技法,雕刻技艺上把人物雕刻巧妙地运用到家具,并尝试将创意时尚和红木融合,设计生产出既有文化内涵又适合现代生活的家具。

工艺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价值的体现。古典家具行业要在转型升级中提升市场竞争力,就必须着眼于产品的文化特质。这就需要企业通过设计创新、工艺创新、管理创新,减少对材料的浪费,弱化对名贵木材的依赖,以此来凸显古典家具和生产企业的文化属性,提升产品的文化附加值。

要创新,就需要人才,需要大师。人才是产业发展的保障,大师是产业的坐标。对“仙作”产业来说,造就人才、培养大师更为迫切。唯如此,“仙作”这个传统产业才能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