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他们是一群党报记者。忠实记录,诚恳表达,勇于担当,是他们的使命,已然镌刻于灵魂深处。
2017年,他们依然在路上,依然在记录。
在路上,是他们的战斗姿势,城乡社区,工厂车间,田间地头,有他们忙碌的身影;在记录,是他们的信仰表达,他们始终坚信,唯有真实,唯有真情,才能直抵人心。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对于新闻记者而言,变化的只是表达的形式,不变的始终是对时代的忠实记录。这一年,让他们感受最深的笑脸属于谁?最艰难的采访是哪一次?迄今依然心怀激荡的报道是哪一篇?让我们通过记者手记去感受这个变革中的新时代。
唐亚新在长汀县丁屋岭景区采访。
探寻红色故事
福建日报记者 唐亚新
从南昌起义军入闽传递革命火种,到长岭寨战斗红四军首度入闽赢得首战,再到熠熠生辉的古田会议,再到血染焦土鏖战松毛岭,时间改变了闽西红土地的历史进程,让这里的一座座红色古城,深刻融入中国革命的整体叙事中。
稍显遗憾的是,随着时间远去,总有一些本该被铭记的故事消逝在历史的尘埃里。那我们该怎么更好地讲述这些不该只是停留在泛黄故纸堆里的撼人心魄的红色故事?
史料的运用终究还是有选择性的。作为党报新闻工作者,学习的不只是历史学者那种尊重客观历史事实的求真务实精神,还应该有以解决时代提出的问题为己任的时代精神。参考现有的相关史料和宣传报道,固然省时省力,但缺少问题意识,如同自顾自地堆积材料,不能产生合格之作。
从隐而不显,散漫不经的历史材料中,抽丝剥茧,甚至画龙点睛,从越来越少的历史见证者那里得到更为真实、复杂的历史事实和更有趣、生动的历史细节,对大多数史学功底并不深厚的记者而言,是不小的挑战,也是一次自我学习和实践的良机。
回望这一年的相关报道,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我们既有从入闽经典战例、后勤保障正规化建设、政治思想建设和将星闪耀等方面,全面梳理的“南昌起义部队在闽西”系列报道,也有“寻找英雄罗步云最后的身影”多媒体报道的尝试,更有一段段跟当地党史部门、史学研究者合作,不断廓清的原本不为大众熟悉的历史事件。见证了放弃在厦门工作,回乡发起成立保卫中央苏区战地遗址保护协会的项永生,对“在松毛岭把红军的故事一代一代讲下去”诺言的践行;记录下了早康会议见证者的后代严相龙,对红色遗址保护所做出的不断努力;也和当地人一道探讨了长汀复兴“红色小上海”,打造红色新品牌的可能性。
历史割不断信仰的血脉,时间也冲不淡红色精神的坚韧。回溯历史,观照当下。无论是饱含深情厚意的闳约文本,还是历史细节里的红军情怀,抑或是将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工作纳入了法治化轨道的《龙岩市红色文化遗存保护条例》,其背后所彰显的是这片红土地的巨变。交通愈加便利,农业转型升级持续进行,工业快速崛起,贫困人口大量减少,传承下来的排除万难、不怕牺牲的红色精神,已内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这其中既有一以贯之、薪火相传的基因延续,亦有守正出新、砥砺向前的时代创造。
李向娟(右)在田间采访企业扶贫。
贫困户的笑容
福建日报记者 李向娟
笑容,绽放在黝黑的脸上,足以打动每一个人。2017年下半年,穿行于闽东大山,踏访20多个乡镇,访问几十位贫困户,我见到了他们脱贫致富后发出的最会心的笑容。
不深入农村一线,就很难体会到山区贫困户的艰难困苦;不进村入户,就无法感受到村民脱贫后的幸福感。行走闽东乡间,我们看到周宁贫困户周孙庭养羊致富后的灿烂笑容,看到屏南残疾青年杨发旺因绘画获得重生的自信,看到古田贫困户曾起先因造福搬迁感受到新生活的幸福与满足……
这是宁德去年众多贫困户脱贫后的幸福剪影。这些年,宁德市委、市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聚焦精准发力,攻坚克难,2017年完成脱贫人口34520人,现剩下贫困人口668人,贫困发生率由2017年初的1.5%降至目前的0.028%。
一年脱贫34520人,这一目标的实现,对宁德而言实属不易。与过去相比,宁德贫困面大幅缩小了,但它面对的是那些底子最薄、条件最差、难度最大的“硬骨头”。面对愈加艰巨的任务,就要分外讲究科学施策、精准应对之道。那么,怎么帮贫困户?宁德各县(市)区各出妙招,抓住产业扶贫的牛鼻子,攻坚拔寨,全力攻克扶贫的“最后一里路”。
