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民生 > 正文

福建戮力攻坚 扶贫开发提质增效

2015-03-02 10:52:48 赵锦飞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沙县多方筹集扶贫开发基金,用于扶贫助困。日前,在郑湖乡长村村肉兔养殖基地,计生帮扶户茅克硅和妻子正在检查肉兔的生长情况。茅克硅利用小额贴息贷款,建成年出栏肉兔2万只的标准化养殖场。

东南网3月2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游庆辉)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指导工作,特别强调了农业、农村和扶贫工作。他指出,当年苏区老区人民为了革命和新中国的成立不惜流血牺牲,今天这些地区有的还比较贫困,要通过领导联系、山海协作、对口帮扶,加快科学扶贫和精准扶贫,办好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实事,支持和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

扶贫工作和贫困群众,始终是习近平心中的牵挂。他在福建工作期间,多次深情表示:“饮水思源,勿忘老区”。

牢记总书记嘱托,我省扶贫开发工作不断探究新路,加快推进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和内源扶贫。2014年,八闽扶贫开发工作浓墨重彩,全省又减贫5万户、20万人,23个扶贫开发重点县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政和、柘荣、松溪和古田4个县晋升县域发展潜力十佳县。

站上新起点,我省扶贫开发脚步继续前行。

将乐县800多名干部结对帮扶2609户农村贫困户。图为,2月26日,光明乡党委副书记陈冬生带着农技人员,指导贫困户阙先水种植竹荪等。

勇于改革创新,啃下扶贫攻坚的“硬骨头”

近日,全国媒体纷至沓来,聚焦宁德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一个畲族普通村落,为何如此吸人眼球?答案就在村口“全国扶贫第一村”石碑,它记载了该村30多年来的脱贫路。

回首昔日,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1984年赤溪村民人均收入仅166元。如今,赤溪村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农业两大支柱产业,去年人均收入11674元,是1984年的70.3倍。

30年的穷村巨变,书写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习近平在宁德工作期间,提出了“弱鸟先飞”的理念,鼓励贫困地区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提振精神,放胆开拓,敢为天下先,以新的思路、新的理念来审视、谋划和推动工作。

对于我省贫困现状的认识,省委、省政府很清醒:23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均系革命老区或中央苏区县,由于自然禀赋、发展基础、政策体制等因素制约,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针对薄弱环节,2013年,省委专题研究部署扶贫开发工作,将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作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

新时期,新挑战,要有新思路。省里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扶持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送出了包含42条优惠政策和措施的“大礼包”,涉及资金有20条,政策兼顾短期、中期和长期;新举措有25条,对已有政策进行拓展和延伸的有9条,以改革创新引来源头活水。

——首创重点县服务协调制度,省领导“挂帅”,进行会诊式服务,重点解决扶贫开发中的难点问题和实际困难;

——2014-2015年,每年从中央代理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中安排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每县1亿元,用于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由省级财政给予全额贴息;

——2013-2015年,省级财政在安排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时,安排一定数额单独增加对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补助,每县每年各增加补助1000万元;

——2013-2015年,省级财政每年安排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每县每年1000万元,用于支持当地急需解决的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项目。

内外结合,才能发展。从“输血式”的生活救济型扶贫向提升贫困地区内生动力的“造血式”开发型扶贫,省里进行了一系列战略部署:省级财政拿出真金白金,确保每个贫困生有学上,每个贫困劳动力有技能;山海协作大有可为,扶贫开发重点县与对口帮扶县共建产业园区,输血加造血,以特色产业促增收;生产性贷款调动群众积极性,2012年开始,金融部门每年落实10亿元以上贷款额度,每年有3万多贫困户获得小额贷款贴息。

社会扶贫,形成扶危济困的强大合力,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初步形成。去年是我省社会扶贫的创新之年,社会组织、慈善机构和港澳台侨同胞、个人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开发。

尤溪县重点培育10个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带动精准扶贫开发工作。图为八字桥乡农户正在加工林下中药材。

扭住科学扶贫“牛鼻子”,坚持扶真贫、真扶贫

“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习近平总书记为新时期扶贫攻坚指明了方向。

不能“捡进篮子都是菜”,欠发达地区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松溪县花桥乡招沙甲村曾是贫困村,省委书记尤权带头到招沙甲村调研,还专门给村民回信指导。村民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发展养殖、茶叶、休闲旅游等产业,正朝着“百姓富、生态美”的路子大步前行。

