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至22日,由文化部、福建省政府主办的“庆祝新中国65华诞·同圆中国梦——福建戏剧优秀剧目晋京展演”活动成功举办。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地方戏第一次大规模地在首都集中展现,引起了极大反响。福建地方戏的传承和发展也引起了京城文艺界的极大关注,他们一致认为福建的做法值得加以研究和探寻,这就是——
中国戏曲版图上的“福建现象”
闽剧《贬官记》
闽剧《兰花赋》
东南网9月25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吴旭涛)
A 福建地方戏曲文化已成“现象”
连续7天,7台精品剧目,8场演出,5位梅花奖获得者登台,近万名观众观看……
从9月16日至22日,福建戏剧优秀剧目晋京展演,让京城戏迷过足戏瘾。“福建戏,好看!”“有味道!”这次福建地方戏曲的集中展现,让戏迷们享受了一场福建地方戏曲的盛宴。
51岁的陈建发来自金门,这几天,他带着太太特地赶到北京,追看在国家大剧院的展演。
“我是冲着金莲陞高甲剧团的《阿搭嫂》来的。”他说,9月11日,他们在厦门旅行时,偶然听说“金莲陞”将在北京演出,就立即排开其他行程赶来了,“1994年,厦门金莲陞高甲剧团到金门五个乡镇公演,产生轰动,我也是在那时迷上高甲戏的。之后他们到金门交流演出过七八次,每次我都追着看。他们把戏演绎得炉火纯青,出神入化。”
为期一周的展演,我省的闽剧、莆仙戏、芗剧、高甲戏、梨园戏、泉州提线木偶戏六大地方戏剧种轮番上演。福建戏曲在展示魅力的同时,也在悄悄地学习。“我们不仅向全国观众汇报我们这几年创作的成果,也跟观众以及北京的专家交流和学习。”泉州市木偶剧团团长王景贤说。
“这次展演的7个剧目中,《贬官记》《兰花赋》倡导官员的清廉自律;《保婴记》《阿搭嫂》颂扬淳朴的民风民俗与古道热肠;《叶李娘》《赵氏孤儿》歌颂普通百姓为了保护国家正义的力量奋不顾身、前仆后继;《皂隶与女贼》以诙谐而又智慧的方式展现普通百姓的正义感。”看完展演,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吕育忠对这7个剧目印象深刻:“这些剧目的展演既展示了福建剧种多元的优势和戏剧创作成果,也体现了福建省长期以来对地方戏保护的成效。”
文化部原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认为:“福建地方戏的这次展演,向我们展示了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中国戏曲在当代的继承革新和发展。这几场演出,可以说是从戏曲本体上讲述了戏曲形式的价值,发挥了本体的魅力。这些福建艺术家构成了福建戏曲继承、革新、发展的群体,发挥了示范性的作用。”
中国文联原党组成员,著名艺术理论家仲呈祥更是对福建地方戏曲褒奖有加,他说:“当今,在中国戏曲界已经形成福建地方戏曲文化现象,并引起文化界的高度关注。”他提出,要对福建地方戏曲文化现象的概念加以研究和探寻,从中挖掘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推动文化事业持续繁荣的好经验。仲呈祥说:“我认为福建戏曲工作的基本经验是坚守福建地方戏曲的本体,高扬福建地方戏曲的审美优势。福建对于地方戏曲的重视和扶持也为全国的戏曲事业树立了一面旗帜,这是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表现。”
莆仙戏《叶李娘》
B 让人“刮目相看”的福建地方戏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吴乾浩关注福建地方戏多年,在他的印象中,福建戏好剧本多,但舞台艺术人才匮乏。此次展演,让他感慨“刮目相看”。
“现在的福建地方戏创作,正处于文本和舞台艺术相对和谐的状态。福建仍然出好的文本作品,同时也推出了好的舞台艺术人才。这些年,福建涌现了这么多朵‘梅花’,每个剧种都有代表性人物。从这次展演中看出,福建地方戏强项更强,弱项也变强了,优势非常明显。”他说。
吴乾浩的“刮目相看”,源于近年来福建各剧种、剧团对人才的培养重视,并在剧种传承上出现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景象。
从2012年开始,泉州市木偶剧团新招的学生实施“师徒制”教学。王景贤告诉记者:“学生招进来以后,可以选择授业师傅,再由剧团与被选择的师傅们商定,然后确认师徒关系。这样一来,使师徒间的关系一下子紧密起来,徒弟更有积极性,师傅的责任感也更强了。”