给钱给物,只能解一时之困,安排好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恢复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才能断穷根、开富源。而发展产业便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闽东各地尊重群众的意愿,因地制宜地把产业发展与扶贫攻坚结合起来,避免扶贫的“花架子”,找到脱贫的“金点子”。
如何给贫困户一项稳定的增收来源?走访6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记者看到,古田县推行食用菌“县域工厂化”模式,带动贫困户种菇;寿宁县探索茶叶全产业链促扶贫模式,促进贫困户改良品种、精细管理茶园;柘荣鼓励农业企业帮扶贫困户种植太子参;霞浦支持贫困户养紫菜、海参;周宁县推动旅游扶贫,帮助贫困户家门口就业;屏南引入文创产业扶贫,重塑贫困户的生活信心……
这些,无不开启了“造血”扶贫的好路子,让贫困户找到增收的渠道,进而甩掉贫困帽。
方炜杭(右)在采访省农科院专家如何服务山区农业转型升级。
从沙县小吃节说起
福建日报记者 方炜杭
刚到三明驻站不久,就收到一封邀请函,是关于沙县小吃节,2017年恰好是它的第二十个年头。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的沙县小吃,早已无人不晓,甚至被很多网友开玩笑称为“神秘组织”,大众的“深夜食堂”。
密切关注地方发展实践、改革探索,是驻站记者工作的重要职责之一。20年来,沙县小吃经历了什么?采访中,我们看到了沙县小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旭谈到“沙县小吃及图形”集体商标经过十年努力获核准注册时,脸上绽放出的笑容;听到了“小吃二代”徐贤涛在小吃产业面临整体提档升级大潮下的考量和抉择;了解到锅贴传承人李贤锦为推广小吃文化远赴湖南“擂台比武”的故事……他们都是这段历史的参与者,也将是沙县小吃走向新时代的创造者。在他们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人生际遇,不一样的利益诉求。
在纷繁复杂的线索中,如何确定报道的角度着实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很多前辈和同仁的经验告诉我们,如仅仅停留在对地方发展成果的叙述,很容易变成各说各话,变成为局部代言。
在几次补充采访后发现,沙县小吃与其他地区相比既有共性,也有其独特的个性。
在与编辑沟通后,我们逐渐明晰了几个问题和观点,即在小吃产业发展中,政府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政府和小吃从业者的关系,也就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如何把握;在整体进行提档升级的进程中应该允许多种模式并存,小吃既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文化等。各种看似繁杂的表象,也在这几条线索中串成了有一定逻辑关系、角度变化的叙述格局。
近年来,涌现出一批地方发展改革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地方经验上升为省级甚至国家决策的案例。作为党报驻站记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采访各地在发展进程中的探索与努力,将各地实践中的经验、效果、困难、思考,通过报道展现出来,不断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王凤山(右)采访《平潭映像》总导演杨丽萍。
信心、欣喜、感动同在
福建日报记者 王凤山
走过不平凡的2017年,信心、欣喜、感动同在。
这一年,平潭步入发展新起点,共同家园建设又迈进一大步。这一年,我继续与实验区共成长,用手中的笔和镜头感受着这座新兴城市的发展脉搏。
梳理一年来平潭发展变化,可谓亮点频现、精彩不断,尤其在产业发展、国际旅游岛建设、对台融合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
