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5日福建日报东南网事版主要稿件:
漳绣触网推广难 建议:小型化、轻型化、普及化发展
篮球场改卡丁车赛道 泉州海峡体育馆被指噪音扰民
急救担架,该由谁来抬?
上海餐厅推二维码“打赏” 网友:不打赏被摆臭脸咋办
“传统工艺触网”系列报道之一
漳绣触网推广难 建议:小型化发展
绣工正在刺绣。
东南网8月15日讯(本网记者 苏益纯/文 郑德鸿/图)传统工艺,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更是一代人的乡愁。如今,一些传统工艺正濒临消失,有的正谋求变革。一些传统手工艺者琢磨着告别古旧、老掉牙的刻板印象,借助互联网谋求新生。不过,老行当“触网”,知易行难。即日起,东南网事推出关注“传统工艺触网”系列报道,记录触网之路,汇聚发展点子,为传统工艺转型升级提供更多参考。
漳绣民间作坊:
人才老化 企业内力不足
位于漳州市芗城区文川里的“沈艺绣品”是一家传统绣品作坊,今年六十多岁的沈崇洋是漳绣的第二代传人,从事漳绣已有半个世纪。沈崇洋告诉记者,接到的漳绣订单多数是宗教和佛教用品,“收到订单后,我们就开始画图,再分发给绣工做”。据其介绍,由于绣品价格低迷,绣工工资不高,一些绣工逐渐转行,现在作坊里最年轻的绣工也已经四十多岁了。绣工年纪大、眼力差、产量少,客人总要等上一段时间才能拿到绣品。
近几年,媒体上保护老行当的声音越来越多,借着媒体的东风,沈家也开始在网上承接国内外订单,但一年下来也就只有五六件。
“只有做精品,漳绣的传统工艺才能得到传承与发扬。”作为新一代漳绣传承人,沈崇洋的儿子沈苇明计划通过网络推广打开精品漳绣市场。他想到的第一个网络推广方案是全手工制作漳绣,通过网络推广,使之成为家庭饰品及收藏品。但他也坦承,长期接宗教订单,并不了解当下多数人的审美需求,不敢进行批量生产。而私人订制的漳绣产品制作时间长、价格昂贵,在网上根本卖不过批发的“大路货”。
沈苇明想到的第二个推广方案,是将漳绣做成类似“十字绣”的休闲项目。孩子可以培养动手能力,大人可以丰富业余生活。不过,一个成年人要学全漳绣技术,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这令人望而却步。
沈苇明的“触网”计划,迟迟未能迈步。
漳绣传承人:
期盼精品漳绣能赢得市场
“我们讲传承,讲复兴,不是一两天的事,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平台。”漳绣第七代传承人陈钟辉告诉记者,以前漳绣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还有实用价值,但现在的漳绣真正作为老百姓的日常用品已经少之又少。“作为现代收藏品,在网上推广非常难。”陈钟辉说。
“北京识货的人比较多。这几年,漳绣在网上的名气挺大,偶尔会有北京人来这里淘货,一幅漳绣可以卖出两三万元。”陈钟辉告诉记者,高价卖出漳绣的情况毕竟是少数,市面上开始出现一些机器制作的漳绣,对市场的冲击非常大。“机器刺绣,一百个枕头,一分钟就搞定。可是人工刺绣,至少要绣三四天。目前,漳州‘四漳’高精尖的设计人才不多。我计划个人出资在漳州高新区建立一个‘漳缎、漳绒、漳绣、漳纱’四漳创意园。未来,全国游客到漳州旅游都可以顺带购买正品漳绣。”陈钟辉说。
据记者了解,目前漳州市从事漳绣的老艺人共有150人左右。这些老艺人或隶属作坊,或自己制作,他们的漳绣制品主要靠木偶剧团和各类庙宇的需求在苦苦支撑。
建议:
小型化、轻型化、普及化发展
