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此时的东南沿海地区,正在将西方两百年的发展压缩进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进程,从而实现令人瞩目的跨越;而深处内陆的大西北,不少地方因生产方式落后与东南沿海的差距越拉越大。 东南沿海地区跨进了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重叠的时代,而西北内陆的一些地方,还在工业革命的门槛边徘徊。 在面积不大的宁夏,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就有八个,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一个,面积占自治区的一半以上,人口也占将近一半。这是宁夏历届党委、政府面对的最大的发展困局。 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东西扶贫协作,福建与宁夏对口扶贫协作的机制在这个背景下酝酿了。 当年,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一次联席会议在福州召开。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出任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 1997年3月11日,春寒料峭,受习近平委托,一个大规模的福建先遣考察团赶往宁夏最贫困的同心、固原(今原州区)、西吉等县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团由福建省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计委、经贸委、供销社、电视台等单位人员组成,带队的是时任福建省扶贫办主任林月婵。 当年4月15日至21日,习近平来到宁夏,深入贫困地区考察。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访贫问苦,这是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考察。习近平派出一个大规模的先遣考察团,以及后来五次参加闽宁对口扶贫协作联席会议,三次发表重要讲话,都体现出一种引领时代的深意和布局。 历史已证明,这一次考察的意义,超越了扶贫开发和闽宁协作本身。 习近平探访了位于银川市的西吉玉泉营吊庄移民区(后定名为“闽宁村”);走访了同心县河西镇建新村吊庄移民搬迁户、喊叫水乡周家段头村贫困户等4户群众;考察了海原县冯川村窖蓄微灌示范区,西吉县梯田建设、新营乡马铃薯加工,隆德县联财镇、神林乡土圆井建设和中药材种植等项目。 那时候,习近平看到的是怎样的西海固呢? 总体经济实力薄弱,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城乡基础设施滞后,贫困人口基数庞大,教育落后,群众生活艰难。 “特别缺水,去了不洗不行,洗吧又浪费水,人家到哪去给你弄水呢?第一次去不敢喝,水窖里羊粪和草漂在上面。洗脸、漱口的水要倒在一个桶里喂牲口。都舍不得刷牙,说漱漱口就算了,水带牙膏沫子牲口就不喝了。脸就象征性地擦一擦。”宁夏扶贫办原主任李文录说。扶贫干部常和农民们在一起,最感同身受。“那里的群众早年一生只洗三次澡,生下来洗一次,结婚洗一次,死了洗一次。外面的人听说后还以为是讲故事,其实是大山深处的真实写照。” 水,决定了人的生存方式;水,决定了人的生产方式;水,决定了西海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回忆习近平当年在同心县考察时的情形,一位当地领导干部说到这样一个细节:“缺水缺到啥地步呢?领导们共用一盆洗脸水,我洗脸的时候是第七个了。” 面对干旱与贫穷,发展的机遇和空间在哪里? “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邓小平同志对于“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表述,指明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东西协作均衡发展的道路。 福建援宁干部刚到西海固这样严酷的环境,身心备受考验。隆德县平均海拔2000米,因为缺氧,有的扶贫干部晚上睡不着觉;他们喝了这里的水会连续几天拉肚子;几乎每天都有人流鼻血。 林月婵考察途中探访贫困户,嘘寒问暖,倾尽身上所有现金塞到他们手里。她一路颠簸,一路沉默。 “小孩子穿得补丁摞补丁的,还露着肉,可见这个衣服破到什么程度,他们又贫困到了什么程度。”多年以后林月婵回忆起来,心情依然沉重。 “因为马铃薯加工厂很少,老百姓向加工厂交售马铃薯时,一排队就是一昼夜。” 