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闻多位同事下一代高考奏捷的消息,高兴之余,不禁想起清代长乐人梁章钜在《归田琐记》一书中所记闽人科举轶事。梁章钜是嘉庆朝进士,官至广西巡抚、江苏巡抚,又曾兼署两江总督,他的记述应该是可靠的。 中国的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发展于宋朝,鼎盛于明朝,终结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因科举成为朝廷取士的唯一正途,故人人趋之若鹜。闽人自然也不例外,唐神龙二年(706年),24岁的薛令之应试登科,成为福建历史上第一位进士。后继者接踵而至,有兄弟进士,明代福建同胞兄弟进士仅福州就有22家,其中同榜者有5家;有五世相联进士,兴化府(今莆田市)柯英中弘治己未科进士,柯英之子柯维熊中正德丁丑科进士、柯维骐中嘉靖癸未科进士,柯维熊之子柯本中嘉靖庚戌科进士,柯维骐之孙柯茂竹中万历癸未科进士,柯茂竹之子柯昶中万历甲辰科进士。可见莆田人历来会读书善考试。 齐如山在《中国的科名》一书中写道:“中国自行科举制度以来,一千余年的工夫,造成了一项科名的阶级,由秀才到状元,共有十几种名词。”其中最耀眼的名词无疑是状元、榜眼、探花。进士分三甲,一甲称赐进士及第,二甲称赐进士出身,三甲称赐同进士出身。《明史·选举志》载,一甲止三人,曰状元、榜眼、探花。据梁章钜《归田琐记》载,有明一代,福建出过11名状元、12名榜眼、10名探花。这些闽籍状元、榜眼、探花,不乏同榜及第者。尤为美谈者,同榜状元、榜眼、探花皆为闽人,即宣德庚戌科,状元为长泰林震,榜眼为建安龚锜,探花为莆田林文。诚为海滨盛事也! 科举制像现在的升学制度一样,要一级一级考,先考秀才,名曰小考,以县为单位;再考举人,名曰乡试,以省为单位;再考进士,名曰会试,全国合在一起考;会试放榜之后还有个保和殿复试,名曰朝考,皇帝亲自担任主考,收卷后由皇帝特派人看卷,选出前十本进呈皇帝御览,钦点状元、榜眼、探花。乡试第一名称解元,会试第一名称会元,殿试第一名称状元,连中三元是科场最高荣耀。 福建科举史上“三元及第”者唯有长乐李骐一人,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福建乡试第一(解元),次年会试第一(会元),殿试又第一(状元),“授翰林修撰,赐银带朝服,中外以为荣”。但李骐在中状元七年后就与世长辞了,既未留下什么政绩,也无任何著作传世,故在历史的长河中默默无闻。现长乐鹤上镇上李村有一座李骐状元祠,是专门特祭李骐的祠堂。永泰县城南山上建有一座三元祠,但它与“三元及第”无关,是纪念宋乾道年间永泰学人萧国梁、郑侨、黄定连续三科考中状元,祠内有联赞曰:“问天下状元几见蝉联三度;愿永阳学子都将鹰扬四方。” 齐如山有个判断:科甲出身的人,总是正人君子居多。比如进士做知县的人,贪污受贿的极少,不敢说没有,但一省之中,十年八年不见得有那么一位。因为能考中进士者都“读过经书,书中有好的道理,读的多了,自然要受其感化”。引源为流,愿当下读书人传承优秀文化,点燃人品火光。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