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永续发展
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洪东妹)
生态是福建的烫金名片,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资源。
然而,在生态文明建设路上,我们也走过弯路。毁林开荒、粗放发展、水土流失……生态警钟一度敲响——人与自然,该怎样相处?
改变,源自于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落实。在“两山论”思想指引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社会共识。
于是,打响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行河长制,推进小流域综合整治,深化林业改革,扩大生态公益林保护范围,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创新机制,多管齐下,综合发力,让八闽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从本世纪初率先提出“生态省”战略构想,到2014年获批全国首个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再到2016年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路上,福建一直走在前列。
作为中国最绿的省份,全国唯一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全优的省份,我省优秀生态资源正释放出巨大的经济价值。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历经16年探索,搞活了山林。农民靠山吃山,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漫山开遍“绿色银行”,“生态美、百姓富”得到有机统一。
实践证明,只有守好绿色,以“绿”生“金”,才能实现生态环境的“高颜值”和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实施绿色变革,推动永续发展,福建人有底气。
作为闽东赛江源头的寿宁县,一度是全省水土流失重灾区,1986年与长汀县同时被国家列入南方6省12县“以工代赈”治理水土流失的受援县。30多年来,寿宁县发动群众通过植树造林方式积极治理水土流失,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当地百姓开荒种树的故事不胜枚举,有“树痴”美名的徐道球,就是他们的代表——
徐道球30载种树20万株
徐道球绿化的500亩梧桐坑山场。
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庄严 通讯员 吴通华 文/图)“小雪”节气过后,山间渐冷,枯黄的树叶随风飘落,阳光透过树梢洒下斑驳的影子,地面铺上一层金黄的松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这片林子土层薄,种植杨梅、橘子、桃子、李子等经济林效益都不好,但用来种植松树、杉木、毛竹,长得很快。”正在山上劳作的寿宁县坑底乡坑底村农民徐道球谈起他的“生态经”。
现年65岁的徐道球守护这片青山已30多个春秋,他年复一年地坚持植树造林,不仅让600多亩荒山变成了森林,还走出了一条向林下要经济、要效益的致富之路。
敢叫荒山披绿装
徐道球小时候家里穷,小学毕业后就跟随父母在生产队里挣工分养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他早出晚归地耕作,每年单稻谷就能收获六七千公斤,成了远近闻名的劳动能手。
1984年春天的一个早晨,徐道球正准备上山,坑底乡归洋村村主任匆匆来到他家,说有件重要的事需要他帮忙。
