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1月26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姚瑾 通讯员 庄子瑜)
红砖青石,飞檐燕尾,瓦下梁上镶嵌着精美的木石雕饰……在泉州泉港区后龙镇土坑村,静卧着历经600多年风雨的壮观古厝群。这些自明清时期兴建遗存至今的古厝,绵延数百米,昔日的繁华依稀可见。今年初,在中国住建部、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名单中,土坑村榜上有名。近日,记者走进这个群山环抱中的古村落,感受其独特的历史风貌和人文底蕴。
古厝承载望族变迁
“有好几座古厝需要修缮,先进行分类编号,有利于及时抢救和保护到位。”日前,在土坑村村部办公室,村老人协会副会长刘玉和与几位热心村民一起,正在为本村的古迹保护建言献策。
67岁的刘玉和是土生土长的土坑村人,退休前曾任教于当地小学。他介绍说,土坑村历史可追溯到600多年前。明永乐二年(1404年),土坑刘氏祖先刘宗孔因避“靖难之变”,从兴化(莆田)携眷移居湄洲湾南岸,定居涂山一带,其后裔延拓出18个村庄共1万余人。
位于涂山中心的土坑村则是这些村庄的起始母村。明清时期,刘氏后代以祖祠为中心,南北两侧分四排而筑,陆续建成的古厝在鼎盛时期多达67座。如今明朝所建古厝大多坍塌,至今尚存的27座古宅多为清代建筑。
令刘氏子孙引以为豪的古厝群中,最负盛名的是“刘百万”居住过的三开间落外加双护大厝。这座乡间少有的古式“豪宅”占地面积达1739平方米,共有100个门,99个窗、11个天井。
刘百万原名刘端弘,是土坑开族第十二世祖。清代乾隆年间,他与族亲合伙购置了18艘桅帆船,自海上走关东经商,经年累月终成一方富贾。他先后在土坑村建了18座大厝,其中大多数保留至今。
这些古大厝皆是砖石木材结构,多为穿斗式结构、硬山式或卷棚屋顶,座座屋脊高翘,壮观辉煌,大部分古厝大门前的壁肚是以宽2米、长3米的大石板砌成,底部设有石雕脚架;进了大门又有巨木做成及檐的中门,整座大宅显得庄严宏伟。古厝大门侧、屋脊上,大大小小的石狮子或蹲、或立、或倒卧;镌刻着精致花纹的石柱、石鼓和石花架等石具,随处可见。此外,木雕、砖雕和泥灰雕等种类繁多的雕塑,也为古宅锦上添花。
“邹鲁乡村”崇文重教
在刘氏族人看来,土坑村之“名家”,不仅在于高屋华堂,更让人引以为豪的是人文荟萃、精英辈出。据清代谱牒载,土坑村中榜文武进士、晋升仕者高达70多人。祖祠上牌匾满堂,乡村中旗杆林立。
与村南秋甫、吉甫两兄弟双中进士相呼应,村北有开泰、逢泰两兄弟及其侄希颜一门同榜三进士。清朝惠安县共出九个提督,刘开泰居其一。土坑村因而名噪一时,在清末享有“邹鲁乡村”之誉。自小在村里长大的土坑村副主任刘永才说,这很大程度上可归功于古村落书院、武馆的设置兴办。
说到兴学办馆,土坑村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据说,当时峰尾有一宗亲中榜进士,刘百万备厚礼前往庆贺,被邀到上席。有人窃问此为何人,一宗亲脱口而出:“这是涂坑‘土财主’刘端弘。”刘百万归家后叹息不已,谓家人道:“有钱百万何用,还是被人看‘土’了。”遂找村里另一富贾刘端瑜,共商重振书香门第造就人才之计。土坑村的南北两头从此各设有以“选青斋”和“凌云斋”命名的文武馆。
有了扶助家族子弟学文习武的专设场所,村中自此书声琅琅,马铃叮当,崇学重教之风日盛。
作为古村落的标志物之一,清莲堂门外那株达二三十米之高的木棉树,也见证着族人崇学向上的愿望。相传这树也是赶考书生为了自勉,从村外移栽至此。“小时候的印象中,这木棉树就一直高不可攀。”刘玉和说,木棉树有“露头树”“英雄花”之称,树冠总能冲出重围,争取阳光雨露。
古村落期盼“燕归来”
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一代出外打拼,近年来部分古厝“沉睡”,以至荒废;更让人惋惜的是,有的古宅年久失修,日渐颓败。上世纪90年代尚满是老少住户的27座古大厝,到如今仅剩15座保留着较为完整风貌。
“儿女们成家后,陆续在外盖房或买房。可我和老伴还是更愿意留在老宅生活。”在一座并不起眼而保存尚好的古厝,74岁的老人刘颜坤正在摆弄庭院里的盆栽花木。他说:“这里冬暖夏凉,带天井的庭院通透、敞亮,进出十分方便。”刘大爷说。
穿行于一座座古厝,屋梁间若隐若现的燕巢,仿佛也留着古村落的岁月记忆。“这个时节,燕子南飞过冬。但它们很念旧,明年开春定会回老屋繁衍生息。”刘玉和说,有燕子回归、出入,代表家中人气兴旺、生生不息,因此燕巢被乡人视为吉祥之物。
燕子不忘旧巢,人老常思寻根。每逢大年初八到十五,每一处古大厝都是族人团聚的最佳处所。那些日子里,喜庆的红灯笼总会从村头一直挂到村尾;在外的众多刘氏后人会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大厝里,祭拜先祖、共叙亲情。
后龙镇党政办副主任王华章介绍说,在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后,当地以“抢救第一、重点保护”的原则,开展古村落的历史人文及自然景观保护工作,并委托厦门大学闽台建筑研究所编制《土坑古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最具特色价值或损毁较为严重的18处古建筑已列入首批重点保护名单。同时,土坑村也被列入泉州首批“20个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整体性保护重点区域。眼下,区镇两级已预拨150万元,作为土坑村前期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古建筑保护修缮的启动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