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6•18”闭幕前的最后十分钟

2017-06-22 19:59:00 张立庆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周冬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6月22日讯(本网记者 张立庆 本网校通社大学生记者 吴天惠)6月21日下午,“6·18”即将闭幕,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内各展区的工作人员们开始进行撤展收尾的相关工作。记者走进现场,体验他们的收获和喜悦。

收获满满 道阻且长

华侨大学正在对展品进行装箱.jpg

华侨大学团队在对展品进行装箱。

伴随着敲打声,记者注意到在高校合作展区内正在进行着展品装箱的华侨大学团队。华侨大学科学技术研究处团队与平台管理科科长朱光兴表示,此次“6·18”,华大在高校成果展区内重点展示石材产业加工技术与装备、精密级激光3D打印装备等10项科技项目实物成果。同时,在石墨烯主题展区以及省科技厅、省海洋厅、厦门市、泉州市等展区也分别通过展板推介、实物展示和现场演示等方式展示华大最新科技成果30余项。

连续四天的展出,吸引了数以万计的专业观众和普通参观者前来观看成果。在谈及今年参展的体会时,朱光兴表示,从今年参馆的普通民众来看,他们通过微信扫码进入“6·18”展会参观,有着广泛的参与度,不再是一味地走马观花,老百姓们对石墨烯、VR等尖端前沿技术的兴趣度、感知度、参与度越来越强,这将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科技能力的提升。让他们感到颇有收获的是在高校科技项目成果对接签约仪式上,华大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分别与泉州众鑫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晋江成昌鞋业有限公司成功对接“建筑工程扬尘在线智能监控系统”、“石墨烯-EVA复合功能材料”项目。朱光兴说:“华侨大学在展会结束后,将把本次‘6·18’活动的成效包括十个左右成功对接的项目带回去,不断深入对接,其中不光是高端领域的研究,还有运用于民用领域的研究。”

“就目前而言,能够应用于民用领域的如石墨烯等研究成果尚且不多,应用于高端领域的更是任重道远。”泉州众鑫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项目主管骆灿河如是说,他也真心希望能有更多的石墨烯等研究成果的问世。

留有遗憾 依然憧憬前行

说起科技能力的提升,一个特殊的群体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们是省发明家协会的离退休人员,为了他们所研究的科研课题不惜投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精力与人力始终如一,只为提升国家的科技能力。他们当中不少人并不是第一次来参加类似的展会了。今年在“6·18”上依然未能寻找到合作伙伴,但为何他们年年“碰壁”,却又不愿止步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的离休人员陈贻盾表示,由他独立开发成功的“一种合成草酰胺连续工艺”,它填补了“合成草酰胺连续工艺”和世界氮肥工业无法直接大规模连续合成缓效氮肥二项空白,是未来世界氮肥工业绿色生态发展的最先进技术。但由于本次“6·18”展会中没有合成氨和氮肥工业的代表参加等问题,该项发明在本届展会上还没有寻找到合作伙伴。“之前在厦门参加过一次煤合成乙二醇的会议,会上没有合成氨和氮肥工业代表参加。而现在是合成乙二醇最热门、最有效益,所以大家都在关心煤制乙二醇的进步,还没有人来关心氮肥工业的改造和技术进步。”陈贻盾说。

另外,他还表示,这项技术的合作对象,应该是大型合成氨和尿素生产企业以及煤矿企业。“现在,这些企、事业单位的境况都不是太好,都需要产业结构转型和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我这项专利正好符合当前国家发展需要。”陈贻盾满怀信心地说。谈起交易会的感受时,他表示虽留有遗憾,但祖国和人民把一个贫困山区的穷孩子培养成科技工作者,他对此有着无比的深情,想在有生之年能再为祖国、人民以及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做一些贡献,这也是他工作的无穷动力。让他感到欣慰的是,虽然自己的发明成果还未找到婆家,但是每年都有机会参加“6·18”,这或许就是办“6·18”的精神所在。他说:“我不怕好项目养在深闺无人识,明年只要有机会,我依然来参加。”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