原来,早年归洋村曾组织村民在后门山开辟了150多亩集体林场,种植松树和杉树,但由于交通闭塞、管理不善等原因,林场遭滥砍滥伐几近全毁。要保住林子,就要找人来承包。
看到村主任心急如焚的样子,徐道球放下当天要干的活,与他一起来到归洋村。
“如果你不承包,我们只能将林子全砍了烧炭卖。”村主任说。
看着眼前光秃秃的一片树桩,徐道球无比痛心。“好,这片林场我来承包!”他当即答应了村主任的请求,并筹集1万多元与归洋村委会签了承包合同。
从此,徐道球与这片林子结下不解之缘。他花6000多元开通了归洋村到林场的机耕路,在林子里搭起小茅屋。两年间,被毁的林木全部补上了树苗。归洋村离坑底村较远,为了护林、耕作两不误,农忙时节,他还雇人帮忙护林。在他心里,管好林子,不单是对归洋村的承诺,更是出于对每一棵树木的挚爱。
经过近20年努力,150亩林子长得郁郁葱葱,焕发出勃勃生机。2003年7月,徐道球以低价将林权转让给归洋村委会,完成了他当初的承诺。
归还林场后,徐道球回到坑底村。没有林子可管,他觉得生活似乎少了什么。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花菇产业在坑底乡崛起成为主导产业,人们砍树种菇,山上的树木一年年减少。
“带动村民种树,把所有荒山变成金山银山!”已届知天命之年的徐道球,心中有了一个“宏伟蓝图”。
2004年6月,他与3个村民一起承包了坑底村梧桐坑的200多亩荒山,全部用来种植松树、杉木。不久,徐道球又选择梧桐坑另一片荒山,在乡林业站支持下,他投入10多万元,开荒300多亩,并开通机耕路,建造小木屋,再次在山上安营扎寨。
“湾种毛竹,岗种树。”有着丰富经验的徐道球,给每座山头做了科学的规划。他在各个山头种松树和杉树,在山腰处种毛竹。
“坑底海拔高、土层薄,新开垦的土地必须追肥。”在山坡上,徐道球指着一丛丛树苗说,“为了开源节流,我在林子里种上大豆、马铃薯、梨树、桃树、油柰,还运来菇脚当肥料,埋到每棵树木、毛竹的根部。”
30多年来,徐道球以山为家,在600多亩荒山上种树20多万株,如今已成林的有15万多株。
走在自己亲手种植的山林中,徐道球心情舒畅,满脸笑容。
林下养殖收入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至理名言在徐道球身上得到有力佐证。
林木一年年长高长大,荒山变绿了。2005年开始,徐道球在山上养起了猪、牛、羊、鸡、鹅,山下养鱼、虾,发展循环经济。猪、鸭、鹅吃农作物,牛、羊吃草,鸡吃昆虫,禽畜粪便肥林。目前林子里生猪存栏10多头,羊30多头,牛11头,鸡30多只,鸭、鹅50多只。徐道球把畜棚禽舍分别建在不同的地点,让林木发展与畜禽养殖保持生态平衡。
海拔较高的山头土地贫瘠,不利于林木生长。徐道球想了个办法。2014年,他从山间引来泉水,往每个山头迁一个鸭、鹅舍。记者现场看到,一个约100平方米的禽舍用铁丝栅栏围着,周边的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徐道球说:“实践表明,羊栏和鸡、鸭、鹅舍搭到哪里,林木、毛竹就长到哪里,而且长得特别旺盛。”
不仅林木长得好。山头上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养的鸭、鹅肉香味美,供不应求。近十多年来,徐道球依靠林下养殖,每年都有5万~8万元的收入。
每天早晨7点起床,先喂猪、鸡、鸭、鹅,接着将羊赶到山脚下放养,然后回到林子里忙活。晚上,赶回羊群,回到小屋,伴着虫鸣、松涛歇息。徐道球觉得,这是人生的一种享受。
“寿宁是个山区县,靠山吃山,但总得有东西可吃,山头没有绿起来,一切都是空谈。”走在林间小道上,徐道球讲述着一个农民朴素的“山海经”。他望着眼前这片林子,眼里满是柔情,仿佛每一棵树都是自己的孩子。
“我种树的目的,就是将林子作为生态林保护起来,也算是为国家做一份贡献。”徐道球说,“树木成林了,我也尝到甜头,心里没有什么遗憾了。”
从传统养鱼、泥地养猪,再到今日生态养鱼,30多年来,林顺兴目睹了家乡河水从清变浊,最后不得不治理的整个过程
摘下污染帽 养活生态鱼
拆了猪栏,林顺兴夫妇二人安心养起生态鱼。 福建日报记者 郑雨萱 通讯员 詹国兵 杨明泉 摄
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郑雨萱 通讯员 詹国兵 杨明泉 文/图)