漳州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认为,老行当触网,可以学学台湾的做法。他们把清代官服上的胸饰,例如龙凤虎豹鹤等,做成精美的小饰品,绣在孩子们的书包上,在网上销售。“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普及。”该负责人表示,“很多老行当都会遇到这个问题,例如,一幅大的剪纸作品数千元,充其量一个家庭买一幅就够了,销量上不去。小型化、轻型化、普及化,它就能在网上推广,深入百姓生活中。”
该负责人还建议,漳州各大宾馆、办公场所、会议室的台布也可以用漳绣或剪纸之类点缀。“当然,这需要多部门协调。我们可以引进一堆年轻人,用年轻人的角度在网络上传播老行当的故事。大家齐心协力,盘活一个产业,救活一堆老艺人。”该负责人表示。
漳州刺绣>>>
漳州刺绣也称漳州丝绣,又名漳绣,是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漳绣底料用真丝织品,绣线用真丝线和银金线,针法有70余种,其中空心打只绣和垫凸金线绣是漳绣特技,而双面绣已经失传。漳绣题材有龙凤、人物、动物、花卉、博古等,构图严谨,形象优美,神态生动,具有浮雕效果。绣品主要有龙裙、绣兜、五方旗、堂彩、横楣、桌围等,是寺庙、家庭、戏曲服装里常用到的工艺品,曾畅销海内外。
篮球场改卡丁车赛道 泉州海峡体育馆被指噪音扰民
东南网8月15日讯(本网记者 赵舒文 整理)
“最近海峡体育馆内的三个篮球场被改成了卡丁车赛道,每次赛车时,声音非常大,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近日,有网友通过《直通屏山》留言投诉,并对泉州海峡体育馆是否可以对外承包产生质疑。
针对网友的质疑,记者采访了泉州市体育局竞训科科长谢女士。她表示,泉州海峡体育馆属于私人场地,并不属于公共设施。
而就噪音扰民问题,泉州环保局办公室人员也对记者表示,环保局不直接处理此类事件,居民遇见此类私人场地噪音扰民事件可以向当地派出所举报,由派出所接到投诉以后出面协调解决。
泉州乌屿边防派出所值班民警则表示,暂时未收到关于海峡体育馆周边小区住户的噪音扰民投诉事件,如果收到投诉,将及时到达现场处理。
其他反馈>>>
莆田城厢区
小区出入口“无像样大门”?
回应:规划设计变更经审批
近日有网友在《直通屏山》反映,称莆田市城厢区祥和山庄小区更改小区出入口规划设计,导致小区“无像样的大门”。此外,该小区开发商在地下停车场搭建夹板房,涉嫌违规。
对此,小区开发商莆田市祥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相关人员表示,将原先的大门位置变更为商业出入口,在地下停车场建夹板房,均是根据规划设计图纸进行的,且经规划部门审批。
莆田市城乡规划局城厢分局表示,验收时,小区实际规划设计与设计图纸并无出入,地下室也确实规划有储物间。
城厢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数月前,该局确实曾联合霞林街道办等单位对祥和山庄地下车库进行执法,但因为界定模糊,在地下车库建夹板房更多倾向于是否违反规划使用功能方面的问题,而不是“两违”问题,因此当时只对占用通道的几间进行拆除。
建阳莒口镇
街道摆摊被强收卫生费
镇政府:用于街道清理
在镇上街道摆摊却被收取卫生费,是否合理?近日,网友“strygwyr”在《直通屏山》栏目反映,其在建阳区莒口镇赶集时,有城管人员对街上摆摊的村民收取5元/天的卫生费。网友认为,这样的费用是不合理的,希望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对此,莒口镇政府工作人员表示,因为碰上“圩日”,街道摊位会制造出大量垃圾,单靠环保人员清理效果很差,所以镇里才决定通过向摊主收取一定费用,将清洁工作交给农贸市场承包企业一并负责。镇里通过统计摊位数与清理费确定出了摊位费,这笔费用约与街道清理工作成本持平。
急救担架,该由谁来抬?
