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文教 > 正文

2017年终回眸:探索

2017-12-29 10:21:31 黄雪梅 陈旻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房小奇   我来说两句

厦门五缘湾湿地公园

东南网12月29日讯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号召大家“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样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这也让生态版的采编人员充满了担当和使命。在这个朝气蓬勃的时代,我们有责任做好记录者和监督者的工作。无论是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还是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对于推动文明的主动作为、点滴探索,我们都大声地鼓与呼。

2017年,我们不是站在路边拍手的人,而是躬身到一线、到基层、到实践和创新的发生地,深入采访和调查,用八闽大地正在发生的精彩故事,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

漳平永福镇樱花茶园

足迹,见证绿色发展行动力

福建日报记者 黄雪梅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层面顶层设计的“四梁八柱”日益完善,十九大进一步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制度与机制不断完善,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总体要求、目标愿景、重点任务也很明了。

谋定之后是行动。我省各级政府、各类企业、各方民众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力行生态文明建设。政府层面,在观念引导、体制构建、制度完善、系统推进、行动落地等方面,各地各部门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企业方面,因企制宜,因地制宜,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消费者方面,绿色消费意识逐渐增强,绿色生活方式开始流行,从需求端为绿色发展提供动能。

聚焦“践行能力”,就成为生态版的报道重点,各方践行的“足迹”,就是记者采写的“事迹”。对于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重点,在观察解读之后,以述评的方式传达给读者;对于各地各部门和企业的新理念、新探索,则以典型性深度报道,讲述“生态美的福建故事”。

报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就是抓住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这个生态文明建设重大的课题,引起省里及相关部门的高度肯定。刊登该作品的福建日报生态版因此被选送进京,参加9月26日中央对外联络部与福建省委联合举办的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宣介会的图片展。

“生态产品”是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概念,《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提出建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先行区”,并作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定位。如何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这是值得思考与实践的课题。

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需要一个价值实现的过程,要保护、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同时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最大化。这个过程需要理念创新、制度建设、科技应用、绿色发展来支持。

对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的科研进步与科技创新,记者进行了深入的采访调查。

我省生态资源丰富,造林及森林经营、湿地和矿区生态修复的碳汇潜力巨大,发展林业碳汇是森林产品价值实现的一大路径,没有数据就没有交易,那么,怎么获取基础数据呢?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科研人员近30年来致力于研发碳汇计量技术。记者深入到三明野外研究站,在那里住了两昼夜,观察了解科研人员是如何掌握原位监测数据的,并就此采写报道《让林木在“数据”中增值》,引起广泛好评。

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如火如荼,党报新闻报道也要与时俱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今后在生态文明建设报道中,记者将重点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关注生态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情况、关注绿色技术与绿色金融的创新动态,从制度到实践,从理念到成效,继续为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鼓与呼!

2017年9月15日生态版,主打稿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因抓住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这个生态文明建设重大的课题,引起省里及相关部门的高度肯定。该版被选送进京,参加9月26日中央对外联络部与福建省委联合举办的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宣介会的图片展。

相关报道

★7月21日 《谢祥财教授的“实验田”》

★7月28日 《换个方式,给生活做做减法》

★8月25日 《“雪人”打造技术翅膀 放飞绿色梦想》

★9月15日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

★10月20日 《黄川:一个矢志生态护岸的“砖家”》

★11月10日 《绿色建筑,如何真正“绿”起来》

★11月17日 《泉州物流业:从供给侧践行绿色发展》

★12月1日 《让林木在“数据”中增值》

采集森林碳汇数据

跟进,迎接垃圾分类开局年

福建日报记者 陈旻

垃圾分类看似小事,却是体现一个地方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关乎生态文明建设大局。2017年,对于全国乃至我省的垃圾分类事业来说,是个重要的起始。

2016年12月21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2017年3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据此,包括我省福州、厦门在内的46个城市将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虽然目标明确,但垃圾分类工作究竟如何开展,采取什么技术路线、什么管理方法,并没有一定之规,而且时间紧、任务重,相关部门、有关人士都在上下求索。