信心来自于产业的迅猛发展。原来平潭软硬条件差,产业不好落地,对于平潭产业发展,外界存在不少质疑。那么经过7年多开发建设,平潭已“强筋壮骨”,如何让这棵“梧桐树”引来“凤凰”栖,产业发展备受外界关注。2017年年初出台发展“5+2”产业(即旅游文化康体、总部经济、航运物流、建筑、风能、会展、智慧等产业),产业发展思路更加明确、定位更加准确。如金融产业,平潭原来金融产业基本为零,经过2年多发展,如今入驻的金融与类金融企业已超1500家,提前完成2020年的目标任务。这样的产业发展速度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在这片投资热土上实现了,这得益于当地政府发挥政策优势、推出创新举措、提升营商环境等,让产业落地速度更快、发展更好。
欣喜来自于国际旅游岛的蝶变。作为我国第二个国际旅游岛,平潭存在基础差、人才匮乏等发展瓶颈,但一张白纸反而可以绘就最美最新蓝图。围绕新蓝图,平潭旅游发展全面发力,从顶层设计、打造旅游产品体系、补基础设施短板、扩大对外开放等入手,主动对标国际视野和一流标准,紧紧抓住消费时代提档转型的关键期,发现培育旅游新业态新亮点,用特色化加速精品化、国际化。
感动来自于用心用情做好对台工作。对台交流合作我更多的是讲故事,通过挖掘一个个生动的故事,真切反映他们在平潭工作、生活。李云超是平潭台商协会副会长,其父辈在两岸恢复民间交往那一年就回到平潭寻根,此后他们一家三代从台湾来到平潭定居。《难舍最是故乡情》《李家三代:和乐共筑家园梦》两篇报道,在海峡两岸众多台胞中引起较大反响,体现出了平潭用心、用情做好对台工作。
新的一年,平潭的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营商环境将更加优化、开放步伐将继续加大,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机遇。
张辉(右)在南靖东溪窑遗址采访。
万物生长的乡村故事
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过去的一年,农业供给侧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等一系列改革与发展举措,在“三农”领域得到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它们无不指向为广大乡村注入发展新动能。关于再造乡土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返乡青年化身新农人引领故乡新生,社会资本视农村为投资新风口,形态各异的特色小镇遍地开花,多元新兴业态刷新了人们对传统农业的认知……记忆中的原乡不再只是精神寄托,红土地、黄土地、黑土地上,正万物生长。
驻地漳州,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市。“插根扁担就能发芽”是早期人们对于这片富饶土地的朴素表达。这里四季花果飘香,蜜柚、香蕉、枇杷、杨梅、杨桃……这些舌尖上的香甜,是人们认知这座古城的一把密钥,同时是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载体与突破口。2017年,记者以这些本土农产品为观察起点,探访它们的原产地,梳理其产业发展脉络,讲述一颗柚子、一粒百香果、一串香蕉与三农发展的故事。
复兴,是这些故事中的高频词。
比起广为人知的琯溪蜜柚,同样原产于漳州的坪山柚却日趋式微。鲜为人知的是,坪山柚曾是福建大力推广的发展良种之一,更跻身“世界四大名柚”之列。但上世纪90年代后,品质退化、产业迭代、种植技术滞后、品牌营销不力等多种因素,共同将其推向市场边缘。
眼下,在坪山柚的原产地华安县,主导产业铁观音遭遇产业滑坡,一度被淡忘的坪山柚重新被关注。一场坪山柚复兴计划,正在九龙江北溪江畔进行。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复种行动,而是以坪山柚为原点,进行农业生产流程再造、产销模式变革、产业链重塑、业态更新的过程。
对于这个自带历史文化沉淀的农业IP,华安新农人给予厚望。从官方到民间,从现代农技推广到乡村游业态导入,从坪山柚品鉴会到亲自采摘节,这颗复出的柚子正为华安乡村振兴赋能。当然,这个过程还充满不确定性。市场通路如何打开,消费认同如何获得,产业链条如何有更高的附加值,坪山柚的故事还需要更多新农人的参与。
在漳州,还可以找到更多类似的故事。
一颗柚子不足以撬动乡村振兴。但其背后所凝聚的新农人、新思维、新技术、新业态,共同构成了合力改变三农面貌的力量。我们期待,每年雷打不动的“返乡体”能够因此有更多叙事元素,来自故乡的惆怅终将被生机与希望所取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