打开投食器,启动开关,随着饵料散落,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鱼群跃起,争相抢食……在南平市延平区炉下镇下岚村林顺兴的养鱼基地里,每天都会出现这样壮观的场景。
“时隔十年,吴丹溪的水又清了,我又能养鱼了。”作为南平市整治延平区畜禽养殖污染攻坚战的亲历者,林顺兴庆幸自己又回归了老本行。
一头扎进养猪大潮
1992年,年仅20岁的林顺兴承包了5亩鱼塘。“当时镇上养猪的人并不多,好生态就是养鱼的关键。”林顺兴说,随后的四年时间内,他的鱼塘扩张到了60亩。
但传统养鱼之路没有让他走得太远。
炉下镇位于闽江上游。上世纪90年代水口电站建设,延平区成为全省第二大库区,炉下镇是库区移民重镇之一。库区失地农民要找出路,生猪养殖成为首选。2007年前后,炉下镇上游6个村的村民群起养猪。
“养猪能致富,当时养猪还有补贴呢。谁家没养几头猪?”随着镇上猪栏越建越多,林顺兴发现水源受到严重污染,流进鱼塘的水养不活鱼。
他不得不堵塞引水管,靠接蓄雨水养鱼,但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问题。由此,养鱼量大幅度减少,林顺兴不赚钱反亏本。
“当时吴丹、罗坑、洋头三溪水体均为劣V类,水体污染超出正常指标70多倍,怎么养得了鱼?”炉下镇党委书记何宏说。
昔日美丽的吴丹溪,变得像泥浆一样浓稠,散发着恶臭。2010年,林顺兴迫不得已在鱼塘边也建起养猪场,一头扎进养猪大潮。
全镇第一个卖猪人
2012年以来,炉下镇养猪热度不减,仅下岚村就存栏近20万头。
生猪存栏量大大超出环境承载能力,给生态带来了极大破坏。林顺兴敏锐地观察到,到吴丹溪和周边流域考察监测的人越来越多。
“我是真不想养猪啊!猪价波动大,亏亏赚赚,算到头不仅没赚多少,我们夫妻俩的身体反倒拖垮了。”去年正月初九,林顺兴咬咬牙,把存栏的430头生猪,以每公斤16元的价格全部卖出。
“别人都不卖,你急什么?”正月里猪价不好,全村人都无法理解他的举动。
然而,就在林顺兴卖猪后一天,南平市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攻坚战,在延平区打响了。林顺兴因为是全镇最早卖猪的人,备受瞩目。
去年上半年,延平区拆除了4469家养猪场,削减生猪216万头。林顺兴所在的炉下镇,共拆除1604户猪栏,削减生猪80多万头,炉下镇一跃成为“无猪镇”。
通过集中整治,吴丹溪水质从劣Ⅴ类提升到目前稳定的Ⅲ-Ⅳ类。
到去年5月,延平区境内20条受畜禽养殖严重污染的小流域全部消除劣Ⅴ类水质,创下全省畜禽污染集中整治时间最短、力度最大、成效显著的战绩。
还是得吃“生态饭”
大量养殖场拆除,阻断了污染源,解决了畜禽养殖污染问题,但也为退养户寻求新出路设下难题。
“有污染的产业肯定是做不成的,还是得吃‘生态饭’。”林顺兴思前想后,决定重拾自己的养鱼事业。
在清流、龙岩、漳州等地做完市场调查后,他从厦门引进高效循环流水生态养鱼新技术,前后投入110万元,对传统鱼塘进行技术改造,搭建4条流水槽,开启仿生态工厂化养鱼模式。
林顺兴一边向记者演示手机里的鱼塘监测软件,一边说:“现在搞数字化养殖,用手机就可以查看鱼塘的溶氧值、水温等数据变化,数值一有异动就会发起警报,晚上再也不用熬夜守鱼塘了。”
鱼塘里的高科技,让林顺兴夫妇俩养鱼事半功倍。
“过去鱼塘养鱼的溶氧值不好控制,鱼苗的存活率低。”林顺兴说,如今水槽配置推水增氧设备,让塘水在合理的溶氧值区间24小时循环流动,鱼苗的成活率达到98%。人工模拟的溪流环境,让鱼儿逆流而上,成为肉质紧实的“跑步鱼”。
林顺兴深谙“养鱼先养水”的道理。鱼的排泄物和饵料残渣,随着水流推向水槽末端的集污区,经过污水循环处理,鱼塘保持最佳水质。
“循环水鱼塘养出的鱼,肉质细嫩,没有土腥味,养到三个多月就可以上市。虽然单价比市售的同类鱼高1元钱,还是供不应求,鱼儿被福州的餐厅早早订购一空。”林顺兴说,4条循环水养鱼塘年产量在10万公斤以上,是过去传统养鱼产量的10倍。
尝到甜头的他,计划再建8条工厂化渔场养殖生产线,预计年产鱼量可达200吨。
“绿水青山环境下养出的生态鱼,是最好的招牌。”林顺兴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