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建经济 > 正文

信和贷受袭

2014-12-12 07:20:4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为“福建P2P鼻祖”,它遭遇网络黑客敲诈,而涉案幕后主谋竟是福州同行。案件虽已告破,但业界的忧虑才刚刚开始:P2P市场竞争白热化,残酷的行业整合大潮或很快到来

信和贷受袭

东南网12月12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林世雄 谢嘉晟)

发生在“福建P2P鼻祖”身上的一起网络黑客敲诈案,揭示国内互联网金融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它给P2P行业敲响了一记警钟,P2P市场的洗牌时代或许也为期不远。

原来是同行在搞鬼

2日,厦门警方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破获网络黑客袭击信和贷网站案。涉嫌这起网络黑客敲诈案的幕后主谋,竟是福州同行刘某洪。

李诗山是信和贷网站创始人。2012年,信和贷在福州上线运行,成为省内第一个P2P平台。此后,信和贷稳步成长,今年在厦门设立了分公司。据厦门市互联网金融协会掌握的数据,如今我省本土P2P企业已有60-70家,主要集中在厦门、泉州和福州等三地。

刘某洪,也经营着一家P2P企业,注册地也在福州,与信和贷上线时间相隔不久。

记者登陆两家网站发现,不计算因更新系统被刷掉的历史数据,去年下半年至今,信和贷公开的交易金额超1.4亿元,自今年7月以来,每天成交额都能维持在200万元左右。刘某洪经营的P2P网站,没有公开交易数据,但有一条公告宣称,网站于11月20日与一家投资机构签订投资意向协议书,很快将获得一期1000万元的风投。

厦门业界也大多知道这两家同行。尤其是信和贷,因起步较早,创业以来保持零坏账风控水平,今年下半年又呈现爆炸式增长,更是备受关注。

“原来是同行在搞鬼。”3日,李诗山在厦门分公司接受采访时,对这起案件仍心有余悸,“同行的竞争不可避免,但采用黑客攻击这种极端手段,倒是我没想到的。”

用流量给网站添堵

时间往回走。9月16日11时许,信和贷网站突然收到一封来自陌生QQ号的恐吓信,要求在12时前缴纳VIP会员费50万元,否则就关闭信和贷网站。

起初,对这封恐吓信,李诗山并不太在意。不过,收到邮件当天,信和贷网站就出现异常。

信和贷立即采取应对措施。然而,黑客的攻击力也随着信和贷防护能力增加。

厦门警方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黑客通过向境外黑客组织购买流量进行攻击,攻击原理就好比“一条高速公路设计有最高车流量,超过极限会出现拥堵”。

之后,黑客又把索取费用提高到100万元。于是,李诗山选择向厦门警方报案。

显露过度竞争迹象

网络黑客行踪不定,因此类似案件很难侦破。李诗山报案,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

据厦门警方介绍,侦破网络黑客袭击案件,这在厦门是第一例。目前,涉案幕后主使刘某洪和实施攻击计划的黑客刘某彭均已被批准逮捕。

在李诗山看来,刘某洪痛下狠手,就是希望能把同城最大竞争对手搞垮。

“这说明国内P2P行业竞争已达白热化。”厦门市互联网金融协会副会长郭龙欣分析说,“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行业整合大潮应该很快就来了。”

业界认为,相对于实体企业,互联网企业的竞争更加残酷,从电商到团购,再到打车软件,每一种互联网新兴业态的出现,都会很快迎来残酷的行业整合。

一位厦门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国内P2P平台有几千个之多,福建P2P平台(包括外来的分支机构)不下百个。“整个市场肯定容不下这么多P2P平台。”该人士担忧,P2P行业已存在过度竞争的迹象。

链接>>>

P2P小额借贷金融模式,即由具有资质的网络信贷公司(第三方公司、网站)作为中介平台,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提供信息发布和交易实现的网络平台,把借、贷双方对接起来实现各自的借贷需求。借款人在平台发放借款标,投资者进行竞标向借款人放贷,由借贷双方自由竞价,平台撮合成交。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