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月13日讯(本网记者 陈薪宇)13日上午9时,福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开幕。福州市政府市长杨益民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通过八大举措大力实施福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行动计划,全力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
《报告》提出,今年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左右;出口总额增长6%;按验资口径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5‰以内。
杨益民指出,为实现上述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今年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大力实施福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行动计划;全力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加快构建经济升级版;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积极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统筹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全面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2000亿以上
“认真做好福州新区申报国家级新区各项工作,争取福州新区开放开发尽快上升为国家战略”,杨益民说道。
他在报告中指出,2015年将全面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加快新区总体规划以及综合交通等专项规划编制,推进新区“多规合一”前期规划研究,积极创新新区运行机制,实施“小政府、大服务”的大部制、扁平化管理。大力加快北部、中部、南部三大片区建设,形成新区大开发、大建设格局,争取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0亿元以上。
此外,还将全面推进环南台岛滨江休闲路、滨海大通道、东部快速通道、马尾大桥、琅岐环岛路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动工建设道庆洲大桥、海峡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
打造福州特色自贸区运作模式
与平潭联动发展
福建自贸区备受关注,其下属福州片区新一年规划也成为此次大会关注热点。对此,杨益民表示,应立足改革创新,坚持先行先试,高起点、高水平谋划和推进自贸区建设发展,加快信息化平台等建设,率先推行各类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政策。
“在自贸园区建设方面,应该凸显对台和海洋特色优势,争取在两岸交流交往中走在前列”,他指出,应重点建设先进制造业基础、“海丝”建设重要平台、两岸服务贸易与金融创新合作示范区。
同时,完善自贸区功能规划和产业布局,加强投资管理体制、贸易监管、金融服务等方面创新,全力打造符合国际惯例的良好营商环境,加快形成具有福州特色的自贸区运作模式。
《报告》中也提出,谋划推进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与平潭片区的互动联动和差异化发展;主动争取平潭综合实验区政策辐射,促进平潭与周边地区有机联动发展。
打造“海丝”战略枢纽城市
鼓励企业“走出去” 引导海内外乡亲“回归”
《报告》指出,积极打造福州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城市,扩展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投资、贸易、基础设施、技术等领域的合作,做大做强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加快建设毛里塔尼亚综合渔业基地二期、几内亚比绍综合渔业基地和印尼、缅甸养殖基地等项目。
为打造一批“海丝”人文交流的品牌,福州将致力举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亚洲合作对话——共建“一带一路”工商大会等活动,并积极申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未来,福州将加强电子信息产品、船舶、家具及装饰品、钟表等重点出口商品基地建设,主动对接中韩、中澳等自由贸易协定,巩固传统国际市场,积极开拓出口新兴市场。
杨益民指出,除了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发展,也要更加积极地引导海内外乡亲“回归”发展,“要进一步维护侨益、发挥侨力,强化与海内外重点客商以及华侨华人社团的联系,做好新华侨人、华裔新生代工作,并争取外国领馆入驻福州。”
加快构建经济升级版
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除提速发展都市特色现代农业、努力壮大先进制造业、切实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外,杨益民还强调,要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产业发展,加快数字福建(长乐)产业园等项目建设。
福州将继续支持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争取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20家,支持办好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等一批创新机构,力争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3800亿元。
此外,围绕推进“海上福州”建设,2015年,福州将加快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海峡现代渔业经济区远洋渔业加工区等项目建设,发展壮大八大“蓝色产业”。
增强中心城市承载服务能力
启动旧屋改造473万平米
2015年,福州将加快中心城区路网、过江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新改扩建城市道路80公里、燃气管网70公里、市政供水管网140公里,建成海峡奥体中心片区配套道路等新建项目和福湾路、金鸡山隧道、金山大桥复桥、化工路、远洋路等提升改造项目。
交通方面,新增更新公交车350辆,新辟优化公交线路20条,改造公交候车亭100个,投放“预约出租车”500辆,继续推广公共便民自行车。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000个以上,每个城区至少新建1个立体停车库。全面提速地铁建设,实现1号线全线贯通,加快2号线建设,力争启动6号线建设。
报告显示,2015年,福州市政府还将加强海峡奥体中心、火车北站、火车南站等片区环境整治。启动实施旧屋改造473万平方米,综合整治100个以上老旧住宅小区,进一步规范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全面完成飞凤河、台屿河等6条内河整治,启动清富河、流花溪等7条内河整治。
新改扩建飞凤山奥体公园、南公园、江心公园等10个公园,新建温泉公园—金鸡山公园生态廊道、左海—金牛山森林步道等城市绿道和慢行系统30公里,精心打造建新大道等3条亮丽景观大道,提升闽江两岸等灯光夜景工程。
推进节能减排
大气污染监督网格化管理
为积极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福州将完善生态文明制度、推进节能减排攻坚,加强源头管控,实施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2015年,将实施30项重点节能项目、300项重点减排项目;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持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等循环利用试点;完善环保基础设施,新改建污水管网130公里以上。
《报告》指出,实施大气污染监督网格化管理,坚决治理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施工和道路扬尘、垃圾焚烧、餐饮油烟等污染,保持空气质量位居全国74个重点城市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