同样的,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在全国首创戏剧传承与事业单位年度聘用考核相结合的制度。团长曾静萍介绍,剧团的演职员,不论哪个部门的,都要根据岗位与职称,完成相对数量剧目传承和人才培养任务。
“人才的培养是地方戏传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福建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组织一批青年编剧、导演、舞美、作曲等到外面去深造、观摩、学习,举办一系列的培训班,给青年人才的成长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空间,争取让他们快速成长起来。”省文化厅厅长陈秋平说。
“在中国的戏曲版图中,福建是个高地。福建省地方戏工作的成就和经验是特别值得总结和发扬的。”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龚和德看来,目前福建这个戏曲“高地”已经拥有了诸多优势:“首先,福建剧种丰富,艺术积累深厚,有古老的梨园戏和莆仙戏,也有年代较近的闽剧、歌仔戏,还有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泉州提线木偶。中国戏曲家族中的老中青三代,福建都有典型的代表。其次,在戏剧文学创作上,福建的成就很大,拥有王仁杰、郑怀兴、周长赋等一批优秀剧作家。文学创作的提高,舞台艺术也开始起飞,曾静萍、吴晶晶、王少媛等等杰出的舞台表演艺术家开始涌现,增强了福建地方戏的舞台表演水平。此外,福建地方戏有理论总结、有理论引导,代表人物是福建省艺术研究院院长王评章等,他们的理论成果在福建以外的地方发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指出,福建目前之所以能够在全国戏曲界处于领先,还因为在中国戏曲转折的“弯道”上没有输。“弯道是指上世纪90年代,当时全国弥漫着对传统戏曲价值的怀疑,深深地伤害了戏曲事业。许多剧团剧种都向西方学,向其他剧种学,忘了向自己的前辈学,因此变成了‘四不像’。在这样不利的环境下,福建坚持了自己,始终相信地方戏的价值,他们觉得传统叙述方式是有魅力的。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当时福建的剧作家群‘武夷剧社’在最困难的时候坚持了下来,并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正是因为当年完整继承了这些传统,我们现在才能看到如此征服人心的表演。”
梨园戏《皂隶与女贼》
C 地方戏,需要良好文化生态
福建地方戏虽在许多专家看来处于“高地”,却仍有不足和有待突破之处。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王馗感慨于古老剧种中传统元素的淡化,如莆仙戏中的“背身”服饰,在舞台上已经不见了踪影。“莆仙戏中有一种‘背身’服饰,能反映人的性格、出身:穿浅蓝色‘背身’代表中等人家的女性,蓝‘背身’代表书香门第,红‘背身’能展现闺门旦的个性。但在这几场展演中,舞台上的女性服饰都是近年流行的束腰女披。”他说,“地方戏跟时代结合紧密,优点是时代精神和时代特色赋予其中,但有可能对传统遗产产生破坏。古老戏曲,不一定要趋同于当代戏曲的审美趋向。”
11年前,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刘文峰来福建调研地方戏,当时福建戏曲还处于比较困难的阶段,戏曲学校招不满学生,观众流失严重。虽然近年来福建戏曲生存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在他看来还远远不够:“福建应该更注重保护戏曲生存发展的文化土壤。地方民俗和信仰,对于地方戏的生存发展来说,是很重要的。而乡村的广场和庙台,与我们的民俗活动和信仰是密不可分的。但目前这些庙台、民俗活动正在减少。我们不能够轻易排斥民俗活动和民间信仰,而且迫切需要保护它们。”
“在福建传统戏剧演变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从中梳理出地方戏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即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建设,对于地方戏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我们应该重视对地方戏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土壤的保护,其中包括语言、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民间信仰等方面。还应重视对地方戏曲历史文献资料的抢救、保护、研究和利用,加强对地方剧种的保护,大力营造良性的地方戏创作演出的文化环境。各级党委和政府对传统戏剧文化生态的保护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陈秋平说。