在对环保志愿组织的采访中,记者发现,在政策下达之前早已有人在默默尝试、探索,甚至长期实验城乡生活垃圾分类之道,其中有从自家做起、辐射全小区的普通市民,也有尝试厨余垃圾生物降解方法的居民小区,还有一批专注垃圾后端利用的企业,在垃圾分类的每一个环节上都有人在贡献力量。媒体要做的,就是把他们的经历挖掘出来,总结出一些可行且有效、适用的做法,希望能给读者一些启发,给决策者一点借鉴。

2017年4月20日,生态版推出“关注垃圾分类”栏目,持续深入地刊发记者的系列深度报道,并及时反映报道我省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进展。2017年6月福州启动生活垃圾分类试点,2017年9月10日《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正式施行,我们都及时跟进,深入报道。

在政府的重视、社会各界的不断探索和媒体不懈的鼓与呼下,我省特别是厦门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发展飞快,获得各界好评。11月30日,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在厦门市召开。

垃圾分类的开局之年,我省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11月28日,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福建省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明确厦门、福州城市建成区分别于2018年、2019年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其他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城市建成区于2020年前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来年的垃圾分类工作更加明确而坚定,而艰难探索仍在路上,因为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攻坚战。我们媒体人的脚步,也将更加匆忙。

2017年7月14日生态版

相关报道

★4月20日 《一个居民小区的垃圾分类探索》

★5月11日 《第三方服务助力垃圾分类》

★6月1日 《从农药瓶开始,向有害垃圾宣战》

★7月14日 《福州试点生活垃圾分类 你准备好了吗》

★9月8日 《“环保屋”开启资源回收之路》

★9月22日 《塑料循环再生高值利用——从“白色污染”到“绿色财富”》

★11月24日 《利乐包回收,利小也可大作为》

★12月15日 《福建探索“众心细分类,资源再循环”》

★12月22日 《洋垃圾禁令之下的挑战与机遇》

戴云山动植物资源丰富

记录,期待水清河畅新愿景

福建日报记者 陈旻

水是生态之基,防治水污染成为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重要举措。

2017年初,我省出台《2017年全省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加快58条城市内河黑臭水体治理。

2017年3月1日,《福建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施行,我省迈入全面治水时代。截至12月份,全省4973名河长和13231名河道专管员上岗履职。全覆盖、全域化、全周期推行河长制,包河治水、强制治水,让八闽大地的每一条大河小溪焕发生机活力。我们用文字记录下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改变。

在河长之外,社会上还有一批热心水体保护的“百姓河长”,他们义务为河道保驾护航,对污染问题进行监督管理,成为官方河长的有益补充。

在生活污水治理方面,我省2017年也加大了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扶持力度。省住建厅将管网建设与改造列入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全省农村生活污水乡镇处理设施2017年建成任务100个,目前宁德、福州、南平已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我们也关注、挖掘了一些污水处理企业,他们通过优秀的处理技术,把污水转化为再生水资源,给城市增添了一张“生态水处理”的名片。

当然,河水治理特别是内河治理是个系统工程,任重道远,绝非短期能奏效。我们相信,有关方面将直面污染,以刮骨疗毒的勇气,下决心下力气全面实施治水大战。我们也将一如既往地关注并记录,给读者带去最美的期待。

2017年12月8日生态版

相关报道

★4月6日 《深化“河长制”,让源头绿水长流》

★5月18日 《龙文内河整治,且听“老船长”说》

★5月25日 《南安河长,守护泉州“大水缸”》

★6月15日 《不信水乡唤不回》

★6月22日 《六水同治,“桃源”美景今又现》

★8月18日 《懂得“舍弃”,这个水源地收获了更多》

★10月27日 《生活污水的分布式解决方案》

★12月8日 《光泽县司前乡:追着问题治河道》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