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民生 > 正文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家园篇】重识朱子之道,让一个城市找回文化自信

2018-12-18 10:54:1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五夫镇,朱子文化遗存遗迹最集中的地方。

守护精神家园

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日报 洪东妹)

守望家园,诗意栖居。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人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向往与追求。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令无数人为之动容。

什么是“乡愁”?这既指物态的自然环境,更指优秀的传统文化。守望家园,我们守的什么?自然是守护传统根脉,守住一缕乡愁。

近年来,优秀传统文化备受尊崇,社会大众也掀起传统文化热。在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地武夷山,朱子文化受到重视并弘扬光大,文化旅游也成为当地着力打磨的新亮点。

我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形成了朱子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红土地文化、船政文化、畲族文化等一批内涵深刻、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改革开放40年来,这些优秀文化都得到了充分的挖掘与保护,也成为最响亮的文化品牌。

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孕育它的乡土环境。美丽的乡村,曾是我们成长的地方,承载着刻骨的乡愁、浓浓的眷念。近年来,古村保护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许多有识之士与时间赛跑,投身于文化传承保护事业。在他们的带动之下,一座又一座古民居、古厝敞开大门,重现生机,被赋予传承、弘扬乡土文化的新使命。而有了更多人气的传统村落,成为留住根脉、记住乡愁的最佳载体。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守护共同精神家园,这是弥足珍贵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需要我们共同呵护、共同努力。

重识朱子之道,让一个城市找回文化自信

10月18日,五夫镇朱子雕塑广场举行祭祀大典,纪念朱子诞辰888周年。

10月17日,33对新人集体举行“朱子婚礼”。

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雪梅 通讯员 金文莲 摄)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脍炙人口的《观书有感》,是宋代理学宗师朱子(朱熹尊称)在福建写就的。福建享有“海滨邹鲁”盛名,朱子理学功不可没。

在8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朱子曾遭受过种种非议,特别是“文革”期间一些过激言论的误导,导致人们对朱子形象与朱子文化的认识发生偏差。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倍加尊崇,坚定文化自信,朱子文化得以重新焕发理性的光芒。

12月2日,央视《魅力中国城》热播。节目中,武夷山市委书记林旭阳化身“超级导游”,与“超级游客”大牛一同慢游武夷山,品读“双世遗”。他们瞻仰武夷精舍,漫步五夫镇,拥抱800多年前朱子手植的古樟树,游览兴贤书院,重走朱子巷,品尝“朱子家宴”……

“林旭阳书记那么自然、自豪、自信地推介朱子文化,这在改革开放前是不可想象的。一个城市有了文化自信,就增添了无穷的魅力!”闽北朱子后裔联谊会会长朱土申说。

文化认同,朱子祭礼列入非遗

朱子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构建了博大精深的理学思想体系,为后人塑造了一座令人景仰的文化高峰。“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著名学者蔡尚思的这首诗句,揭示了朱子文化的重要地位。

“但朱子在世时就受到政敌打击,‘文革’期间‘批林批孔批朱熹’,朱子形象又被抹黑。作为朱子后裔,我们倍感压力,朱子故里的人也脸面无光。”闽北朱子后裔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朱立华认为,改革开放40年来,最重要的,便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正视、觉悟与自信的回归,实现了对儒学文化的重新认识,包括对朱子文化的拨乱反正。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优秀传统文化受到尊崇。2014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习近平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社会各界对朱子文化的看法也随之转变。“朱子祭祀典礼”过去被认为是封建糟粕,现在被批准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朱立华说:“祭祀朱子活动,过去只有朱氏家人及民间小规模的私祭,政府工作人员大多敬而避之。现在完全不同了,地方政府不仅大张旗鼓地参与,还成为积极的推动者。”

今年恰逢朱子诞辰888周年,10月18日,一场以“儒道传天下·理学贯古今”为主题的朱子祭祀大典,在朱子故里武夷山市五夫镇隆重举行,来自全球的1000多位嘉宾和朱子后裔前来参加,盛况空前。当日,朱子雕塑广场鼓乐悠扬,全体祭祀官和学子们齐声诵读《朱子家训》,并致祭文,深切表达对伟大先贤的缅怀之情,对弘扬朱子文化的责任担当。

