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时政 > 正文

访龙岩市委书记许维泽:激发闽西南经济协作区互利共赢的乘数效应

2018-09-26 07:41:52 张杰 刘必然 马悦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赵舒文  
分享到:

东南网9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杰 刘必然 马悦)

龙岩位于闽西南经济协作区西部,区位好、资源富、政策优、产业实,与协作区兄弟市的互补性强。长期得益于闽西南经济协作,龙岩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等方面融入沿海发展,协作成果丰硕。

如何发挥龙岩的优势,发掘老区的潜力,于协作中持续推动龙岩在发展大局中提升进位?近日,记者专访了龙岩市委书记许维泽。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高瞻远瞩地对深化山海协作、推动城乡协同发展进行了实践探索,为福建区域经济协作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许维泽认为,沿着习近平推动区域协作重要思想指引的方向,省委省政府提出“两个协作区”的发展战略部署,是推动福建高质量发展、实现赶超目标的关键一招,是解决两个协作区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矛盾的“福建方案”。

许维泽强调,“两个协作区”战略部署是龙岩的责任所系、发展所需、机遇所在。龙岩要全力建设东接厦漳泉大都市区、西拓中西部腹地、呼应闽东北经济协作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型工贸旅游强市,把龙岩打造成为山海协作的聚合点、产业分工协作的承接地、互联互通的枢纽、生态协同的示范区。

“实现协作区的错位发展、融合发展、一体发展,就要把握龙岩的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红’‘绿’交相辉映是龙岩推动协作区发展最大的优势,要突出做好‘红色’‘生态’两大文章。”

许维泽表示,一方面,要唱响“红古田”,打造红色产业链条。闽西是原中央苏区核心区域、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发祥地、红军长征出发地。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和品牌优势,围绕“落实新思想、唱响红古田、建设新龙岩”主题,以做大做强红色教育培训为引领,推动红色文化+旅游+影视+金融等,推动文化产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融合式发展。

另一方面,围绕“生态美”,打造绿色产业链条。龙岩森林覆盖率达78.9%,居全省第一、全国前茅,去年龙岩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9.2%,居全省第一,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等。依托绿色生态优势,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健康养老、生态农业等一批“生态+”产业,把龙岩建成协作区的后花园和生态屏障。

谈及协作区发展中,龙岩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时,许维泽说,首先是区域性交通枢纽地位初步形成。厦龙铁路、赣龙铁路、厦蓉高速、长深高速、漳永高速等交通干线建成通车,南三龙铁路、双龙高铁、龙岩新机场等重大交通项目加速推进,“铁、公、机”立体化交通格局逐步形成;其次是产业分工承接地效益初步显现。依托厦龙山海协作经济区、晋江(长汀)工业园区、武平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平台,把五市协作的成果写在了大地上、项目落在了坐标上;最后,公共服务一体化效益明显。积极开展教育、医疗、人文交流合作,在医疗帮扶等方面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在“两个协作区”战略整体部署下,下一步如何继续推动闽西南经济协作区加快发展?许维泽指出,龙岩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双融入”拓展发展空间。主动融入闽西南经济协作区、粤港澳大湾区,全面落实协作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合作、推进山海协作等16项合作任务,加快山海协作提档升级,激发互利共赢的乘数效应,形成山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动的开放格局;二是以“双培育”构筑产业体系。深入实施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双培育”行动计划,立足全省产业分工布局,发挥龙岩市矿产开发、智能制造、红色文化、健康养老和生态旅游的优势;三是以“双引领”激发发展活力。坚持项目引领和创新引领,抓紧实施涉及龙岩的14个总投资1466亿元的协作区重大(重点)项目,加大面向厦漳泉招商引资力度。借助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泉州“数控一代”国家示范工程试点和泉州、龙岩国家创新型城市的优势,推进协作区创新型城市建设协同发展;四是以“双补齐”增进民生福祉。重点加快推进龙厦高铁、龙岩新机场、南三龙铁路、浦梅铁路(建宁至冠豸山段)、双龙高铁、厦蓉高速扩容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对接谋划厦漳泉龙城市轨道交通布局,推动闽西南区域间的教育、医疗、养老、应急救援等领域深度交流;五是以“三大攻坚战”提升发展质量。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与厦门、漳州建立流域治理联动机制,协作共治九龙江流域,共饮一江清水,共同守护绿水青山。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