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院怎样才让人方便又放心?
2014-11-24 08:05:4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李艳 |
分享到:
|
东南网11月24日报道(福建日报) 近期,福建日报《百姓富生态美·若干个怎么办》专栏,聚焦“资源如何沉下去,水平如何升上来——社区医院怎样才让人方便又放心?”话题,刊发《厦门:名专家下到社区,大医院办到社区》的典型报道,关注厦门建设社区医院的情况,读者和网友纷纷就这个话题展开讨论。今日摘要刊发,欢迎大家继续深入讨论。 “分级诊疗”使患者从大医院移至社区医院 厦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杨叔禹:厦门从去年开始重点开展基于“慢性病一体化全程服务”的分级诊疗模式的试点。主要的做法是:慢性病患者由医院专科医生确诊、制定治疗方案,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转诊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全科医生根据慢性病防治规范和专科医生治疗方案定期随访、观察,建立健康档案,实施全程规范化管理。 我们充分利用社区计生人员的宣传优势和群众优势,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促使慢性病患者从大医院下移至社区医院。社区计生站有器械、设备、技术人员等资源,社区居委会的计生管理员长期和群众打交道,群众优势明显,厦门创新“分级诊疗”制度,提倡“大病到大医院解决,小病慢性病到社区解决”,特别需要这股力量。 政府应给社区医院明确定位 厦门市湖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清松:2007年,厦门岛内1 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功能被一分为二,社区公共卫生的功能交由区政府管理,社区医疗的功能分别交由三家市级三甲医院实行差额管理。实行两个“婆家”2年后,矛盾开始暴露,弊端明显。201 1年起,社区医疗和社区公共卫生这两大功能重新合并,由三甲医院管理。但三甲医院是差额拨款,社区医院是全额拨款,体制差异导致医院管理效率低下。去年起,岛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再次恢复成独立法人单位,但仍由市属三甲医院管理,听说现在又计划改由区政府管理。 政策怎么变都可以,由区政府管理,可能会侧重公共卫生的功能;让大医院管理,则有利于提高社区医疗水平。只是政策多变不稳定,会让基层工作无所适从,也搞得人心不稳。所以,政府应先给社区医院明确定位,到底是以医为主,当作三甲医院的门诊部延伸服务,还是以防为主,做市民健康的守门员?否则,定位不清会导致权责不明。 水平提高更重要的还是吸引人才 厦门中山医院社区部主任李文萍:为提高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有个办法就是让大医院的大专家到社区坐诊,可社区医院的医药目录限制较多,跟大医院的目录不统一,专家到社区后面临着开处方药难的问题。建议放宽社区医院的医药 目录,实现跟大医院目录对接。此外,让专家下到社区,若要形成长期的机制,有必要对他们的劳动补偿等进行配套,提高专家到社区坐诊的积极性。 社区医疗水平的提高,不能仅靠大医院专家的定期坐诊,更重要的还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不仅要提高社区医生的待遇,还要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提升、晋升的渠道,如在评职称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人员招聘和引进要有自主权 厦门市海沧区石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林登科:社区医院在人员招聘和引进也要有自主权,应根据基层单位实际工作需要来制定条件,并构建多元化的分配激励制度,在兼顾公平原则下,打破绩效封顶的束缚,充分调动各个岗位职工和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 此外,加大三级医院扶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和绩效奖励,畅通多点执业渠道,推动三级医院专家定点服务社区。 社区医院也要懂得宣传 患儿家长陈雨轩:孩子感冒都是到大医院看,主要是对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不是很了解,一直以为这边只会给孩子体检而已。社区医院在提高医疗水平外,也要懂得宣传,看病的人多了,也会促进医疗水平的提高,形成良性循环。 |
相关阅读:
- [ 10-16]贫困地区靠什么“摘帽子”?
- [ 09-29]福建经济发展加减法如何做好?
- [ 09-24]《百姓富生态美·若干个怎么办》:农村如何留住“壮劳力”?
- [ 09-22]泉港德化努力破解节能减排与工业增长的矛盾
- [ 09-18]一泡桂岭红 几多脱贫梦——山区贫困村岭后的致富求索
- [ 09-16]“文化”坦洋,以传统哺育现代
- [ 09-15]漳州芗城区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少用地:为绿色留地,为发展添力
- [ 09-14]《百姓富生态美·若干个怎么办》:山区农村如何留住壮劳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