她在心里反复告诉自己,一定要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福建的干部有次到海原山区调研,山里下雪,路非常滑,相当危险,车刹不住,差一点撞上旁边的车。” 宁夏扶贫办的同志说起当时的情形,仍心有余悸。 “还有一次遇到沙尘暴,什么都看不见了。我们赶紧把车灯打开,打喇叭,所有的车都走不了。这是我见过的最猛烈的一次沙尘暴,车在剧烈晃动,我紧张地对旁边的人说可别把我们的车吹翻了。当时,中卫那边死了好几个人,墙被风刮倒把孩子砸死了,还有一个大人被风刮进渠里淹死了。” 这就是严酷的自然力量! 然而,自然再严酷,也不能摧毁人们的意志。扶贫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更是一项长期的事业,意味着既要战胜自然,也要改写历史。 考察结束后,习近平鼓励福建援宁扶贫干部发扬红军长征精神,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迈气概,同宁夏各族人民一起全力以赴、扎实有效地做好对口扶贫协作,为21世纪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出无愧于历史的突出贡献。同时,一定要静下心来,耐得住寂寞,把东部的经验带过来,把西部的精神带回去。 林月婵回忆,回到福建后,习近平为了争取给宁夏贫困地区最大力度的全面支持,请时任福建省省长贺国强共同观看在宁夏考察拍摄的影像资料,之后两人都感叹不已:“条件这么差,群众生活这么艰难……我们一定要全力帮扶!” 随后,习近平向福建省委、省政府汇报了在宁夏考察的情况,很快形成了援宁扶贫的共识!在当时的条件下,福建省既要解决本省的贫困问题,还要伸出友谊之手去帮助西部贫困地区共同发展,集中体现了对“两个大局”战略的深刻认识和对扶贫协作的真诚态度。 习近平要求扶贫工作要形成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为什么要建立这个长效机制? 因为,为群众谋利益谋发展,既要治标,更要治本;既争一时,亦争千秋。只有立意深远,敢于设计大战略,谋划大布局,才能持续带动、持续突破。 这种思考,源自习近平多年以来的群众观念、历史视角、民族意识和面向世界的战略眼光;源自他早年在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时与村民同住窑洞、同吃窝头、同干农活的切身体验;也源自他在河北省正定县和福建省宁德地区工作时,开展脱贫工作的成功实践。 闽宁第二次联席会议在宁夏召开,主要确定了四项内容:一是每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二是建立福建地级市与宁夏贫困县结对帮扶机制;三是设立帮扶基金,围绕民生开展工作;四是派遣挂职干部。 习近平说:“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是一项政治任务,我们要坚决完成,对这次联席会议议定的事要尽快落实,所承诺的事情也要抓紧兑现。” 他一再嘱咐:“真帮,实干,见成效!” 1997年4月,习近平接受宁夏媒体采访时说:“我们要动员更多的企业到宁夏去找市场,到宁夏去搞开发,结成一些联合体、共同体,共同发展。” 作为东西对口扶贫协作和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机制的创建者、领导者,习近平科学总结了闽宁两省区干部群众在扶贫开发中积累的经验,逐步探索确定了“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协作、共同发展”的闽宁协作指导原则,创立了召开联席会议、市县结对帮扶、选派干部挂职、部门合作带动、企业市场导向五大机制。 有了制度保证、机制保障,一系列扶贫规划也相继落地。从援助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的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机制,由此创立。 自此,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在习近平设计的轨道上持续高效运行。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机制不仅成为中国扶贫攻坚伟大而生动的实践,为人类扶贫攻坚事业提供了一系列宝贵经验,也使数百万人的人生轨迹被彻底改写。 随后的20年里,走进西海固,走出西海固——成为闽宁两省区人们相向而行的一种常态。 |
相关阅读:
- [ 12-04]宁夏党政代表团在福建考察
- [ 12-03]闽宁互学互助对口协作第十八次联席会议在福州举行
- [ 12-01]闽宁对口协作谱写东西合作和扶贫开发新篇章
- [ 08-06]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推进闽宁对口协作
- [ 06-07]闽宁协作对接会举行
- [ 06-07]闽宁协作对接会举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