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建经济 > 正文

院士专家为福建海洋发展建言献策

2014-12-23 08:26:2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12月15日至17日,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潘云鹤院士率中国工程院海洋工程项目组的6名院士、22位专家在福建开展海洋经济发展调研活动,为福建海洋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专家兵分三路,分别考察了福建的海洋防灾减灾、海洋新兴产业、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情况。

感受海洋新兴产业的崛起

丰富的海洋资源、特殊的区位优势、良好的海洋产业基础都成为厦门海洋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专家组先后考察了厦门海沧生物医药港、五缘湾游艇港、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厦门已初步形成以海洋生物制药制品和海洋物种资源开发为主的海洋生物产业链;以邮轮母港建设,游艇设计、研发、制造、展销中心和消费服务为主的邮轮游艇产业链;以海上试验场建设、海洋新型防波浪设施、海洋工程设备等为主的海洋高端装备产业链。一批海洋新兴产业重点项目正在实施,其中,在邮轮产业上拟投资150亿元,按照“船、港、城”一体化的要求,打造成为国内最大的集休闲、购物、度假、居住、办公为一体的新型综合体;高纯度硫酸氨基葡萄糖产业化项目总投资8000万,建设年产高纯硫酸氨基葡萄糖100吨、低分子量壳聚糖和壳寡糖100吨的产业化示范基地,预计实现年产值上亿元,并具备10亿元以上的生产能力。

重温海丝之路辉煌

在泉州,专家组先后考察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灵山伊斯兰墓、泉州开元寺。

历史上,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发祥地,在不同时期创造了辉煌的成绩。泉州,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商埠,早在唐宋时期,当时的泉州“刺桐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被称“东方第一大港”,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商贸易,呈现出“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来自世界各国的商人、学者、传教士给泉州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宗教遗迹和历史建筑,见证了我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交往与文化交流。这里有中国唯一的一家以海外交通史为专题的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精美的图片和翔实的资料展示了中国古代发达的航运事业,也揭示了泉州在中国海上交通史上的重要地位。

此外,专家组还考察了福州的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

考察海洋防灾减灾建设

地处东南沿海,福建的海洋灾害多发,海洋防灾减灾工作也成为福建省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各级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不断加强硬件与软件建设,加强风暴潮、海浪灾害预警报、建设海上渔业安全应急指挥、渔船自动识别和渔船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大渔港建设的投入,力求更好地服务于海洋经济的发展。

其间,专家组考察了厦门高崎中心渔港、龙海高频地波雷达站、福建四创软件有限公司、省海洋与渔业厅应急指挥中心、省海洋预报台。

龙海与东山两个雷达站于2005年建成投入使用,2010年至2014年12月利用该平台已为42起海上事故提供了56期预报单,成功协助救起209人,对挽救海上遇险人员和减轻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四创公司在全国同行业中属规模最大,研发实力最强,是一家致力于中国防灾减灾事业的技术型企业。目前专注于为政府提供防灾减灾应急指挥系统解决方案,为各级企业提供防灾减灾信息与应用租赁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防灾减灾信息发布与预警服务,并长期为我省海洋防灾减灾应急安全工作提供软件支持

 

在实地调研后,院士、专家针对福建海洋产业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问题,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前瞻性的对策建议。

潘云鹤院士建议,福建要加强海洋媒体观测系统建设,发展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开展网上丝绸之路建设。唐启升院士建议,发挥福建海洋渔业优势,积极开展远洋捕捞。曾恒一院士建议,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构建海洋渔业、海洋生物、海洋养殖、海洋产品加工、海洋药品等产业链。希望福建加强渔船配套设备、游艇制造、船舶修理、海水淡化、潮汐利用等方面研发,形成福建海洋特色产业。周守为院士建议,福建要发挥石化产业优势,建设全国乃至世界领先的LNG高新产业体系。麦康森院士建议,福建海洋养殖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展离岸养殖、深海养殖、远海养殖。

专家们还就建立海洋三维灾害监测系统、注重发展高端正海洋产品加工业、合理布局海洋医药制造业、福建港口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建议。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