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福建顺昌县洋口镇田坪村里泛黄的银杏树(10月28日摄)。深秋时节,位于福建省顺昌县洋口镇田坪村的银杏树开始逐渐泛黄,微风轻拂,落叶缤纷,仿佛一幅秋意美景图。(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摄)
新华社福州11月24日电 题:以“绿”生“金”——闽北山区生态扶贫调查
新华社记者孟昭丽、林超、王成
以“绿”著称的闽北山区福建南平在推进精准扶贫时,将“好生态”与“富百姓”巧妙结合,走出了一条“生态扶贫”之路。记者在基层采访发现,以“绿”生“金”的探索已遍地开花,在实现产业发展、农户脱贫致富的同时,也有效保护了闽北山区的“青山绿水”。
探路子:昔日“穷根”今日“金山”
6年前还因为地理位置而苦恼的政和县外屯乡洋屯村村民,如今却骄傲地说“家乡是一块风水宝地”。
走进洋屯村,两侧山势陡峭,中间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荷塘。“这里四面环山,地势落差大、河流多,常常是十年九淹。”曾任村主任、如今是政和县农家人莲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许仁寿告诉记者,村民们辛辛苦苦种植的水稻,却常因洪灾颗粒无收,苦不堪言。
在一位驻村干部的启发下,2010年起,洋屯村根据当地气候和地域特点,组织村民大规模发展莲子产业。“很快就成了远近闻名的莲子基地,产品供不应求,贫困村的帽子也摘掉了。”许仁寿笑着说。
南平市农业局副局长林承杞告诉记者,南平发挥“一方水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目前拥有顺昌菇业、浦城丹桂业、光泽鸡业、松溪笋业、政和竹业等特色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4552家、家庭农场941家。
在闽北山区,一些乡镇因为远离城区、交通不便而成了贫困村。如今,远离城区的那份“纯净”反而成了“金字招牌”。在一些文化特色突出的贫困村里,正通过挖掘地方自然生态、特色农业、民族村寨、文化遗产等资源,发展农家乐、乡村游,带动贫困户增收。
记者在顺昌县张墩村看到,新组建的旅游公司打造了葡萄园、苗木园、水乡渔村等农业景观平台,建成了全国首个“乡愁馆”,吸引了周边大量游客。2015年该馆共接待游客26.38万人次,参与农户每月增收1100元。
9月21日,游客在建瓯市房道镇千竹园游览。被誉为“中国竹子之乡”的福建省建瓯市,近年来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竹子资源,通过科学种植管理、开发笋竹科技产品、发展竹林旅游观光等措施增加竹业附加值,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新华社记者张国俊摄)
求发展:生态经济“双赢”初显
在松溪县旧县乡东厝村,70多岁的蔡朝清守着自家的5亩山垅田,却因家里没有劳力,生活窘困。如今,他以每亩400元的年租金入股当地一家水稻合作社,足不出户每年可分红2000多元。
在南平,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精准路径正在慢慢成形。这不仅保护了闽北山区的生态环境,而且从“绿水青山”中找到“金山银山”的当地村民们,保护生态的积极性更高了。
来自南平市的数据显示,5年来,南平市贫困人口由23.6万人减少到6.9万人,并计划在2018年左右帮助其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可喜的是,脱贫后的村民们保护生态的意识更强了。松溪县花桥乡招沙甲村过去曾是贫困村,村民一度靠着“上山砍树卖钱”过活,“青山”变“荒山”,最后不得不离家寻生计。
如今,记者再次来到该村采访发现,随着林下经济和生态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壮大,招沙甲村不仅恢复了青山绿水,还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点。
武夷山市上梅乡金竹村秋色(9月21日摄)。金秋时节,福建武夷山秋意盎然,金黄色的稻谷随风舞动,一派丰收景象。 (新华社记者张国俊摄)
谋未来:多方“护航”助力生态扶贫
传统的生态优势地区,往往也是贫困地区,普遍面临财政收入低、贫困人口多、经营主体弱小的困境。记者在南平采访发现,当地通过探索金融创新撬动启动资金、借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升级、用股份制模式稳住农民利益等举措,为生态扶贫“护航”,确保生态产业“建起来,稳得住”。
记者发现,针对贫困地区普遍面临的“资金少、贷款难”等老问题,部分县区通过金融创新帮助贫困户拿到启动资金。“我们创新了土地承包经营权、预期农产品收入、集体林权、农民宅基地等10种新型抵押物,盘活了农村资产。”政和县农业局长范智彬说,2014年4月以来,政和县共提供小额担保贷款9810万元,其中带动贫困户583户增收1536万元,实现了农户得到资金发展生产、财政扶贫资金效益放大和金融机构风险分散的“三赢”局面。
针对“贫困地区经营主体弱小”的问题,当地还通过引进并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建立企业和农民的利益链接机制。松溪县花桥乡招沙甲村是省级生态村和水源保护地,此前没有成熟的产业,七成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谋生。自2013年起,村子先后引进和创办了5家公司和合作社,发展林下经济、茶叶和蜂蜜产业。
“在企业的带动下,招沙甲村人均收入从2013年的3372元涨至2015年的9560元,村集体收入从空壳增长到13.5万元,成功脱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村支部书记钟学富告诉记者。
南平市还积极探索资源入股分红模式,将地方资金、资产、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市场化运作转变为股金和资本,让贫困户“产权入股、资产入股、资金入股”,当上企业的股东,获得长期稳定的收入。
记者在邵武市城郊镇芹田村采访时发现,该村实施“合作经营、均利到户”的山林经营模式,对1535亩山林进行整合经营、统一管理,经营所得集体留存10%,其余用于继续投入和年度分成,确保了农户的收益。
截至2015年底,南平市已有1.3万户贫困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户均年增收38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