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明了的操作说明。东南网记者 冯川叶 摄 敢用:“神器”操作“一点就通” “体外除颤仪”虽然听上去很专业,操作起来其实非常简单,普通人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掌握。AED能够自动分析患者的心律并判断是否需要电击除颤,操作者只需根据语音提示按压按钮就可进行电击。如果心电图检测结果认为不需除颤,即使按下按钮也不会放电。因此,即便是非医疗人员也可以迅速掌握及时使用。 目前,AED知晓率和使用普及率仍不高。陈闽明是福州市第一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也是市政协委员,他长期关注公众场合急救设备和急救知识的普及程度。据他介绍,根据医学统计,心跳停止4分钟内实施急救的成功率为50%,而心跳停止10分钟再实施急救的成功可能性仅为1%。“救护车平均需要15~20分钟才能来到患者身边,往往会错过最佳抢救时间。”陈闽明说,如果有人利用自动体外除颤仪先行抢救,就能为心脏病突发患者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 “自动体外除颤仪操作很简单,非医务人员经过20分钟培训就会使用。”陈闽明介绍,在发达国家,公共场所的服务人员、紧急救助人员和警察都能正确操作这种仪器。 省政协委员、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李笃妙在今年省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加强大众急救培训的建议。他认为,急救知识的普及率是判断一个国家现代化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应该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加强大众急救知识的普及。 李笃妙说,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猝死发生约180万例,每分钟猝死3人,仅不足1%的人获救,这与我国急救知识普及率不足1%,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有关。德国的急救普及率为80%,法国为40%。在澳大利亚,大约40%的人口具有急救知识,25%的家庭在家中常备急救箱,法律还规定群体中至少要有一人具备急救知识,甚至连小学生都要定期接受急救培训。在日本,公民拿到驾照之前必须参加“应急救护处置讲习”培训。 会用:急救不只是医生的事 除了加快投放速度之外,要让“救命神器”真正“救命”,还需要解决能用、敢用等问题。 李笃妙说,目前在我国,对广大民众进行急救培训的条件已经具备,二级医院遍及城乡,几乎每个城市都具有设备比较齐全的培训中心。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加强大众急救知识的普及。他建议,提高大众急救技能,首先要消除“急救只是医生的事”这一误区。超过黄金急救时间,患者的致残可能性大大增加,甚至难以挽回患者生命。基础的急救技能并非高深复杂的技术,要树立人人学急救、人人会急救的社会意识。 李笃妙还呼吁,法律要为施救者提供保护。他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在法律层面鼓励急救培训及格的人员参与患者救助,即使救助过程发生意外,施救者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另外,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鼓励甚至明文规定二级以上的医疗单位每年免费为所在地一定人数进行大众急救培训,政府急救培训机构的设施应当免费向群众开放。医师协会和医疗团体应当进社区、进厂矿、进乡村、进住宅小区进行急救培训。企业、学校、厂矿、机关领导应当将大众急救知识作为培训职工基本技能的一项重要工作。 此外,卫生管理部门和宣传制作部门应当组织专家以视频、漫画、动画、文字等形式制作出老百姓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急救基本知识,利用大众媒介,扩大急救知识、技能的普及。 |
相关阅读:
- [ 01-10]福州首次!地铁运送“救命心”救人
- [ 08-11]父亲患癌住院救命钱被捡走 警方全力寻找物归原主
- [ 06-05]老人丢了3万元救命钱 36路公交司机林棋帮忙找回
- [ 06-01]给父亲看病的救命钱失而复得 永泰小伙领回钱包
- [ 02-11]男子癫痫发作 过路医生出手“救命”
- [ 01-08]13本记录册背后的"抱团腐败":黑手伸向"救命钱"
- [ 01-08]福州年内增百台“救命神器”除颤仪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