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派 大漆艺术展,让业界目光锁定福建。 福建文化多元,特色鲜明。在我省提出打造福建文化品牌之时,各种“闽派”文化现象纷纷涌现。 即将过去的这一年,一个又一个福建文化品牌在全国乃至世界打响,“闽派”这个词,一次又一次出现在我们视野中。 9月16日至22日,“福建戏剧优秀剧目晋京展演”活动在北京举办,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地方戏第一次大规模地在首都集中展现。福建地方戏的传承和发展也引起了京城文艺界的极大关注,众多专家认为福建的做法已经形成了中国戏曲版图上的“福建现象”,值得加以研究和探寻。 同样在全国形成“现象”并引起关注的还有“闽派批评”。9月27日,在福州举行的2014闽派文艺理论家批评家高峰论坛上,从全国各地“回家”的闽籍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共聚一堂,探讨文艺批评事业发展。人们发现,“闽派批评”发展至今,队伍出现了老、中、青、新“四代同堂”的盛况,他们在不同时期出道或成名,在各自的时代扮演着各自的精彩,在当代文学批评史上留下光彩的一页。 今年4月以来,我们深入八闽大地,探访福建文化品牌。调查中,我们以现代视野审视百年船政,挖掘朱子文化、开漳文化、陈靖姑信仰文化在两岸交流中的时代意义;探寻妈祖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对全球华人的凝聚力;关注闽南文化在当下的“活化”之道;弘扬天下客家人祖祖辈辈传承着的客家文化精神…… 漆艺,是福建的另一品牌。从11月29日到12月11日,由我省牵头主办的“大漆艺术——2014海峡漆艺术大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这是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展品最多、品类最全,并首次由海峡两岸漆艺术界共同参与的漆艺术大展。这次展览,让海峡两岸漆艺界看到,福建俨然已成为中国的漆艺重镇。 在今年公布的第十三届精神文 明 建 设“五 个 一 工 程”(2012-2014年)入选作品中,我省推荐参评的电影《衍香》、电视剧《原乡》、纪录片《船政学堂》、芗剧《保婴记》、广播剧《跨越海峡的追寻》、歌曲《海峡月光曲》等6部作品荣获优秀作品奖。 “闽派”的力量已经强大,福建文化品牌打造已经结出累累硕果。 吕纯晖(福建文学院院长): “闽派批评”以过去的历史见证它的存在,而当下真正要回答的则是继续发展的理由,这次高峰论坛的意义就在于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再度 出发,为文学批评重新介入当下中国社会寻找新的话语支撑点。 我省今后将继承举办不同形式的“闽派批评”聚会,推进闽派文艺理论批评事业的发展,将“闽派批评”打造成一张体现福建文化自信的名片。 周明(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2015年,在地方戏曲工作方面,省艺术研究院争取举办一次福建省传统戏折子戏展演,希望通过这样的展演更好地继承传统戏的优长,促进表演人才的成长。 《福建省古老剧种人才培养计划》已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立项审批,届时将用半年时间完成该计划,力争使莆仙戏、梨园戏、提线木偶戏在表演人才上后继有人、发扬光大。 |
相关阅读:
- [ 12-30]福州任命18个部门一把手 免去陈大强副市长职务
- [ 12-30]福州市政府任命14名调研员
- [ 12-30]陈大强不再担任福州市副市长 孙利任市环保局局长
- [ 12-30]两岸文化交流深入 制度化承载期待
- [ 12-29]廉政法制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反腐立于法治和勇气
- [ 12-29]“书香及第 藏传齐家”首届中华藏书文化论坛举行
- [ 12-29]小清新游世界:台湾无处不在的小情调
- [ 12-29]闽台高校合作向文创产业延伸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