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富:“福”泽万家共逐梦 ——牢记总书记嘱托,加快建设新福建③ 东南网11月5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郑璜 张静雯) 十月的浦城县官路乡,秋高气爽,山垅田上的薏米低垂着饱满的穗头,清风吹起层层绿浪。“今年估计每亩可比去年增产二三十公斤,增收200元左右。”官路村村民罗建财看着丰收在望的薏米,脸上是喜悦的笑容。 罗建财说,原来家里生活仅能解决温饱。这几年在当地扶贫政策的支持下,他每年种植薏米30亩左右,年收入可达4万元,生活大变样了。 喜看稻菽千重浪,秋日亦可胜春朝。 百姓富,是建设新福建的出发点,也是归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祝愿大家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回眸去年此时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对八闽百姓的牵挂,温暖仍在心头。福建之“福”,如何泽被百姓?一年来,干部群众用行动交出一份惠民生奔富路的答卷。 勠力攻坚,滴水穿石,让扶贫更精准 福建有73.5万贫困人口,23个扶贫开发重点县,需要帮扶的贫困村2200个。在我们离“百姓富”的目标越来越近时,这占总人口很小比重的部分群众,能否摆脱贫困,和全省其他人民一道奔小康,始终牵动人心。 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福建,扶贫工作起步早,成绩卓著: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从贫困村到小康村华丽转变,书写“中国扶贫第一村”的传奇;全国率先实施的造福工程扶贫搬迁,让贫困群众彻底“挪穷窝”,成为百姓交口赞誉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写下《摆脱贫困》一书,亲自倡导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精神;调离福建和到中央工作后,他依旧牵挂福建的扶贫工作,对长汀水土流失治理、赤溪村扶贫开发工作先后作出批示…… 回望扶贫开发工作走过的每一步,我们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剩下的贫困人口点多面广,多数处在偏远山区;从发展条件看,交通等基础设施差,资源禀赋严重不足。 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是硬骨头也要啃,更要啃。 |
相关阅读:
- [ 08-06]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提供安全保障
- [ 11-27]加快发展绿色发展 打造宁德经济升级版——访宁德市委书记廖小军
- [ 11-24]社区医院怎样才让人方便又放心?
- [ 11-18]绿色发展加速度 实干争先求突破——访南平市委书记裴金佳
- [ 10-16]贫困地区靠什么“摘帽子”?
- [ 10-13]平和县:项目带动实现百姓富·生态美
- [ 09-29]福建经济发展加减法如何做好?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