在福建省急救中心,家属和医生将病人送到医院救治。
东南网8月15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 实习生 严滨 文/图)日前,《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通过表决。该条例规定,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应当为有需要的急、危、重患者提供搬抬服务,每辆院前救护车应当配齐包括驾驶员、医师、护士、担架员等急救人员。急救担架应该谁来抬?我省急救出诊人员配置情况如何?记者进行了走访。
市民亲历:
羊水早破,担架无人抬
福州市民林小姐告诉记者,去年5月份,她因为羊水早破入院待产,就经历了担架无人抬的尴尬。林小姐说,当天她突然发现羊水破了,可能快要生了,就迅速拨打了120急救电话。然而,等急救人员到了,却在抬担架的问题上犯了难。
林小姐说,当时她只能平躺着进入医院待产,但因为家住五楼,没有电梯,家中又只有一位年迈的老人在家,急救人员中,除了一名工人以外,医生护士都是瘦弱的女性。无奈之下,她只好四处打电话,终于找了两位邻居帮忙将担架抬下楼。
对于谁来抬担架的问题,网友讨论十分热烈。网友“风铃”说:“急救车出诊,患者缴纳了费用,应该得到相应的服务。”网友“花田错”则认为,急救中不应该讨论谁来抬的问题,而是在场的人员都应该搭把手,治病救人。网友“长发”则建议,一些危重情况,医院可在急救时多配备一两名工人。
急救医生:
常遇到不愿意抬担架的家属
记者走访了福建省协和医院、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省立医院等多家医院了解到,目前,我省多数三甲医院的急救出诊人员多为4人,即一名司机、一名医生、一名护士和一名工人。
“担架一般是工人和家属抬。”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蔺佩鸿告诉记者,经常遇到不愿意抬担架的家属。据其介绍,在实际急救工作中,很多家属认为自己付了救护车的钱,医护人员就有义务抬病人。蔺佩鸿表示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首先,出诊的医生和护士是去治病救命的,另一方面,医生护士一方面还要照顾病人,有时候还要带个急救箱,根本忙不过来。
一些网友认为,急救是个很专业的工作,因此担架也需要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来抬。对此,蔺佩鸿说,虽然抬担架的确有许多注意事项,但现在多数医院已经配备了一名工人,而且医生护士都在场,可以指导家属一起抬担架。
专家建议:
完善出诊人员配置体系
有业内人士解读,北京此次出台急救条例,意图明显,是避免可能的“搬抬服务”纠纷。之前发生在南航飞机上的一起乘客突然发病,机组人员和急救人员互相推诿,导致患者自己爬下飞机、爬上救护车的案例引起轩然大波,并由此引发了公众对“急救人员是否该搬抬病人、搬抬病人是否该收费”等问题的关注。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省对急救出诊人员配备和谁来搬抬暂无明确规定。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管理教授郑振佺认为,急救人员中配备一名工人已经能满足大部分的需求。“严格来说,现场的每个人都有抬担架的义务,但是医生护士的主要工作不是抬担架。”郑振佺说,正常情况下,家属应该协助急救人员抬担架。也的确有家属无法抬担架的情况,这时候可以让医护人员帮忙。但是,家属也不能因为收费了,就认为所有事情都应该让医护人员来做。
郑振佺建议,急救中心在接诊的时候,可以进行一个初步了解,急救的情况是什么,有没有人帮忙抬患者,如果是没有人帮忙的,可以多派一名工人。
郑振佺认为,急救属于社会保障性质,有关部门也应该考虑,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出台一个相应的政策。例如做一个成本测算,增加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补贴。此外,急救网络和出诊人员配置体系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上海餐厅推二维码“打赏” 网友:不打赏被摆臭脸咋办
东南网8月15日讯(本网记者 林先昌 实习生 林健华) 近日有媒体报道,上海部分知名连锁餐厅推出了二维码“打赏”。与给小费类似,如果客人觉得某位服务员服务周到,可以扫一扫服务员身上佩戴的二维码,对其进行“打赏”,金额多为3至5元。被打赏次数最多的一名服务员表示,在原先工资的基础上,每月可多出约3600元的“打赏钱”。
业内人士分析,打赏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服务员工作积极性,同时增加其收入,但并非所有餐厅企业都适用。大量网友支持这种做法,认为将有效提高服务质量;也有网友担心,如果出现“不打赏则摆臭脸”的情况,消费者与商家两方都将得不偿失。
网友评论>>>
@小陈同学6699:对客人来说,打赏三五元只是小钱,但能得到更好的服务。而对服务员来说,这也是提高收入的办法,值得推广。
@miyaviUoU:对于提高服务水准和积极性是有作用的,但应该对金额进行限制,不能过大,以免引起顾客反感。同时,不愿意打赏的顾客是否会因此享受不到原本应有的服务,甚至遭受白眼,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湾仔小平頭:万一不打赏,服务员摆个臭脸,我下次肯定就不会再去了,老板也得不偿失。推荐另一种方法——员工服务好,可以给好评,老板则根据评价进行奖励或惩罚。
@Godfrey-Z:我觉得是好事,但希望不要当面打赏,可以做个APP或者用微信打赏,如果当面打赏必定会出现差别对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