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村振兴正当时
——两个畲村的发展路径观察
编者按:宁德蕉城区漳湾镇雷东村、霞浦县崇儒乡霞坪村,有“同”有“异”。“同”的是,两个都是畲村,都是贫困村;“异”的是,一个面朝大海,一个群山环抱。如何谋求乡村振兴?两个村因地制宜,走出了两条不同的发展路径。
滨海畲村扬风帆
东南网6月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向娟 通讯员 张中尧)
六月的雷东村,绿林碧海,风情无限。八方游客慕名而来,感受畲族文化,体验渔家生活。
雷东村,一个位于宁德市蕉城区漳湾镇东北部半岛地区的海滨渔村,是省定畲族聚居村,也是曾经的省定贫困村。近年来,该村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入选我省第四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村名单,成为宁德市民周末休闲的好去处,村民们也走出贫困,踏上致富路。
畲渔两结合
雷东村渔业资源较丰富。以往,交通不便,村民大多以水产养殖业为主,生产生蚝、黄花鱼、鲈鱼等。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海洋环保要求,传统养殖业遇到发展瓶颈。
如何跳出传统养殖业,寻找发展新业态?
在省委统战部下派驻村第一书记郑晨斌的带领下,雷东村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的思路,积极培育畲村旅游业。
2018年,雷东村以村企合作的形式,与宁德市信天翁农林渔牧有限公司合作,建设雷东文化体验园。该项目总投入300多万元,其中村集体占股10%,村内乡贤占股40%,其余50%由管理团队持有。
“体验园包括畲族文化区、住宿休闲区、餐饮烧烤区、生态观光区、亲子旅游区、企业拓展区、养生疗养区、海产品养殖观光区等。”信天翁负责人林月琴说,“我们还搭建公益商城,专门网售村里的农副产品,帮助村民致富。”
爬满藤蔓的古树、别具特色的青石板路、小巧精致的渔家木船……自今年3月试营业以来,雷东文化体验园已接待游客约1000人次,带动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打造旅游村,不仅硬件设施要跟上,畲族文化推广也要发力。根据畲村特色,雷东村推出“学包畲家粽”“竹竿舞”“畲歌畲舞”“民俗祈福观摩”“二十四节气鼓”等畲家特色体验活动,受到游客的青睐。
钟高翔是土生土长的雷东人,他将自家房子翻修,开起全村第一家民宿。“这里距城区18公里,开车只要半小时,有条件把餐饮、观光、休闲融为一体,做大观光旅游,成为中心城区消费的后花园。”钟高翔说。
随着宁德“金娃娃”项目的接连落地,雷东村的区位优势愈发明显。它北与上汽乘用车宁德基地隔海相望,南距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约3.5公里,东临宁德中铝东南铜业有限公司。“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少数民族文化优势,大力开发休闲渔业,推动生态文化旅游业发展。”郑晨斌说。
喝上自来水
雷东村下辖5个自然村,人口330户1515人,村民长期饮用地表水,存在水质差等问题。更何况,该村地处雷东工业园区,每逢盛夏,水源稀缺,供水受到限制。
如何破解用水难?
郑晨斌带领村委干部,积极与蕉城区政府、宁德市水利局、中闽(宁德)水务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沟通对接,启动雷东村同心饮用水项目。该项目主管网全长3.2公里,造价约211万元,资金来源为各级扶贫资金,于2018年11月30日正式动工。
在解决主管网的同时,村里还求助福建省第四地质大队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依托“宁德海岸带陆海统筹综合地质调查项目”开展雷东村扶贫找水工程,经过调查、物探摸底、取样等办法,最终确定雷东半岛水文钻孔的位置。
“由于雷东村地处半岛地貌单元,汇水面积小,地表水易流失,覆盖层薄,下部基岩为花岗岩,岩石完整,赋水性差。”福建省第四地质大队高级工程师林元文说,“这一钻孔施工130米,发现有三层含水层,日出水量达102吨,作为村中的备用井可基本解决雷东村居民日常用水需求。”
雷东村终于找到了出水点,又在各方努力下,今年春节前全部铺好主管网。今年春节,雷东村村民终于跟城市居民一样,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
山区畲村奔富路
东南网6月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晓燕 通讯员 夏斌)
一座座别具一格、错落有致的民房,掩映在翠绿欲滴的树竹间;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扑鼻的柚花香,引来蜂蝶飞舞其中;村前数十亩荷花塘里,三三两两稚嫩的荷叶,已探出水面;小山包上修建的几栋民宿,正在加紧试营业前的设施安装……
近日,记者走进霞浦县崇儒乡霞坪畲村,一幅业兴人欢的喜人景象扑面而来。
设施补短板
霞坪村共有5个自然村,总人口145户590人(其中畲族人口554人),属县级贫困村。主村距乡政府所在地仅1公里,拥有较好的地理条件、生态环境和便捷的交通,可昔日村里基础设施薄弱、村民住房破旧简陋,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
“以前,主村30多座房屋全是木头房,只有村小学校舍是一层钢筋水泥房。”当了15年村支书的雷宜乡告诉记者,村集体没有收入,村民口袋也空空的,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人靠种水稻、绿竹、芙蓉李、茶叶等勉强糊口。
上世纪90年代初,相关部门开始挂钩帮扶霞坪村,并选派驻村干部与当地干群一道,共谋脱贫发展之策。
“第一个挂钩帮扶村里的部门,是县国税局。”雷宜乡回忆道,挂钩帮扶不久,国税局就帮助村里加盖了一层村小学校舍,还硬化了每家每户的大厅和门前路。
随后,宁德市委宣传部挂钩帮扶3年,帮助村里新开垦了200多亩茶园,还将棋盘山、石竹垄、大坪后、三箩洋等几个自然村的通村羊肠小路,全部拓宽成将近3米的机耕路。
2016年5月,崇儒乡根据霞坪的实际村情,结合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调整了该村的发展定位、产业结构等,将发展山区畲村特色旅游,作为霞坪村的主要发展方向。
拓宽通村主干道、整修村旁河道、改造村民房屋立面……在挂钩单位和其他各级相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下,村里加快建设旅游配套设施。
小荷尖尖角
根据规划,村里向村民租下村前的40多亩土地,修建荷花塘,种上多个观赏类品种荷花,还在荷塘上修建了木栈道、草亭、喷泉等休闲设施。2017年夏季,塘里的荷花陆续竞相开放。“霞坪有几十亩荷花可观赏”的消息不胫而走,游客纷纷前往观赏消暑,霞坪开始名声在外。
“这两三年夏季,到村里观赏荷花的游客每年都有上万人。”现任村支书雷石平说,去年8月8日,崇儒乡在霞坪村成功举办“首届荷花文化节暨畲乡首届乡村旅游节”,吸引了近万名来自本地和周边县市的游客、摄影爱好者。
村民们瞄准这一商机,纷纷做起了旅游生意。
记者走进一家店名叫“畲家风味”的农家乐大排档,店老板兰克禄热情地迎了上来。他告诉记者,早些年,他家由于人口多、子女小、收入少,日子过得挺紧巴的。“排档店开张后,全家人都在店里帮忙打理,不用雇工,盈亏都是自己的。”兰克禄说,村里荷花季那几个月,每月都有五六千元的收入,加上平时的散客,现在的生活,要比之前好很多了。
目前,全村除了6家农家乐外,还有许多村民在自家设点销售茶叶、李干、笋干、畲家乌米饭等特色农产品,收入不错。
在发“旅游财”的同时,霞坪村还发“山财”。近年来,全村新增高优茶园、优质芙蓉李果园等400多亩。全村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2018年,全村人均收入达15231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