王馗也建议,福建地方戏在留住传统经典剧目的同时,要守住传统面貌,留住地域化的味道,守住乡音乡韵,还要在守住乡土大棚的同时,开辟城市剧场。为地方戏的传承和发展营造良好生态。
高甲戏《阿搭嫂》
木偶剧《赵氏孤儿》
芗剧《保婴记》
文化·声音
9月22日,福建地方戏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近80位领导、专家和艺术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福建地方戏的传承与发展。以下是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节选。
福建走出来的路子积极而健康
刘卫红(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
福建戏曲以深厚的历史传统和鲜活的地域特色在全国独树一帜,堪称南戏遗响和南戏的活化石。福建还保留了不少稀有剧种,在中国戏剧版图上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福建省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举措,出台了财政补贴政策,加强了其活力。
从地方戏发展上来说,传统戏曲要被当代喜爱,需要思想内核的发展和创新。高甲戏《阿搭嫂》喜剧色彩浓厚,人情味十足,体现了核心价值观;闽剧《兰花赋》描写了官员面对金钱诱惑和切身利益的选择,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反观近年来,许多地方戏追求大舞美大制作,戏不够舞美来凑。相比他们,福建走出来的路子是积极、健康的。
把更多观众吸引到剧场来
毛小雨(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
福建是戏 剧“豪门”,这场展演堪称“豪门 盛宴”。福建戏曲界能写戏、会演戏,能力大,责任也非常大,今后要有明确定位,是否把福建的戏剧仅仅作为“非遗”保护来看待?在全球化时代,仅仅有个性是不行的,共性和个性结合在一起才能发展。比如此次展演中,梨园戏《皂隶与女贼》有高水平的表演,闽剧《兰花赋》的借古讽今,批判官场,这些戏剧的张力可以与百老汇戏剧相媲美,为什么观众没有像百老汇这么多?受众问题、语言问题和营销问题都是我们值得研究的。
我们研究戏曲,不能忽视戏曲的商业属性。生产、排演一部戏剧,需要上百万人民币。但排演完成后,这部剧的产出是否能收回成本?这都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在当今,我们把地方戏曲当作“非遗”保护好之后,应面向市场,面向更广阔的观众。福建戏曲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理应把更多观众吸引到剧场来。
四位一体推进福建地方戏的传承与发展
谢拥军(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
地方戏曲的传承,要理论和实践结合,应该有理论专家的参与。应以“四位一体”,共同推进福建地方戏的传承与发展。“四位一体”,就是整个演出中,演员、导演、编剧、理论研究专家,共同努力的方向是一致的,就是地方戏的传承。如果“四位”各自为政,就会出现问题。
“四位一体”的传承效果非常好。1990年,著名编剧郑怀兴意识到以剧本保剧目的形式不能让剧种发展,于是就把精力投入到演员的培养。此后,莆仙戏《叶李娘》就培养出来了王少媛,1997年王少媛的表演艺术已趋于成熟,如今她已成为表演大家了。批评家是戏曲发展的先导,如王评章在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讲了如何提高剧种意识和坚持剧种本体,十多年以后,它们成为操作性很强的理论指导,各个剧种、剧团都在吸纳他的理论研究的成果。这种“四位一体”的传承方式,可以对其他省市起到示范作用,我们应从理论方面对其进行总结。
(福建日报记者吴旭涛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