10月17日,33对新人集体举行“朱子婚礼”。

文化寻根,年年踏上朱子故里

今年7月29日,第11届海峡两岸朱子之路研习营在武夷精舍开营。闽北朱子后裔联谊会会长朱土申主持开营式、敬师礼。来自海峡两岸20多所高校的100多名师生恭敬地行礼。

研习营队长、台湾大学朱书汉博士高举队旗,旗上飘扬着朱子家训——“读书起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

台湾师范大学东亚文化与汉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崑将教授在致辞中说,两岸学子走朱子之路,走的是“灵根自植之路”“文化寻根之路”。

2008年8月2日,由闽北朱子后裔联谊会、台湾朱氏文教基金会主办的朱子之路研习营,在武夷山开营。“11年来举办了11届,从最初的3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100多人。每位参加的学子都要发表一篇有关朱子思想学说的论文。教授们针对学生论文进行评析,师生双向交流,热烈而深入,借此发现并培养年轻的朱子学研究精英。”闽北朱子后裔联谊会副会长朱美珍说。

有一位学子在心得体会上写道:“朱子用‘即物穷理’来解释格物,提出格物就是要穷理,也就是去了解事物的道理;穷理必须在事物上穷,不能脱离事物。‘即物穷理’的主要途径就是多读书、观察事物、思考其道理。这些言简意赅的注解,让我深受启发!”

还有学子说:“我以前对朱子‘存天理,灭人欲’的提法很反感。通过这次参学,我才明白,所谓‘存天理、灭人欲’,是主张用反映社会共同要求的道德原则来克服违背公共道德的私欲。”

“在朱子之路上体悟朱子之道,让很多学子消除了对朱子的种种误解,从而爱上了朱子文化。”朱美珍说。

近年来,朱子之路研习营活动得到广泛关注,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朱子后裔、朱氏宗亲以及“朱子学”爱好者、研究者来到南平。寻根之旅,成为朱子故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文化复兴,带旺一方旅游经济

朱子孕育于政和,出生于尤溪,成长于建瓯,成就于武夷山,终老于建阳。他在世71年,其间在武夷山生活了近50年,在此从学、著述、授徒,实现成长、成家、成才、成就。从这个意义上讲,武夷山是朱子理学的摇篮。

五十年时间积淀,武夷山朱子文化遗存遗迹类型齐全,既有民居、书院、寺庙、家祠,又有牌坊、街道、驿站、墓冢。武夷山市五夫镇是朱子文化遗存遗迹最集中的地方,也是中国历史名镇。

“这些遗迹遗存曾遭侵占、破坏,如今许多得到回归并整修,成为可视景观,并激活古镇的文化旅游。”闽北朱子后裔联谊会副秘书长朱燕涛说。

最早在五夫镇做导游的姜东成,对这个千年古镇发生的变化,有着最深刻的体验。

1998年,姜东成到朱子故居紫阳楼(紫阳书堂)参观,见到的是沉甸甸的“铁将军”把门。失望的他,只能透着门缝往里探,只觉无比深幽。此后又前往几次,皆怅然地无功而返。1999年,时任五夫镇党委书记的兰林和找到姜东成,希望他把紫阳楼好好管理起来,并把大门的钥匙交到他手里。姜东成从此成为民间推动朱子文化旅游的热心人。

20年后的今天,五夫镇作为朱子文化旅游开发重镇,受到各级的高度重视——保护性地修复古镇古迹,建成朱子雕像广场,在旧址上重建紫阳楼,投资近5亿元的朱子文化园项目也在加紧建设中。

随着政府强势推动朱子文化的保护、开发,朱子文化的活态传承如星火燎原越来越旺。

10月17日,以“十全十美、朱子作证”为主题的“朱子婚礼”在武夷茶博园举行。33对新人严格遵循纳彩礼、纳币礼、亲迎礼及合卺礼四个经典环节,循古礼,复传统,共同完成一场沿袭千年人文经典的婚礼仪式。