八闽大地根据实际,综合运用“加减乘除法”。福州筹集各类帮扶资金23亿元;漳州市从2014年开始,市本级财政按照不低于2013年地方级千分之三的比例预算安排市级扶贫开发基金;三明市制定出台了扶持重点县发展的八条措施和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南平市狠抓基础设施攻坚、公共服务提升等“六大”扶贫工程;龙岩市实施生存救助、就业辅助等精准扶贫“九到户”,确保一户不漏;宁德市将70%以上扶持资金倾斜安排支持6个省级扶贫重点县。

摆脱贫困,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干部群众持之以恒,滴水穿石,久久为功。

我省的造福工程成为百姓赞誉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20年来,我省造福工程的搬迁对象不断拓展,搬迁规模不断扩大,补助标准不断提高,搬迁形式不断改进,经历了扶贫搬迁、消灭茅草房、帮助连家船民上岸等阶段。它与时俱进,又持续发力,让贫困群众彻底“挪穷窝”。

2014年,我省2349名优秀年轻干部踏上征程,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高位嫁接,强化核心。10年来,全省1.6万名干部派驻到1.1万多个村,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从而加强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

坚持走科学扶贫之路,我省扶贫开发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造福工程超额完成任务,2014年,我省造福搬迁50152户、21.5万人,搬迁群众收入增长15%以上,高于全省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

——产业扶贫风生水起,立足贫困地区资源优势,引导扶持发展适销对路的“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着力改变贫困村小农生产方式;

——小额信贷取得新突破,去年全省19个县通过建立小额信贷担保基金,为800多个贫困村的1.5万多农户提供无抵押物担保贷款5亿多元,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取得新实效,实施第四轮干部驻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全省共确定2200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其中省级重点村236个。

日前,泉州市泉港区后龙镇贫困户在赶制花灯,为元宵节做准备。去年,泉港区实施精准扶贫,全区500多位科级及以上干部“结对子”帮扶976户困难群众群众,,为贫困户为贫困户““私人订制私人订制””脱贫计划脱贫计划。

立足“扶持谁”、“怎么扶”,精准扶贫谱新篇

习近平指出:“贯彻精准扶贫要求,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举措明确,把钱真正用到刀刃上,真正发挥拔穷根的作用。”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扶持谁”、“怎么扶”两个问题绕不开。“扶持谁”,对全省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3310元(相当于2010年3000元不变价)的93.8万扶贫对象和2200个贫困村以及2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进行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厘清家底。“怎么扶”,就是把脉问诊,对症下药,从过去的“大水漫灌”改为“精准滴灌”,务求实效。

宁化县探索建立精准扶贫“348”工作机制,采取“三步工作法”(一申请、两比选、三公示)精准识别贫困群众,通过“四因四缺分类法”(因病、因残、因学、因灾和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缺动力),细化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针对性提出“八种帮扶模式”,做到有的放矢。

新时期,粗放式的扶贫方式,已难以奏效,必须坚持分类指导、分区施策,注重精准发力。

屏南县甘棠乡浙洋村菇农张希平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得益于扶贫小额信贷担保创新试点。2007年,该县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扶贫小额贷款促进会,将省级扶贫小额信贷资金和县级配套资金等存入合作的农信社等金融机构,作为风险保证金,为贫困户提供无抵押贷款担保服务,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分步骤分类来扶贫。

他说,信用社的贷款如雪中送炭,而且是量身定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他的资金贷款额度逐年增加。

如今,这个被中国人民银行写入《2008年中国农村金融报告》典型案例的屏南做法已在全省处处开花。小额信贷担保创新试点是我省精准扶贫的一项实践。

2014年,我省精准扶贫工作全面铺开,精准扶贫到户、到村、到县三位一体全覆盖,扶贫工作提质增效。

孟春时节,八闽物华新。2015年,是扶贫攻坚的关键年,2018年,全省93.8万贫困人口将全面脱贫。新征程已开启,我们要戮力同心,不断书写八闽大地摆脱贫困的新篇章。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