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厦门发布各学段开学时间!
2020-04-30 16:03:0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4月30日讯(福建日报App-新福建记者 杨珊珊)刚刚,厦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厦门返校复学工作,厦门市教育局在会上宣布了厦门各个学段复学时间,经上报市政府研究同意—— 5月7日起高职院校、本科院校、研究生毕业年级和其他有重要科研任务的学生返校复学; 5月8日,中职学校毕业年级统一返校复学,毕业实习(顶岗实习)同步启动; 5月11日,中学非毕业年级和小学六年级安排返校复学; 5月18日,小学三到五年级安排返校复学; 5月20日起,高校、中职学校可以根据毕业年级复学情况并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安排非毕业年级错峰返校复学; 小学一二年级和幼儿园复学时间由省教育厅另行研究确定。 新闻多看点 此外,关于返校复课,师生家长关心的问题厦门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都在会上予以解答: 问题一 为确保顺利完成本学期教学计划,暑期会延期或缩短吗? 解答:为确保顺利完成本学期教学计划,厦门在延期开学期间广泛开展线上教学,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这是完成本学期教学计划措施之一。 开学之后,各校将采取如下措施: 一要优化在校作息时间。制定“分批分类、错时错峰”作息时间表,取消聚集性活动,如:晨会、大课间和眼保健操等,适当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减少期中考等考试次数,鼓励增加过程性评价比例,增加有效的教学时间。 二要做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学校要综合评估延期开学期间,学生居家学习情况,精准分析学生知识能力水平,完成学情分析报告。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生的情况,制定查漏补缺措施,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切实做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 三要合理安排教学计划。根据学情评估结果,确定教学起点,科学制定本学期各学科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努力让教学计划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与教师的工作负担相匹配,保证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能够落实到位。 四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坚持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评促学的原则,整合学科教学内容,最大限度保证课程目标的达成。 关于暑假放假时间,厦门将在省教育厅统筹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安排,并尽快发布。 问题二 延迟开学耽误的教育时间如何补足?是否有相关安排? 解答:本学期延迟开学,教学时间相对较短,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厦门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做好2020年春季开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通知》。总的原则是尽可能不占用双休日、公众假期补课。除高三年外,我们希望能够充分利用周一到周五有效教学时间来补足,若春季学期教学计划没有完成的,要通过学段、学期的调整,把春季学期没有完成的教学内容,调整到下一学年,尽可能减少占用学生休息的时间。 问题三 复学后,学校如果没食堂,师生用餐如何保障? 解答:复学后,鉴于午托机构暂不开放,没有食堂的学校可选择集体用餐配送企业来为学生供餐。 这样一来,如何选择优质的供餐单位成了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关心的问题。在高三、初三复学期间,厦门市教育局对全市午餐配餐学校进行摸底,并协同市市场监督局组织人员对目前为学校配餐的企业名单进行梳理和排查,严格审查审核企业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检查了食品进货、查验、加工、配送各环节,保证进入校园的食品安全。 另外,在开学当天,厦门市市场监督局对所有复课的学校食堂实行驻点监管,实行“首餐监厨” +“现场食品快检”,为开学后学生食堂用餐安全健康保驾护航。 全面复学以后,学生午间用餐用量大,急需进一步解决。4月27日,市教育局组织六个区教育局领导考察和调研古龙集团、夏商集团、佰翔空厨三家国有企业,经上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同意,将新增三家国有企业作为学校配餐供应商,为学生提供安全、可口的校内午餐。全面复学后,鼓励就近入学学生回家用餐,中午不便回家的学生,可提前订购午餐统一安排在学校用餐。 问题四 疫情期间,厦门是如何做好大学毕业班毕业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安排的? 解答:2020年厦门18所高校共有毕业班学生5.1万人。疫情期间,全市高校全面开展做好高校毕业班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让他们顺利毕业,尽早就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全市高校严格落实“一把手”工程,健全校内相关机构分工负责、协同推进、院系联动、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建立校院联动机制,采取学校就业部门与院系建立“点对点”联系制度、“一院一策”等措施,落实毕业和就业工作。 二、确保毕业生如期平稳毕业。疫情发生以来,厦门市高校充分发挥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创新优势,实现延期开学不停课。各高校认真统筹做好毕业年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论文答辩等工作。在不降低标准的前提下,科学调整毕业年级教育教学计划,开展线上毕业论文指导,采取线上答辩、本科毕业生毕业综合考试、增开研究生学位评定委员会等有效措施,积极推进毕业生顺利毕业。 三、精准做好就业指导服务。一是创新就业工作“云服务”。有些高校推出微信服务小程序,上线毕业生信息登记审核等服务事项。二是开展就业服务“云指导”。采用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线上课程、就业指导直播和互动交流平台等形式,开展就业指导和咨询服务。三是搭建就业招聘“云平台”。各高校分别举办举办综合性、地区性、学科类、行业性等分类型的空中双选会,开展网络校园招聘活动。积极组织毕业生参加“教育部24365校园联合招聘服务”、“福建省高校毕业生百日网络招聘”、“厦门求职登记平台”等云招聘活动。 四、加大贫困生就业帮扶力度。全市高校加强个性化指导帮扶,建立毕业生就业工作帮扶台账,准确掌握重点疫区毕业生、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困难群体等特殊毕业生详细信息,为家庭经济困难且就业困难毕业生发放求职补助,促进重点群体毕业生顺利就业。 >>>相关专题:福建自4月7日起分类分批、错时错峰开学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