作为朱子文化的精神产品,“朱子四礼”(敬师礼、成人礼、结婚礼、祭祀礼)通过精心打磨,既传承延续又与时俱进,做到新而不古、简而不繁,成为活化朱子文化的精品之作。

现在,“朱子敬师礼”“朱子成人礼”已在南平全市推广。今年暑假期间,万名武汉学生分批来到武夷山游学,还专程到朱子故里行敬师礼。

朱子文化品牌的打造与建设,有力助推地方经济的发展与民生的改善。随着朱子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开通,千年古镇五夫迎来大量的中外游客和朱子文化研学学生,游客量每年增长20%以上。当地农家宴、民宿、写生基地等兴盛起来,提高了百姓收入。

永泰庄寨,从深山走向联合国

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雪梅)

11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福建省爱荆庄荣获2018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爱荆庄是永泰县保存较好的152座庄寨之一。作为南方民居防御建筑的奇葩,永泰庄寨能够扬名国际,与多年来政府和民间双方的推动密切相关。

统一名称,打响庄寨品牌

永泰庄寨始建于唐朝,明清持续建造,历史上总量超过2000座,现存较好的仍有152座,其中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有98座。

经历岁月沧桑,古民居摇摇欲坠,加上当时村民拆旧建新时有发生,由此引起永泰县高度重视。

2015年9月27日,永泰县古村落古庄寨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下文简称“村保办”)成立,由永泰县政协副主席张培奋兼任村保办主任。

张培奋上任“三把火”。其一,打造品牌,把庄、寨、堂、庐、厝、堡等这些防御性民居的名称,统一命名为永泰庄寨;其二,创建机制,倡导各主要庄寨成立保护与发展理事会,团结族亲、对接政府;其三,引智借力,吸引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研究与开发庄寨文化。

创建机制,推动庄寨保护

“2008年后,我们族人开始零星修缮爱荆庄。2015年,按照村保办要求,成立爱荆庄保护与发展理事会。族人踊跃捐资400万元,加上政府奖补修缮资金183万元,爱荆庄保护性修缮得以顺利开展。”爱荆庄理事会执行会长鲍道文说。

几年来,鲍道文在爱荆庄接待中外游客3万多人次,成为庄寨文化的积极宣传者。他在鲍氏族亲中有很高的威望,在他的带动下,族亲们积极清理庄内杂物,拆除非原建房子,收集整理家风家训等。

热爱民俗文化的鲍国忠,20多年来一直收集与庄寨有关的器物和文献。现在,他把自家珍藏的500多件文物放在爱荆庄展出。这些老物件使爱荆庄成为原态博物馆,让游客兴趣盎然。

“理事会既团结族亲又对接政府,这个创举是复活永泰庄寨的关键,解决了庄寨后人与政府双方一头热的问题,产生了同频共振,极大地推动庄寨保护与开发工作。”张培奋说,充分发挥民智民力民资的作用,是活化庄寨、振兴乡村的关键。

目前,永泰已有28个庄寨注册成立保护与发展理事会。理事会在发动族亲集资修缮方面起主导作用,政府奖补资金额度则不超过年度项目实施总投资的50%。近几年来政府投入不到2000万元,却以小博大,有30多座重点庄寨基本上做到了不塌不漏不倒,其中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座。

引智借力,挖掘庄寨文化

今年9、10月间,厦门大学民间历史文献研究中心主任郑振满教授受邀到哈佛大学,连续两个月举办读书会,详解永泰庄寨历史文书。

近两年来,郑振满教授发现了十几万份珍贵的永泰庄寨历史文书。他带领厦大师生展开抢救、整理与解读工作,力图破解永泰庄寨的密码。

张培奋经常跑北京、进高校,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大咖一起研究与开发庄寨文化。

永泰县与厦门大学、复旦大学、中央美院、美国哈佛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开展各类学术研究,创建大学生课外实践基地,借助高校的力量挖掘庄寨文化。更难得的是,聘请到国家文史馆研究员安家瑶为永泰庄寨发展出谋划策,做顶层设计。

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杜晓帆教授对永泰庄寨情有独钟,为永泰庄寨编制了维修导则,并在白云乡竹头寨的卧云庄设立工作站。他对建成永泰庄寨生态人文博物馆,创建乡村振兴的“永泰模式”,充满了信心。

为了借智促发展,12月28日至31日,永泰将在白云乡的竹头寨及嵩口镇的月洲村召开“乡村复兴论坛·永泰庄寨峰会”。届时将有众多的国内著名乡建大咖齐聚永泰,商讨如何借由庄寨平台,助推乡村振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